分层滑脱:羌塘盆地构造研究的新概念*
2023-02-09何登发王成善管树巍李传新开百泽梅庆华贺鸿冰
何登发 王成善 管树巍 李传新 王 瑜 开百泽 梅庆华 贺鸿冰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成都 610041)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部羌塘地块之上,介于昆仑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之间,南北宽约300 km,东西长640 km,面积22×104km2,平均海拔5 000 m,发育大片连续的多年冻土,面积达18.5×104km2,也是青藏高原年平均地表温度最低的地区,地表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恶劣。
羌塘盆地是我国目前唯一未大规模勘探的含油气盆地。在盆地内部,发现了液态油苗、炭质沥青、高压浅层气等系列油气显示;此外,也赋存有页岩油、油砂、天然气水合物、钾盐等资源。据初步估计,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量达104亿吨油当量(王剑等,2020),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油气资源超百亿吨的大型含油气盆地。面对我国日益紧张的能源安全形势,勘探开发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已逐渐成为国家层面和油气工业界的共识。
羌塘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其北侧为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HJS),南侧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BNS),由北向南分为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和南羌塘坳陷3个一级构造单元。羌塘盆地在前泥盆纪结晶变质基底之上沉积了上古生界—中生界海相地层和新生界陆相地层;中生代地层沉积序列完整,沉积岩厚度大于3 000 m,是一个以中生界海相沉积为主体的改造残留盆地(王成善等,2001,2004;谭富文等,2002)。
“盆地的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是控制油气形成与分布的先决条件。羌塘盆地的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的独特性表现在:1)羌塘盆地是在南、北侧强烈活动板块边界限定下的沉积盆地。南、北侧边界带洋盆的俯冲与闭合,给盆地发育留下了深刻烙印;南、北边界带洋盆此张彼合的跨时演化,决定了原型盆地的属性、充填与结构的迁移变化。这是它有别于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等盆地的基本特点。2)羌塘地块规模小,活动性强,依附于其上的沉积相带窄,原型盆地横向变化快,构造—沉积分异强烈。无论北羌塘地块或南羌塘地块(或是增生地体组合),地块的规模小、强度低、活动性强。发育其上的被动大陆边缘、台地边缘、台地内部深水陆棚等沉积相带较窄,横向变化快,发育不稳定。这与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等盆地发育宽广坳陷或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构成鲜明对比。3)后期随青藏高原形成发生强烈隆升(Wang et al.,2002,2008;Fang et al.,2022;Xiong et al.,2022),经历“盆—山—原”转换的多期构造过程(Ding et al.,2022),岩浆活动频发(Wang et al.,2016),南北向裂谷叠加(Ding et al.,2007),地层大规模隆升、剥露、剥蚀,致使烃源岩热演化终止、油气聚集与保存条件发生显著改变,这是它与国内外沉积盆地根本不同之处。因此,研究羌塘盆地的地质结构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是如何立足于高精度的构造活动时空格架,厘定不同地质时期的盆地结构单元,建立这些结构单元复合叠加的构造模型。
