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诗中的心灵

2023-02-08

红蜻蜓·高年级 2023年12期
关键词:童诗水珠心事

童诗就是心灵与语言的相遇, 一首童诗的心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心, 如果以诗歌的眼睛去看、以诗歌的耳朵去听、以诗歌的心灵去感受,你会发现你的世界已经发生改变,语言会拥抱你,然后和你握个手:

小水珠

小米(4岁)

调皮的水珠

从牙刷上蹦起来

蹦到我的衣服里

它想和我的心握个手

孩子们,你们看,这是四岁的小米写的一首童诗,她从日常生活入手,一个简单的刷牙动作让她获得了灵感,那些从牙刷上蹦起来的小水珠,“它想和我的心握个手”。这个想象一下子让诗歌变得生动、温馨。当然,我们的心事也可能充满悲伤:

河里的心事

牙佳涵(9岁)

很多人喜欢把心事扔进河里

就变成了石头

九岁的牙佳涵觉得很多人的“心事”扔进河里就会变成坚硬的石头。

孩子们想一想,石头般的心事多沉重啊。这里可以看出,牙佳涵或許经历或看见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种诗意让人陷入思考。孩子们的“心”总是这么纯真、直接,而在一个外国小女孩的童诗中,一颗心又如何跳动呢?

一颗面包做的心

[意]安娜·索尔迪

任溶溶 译

我在面包房里

看见一个心形大面包

热乎乎,香喷喷

于是我想到:

“如果我有一颗面包做的心

多少孩子可以吃个够

给你,我的挨饿的朋友

还给你,给你,给你……

我这面包做的心啊,请来吃一口。”

对一个挨饿受怕的孩子

光说“我爱你”还不够

碰到流泪的孩子

不能只说一声“可怜的朋友”

如果我有一颗面包做的心

多少孩子可以吃个够

你是一个当权的人

为什么不做面包的炸弹,

请问什么碍着你这么办

这样,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

每个士兵将快快活活

带回家一大篮

味道芳香、皮子焦黄、金色的炸弹

然而,这只是梦罢了

我那挨饿的朋友

他眼泪还在流着

啊,但愿我的心是面包做的

这首诗是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一首参赛作品,作者安娜·索尔迪写这首诗时年龄是十一岁。诗中充满期盼、愿望和梦想,这一颗“面包做的心”,让我们对那些身处饥饿的人充满同情和怜悯,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颗小小的心灵的善良和温暖。

看吧,孩子们,每一颗心都是不同的,但善良的心会带领我们通往新的世界:

[日]金子美玲

吴菲 译

妈妈是个大人

老大,老大的

可是她的心,却很小很小

因为妈妈说,

在她的心里装进了

一个小小的我

就再装不下任何东西

我还是个孩子,

很小,很小的

可是我的心,却好大好大

因为在我的心里

装进了一个大大的妈妈

却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

要我去考虑

通常在我们的想法中,大人的心大,孩子的心小,因为大人比孩子的身体大啊!但真的是这样吗?金子美玲从孩子的视角看“心”,以“爱”和“童真”感受“心”,于是她认为,妈妈的心小,“我”的心大,因为妈妈心里只有“我”,而“我”的心里除了妈妈,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事情。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的诗心在哪里呢?期待你们也能写出自己的诗歌。

猜你喜欢

童诗水珠心事
又甜又脆的童诗
抗疫童诗一组
童诗对对碰
种水珠
第一百丛心事
我是快乐的小水珠
水珠的魔法
心事
闲拈明月裁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