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帝故里徐州

2023-02-08邹璟编辑卢娜

东方企业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回龙彭祖狮子山

文、图/ 邹璟 编辑/卢娜

九朝帝王都,云龙山下住;两汉文化发源地,波澜壮阔汇一处——这说的就是江苏徐州。

位列华夏九州之一的徐州古称“彭城”,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和刘邦故里,它拥有上千年的建城史,更坐拥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其被称为“帝王之乡”和“东方雅典”。

作为一名四川人,我带着对中原文化的神往,带着对历史的敬畏,来到这座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城市,触摸它的每一寸沧海与桑田,感受炙烈的两汉文化。

狮子山汉墓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灿若星辰的文化体系中,两汉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徐州作为汉高祖皇帝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西汉历代的统治者都会派藩王驻守这块龙脉。加之藩王死葬封地的制度,所以西汉十二代楚王的陵墓都在徐州附近。近年来,考古工作人员在徐州总共调查和发掘了八代楚王墓,其中,有着汉兵马俑的狮子山汉墓最为引人注目。

狮子山位于徐州市东郊4 公里外,海拔不高,因形似雄狮而得名。1984 年12 月的一天,山脚下砖瓦厂的一个民工正在挖土,伴着铁锹“哐当”一声响,一个奇迹重现人间:继咸阳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第三批兵马俑军阵——徐州狮子山彩绘兵马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兵马俑的出现,意味着附近必然有一位身份显赫的主人,而有能力在徐州开山为墓的,唯有西汉分封于此的楚王。确实,学者认为,狮子山汉墓的主人极有可能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

走进其中,迎面而来的是几块巨大的“王陵塞石”,因为“凿山为墓”的崖洞室的防盗重点在于墓门、墓道,必须以巨大的石块填塞墓道,防止盗墓者进入。在狮子山汉墓中,一共安置了16 块巨型封门塞石,然而,这些即使在今天都要靠起重机才能搬运的巨大塞石,还是无法阻挡盗墓者。他们在每组塞石的右上角凿出“牛鼻眼”,然后牵引上绳索将前后四块塞石一一拉出,因此楚王陵主墓门后各室的主要物品在早年即被盗劫一空。

经盗劫的狮子山汉墓,其出土文物的数量和保存的完好度虽无法和广州南越王墓、满城中山靖王墓、长沙马王堆汉墓等未经盗墓贼扰动的汉墓相提并论,但整座墓葬的出土文物仍达2000 余件,其中以各类玉器为大宗,共出土有200 余件,有多件都称得上国之重宝,最著名者当数金缕玉衣。

汉代人相信金玉能使死人不朽,所以高级别的汉代墓葬,大多都有玉制的九窍塞、玉握、玉琀等殓葬玉器。那为何盗墓者没有拿走这些玉器呢?原来,在汉代,玉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制,只有贵族才可使用,而这些用于丧葬的玉又非常显眼,销赃受限,所以盗墓者只从金缕玉衣上抽取了金丝,残玉则散落在了墓室之中。

至于打开这座大墓的钥匙——汉兵马俑则在发掘地的原址上建起的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里保存,供今人领略这支两千多年前的楚汉军队的威仪。

西汉的陪葬兵马俑,虽然从气势上不如秦俑,但亦有自己的特点和研究价值。比如,由秦入汉,俑为什么一下变小了呢?有研究认为,汉初实行的修养生息政策主张节约,这就是汉俑变小的原因之一。另外,汉俑在制作工艺上开始使用模具制作,看起来比秦俑更写意。当然,既然是兵马俑,它的军阵排列、军队建制、兵器等,都对研究汉代军事有着极大的价值。

戏马台

公元前202 年,西楚灭亡。

西楚霸主项羽用自刎的方式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传说,如果把他短短30 年的人生比作一幅长卷在他眼前展开,既有自己的赫赫战绩,也有对手的阴谋与阳谋。