对于研究羌塘盆地的地质结构,前人从重磁电与地表地质填图资料出发讨论了羌塘盆地的分块与分带特征(张胜业等,1996;赵政璋等,2001;杨辉等,2002;贺日政等,2009;熊盛青等,2013,2020;周道卿等,2021),但对于分层结构特征则鲜有涉及。岩石圈、地壳与沉积盆地因存在流变学分层,分层滑脱变形是它们的普遍特点。羌塘盆地保留有数千米厚的古生界和中生界,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互层沉积,已证实有多套软弱层,能干性地层与软弱层之间存在显著的流变学性质差异,引起变形样式在垂向上与侧向上的较大变化。利用高精度地震资料开展盆地的分层地质结构研究是揭示这一问题的关键手段。同时,在复杂构造区分层滑脱构造变形系统是控制油气保存条件的根本性因素(何登发等,2004,2020),因分层滑脱,油气在垂向上存在多个油气保存区间,增大了聚油概率。
在羌塘盆地,膏岩、泥岩、膏泥岩等软岩石构成的滑脱层如何分布?滑脱层制约下的构造变形有什么特点?分层滑脱对盆地的地质结构有何影响?本文基于深探井与高精度反射地震剖面对此进行讨论。
1 羌塘盆地的地层结构
1.1 基底结构
地理概念上的羌塘盆地横跨拉萨、羌塘、松潘—甘孜、昆仑、柴达木等地块(Yong et al.,2021),面积达70.8×104km2,为一周缘分水岭环绕的内流盆地。地质概念上的羌塘盆地局限在羌塘地块之上,南、北边界分别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其内部以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划分为南、北羌塘地块(李才,1987,2003; 黄 继 均 ,2001; 卢 占 武 等 ,2011;Liu et al.,2022;Zhang et al.,2022a,2022b)。
羌塘盆地的基底由南、北羌塘地块拼贴而成,与古特提斯洋的发展息息相关(吴庆举等,1998;Yin and Harrison,2000;Kapp et al.,2003)。南、北羌塘地块的基底性质不同,北羌塘地块为亲扬子型,在晚古生代离华南、印支地块较近,西段为格林威尔期基底,东段为晋宁期基底,泥盆系与下伏奥陶系—志留系之间发育角度不整合;南羌塘地块为亲冈瓦纳型,具泛非变质结晶基底,西、东端局部分别有格林威尔期、晋宁期基底,发育冈瓦纳型沉积,奥陶系与下伏寒武系、前寒武系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南、北羌塘地块之间在寒武纪—三叠纪发育古特提斯洋(李才等,2016;Hu et al.,2022b),于中-晚三叠世沿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关闭(240~225 Ma),因此,羌塘盆地是横跨在缝合带上的沉积盆地。
在羌塘盆地开展的重磁场、大地电磁、地震等地球物理研究(张胜业等,1996;赵政璋等,2001;杨辉等,2002;贺日政等,2009;熊盛青等,2013,2020;周道卿等,2021),基本厘定了羌塘盆地的磁性基岩深度、基底岩性与基底构造分区,划分出了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与南羌塘坳陷(图1)。
1.2 沉积盖层的地层组成
羌塘盆地的沉积盖层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与新生界构成(图2)。
图2 羌塘盆地的地层系统Fig.2 Stratigraphic system of Qiangtang Basin
古生代沉积层:以奥陶系(或泥盆系)底部不整合面为界,包括奥陶系—二叠系沉积层序,可称为冈瓦纳北缘裂解层序或古特提斯洋被动大陆边缘层序(Fu et al.,2022;
Liu et al.,2022;Qiao et al.,2022;Wang et al.,2022a;Xu et al.,2022;Zhang et al.,2022b)。上古生界在南、北羌塘发育并可对比,在羌塘中部隆起的羌资5井钻遇下二叠统占金组20 m左右海相泥岩(Wang et al.,2022b)。这一为洋盆分隔的陆缘沉积层序,构成南、北羌塘“复合”的古生代沉积盆地。
