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

2023-02-08刘晓薇

云南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恩格斯马克思

刘晓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推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显然,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城市现代化是“主战场”。因为,城市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主要空间,但近年来,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却日趋激烈。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围绕着“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逐渐形成了其关于城市问题的批判性思想,这不仅成为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城市的一个致思理路,而且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提供了独特视角。

一、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及其多重意蕴

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还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城市批判”这一概念,但是该思想却散见于其《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原文著述之中,包含了其关于城市相关问题多重维度的理解和认识。具体而言,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主要蕴涵了三重意蕴。

(一)城市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关系

马克思通过深入剖析城市与生产方式、城市与社会分工的关系,阐发了城市的“形成史”及资本主义现代城市的“发展史”,阐明了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哲学意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204 页。这表明,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城市生产方式发展的一个表现,凸显着城市中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建立在现代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就成为马克思历史地考察和批判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场域。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方式规定着“现实的个人”对城市的认识。“现实的个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其存在于城市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因为,“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生活方式”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47 页。。这表明,城市中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包括其观念的生产),要受其城市物质生产方式的限制和约束。

在马克思那里,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史就是城乡对立的运动。诚如马克思认为:“一切……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408 页。事实上,“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年,第316 页。。这表明,社会分工造成了脑体劳动以及城乡的对立。同时,随着建立在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分工和交换基础上的城市生产和发展,却使城市与人的发展的生产生活及其生态空间都遭到了资本逻辑的支配和宰制。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扩大,“社会上的一部分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须足以为整个社会……生产必要的食物”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716 页。。这意味着,社会分工促使农业生产为工业生产服务,并推动着城市的生产与商业交往的扩大,加速资本集中,还把所有“自然形成”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94 页。的物质生产关系变成货币关系,促使现代大工业城市诞生,推动“城市乡村化”走向“乡村城市化”。

(二)城市的内在结构性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马克思通过深入分析城市与自然、乡村、人口、城市、民族国家的关系以及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及趋势,阐发了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马克思说:“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46 页。这表明,城市与自然、乡村的关系统一于“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 年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的一种无差别的统一,……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131 页。可见,亚细亚社会普遍实行的村社制度,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础,它“与自然界的关系是自然界为主导的物质变换关系”⑨袁吉富:《马克思现代城市思想及其启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 年第3 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与高度分化,城乡分离加剧,城市被看作是在封建社会中孕育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源地,城市经济亦成为封建经济的破坏力量,最后导致现代城市的出现。现代城市与人的历史互动持存、相互制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集中这个事实。”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84 页。这就是说,现代城市成为了人口聚集、资本积累和扩张的“根据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积累过程”一节中又认为:“工人人口……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 卷),第727—728 页。,工人人口的相对过剩是以资本积累和扩张为目的的城市化发展的历史产物。随着资本积累的完成和城市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推动了工业化大城市的诞生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城市……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87 页。,城市与城市及其世界之间的整体关联性加强,资本的自然属性逐渐改变。进言之,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城市社会化大生产,为世界历史形成创造了现实的历史条件。而这些条件被资本主义利用,促使城市与城市相连从而迈向世界。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它(资本)“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404 页。。这表明,资本把世界上各个城市与民族国家联结起来,为它们与世界之间的普遍交往提供契机。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每一个民族国家需遵照市场竞争及运行机制来占据世界市场,从而促进城市发展。而城市大工业“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95 页。,促使资本成为驾驭现代城市和民族国家发展的轴心,“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391 页。。在马克思看来,工业化大城市在迅速发展生产力的时候,还导致了人的“异化”,促使人的发展在矛盾中痛苦前行。换言之,资本成为现代城市与人的发展问题的根源。这样一来,马克思通过深入发掘和批判城市社会结构的“现代史”及其内在结构性矛盾,剖析城市与民族国家、人的发展和资本之间的关联互动,实现了对城市资本主义性质与逻辑的社会结构性批判,科学阐发了城市与人的发展的历史意蕴。

