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路径研究

2023-02-08李若海庞夏雨周小单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育人

李若海,庞夏雨,林 凤,周小单

广西财经学院 a.学生工作部(处);b.金融与保险学院;c.会计与审计学院;d.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履行了“应助尽助”承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2]。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明确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是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指导性文件,《实施纲要》强调需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3],进而高校不断探索以“资助育人”为导向的发展型资助工作实践。相较于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生活费为主的单一型经济资助,“发展型资助”在“保障型资助”的基础上,注重通过物质帮扶、精神引导、素质提升等方式,促进学生实现个人综合能力提升[4]。“发展型资助”从2017 年《实施纲要》中提出至今将近六年时间,全国各高校以《实施纲要》文件精神为指导开展了丰富的实践,广西高校也开展了相关的探索。文章从管理学“项目化管理”的角度研究广西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实现路径,一方面是为广西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践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是为提升广西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成效,更好地通过“资助树人”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文献综述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施纲要》强调提升资助育人质量,建立“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发展型资助体系提出后,国内学者围绕“发展型资助”开展了相关研究,梳理现有的研究文献,发现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一是研究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内涵。徐英等[5]认为,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基本前提在于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关键在于精准资助,原则在于坚持遵循教育、学生成长、思想政治工作等规律,诉求在于促进资助工作可持续发展。王长喜等[6]认为,发展型资助理念注重“以生为本”,资助方式更精准化、信息化,资助形式更个性化和人性化,资助育人贯穿全过程和全方位。二是探究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困境。兰海涛等[7]指出,当前高校资助面临对学生资助“精准度”不高、育人工作机制不完善、育人功能发挥不到位、育人对象的全体画像不清晰等现实困境。武海燕[8]认为,发展型资助育人存在资助育人机制片面化、资助育人宣传趋同化、资助育人过程简单化、资助工作队伍建设行政化困境。三是探讨构建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体系。李义波[9]主张构建“经济资助、心理辅导、精神帮扶、学业指导、能力提升”五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单芳[10]建议高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具备健全的资金资助体系、心理辅导体系、学业指导体系、能力提升体系,以形成资助育人的良性循环。四是探究以项目化方式开展学生个性化资助。程艳[11]指出,高校可以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整合资源,优化资源精准匹配学生个性化需求。蒋君毅等[12]认为,项目式资助通过精准设计多维度立体化的育人项目,从经济、能力、精神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的资助措施,适应发展型资助的要求。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发展型资助有助于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通过“资助树人”的方式,不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落实资助工作的主要模式。部分学者从项目化资助的角度提出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定制个性化帮扶项目,为本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国内各高校十分重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笔者发现已有研究较少以地域为特征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践梳理,因此文章对广西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实践模式进行了归纳,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探讨广西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的实现路径,希望为广西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二、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符合教育强国建设要求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3 年5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13]。资助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强调对学生进行自立自强、诚信与感恩等精神品质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的全力支持下,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由“保障型资助”转变为“发展型资助”。项目化管理是促进项目高效发展及提升企业整体满意度的重要保障,其目标在于投入较少资源、人力、培训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与企业项目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相似性,两者都要求适应时代发展,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总体效益和个人发展的最大化。将发展型资助育人与项目化管理进行结合,有利于提升资助育人实效,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同时实现个性化资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教育公平,符合教育强国建设要求。

(一)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符合真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资助人数不断增加,金额不断增长,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由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然而,教育是一项资源密集型工作,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更是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需要充足的设备、经费、师资、人力等资源支持。发展型资助育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还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通过价值引领,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回馈社会的意识。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学科——项目管理,其理论运用到学生资助工作中,恰好能够确保资助育人目的更加明确、功能更加突出、过程监督更加有效。首先,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使资助育人工作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在项目化管理中,学校可以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增强教育合力,通过政府协助、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政务实习、专业见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项目,以此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更好回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其次,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之举。区别于“保障型资助”,“发展型资助”通过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差异化的资助,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参加符合个人发展需求的资助项目,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资助目的。最后,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能够真正关注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做到项目设计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有效开展资助育人活动。项目化管理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注重成果评估,发展型资助项目化管理以项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资助,设计项目时明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使资助目标更明确,同时注重对项目育人成效的跟踪与评估,更关注学生参与资助项目后的变化与社会对获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价。因此,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行项目化管理,可以保障资助育人实效,确保教育工作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人民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二)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13]“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13]。资助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立德树人涉及学生价值观念培育、道德思维养成,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育人工程,立德是途径,育人是根本,通过立德实现育人的目的。当前,我国处于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阶段,高校资助工作也随时代任务的变化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核心要义在于“育人”,高校通过精心设计资助项目,使受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资助帮扶转变为主动参与资助项目,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受助学生因个人增长了才干而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实现从“受助”到“自助”且“助他”的成长蜕变[14]。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以结果为导向,强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不仅关注提升其专业理论水平,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能力、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同时强调各方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成长。发展型资助项目化管理是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创新实践,通过评估机制,可以实时调整资助环节和育人管理过程的方式与方法,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养成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立德树人任务在资助育人实践中有效落实。