中生代沉积层:中生界顶、底均以区域不整合面为界,为受南、北洋盆扩张、俯冲、闭合控制的沉积层序,可称为中特提斯洋的相关层序(Tang et al.,2022)。北侧以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为界,北羌塘地区三叠系为与之相关的陆表海—残留海沉积,金沙江洋盆于晚三叠世闭合,北羌塘北侧发育与其相关的前陆盆地(王成善等,2001;李勇等,2002;刘若涵等,2019)。南侧以班公湖—怒江洋(中特提斯洋)缝合带为界,对该洋盆的发育时限(如275 Ma:P1晚期以来?C—K?P3—K1?)、洋盆位置(在班公—怒江带?狮泉河—纳木错带?)、洋盆结构(发育微地块:安多、嘉玉桥地块?洋岛?海底高原?)、关闭方式(如同时?穿时:东早西晚?双向俯冲或北向俯冲?)、最终关闭时间(在150~145 Ma:J末?115 Ma:K1晚期?)等研究取得显著进展(Yin and Harrison,2000;Guo et al.,2022;Hu et al.,2022a;Liu et al.,2022;Zeng et al.,2022),但迄今仍存在一定争议。羌塘地块中生代早期为陆表海坳陷沉积,沉积厚度可达3 000~6 000 m,构成羌塘盆地的主体(Li et al.,2022);早白垩世晚期(116~112 Ma)以来进入后碰撞期(Hu et al.,2022a),海/陆相沉积转换东早西晚,东段在125~118 Ma,西段在109~90 Ma(Luo et al.,2022);于90~75 Ma,由后碰撞阶段进入板内演化期(Wang et al.,2022a),发生挤压、隆升与剥蚀。这一中生代陆表海沉积层序,构成羌塘地区“叠合”在古生代盆地之上统一的坳陷盆地。
新生代沉积层:残存厚度较薄,为受新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影响的沉积层序,发育康托组、唢呐湖组、玉林山组。羌地17井钻遇465 m的唢呐湖组,为膏盐、泥岩与粉砂质泥岩组合(Shen et al.,2020)。因后期隆升与剥蚀,新生界保存较薄。这一层序为新生代大型坳陷盆地的分割与残留,构成羌塘地区改造残留的“上叠”盆地。
2 羌塘盆地的滑脱层与分层构造变形系统
2.1 滑脱层
目前已在羌塘盆地识别出一些新生代的逆冲推覆构造(李亚林等,2006;吴珍汉等,2011,2016,2019),但对于羌塘盆地是否发育滑脱层却讨论不多(李亚林等,2008;王剑等,2020;Wang et al.,2022b)。总结中石油、油气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调中心等单位完成的钻井、测井资料并参考地质实测剖面,初步研究认为羌塘盆地发育4套区域性滑脱层与4套局部滑脱层(图3)。
图3 羌塘盆地膏岩、泥岩滑脱层分布图(据中石油、油气调查中心、成都地调中心资料编绘)Fig.3 Distribution of gypsum and mudstone detachment layers in Qiangtang Basin(data from PetroChina,Oil and Gas Investigation Center,and Chengdu Research Center for Geology and Deposit Investigation)
(1)区域性滑脱层
上三叠统泥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在北羌塘坳陷称为肖茶卡组,在其北部厚100~760 m,在其南部厚100~562 m;在南羌塘坳陷称为日干配错组,厚42~400 m。
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泥岩、膏岩:分布在南、北羌塘坳陷,厚200~600 m,羌科1井雀莫错组硬石膏层厚达365 m(王剑等,2020)。
中侏罗统布曲组泥岩、泥灰岩:分布在坳陷区,厚85~749 m,羌科1井布曲组泥质岩厚140 m。
中侏罗统夏里组泥岩、膏岩:厚100~600 m,主要分布在北羌塘坳陷,羌科1井夏里组含膏泥质岩厚320 m;在南部露头区,夏里组泥质岩厚达1 689 m。
(2)局部性滑脱层
下侏罗统曲色组泥质岩:分布于南羌塘坳陷,厚34~625 m。
上侏罗统索瓦组的泥灰岩、泥岩:在北羌塘坳陷厚为100~1 000 m,南羌塘坳陷厚为200~1 600 m。
始新统唢呐湖组:膏盐、泥岩,分布于北羌塘坳陷,在羌地17井厚达465m。
二叠系煤层:局部分布。
2.2 分层滑脱构造变形系统
(1)典型构造样式解析
选择过羌科1井的地震剖面进行解析(图1,图4)。羌科1井是羌塘盆地目前最深的1口井,钻至上三叠统。羌科1井钻遇雀莫错组硬石膏层厚365 m,夏里组含膏泥质岩厚320 m。