(三)资本逻辑与超越资本对城市发展的宰制

马克思从特定社会形态的城市发展方面来揭示其城市批判思想的批判意蕴。马克思认为:“抽象或观念……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第111 页。这表明,资本主宰着西方城市以及社会,导致了现代城市的“物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第82 页。马克思以现代城市的资本生产为媒介,阐明现代城市资本生产与人的历史特殊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本身表现为一切社会生产能力的主体。”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第83 页。这表明,现代城市中的商品生产、流通和交换过程,就是一个以资本为主导的无主体过程;无产阶级(现代工人)的劳动“对象化表现为……异化、外化”⑦《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52 页。,他们在现代城市中丧失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成为资产阶级(资本)而存在的生命形式。正因如此,在马克思看来,现代城市的“物化”就是现代城市资本生产的物化,它颠倒了城市中人与人的关系,全面展示着现代城市的资本逻辑对“人”的“物化”。

当资本推动现代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不仅力求摧毁城市发展中的一切限制,还力争在城市网络化空间中拓展市场,“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下),第33 页。。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尽管在不断克服其发展中的各种局限,但却无法克服“自身性质的界限”。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资本……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第393—394 页。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资本无限制地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就会把发展中的一切劳动都变成雇佣劳动,加剧资本家与现代工人的对立;资本还会通过海外殖民竞争,在全球推广社会化大生产,消除和限制一切不利于资本自身积累和扩张的因素和力量。当然,资本遇到了界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就是它的一个反映。然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爆发,却使得资本全球化将现代城市与人的发展的问题引发成为一个现代性问题,这需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科学揭示和分析。

“世界历史”格局的形成,增加了人的自由发展时间,压缩了资本积累空间。马克思指出:“资本本身……把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下),第219 页。因此,要超越资本对城市发展与人的宰制,现代工人阶级就需大力解放和发展资本生产力,提升人的普遍交往程度,“利用资本来消灭资本”,变革现代城市社会制度,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提供过渡条件。正因如此,马克思提出了“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第443 页。的观点,“人类要清洗自己的罪过,就只有说出这些罪过的真相”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418 页。,而“真相”就藏匿在人们生存的现实社会中。基于此,马克思把城市批判聚焦到城市发展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世界的历史关系和发展趋势中,即把城市发展的一切社会形式或组织看作为城市发展与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使现代城市制度将“日益趋向于……现实的人民,并确立为人民自己的事情”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281 页。,从而为创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空间提供制度奠基。

二、理论向度与内在审视

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所聚焦的并不只是城市自身的发展,而主要是为了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特殊规律上揭示城市与人的关系,以及从现代城市发展道路上分析和阐释城市与人的自由发展关系,这就充分凸显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所内蕴的历史唯物主义意涵。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审视,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呈现了其自身独特的理论向度,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启示。

第一,马克思通过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对现代城市内部结构本身的矛盾生成与历史展开过程的分析批判,从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上透视和把握城市与人的历史关系及其发展趋势,这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了规律遵循。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确立了从历史深处科学批判现代社会,探索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和趋势的逻辑前提,并分析批判现代“市民社会”(这里指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及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这个基础本身,创立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即创建基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36 页。的新历史哲学,进而转入从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上把握城市与人的发展关系。因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从现实历史生成的总体性维度解剖现代社会实践过程及其发展趋势的历史总体理论”⑤胡刘:《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理论主题》,《南京社会科学》2017 年第8 期。。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对“人的实践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36 页。为基础和依据,去洞察与探寻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现实的历史”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53 页。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和价值旨归的方法论。

