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升华
2023-02-09文/贾猛
文/贾 猛
发扬延安精神,上下求索,笃行不怠。 沈娟娟 摄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共产党在借鉴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邃智慧,使之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洪流。
一、自强不息、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上下求索、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之一,几千年来激励着中华儿女从逆境中奋起,从患难中成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进心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志,“吾养浩然之气”的凛然正义;“天行有常”、“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强革新;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强调做人处事,遵循规律,不畏惧于暂时的逆境而踔厉奋发,上下求索,笃行不怠,深深影响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延安十三年正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艰难困苦的阶段,为克服经济上的困境,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党中央、毛泽东同志领导边区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形成了南泥湾精神和自强不息、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克服了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渡过了难关。
二、和合共生、融达天下的团结精神
和而不同、包容共进、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开放的胸襟、包容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易经》宣扬“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向善品质;《论语》提出“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思想境界;孟子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仁政”思想;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这些蕴含着包容互鉴、和合共生、融达天下的文化基因,历经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已浸润到中国人的血脉中,凝练成一种高尚品质并时刻指导着人们的言行。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共中央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工作方针,从团结的愿景出发,以“团结—批评—团结”为原则,创造了党内生活的民主氛围,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党的七大顺利召开和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安定县(现为子长市)瓦窑堡召开了为期9天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瓦窑堡会议),分析了当前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主次关系,作出了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伟大决定,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到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转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认真研究了事变发生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采取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对蒋策略,选派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前往西安参加谈判,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共产党改变了土地革命时期对待地主的态度,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双减双交”政策。面对延安经济极端困难的局面,毛泽东诚恳接受开明绅士李鼎铭等人提出的实行“精兵简政”议案,在减轻人民负担,减少消费支出,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共产党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凝聚起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精神力量。
三、鞠躬尽瘁、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敬业乐群、鞠躬尽瘁、公而忘私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古有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表达了公而忘私的价值观;诸葛亮表达了“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志向;明代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磊落襟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志向立场;等等。这些为国为民、舍己为公、乐于奉献的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沉淀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基因。
延安时期,毛泽东多次提到“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将白求恩的事迹概括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并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同志为探求救国救民真理,以身作则,吃小米饭,穿粗布衣,住土窑洞,从不搞特殊,衣服破了也是补了又补。为指导中国革命,毛泽东白天处理公事,晚上趴在由于高度不够只好垫了10厘米高木柱的小煤油灯下奋笔疾书,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中共中央领导的亲力亲为都是对鞠躬尽瘁、公而忘私等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四、民为邦本、民生至上的公仆精神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仁政”和“民本”;《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提出:“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尚书》曰:“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淮南子·汜论训》中认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屈原叹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清代诗人郑板桥托物言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亲民保民、民生至上的治世观念和价值理念随着历史的年轮,穿越时代,深刻影响了一代代共产党员。
抗战时期,民族命运悬在线上,与国民党当局不顾民族前途,强取豪夺,致使民穷财尽相比,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讲到:“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毛泽东还说:“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毛泽东曾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的第一个工作方法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东西。”为了推广这种精神,毛泽东在中共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全面阐述了“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切实朴素,廉洁奉公”的“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学习。1944年9月8日,延安举行张思德追悼大会。毛泽东出席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首次提到了“为人民服务”的主张,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全面论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实行的种种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政策措施,无不闪烁着体现着人民至上的公仆精神,赢得了民心,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五、心怀天下、兼济苍生的爱国精神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强大的思想主流,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动力源泉。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为民分愁担忧的政治抱负;宋代诗人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忧国忧民思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清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价值观;等等。心系“国之大者”的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主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兼济苍生、心怀天下、济世报国的思想就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挽倾厦之将覆,解万民于倒悬,向国家向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基因。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的口号,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主张抗日救国的坚定立场。1935年又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12月,极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愿同国民党和全国同胞一道,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反对一切游移、动摇、妥协、退让,实行坚决的抗战。”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舍小我为国家民族,团结一切力量抵御日本侵略,为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凝聚了最根本的力量。
六、灵活应变、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强烈的入世精神和变革意识。《易·系辞下》提出“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兼济天下”;宋代诗人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精神;宋代思想家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主张“经邦济世,致其所用”;等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延安时期共产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凡事强调立足实际,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解决根本问题。随着日军的狂轰滥炸和国民党当局“防共溶共限共”政策的推行,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抗日战争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的延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克服困难,渡过难关,毛泽东志气高昂且坚定地讲:“一切可能地方,一切可能时机,一切可能种类……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之全部或一部,克服经济困难,以利抗日战争”。为彻底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壮大根据地的经济实力,顺应革命形势发展,在中共中央、毛泽东的号召下,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
为了有效打击日本侵略者,鼓舞士气,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曾借用了两个例子。“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在这篇社论中,毛泽东恰当地运用了《西游记》里孙悟空借芭蕉扇的故事和柳宗元“黔驴技穷”的寓言,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七、坚定信念、励志笃行的崇高理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为理想信念教育注入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论语》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国时期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唐代诗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唐代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宋代诗人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清代诗人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等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成了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担当,并为之奋力前行。延安十三年期间,中共中央、毛泽东等始终不忘革命初心与使命,主动自觉地借鉴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守正创新,推陈出新,结合时代特征,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1938年6月,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用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凝聚成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抗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讲:“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中走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延安十三年的艰苦岁月,中国共产党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塑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已经深植于中华民族心中,凝练成党的优良传统,也必将在中华儿女的传承弘扬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大更多的精神给养,凝聚起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