图4 过羌地17井与羌科1井的东西向地震解释剖面(据反射地震剖面简化的线条图)Fig.4 E-W seismic interpretation section across well Qiangdi 17 and well Qiangke 1
羌科1井钻遇中侏罗统夏里组、布曲组构成的两个背斜,背斜西翼长、东翼短,呈不对称背斜,轴面分析表明,这两个背斜均为由西向东逆冲的断层端点向上突破形成,断层下端点位于滑脱层顶界,上端点在上部滑脱层的底界或向斜核部,表现为两个独立的断层传播褶皱背斜。下伏的上三叠统呈西低东高的大型背斜,与上覆侏罗系的短波长背斜相比,样式明显有别,呈分层变形特征。
羌科1井右侧(东侧)的中侏罗统布曲组与夏里组形成西陡东缓的断层传播褶皱,断层上端点止于夏里组底部,背斜轴部出露地表,夏里组遭受剥蚀。该背斜的东侧,以夏里组底部滑脱层为界,其下布曲组形成指向西的背斜,其上夏里组形成指向东的背斜,二者以夏里组底部滑脱层为界而剪切运动指向相反。在大的布曲组背斜的正下方,还发育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的指向西的不对称背斜,断层的下端点进入雀莫错组膏岩段消失。
羌地17井钻遇唢呐湖组、夏里组与布曲组。在该井部位,背斜核部的夏里组加厚,在夏里组背斜核部及其东翼发育两条指向东的断层,构成两个断层传播褶皱形成的叠加背斜;其下的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也发育指向东的不对称背斜。夏里组的背斜与布曲组的背斜以夏里组底部的滑脱层为界,发生分层滑脱变形,上、下背斜的面积和幅度均有差异。
在羌地17井西翼,夏里组还发育一个指向东的断层传播褶皱,背斜轴面陡立;断层上端点位于夏里组中部,断层下端点位于夏里组滑脱层顶部。
剖面西段为一大型向斜,上三叠统—侏罗系整体被褶皱,推测为上三叠统之下的断层活动所形成。
上述构造现象清楚地指示了夏里组、布曲组、雀莫错组底部发育3套滑脱层,形成了运动学指向不一,褶皱波长、形态不相一致的多个背斜、向斜,表现出分层滑脱变形特点。此外,从整条剖面上三叠统的舒缓褶皱来看,其下伏有滑脱层分布,形成的滑脱背斜顶部位于羌科1井及其东侧附近。由下至上,呈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特点。
对图4的不整合面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构造变形期次的概念。
剖面西段向斜部位上白垩统阿布山组(K2a)底部发育不整合面,在向斜的西、东翼都可见中侏罗统夏里组顶部的低角度削截现象,而不整合面之上的阿布山组(K2a)则向向斜两翼逐渐超覆,地层减薄,向斜东翼阿布山组(K2a)地层产状呈下陡上缓的旋转形态。阿布山组(K2a)与中侏罗统夏里组(J2x)之间缺失了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从该剖面右端发育上侏罗统(J3s)来看,上侏罗统与其下中侏罗统形态较为一致,据此可以推断该剖面的主变形期在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指示燕山早期运动。
阿布山组(K2a)与上覆唢呐湖组之间也为不整合面接触,这一不整合面的褶皱幅度远较阿布山组(K2a)底界的褶皱幅度要小,也表明晚白垩世末期—始新世早期的褶皱运动(燕山晚期运动)在该部位要弱一些。但无疑表明燕山两期运动形成了羌地17井—羌科1井部位的构造,方式是沿多套滑脱层发生了挤压运动。
有意思的是,该剖面西段的唢呐湖组,地层产状较平,表明其沉积期该地区地形较缓,沉积之后也未遭受褶皱破坏。从唢呐湖组的成岩程度来看,其上部地层应被剥蚀,估计剥蚀厚度在1 500~2 000 m以上。因此,若复原始新世唢呐湖组沉积期的原盆,可能指示了一个范围较大的伸展性坳陷,为宽浅湖盆性质,但沉降量却较大。
北羌塘半岛湖地区的羌科1井西侧的始新统唢呐湖组(E2s)披覆沉积(drape sequence)于上白垩统阿布山组(K2a)和上侏罗统雪山组(J3x)之上(图4),稳定发育。羌塘盆地的始新统唢呐湖组(E2s)与其南侧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E2n)及北侧柴达木盆地下干柴沟组上段(E3x2)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时代和岩石学特征,后两者已被证实为重要的烃源岩(孙涛等,2012;宋博文等,2013;付锁堂等,2016;李国欣等,2022),柴达木盆地古新世—始新世沉积中心也一直保持稳定(管树巍,2018),可能指示青藏地区在始新世(—渐新世?)处于伸展环境,广泛发育泛湖沉积(张克信等,2007,2008;王国灿等,2010;Shen et al.,2020),沉积了始新统(42~37 Ma)烃源岩。对于这一时期的原型盆地研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羌塘盆地分层滑脱构造变形系统