然而,在马克思那里,“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为城市的过去、现在、未来发展提供历史解释公式和结论,而只是对现代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历史特殊关系展开历史性批判,并阐明改变和科学探寻现代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现实路径与历史旨归,“我们并不是在唯心主义……而是在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批判……这是辩证的社会理论的本质规定”⑧Marx Horkheimer,Critical Theory, Trans.New York: Seabury Press,1972,206.。“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批判的历史性质和精神。历史唯物主义是基于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逐渐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旨在科学地揭示和历史性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及其内在矛盾,以及这种矛盾所引发的时代问题。也正基于此,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绝不是对城市展开单向度的批判,而意在提供一种科学的现代社会批判理论,即从唯物史观层面科学揭示和合理阐释现代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科学理论。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现代城市的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现代城市中的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诚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认:“这种活动……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都取决于它。”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203 页。马克思把现代城市与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作为其历史的考察和批判现代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历史出发点,进而从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上,把对现代城市与人的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科学阐释上升到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真正走出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子,需要从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主体性逻辑出发,这对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第二,马克思通过对现代城市资本逻辑的批判,拓展了马克思城市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和场域,并从现代社会发展特殊规律上,审视和阐释城市与无产阶级(现代工人阶级)解放的关系,这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础。马克思说:“为什么我们在分析资本的基本形式,……开始根本不提资本的常见的……形态。”①《资本论》(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第186 页。可见,马克思对现代社会货币转化为资本及其历史形式的分析批判,旨在以对现代城市工业资本的历史性批判为中介,来阐发现代城市无产阶级(现代工人阶级)遭受以资本为轴心和支配的现代城市生产体系的宰制,进而展现现代城市资产阶级(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导致无产阶级“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存状况。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城市大生产就是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而大工业的基本特点是在“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94 页。的同时,又必须在世界统一大市场中展开较为广泛的交往与合作。以资本为轴心的现代城市社会化大生产,日益凸显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化大生产又必须服从于资本的支配和调遣,否则就会被资本舍弃。资本因此成了支配现代城市及其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轴。资本以无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为其目的,使现代城市乃至整个世界都尽力破除各种地方性限制和贸易壁垒,来实现其自身增值。因此,只有克服和超越资本逻辑对现代城市发展与无产阶级的统治,才可能真正地促进现代城市发展,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这是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把“资本批判”作为其核心主题,从现代社会发展特殊规律上,审视城市与无产阶级解放关系的现实前提。

在马克思看来,在现代城市的生产体系中,工厂的躯体就构成了机器体系。马克思通过历史地考察现代城市工厂整体以及它的最发达形态,指出尤尔博士从现代资本主义工厂的整体角度,把工厂描绘成了“这些工人熟练地勤勉地看管着由一个中心动力(原动机)不断推动的、进行生产的机器体系”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482 页。。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在现代城市资本家那里,“机器……无限度地延长工作日侵吞工人的全部生活时间,……榨取更多的劳动或不断地加强对劳动力的剥削”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第482 页。。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机器工厂里,其“机器体系”就是一个庞大的自动机,它构成了现代城市机器工厂的身体。在这个有机体和机器大工业的自动体系生产中,不同年龄和性别差别的各种工人(主要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差别),他们不仅和“死的器官”一起遭受到机器动力的支配,他们还被当作无意识的机器,与死的机器一样,变成了“自动机的器官”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538 页。。显而易见,现代城市中“自动机器”生产体系的目的和发展趋势凸显了现代城市“自动工厂”的本质及其生产特征,即在现代城市“自动工厂”生产体系中,以妇女和儿童为优势的劳动代替成年男人的劳动,以粗工的劳动代替技术工人的劳动,从而降低劳动的价格。诚如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指出:“机器……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776 页。现代城市的资本生产(体系)对无产阶级造成了不堪忍受的疾苦,现代城市中的资本亦使无产阶级成为资本的“奴隶”。因此,“马克思把‘人类的自由解放’归结为一种‘实际的反对和改变现存事物’的‘历史活动’”⑦胡刘:《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理论主题》。。马克思将现代城市中无产阶级的解放作为了历史归宿。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只有扬弃资本统治,摒弃以资本为中心的城市现代化,才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现代化。这是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作出的理论贡献。

