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历史自信 增强历史主动

2023-02-09王玉堂

中华魂 2023年2期
关键词:机遇困难挑战

文/王玉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历史主动性体现着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历史伟业的创造,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备的精神品格。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系统把握历史规律,深刻洞察时代大势,牢牢抓住变革时机,顺势而为,担当有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一、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就是要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化危为机,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历史不等人、机遇不等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能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犹豫和观望只会错失机遇,陷入被动,而且一步被动、步步被动,留下无穷遗憾。机遇常常具有隐蔽性,存在于事物发展的进程之中,隐藏在复杂的现象后面,只有主动因应,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吹沙见金,抓住并用好机遇。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一再表明,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单纯依靠努力就能实现的,还需要有机遇。

共产党人的机遇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尊重科学的理性精神、与时俱进的进取品质、不负时代的历史担当。增强历史主动,就是要以对目前形势的判断力、对未来发展的预见力和当机立断的决策力、闻令而动的执行力,主动出击,抓住并用好机遇。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乱象丛生的世界和由此带来的深刻而宏阔的历史性变革,必须抓住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共创未来的天下情怀,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要树立大历史观,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探究历史规律,从或者悄然无息、或者风起云涌的变化中洞察演变机理,在化危机、应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在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战胜风险挑战中担当作为、奋发有为。

增强历史主动,必须坚持创新思维,善于在创新中捕捉和把握机遇、开拓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坚持辩证思维,深刻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坚持战略思维,提高战略能力,善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古训,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二、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就是要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人类就是在同困难的斗争中前进的。再大的困难,都不可能阻挡人类前行的步伐。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从哲学意义上说,困难就是事物的矛盾。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事实证明,有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推诿、逃避,束手无策;唯有迎难而上,困难才会迎刃而解。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经风历雨成为百年奋斗的常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而且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以坚定的历史自信、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团结带领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以大手笔谋划改革发展稳定、大视野运筹内政外交国防、大气魄推动治党治国治军,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苦苦追寻、上下求索、顽强奋斗的伟大征程上,一代代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以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的实际行动和伟大壮举,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在继续,前进路上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困难挑战。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应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守住初心,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问题分析得更深透一些,把对策研究得更到位一些,远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懈怠,打消“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的幻想,保持“马不卸鞍,人不解甲”的警惕,以“厉兵秣马,敢打必胜”的斗争姿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就是要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风险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集中呈现,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历史的规律表明,目标越是宏伟往往越是道阻且跻、充满挑战,越是接近目标往往越是山高坡陡、风大浪急,越要朝乾夕惕,保持冷静清醒,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畏缩、不躲闪,积极面对、科学应对,化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察大势、观大局、谋未来,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增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定力、魄力、能力,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居安思危,固我长城。 耿建 摄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周边环境复杂敏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态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见叶知秋的敏锐性、警觉性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危机感,及时根据形势、任务、环境变化因应施策,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一局一域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全域的重大风险。要始终保持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的坚定,保持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和“唯恐烧着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要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要切实提高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准确把握风险走向,科学分析特点和规律,正确判断性质与趋势,摸准症结关键,分清轻重缓急,知其事、度其时,对准风险的要害,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行动,强力施治,挖除祸源,解除祸患,确保出手即得、一招制胜、快而无失。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应对风险挑战,提高依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当前,党团结带领人民正阔步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赶考之路上。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新机遇伴随新挑战,我们必须高举旗帜、把准方向,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历史担当中创造历史伟业,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机遇困难挑战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选择困难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