(三)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应然要求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明确高校人才培养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当前,我国高校资助基本实现“应助尽助”,已从单一的“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根本目标在于为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的内涵体现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助力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展型资助立足学生全面成长需求的理念,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匹配资源,促进受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15]。由此可见,发展型资助育人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育人理念相契合。发展型资助项目化管理,通过前期需求调研,精准设计项目,以项目资助的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匹配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更注重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作为主管部门对实施资助项目的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向实施部门反馈项目育人效果,实施部门根据反馈对资助项目做动态调整,由此凝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有助于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教育强国目标。

三、广西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实践模式

高校作为资助育人的“主阵地”,是落实构建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的“主战场”。国内各高校以《实施纲要》文件精神为指导,相继开展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践,广西各高校也进行了“资助”与“育人”有机融合的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践,不断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践模式。

(一)从“单一式”经济资助向“多维度”精准资助转变,全方位立体化育人

在常规的学生资助工作中,往往是由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承担资助工作,为学生提供“单一式”的经济资助,而发展型资助育人强调从学生需求出发,整合现有资源,精准匹配学生需求,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协作、开放的多维度资助育人平台。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内涵,构建了“融入特色素质课程建设过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融入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塑造过程、融入榜样示范教育和隐性辐射过程、融入协同育人发展格局搭建过程”的“六个融入”多维度发展型资助体系,推动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从单纯的物质资助向“强能育心”的发展型资助转变。广西师范大学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理念融入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全过程,有效促进学校构建高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16]。桂林理工大学于2017 年启动《“雁阳计划”——朋辈互助阳光成长计划》,该项目以“自我服务”“自我帮扶”“自我发展”为理念,组建“政策宣讲团”“自强领航团”“学业帮扶团”“勤工服务团”和“志愿服务团”五个朋辈互助团队,构建“五位一体”的朋辈互助模式,学生根据个人发展需求参加各项目团队,在团队中实现自助、互助、助他的成长蜕变。桂林理工大学在实践中构建起“五位一体”的朋辈互助模式,相比“单一式”经济资助更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互帮互助、知恩感恩的优秀品质,助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

(二)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已从以往的大水漫灌“输血式”资助转向精准滴灌“造血式”资助,发展型资助项目化管理的重心在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授之以渔”,在保障学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项目资助的方式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参加资助项目付出努力实现个人长远发展,凸显发展型资助是“功能性”“造血式”的资助。例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从2015 年开始实施“银雁计划”项目并于2019 年获得广西高校资助育人特色项目立项。该项目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通过举办“银雁计划——微软高级商务课程培训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培训—考证—比赛”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该项目以“能力开发”为导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授之以渔”,通过打造“济困、扶志、强能”的资助平台,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免费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学校为参加“银雁计划”项目的学生发放考证补贴,组织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为其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项目资助的方式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通过“造血式”资助将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有效融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护航。