第三,马克思始终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从现代城市发展道路上审视和分析城市与人的自由发展关系,这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明确了发展旨归。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54 页。这表明,“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性活动。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现实的人”组成的现代“市民社会”中,实现现实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全部社会生活的变革,才可能实现现代“市民社会”(城市社会)中人的“解放”。基于此,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与现代城市的关联互动及其无产阶级在现代“市民社会”中的异化劳动,把人的“解放”的实现与现代“市民社会”中现代工人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看作了同一个过程。然而,要扬弃无产阶级在现代城市中的异化劳动,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就要消灭现代“市民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无产阶级才能最终解放自己。正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如果它不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它就不能解放自己。”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第45 页。这表明,无产阶级只有在他自身无法生活下去的条件和情形下,资本主义私有制才可能走向灭亡。因此,马克思将实现人的“解放”看作一种实践过程和历史活动。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③《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8 页。现代“市民社会”(现代城市)中的无产阶级只有诉诸实践行动,建立新的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并把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以及整个人类的解放,置于他们的共同管理之下,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然而,随着现代城市生产力以及交换的飞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和领域愈发扩大,加速了现代城市资本积累和对外拓展,现代城市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及其交往活动和范围,亦越发受到资本力量的支配,现代城市与人也越来越陷入异化状态。马克思指出,必须高度发展生产力、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彻底消除异化。但是,现代城市的分工在导致现代城市中人的异化时,却推动了现代城市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这就为共产主义未来城市的创立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因此,只有建立新的共同体——共产主义,才能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践活动置于共同体的控制之下,才能最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人”与城市的异化。这样,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现代城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机统一了起来,且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道路及人的发展的历史归宿。马克思从唯物史观与历史价值观二者相统一的角度,把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从现代城市发展道路上,科学分析和合理阐释现代城市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充分阐发了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理论旨归,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

总之,马克思关于城市问题的批判性思想聚焦了城市发展与“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和“现实的人”的历史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充分凸显了其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意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价值旨归——创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空间提供理论资源。

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践启示

马克思将现代城市问题放入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中进行审视,并把对资本主义城市化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建立在人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对城市展开批判研究的主题和问题指向——城市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这之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一)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谋划城市建设方案

马克思在其城市批判思想中指认,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生产力及发展优于农村。因此,城市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相协调、相适应,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来谋划和制定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及实际特点的城市化建设方案。但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被提出来的。尽管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主要揭示和阐发了资本主义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律及其趋势,鉴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也有共通性,如都有相似的市场经济等,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城市建设实践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首先,要明确新时代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关系及其发展失调失衡,城镇化质量不高,农民工“市民化”任务艰巨,城市化存在着不符合实际的“贪大求洋”和“大跃进”等现象。这需要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重新审视国家城镇化建设发展路径,全面把握国家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其次,发挥城市比较优势,优化城市生产力布局。马克思在其城市批判思想中指出,城乡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和异质性,城市相对农村而言具有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这需要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发挥城市的技术优势和资本的力量,优化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科学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逻辑和发展要求,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而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城乡网络建设步伐,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以数字技术赋能现代乡村治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打造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最后,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化大都市。在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中,一方面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和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互动协调关系,深耕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现代化国际新型智慧大都市。