本次研究对采取层位与测井双约束、非线性层析反演偏移速度建模等技术重新处理的羌塘盆地的南北向地震剖面(SN1-SN7)我们进行了初步解释(图5)。以浅表地质调查与已有钻井和大地电磁探测(MT)结果对地震剖面进行约束,研究表明,南羌塘坳陷在2.5 s上、下出现分层变形,浅层发育指向南的叠瓦冲断系统;北羌塘坳陷与中羌塘隆起过渡部位发育复合构造楔;北羌塘坳陷在1.5 s上、下出现分层变形,之上为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及其叠加组合,之下为大型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并在4.5~5.0 s进入底部滑脱层。
图5 羌塘盆地南北向地震大剖面(SN1-SN7)最新的构造解释Fig.5 The latest tecton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profile(SN1-SN7)in the Qiangtang Basin
可可西里缝合带部位浅层发育4~5条指向南的逆冲断层,构成指向南的叠瓦冲断系统。北羌塘坳陷由北向南由长湖—雪莲湖、浅水湖—波涛湖、吐坡—半岛湖、牛肚湖、阿木错等5个断褶带构成。前三者在2.0~2.5 s上、下分层,长湖—雪莲湖、浅水湖—波涛湖两个断褶带的深层由4个冲断席构成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浅层为断层传播褶皱背斜带构成,长湖—雪莲湖断褶带与浅水湖—波涛湖断褶带之间在浅层构成对冲的叠瓦系统,深层双重构造在长湖—雪莲湖断褶带南部较高。吐坡—半岛湖断褶带的深层由两个较宽的冲断席构成,浅层由4个断层相关褶皱带组成,形成对冲构造组合。牛肚湖断褶带为一较窄的指向南的断层传播褶皱背斜带。阿木错断褶带也为一向南的逆冲系统,与牛肚湖断褶带之间构成对冲组合。上述5个断褶带的深层冲断系统推测在4.5~5 s或6 s发生滑脱,进入底板主滑脱层,推测为韧性剪切层,与南羌塘坳陷深反射地震剖面揭示的6 s滑脱界面相似(Gao et al.,2013;Shi et al.,2022)。
中央隆起带浅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构成“背冲断块”组合,但浅层断层向深部到2.5 s左右并入深部冲断系统上,深层主体向南冲断。这样在北羌塘坳陷的南界,深层向南、浅层向北,构成构造楔组合;再结合龙木错—双湖洋盆俯冲、闭合背景,中央隆起带深部地壳向北楔入,与上部构造楔共同构成复合构造楔系统。
南羌塘坳陷浅层主体由7~8个指向南的冲断席组成,向下在2.0~3.0 s之间进入底部滑脱层。南羌塘坳陷浅层向南冲断,隐含深层冲断系统指向北的运动,与班公湖—怒江洋盆J3—K1向北俯冲与晚期(K末—E1)拉萨地体向北楔入亚洲大陆之下的区域构造背景相吻合。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浅层由3~4条指向北的冲断席构成,与北拉萨指向北的冲断系统一起,构成冲断增生楔系统,反映班公湖—怒江洋盆也向南俯冲于拉萨地体之下的深部背景。班公湖—怒江构造带与南羌塘坳陷之间在浅层形成对冲组合,在深层则受控于班公湖—怒江洋的双向俯冲背景,地壳发生缩短。
对图5的解释仍需深化,但无疑指出羌塘盆地发育受滑脱层控制的分层变形系统,整个盆地构成大型滑脱冲断构造变形系统。
3 讨 论
上述滑脱层的分布需要进一步厘定,如在不同层系的分布、不同构造分区的差异等。但沉积盆地多套滑脱层的发育将使沉积盖层在垂向上具有显著的岩石力学性质差异,能干性地层(灰岩、砂岩、火山岩等)与软弱层(膏岩、泥岩、膏泥岩、煤层等)相间分布,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前者出现脆性破裂,后者则发生韧性变形,出现滑脱。如过羌科1井的地震剖面所示(图4),中侏罗统布曲组(J2b)、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J1-2q)之间发生分层变形,上、下构造样式、高点并不一致。