(三)从“物质帮扶”向“多元化资助”转变,关注学生具体需求

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仍需继续做好重点困难群体学生的物质帮扶工作,防止出现“复贫”和“返贫”现象,同时针对不同困难程度学生实施更加精准的资助,在物质帮助基础上,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资助工作。项目化资助围绕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方面设计资助项目,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根据个人发展需求选择参加所需要的资助项目,提高学生参与资助活动内驱力。例如,广西财经学院按照“思想教育为先、实践活动为主”原则开展“天健筑梦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践成长教育活动,该活动由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共青团广西财经学院委员会牵头,全校行政部门和各二级教学院为参与单位,对多部门开展的育人项目纳入“天健筑梦营”进行统筹组织、实施和管理。在具体实践上,“天健筑梦营”以“红色主题教育”“暑期政务实践活动”“素质技能培训班”等项目为依托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实践能力提升和素质技能培训活动。如选拔家庭经济困难中的优秀学生深入百色、龙州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青春励志家园”红色主题教育。如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公务员考试、形象礼仪等学生具体需求举办“素质技能培训班”。广西财经学院通过融入式的思想教育、体验式的实践教育、技能提升式的培训教育等项目化资助形式,教育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实践中强思想、受教育、增见识、长才干、作贡献。

四、广西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基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应然要求,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根据学生成长需求定制个性化资助方案,通过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把常规资助、精神资助、能力资助有效结合起来,既为受资助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的平台,又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在培养新时代人才方面的作用。

(一)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发展型资助项目

高校要贯彻发展型资助的理念,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应关注到资助对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进一步凸显受助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广西高校的探索实践中发现,广西区内各高校积极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内涵,不少高校注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开展活动,但仍存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活动内驱力不足、应付式参与资助活动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发展型资助项目化管理强调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确保每项活动的育人目的更明确,重视对项目开展过程的监督与反馈,增强资助育人实效性。发展型资助项目设计的逻辑起点是明确受助对象的需求,侧重点是“扶智”和“扶志”,强调在实践中凸显资助的“造血”功能。由此可见,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可以应对当前资助育人活动因未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而导致参加资助活动内驱力不足的现象,有利于整合多方资源、精准把握育人目标、优化资助育人的过程管理。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是高校资助育人创新的实践,有利于提高资助育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学生经济困难的原因往往呈现差异化特点,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家庭因素、突发因素等,因此需要增强资助方式的针对性,在资助帮扶措施中除必要的物质关怀之外,要更注重学生思想引领、实践能力和素质技能的提升。通过资助项目满足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更能主动参与符合其自身发展需求的资助育人活动,转变以往被动接受资助的心态。高校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拓展了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内涵,符合发展型资助“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有机融合”的育人理念。

(二)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实效性评价指标

《实施纲要》要求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因此,在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的实效性评价指标时应将受资助学生理想信念、实际成绩水平、心理状况、就业能力以及综合表现等因素纳入资助育人评价体系,完善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评价标准,否则难以考量资助育人的成效[17]。科学、合理的评价维度和内容是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实效性评价指标的关键。在现阶段的物质资源、经济资源帮扶的基础上,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实效性评价指标需进一步融入精神需求、道德素养、专业能力、职业价值、发展能力、心理健康等多项指标[18],构建包括经济资助、心理辅导、理想道德信念、学业就业指导、素质能力提升“五位一体”的多维资助指标体系。由此可见,亟须构建科学、合理包含评价维度和评价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反馈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的育人成效,如在道德浸润方面,评价的维度应大体应包括“政治觉悟”、德行(品德、道德)等,评价的内容应具体考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青年大学习或学习强国学习的情况、参加红色主题教育次数、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活动次数等。如在精神激励方面,评价的维度包括“诚信、感恩、责任、担当意识”,评价的内容应具体考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参加考试以及毕业后诚信还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情况、参加感恩活动次数、为朋辈学生服务的次数、参加实习实践以及主动积极求职情况。

(三)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全过程育人模式

科学可行的过程化管理是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是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项目化管理作为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创新实践,从兼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差异化需求出发,把“育人”贯穿项目化资助的全过程。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化管理全过程育人模式构建应从学生需求出发明晰项目设计的目标、对承办资助项目的部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过程监测管理、验收资助项目后注重学生对资助项目的评价和反馈,从而对资助项目进行全过程动态跟踪和管理。全过程资助育人通过精心设计资助项目,实现发展型资助“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模式,以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高校为提高资助项目运作的有效性和资助资金运行的合理性,需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对承办资助项目的部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过程监测管理,了解项目开展的情况和记录存在的问题,为承办资助项目的部门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以保障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同时,高校每年举办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评选活动并对评选为优秀的项目给予持续性支持和重点培育,如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对发展型资助项目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展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良好精神风貌,发挥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活动在朋辈学生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