(二)充分发挥资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在其城市批判思想中指出,城市发展的历史离不开资本主导的演绎逻辑,资本逻辑掌控了现代城市的建构过程,现代城市的建构和发展完全被资本逻辑裹挟。因此,不能否认资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但是资本主导的逻辑势必造成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导致中国城市发展价值指向的偏离。这就需要以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来审视、指导和矫正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此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资本逻辑,合理审视和反思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把握其终极价值指向。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逻辑主导和推动着现代城市发展。尽管马克思肯定资本相较于以往生产方式而言具有重要的伟大文明作用和历史进步意义,但马克思对资本的本性则持一种历史性批判和否定性的价值评价。因此,对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审视不能离开这样的原初语境和历史视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到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各领域和各环节之中,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转化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初心和使命,以人民城市理念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其次,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状况和特征,揭示资本逻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马克思在城市批判中对资本逻辑及其运动规律的剖析,这是深入揭示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状况,找到当代城市问题本质的理论基础。要坚持通过政策和法律引导来驾驭、规范和发展资本,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开辟筹资渠道,加强各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化运作,加快构建新时代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再次,以“人本逻辑”新范式超越“资本逻辑”,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点,必须明确今天所推进的城镇化是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史就是中国人民群众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史;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意愿和选择,凸显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让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医保待遇、教育条件等城市生存与发展权利,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积极稳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遵循人口变化的社会规律推进城市空间生产

通常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并向城市人口转化与聚集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第57 页。不难看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人口的集中,生产、消费、财产和政治等资源也随之集中,但城市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在未来的中国城市建设中,不得不考虑遵循人口变化的社会规律推进城市空间生产。首先,从中国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来看,一些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而另一些城市的人口却在不断缩减。对于人口增加的城市,保持相对过剩的人口,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红利”。对于这样的城市,就应该采取“疏而不是堵”的人口调节政策,增加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速扩展城市空间生产。而对于人口收缩型城市,资本与产业均发生了空间上的转移,应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和规划重心,重塑城市空间生产结构,相应地减少公共品的投入,将资源转移到人口扩大的城市。其次,如果城市出现了绝对的人口过剩,那么就得考虑城市空间的综合承载能力。如果城市资源不堪重负,势必会产生“大城市病”,可采取适当的人口流入限制政策,或转移或分解城市部分功能,如建立城市副中心、提高落户门槛等。再次,关注中国“老龄化”对城市空间生产布局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更是一个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城市建设实践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很多城市将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未富先老”或“老无所养”等问题。在未来的城市空间生产布局中,应遵循人口变化规律,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积极拓展城市产业空间,构建智慧城市养老社区服务平台,完善城市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功能,加快推动智慧养老落地普及,丰富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提高老年人的感受度和满意度;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空间治理水平,积极回应市民对城市发展及其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高效能治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四)从全球化发展趋势层面统筹布局城市区位结构关系

马克思非常注重城市发展的性质与演化。在网络化的诸多城市中,其作用和地位也有其差别,有些是国际大都市,有些是中心城市,还有一些是区域性的一般城市,各城市构筑了紧密联系的城市群体系,呈现出城市网络化发展空间格局,而这些城市的不同定位又是由资本市场和资本积累的程度决定的。但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在中国主动融合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全球化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应借鉴和吸收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有益成分,主动从全球化发展趋势层面统筹布局城市区位结构。首先,由于已经进入高度融合的全球化时代,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不仅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还是推进各城市之间高质量发展趋向合作共赢的必然趋势,更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内地城市、港澳台城市以及海内外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包容、各城市之间生产和消费的相互融合、各城市之间民意和思想的相互表达。其次,明确自身在全球化发展城市网络中的定位。要明确是主要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城市分工,还是主要服务国内某一区域。如果是参与高层次的国际化城市分工,就要考虑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如果是主要服务于国内某一地区,则要考虑参与国内城市分工,加快建设地方特色城市。再次,统筹布局城市区位、加强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探寻中国式区域协调发展路径。一方面,协调发展就是从中观层面,协调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布局结构与形态。既要加强对城市开放边界的严格把控,又要防止城市空间因盲目开放过多挤占乡村发展空间,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协调发展与开放发展城市之间相辅相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体系。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各城市之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着力完善城市各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以及各小城镇在城市空间的开放发展,加快实现农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先行。

总的来说,没有马克思城市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意涵与实践启示,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生机与活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新篇章,需要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城市批判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把握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不断凝聚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共识与力量,将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经验持续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式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中国式民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