近30年来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了羌塘盆地的岩石圈流变学结构,得到了:1)羌塘盆地的莫霍面深度(Xuan and Jin,2022),在北羌塘为62 km,在南羌塘为66 km,在中羌塘隆起之下莫霍面断错达18 km(Niu et al.,2022),推测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在深部的反映;2)青藏高原中(上)地壳内部约20 km深度普遍存在低速高导体(LVZs),在羌塘地块内部,大地电磁(MT)探测发现低速高导体(Wei et al.,2006);南羌塘地块在0~20 km、20~40 km深度存在两层低速高导体,北羌塘地块在20~50 km深部存在低速高导体(严江勇等,2019),沿84.5°E剖面识别出了4个低速高导体(Niu et al.,2022),目前这些低速体被解释为地壳部分熔融体(Ding et al.,2007;Zheng et al.,2020),研究表明北羌塘地区40 Ma以来受岩浆活动的影响;3)深反射地震剖面揭示南羌塘地块在上地壳底界(约6 s深度)存在拆离面,其上、下存在指向相反的逆冲构造系统(Shi et al.,2022)。上述低速高导体证实了在中(上)地壳存在软弱层(虽然不连续),可作为上地壳构造变形的底界面(~6 s),南、北羌塘地块的这一界面可能存在差异。这样在地壳尺度,中地壳(~20 km深度)低速高导层构成了沉积盆地变形的底部边界,图5所示的大型滑脱构造变形系统可能沿其发生拆离滑脱。
图5的解释将适用于脆性域变形的断层相关褶皱理论(Suppe,1983;Shaw et al.,2005;何登发等,2005),与适用于韧性域变形的韧性剪切带理论有机结合,实现对构造变形几何学与运动学的定量解释,并对变形机制进行有效约束。这类解释依赖于地震剖面品质的大幅度提高,可望继续取得进展。
有关滑脱层的厘定与变形研究,将根本性改变关于“羌塘盆地构造变形与地质结构”的认识。前期基于地表与低分辨率地震资料,将羌塘盆地解释为一系列高角度逆冲断层,并多“画”成基底卷入型冲断构造,若是这种“通天”断层,油气将以破坏为主,羌塘盆地的油气聚集将无从谈起。
区域性滑脱层在实现盆地分层构造变形与保存油气方面具有支配作用。如库车地区、川东地区,二者都是强烈构造变形区,却都是大型天然气富集区,均为我国大型天然气生产基地(何登发等,2020;贾承造等,2022;杨学文等,2022)。库车地区发育厚层古近系膏盐岩,川东地区发育厚层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中-下寒武统膏盐岩,它们构成区域性滑脱层,实现了强挤压地区以滑脱层为界的上、下分层变形,起到了对下伏油气成藏组合的最佳封盖保存作用。类似现象在整个特提斯构造域具有普遍性,如扎格罗斯山前、北非地区(何登发等,2015)。
受多套滑脱层控制,形成分层滑脱的构造变形系统,滑脱层在空间上错叠,断层在闭锁期则具封闭性,滑脱层与封闭性断层可能形成空间上封闭流体的“箱体”(compartment),何登发等(2020)称其为“相对稳定的油气保存单元”,其在时—空上多期、多层出现。虽然受断裂活动、岩浆活动与构造隆升等的影响,仍有可能发育“相对稳定的油气保存单元”(何登发等,2004)。厘定、落实这样的“相对稳定的油气保存单元”将是开展羌塘盆地油气成藏与分布研究的关键基础。
4 结 论
(1)羌塘盆地发育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中侏罗统布曲组、夏里组泥岩、膏岩、膏泥岩等构成的4套区域性滑脱层,基底内部发育韧性剪切层。它们在垂向上将羌塘盆地分划为软弱层与能干层相间的多套组合。
(2)受区域性滑脱层控制,羌塘盆地发育分层变形系统;滑脱层上、下构造几何样式差异较大,运动学指向也不一致;受多套不同性质滑脱层控制形成了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系统。
(3)分层滑脱变形是羌塘盆地构造研究的新概念,将为重新认识羌塘盆地,评价羌塘盆地的油气保存单元提供新的学术思路。
致 谢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钻井及地震剖面资料。在与刘池洋、李亚林、吴珍汉、王剑、沈安江等教授的交流与探讨过程中,受益匪浅,在此谨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