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一半烟火 一半诗意
2023-02-08周晨亮
周晨亮
北京钟鼓楼(钟楼、鼓楼)位于地安门外大街,是北京城中轴线的北起点,也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内平房院落、传统风貌集中体现的区域,蕴藏着北京丰富的城市记忆。自元朝(1272年)修建至今,其间虽也曾或毁于火灾,或经战火洗礼,但它们却依然矗立在北京城中,向人们讲述着那些流淌在时光里的故事。蓝天白云下的钟鼓楼,在周边四合院的衬托下,也越发显得高耸、神圣。
高大巍峨的“时间建筑”
在中国,自古就有“晨钟暮鼓”之说。北京城里的钟、鼓二楼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北京城的一天,曾经是从钟鼓楼开始的。作为全国现存钟鼓楼中保存最为完好,体量最大,报时器具最具规模的一组古代建筑,北京钟鼓楼前后纵置的建筑规制在全国钟鼓楼中独一无二—既是扼守“紫禁后护”的重要城市地标,也是“号令全城”的首都报时中心,并始终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这是作家刘心武在小说《钟鼓楼》中对北京中轴线上这两座地标建筑的生动描述。钟、鼓二楼,均筑于高大的城台之上。钟楼全为砖石结构,精致而坚固,灰简瓦绿剪边歇山顶、四面开券门,楼内悬挂大铁钟一口(后改悬铜钟)。鼓楼建在高约4米的长方形墩台之上,外观分上下两层。屋顶为重檐歇山式,覆灰瓦绿琉璃剪边,体现了京城官式建筑的特点,与各城门楼的屋顶规制相同。其高大的墩台既增加了建筑高度,又丰富了整体建筑造型。楼上原有大鼓1面、小鼓24面,大鼓象征一年,24面小鼓象征二十四节气。
作为明清北京城的报时中心,钟鼓楼均由钦天监管理。其中,钟楼撞钟报时辰,于每日黄昏鸣钟108响,随后起更、次日清晨再鸣钟一次,鼓楼击鼓定更次,于每日交更(晚7时)击鼓13通,随后每一更次击鼓一通。文武百官听到三通鼓便起床,四通鼓时赶至紫禁城午门,五通鼓则鱼贯入朝。这种报时是当时北京的标准时间,也是朝廷每天授时的重要标志,清代由銮仪卫派专人敲钟、击鼓,指导着百官上朝及京城千家万户的起居劳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晨钟暮鼓”报时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但钟楼和鼓楼这两座古代建筑艺术精品,依然屹立在北京中轴线北端,点缀着不断变化的北京城。近年经有关部门研究考证,按照清嘉庆时期的尺寸,又精心制作了25面巨大的更鼓重新置于鼓楼内。它们与钟楼内的永乐大钟相映生辉,使人更加心旷神怡。
繁华闹市 古韵共赏
钟鼓楼一带,曾是京城著名的繁华闹市。早在元代时,这一带就是店铺、酒肆、歌台林立之地,人喧马嘶,攘往熙来,无物不有。直到清末民初,这里依旧是“兴隆世界”,当时有言:“东四、西单、鼓楼前”,是说这三个区域,是北京最热闹的地方。
1925年,京兆尹薛笃弼还将钟鼓楼之间的空地,辟为平民市场。在这里出现了唱蹦蹦戏的、说大鼓书的、练把式的、变戏法的、钻火圈的、说评书的、拉洋片的、相面的、算卦的、卖鸟的、卖蛐蛐的等各色游戏、表演和买卖活动,还出现了各色小吃摊,烫面炸糕、凉糕、奶油镯子、烤山楂饼、豆腐脑、茶汤、苏造肉、杏仁茶、大麦粥、豆汁、扒糕、凉粉、甑儿糕、葱花油酥火烧……应有尽有,烟火气十足。
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钟鼓楼之间,再次形成了小饭馆“一条街”,简易的棚舍一家挨着一家,一户连着一户,好喝两口的京城老少爷们,纷纷到这里来把盏言欢。
后来,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北京市在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钟鼓楼之间的空地,被腾退干净,辟为整洁的文化广场。直至今日,钟鼓楼一带,依旧是北京城中热闹的商業街市,姑且不说闻名遐迩的烟袋斜街、南锣鼓巷,就是鼓楼东大街、鼓楼西大街两侧,也林立着许多各具特色的美食小馆。如今,无论是漫步骑行,还是登高远眺,北京鼓楼和钟楼都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