最清晰的是他在彭城度过的人生巅峰,那座收藏了隋侯之珠、太阿之剑、和氏之璧的西楚王宫;彭城北门外那条十马并行的大街;曾和虞姬居住过,一起看威严军政的戏马台。

戏马台在彭城的南山上,依山而建,山门是一座三间式门楼式大门。时年26 岁的项羽建都之后,便修了戏马台,此处因山为台,以观戏马,是练兵和检阅部队的演武场。

苏东坡曾这样形容北宋时期的戏马台,他说,徐州城三面皆有水,只有城南可通行车马,而戏马台就在那里,此台约有十六米高,一百一十多米宽。要是在战时,能屯兵千人,如果再置上滚木礌石等防守装备,跟城中相配合,再储存够吃三年的粮食,就算是十万雄兵来攻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道琉璃瓦檐赭墙,连接戏马台东西两处古朴典雅的四合院。

东院称“楚室生春”院,由穿廊、雄风殿和东西配殿组成。殿前立有西楚霸王项羽的石雕像,高2.85 米,顶盔掼甲,迎风而立。雄风殿为“楚室生春”院正殿,殿前卷棚抱厦的两根蟠龙柱,系珍贵文物,是戏马台建筑群中留存的古老构件之一,雕工粗犷,造型生动。

项羽初建的戏马台并不繁复,但到后来,历史上各个朝代在戏马台场地上又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词、聚奎书院、耸翠山房和碑亭等。使这个曾经的演武场平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

碑亭中“戏马台”三个字为明代徐州当地官员所书,笔锋苍劲,为当年旧物。院中还有西楚王城的复原模型,只是眼前的一切早已随历史的烟云飘散而去。

正如元代“雁门才子”萨都剌之笔:“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再辉煌的过去也有归于尘俗的一刻,项羽和他的戏马台为一个远去的争霸时代留下了注脚。

回龙窝

回龙窝,光听名字十分神秘,实际上它只是一竖两横三条总长不足四百米的居民胡同。不过它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从清代延续至今的居民点,虽几经变迁,但仍保存了灰砖青瓦的老面貌。

回龙窝的得名还要从清乾隆时说起。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微服私访来到了徐州的这条胡同,本想从这里穿行而过,但没想到这里的胡同太多,而且多为死胡同,他怎么走都没法走出去,无奈之下只好从原路返回,从那以后这片胡同便得名回龙窝。不过这终究只是民间传说,据徐州市志记载,回龙窝在城南靠近城墙边,因地势低凹,每逢下雨时雨水倒流而且久积难泄,俗称“回流涡”,因在当地方言中与“回龙窝”谐音,久而久之慢慢就叫成了回龙窝。

今时今日,经重新打造的回龙窝作为历史文化社区,成了市中心车水马龙中的一处悠哉之地,食肆、茶馆、艺术品、民俗等回转其中,别有一番天地。而整个回龙窝最值得一来的地方当数“国潮汉风馆”,每到周末这里就会有一场汉文化表演,一共9 个曲目,时长1 个半小时,是游客了解徐州汉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不二窗口。

彭祖园

徐州古称彭城,彭祖开创大彭氏国是古城的根源。旨在弘扬彭祖文化,这个公园先更名“彭园”最终定名为“彭祖园”,而且免费对外开放。公园的园林景观做得一点都不敷衍,四处可见中原名胜和江南山水。沿福寿大道行走于园中,可见一尊彭祖雕像和蔼可亲地站立园林广场中央,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

顺着小道,沿着指示牌的方向便可抵达樱花园。樱花林景区位于彭祖园北部,福山北麓。东自城建林,西到不老湖;南始福山路,北终溢洪道,总面积80 余亩。拥有十几个品种的樱花3000 余株。1993 年,徐州市与日本半田市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1994 年3 月,在两市市长的提议下,徐州市和日本半田市共同在这里栽下了第一批樱花。

“澄白兮皎比明月,霏红兮灿似霞驳。类嫦娥之下凡,胜贵妃之醉酡。”彭祖园的樱花有早樱和晚樱之分,早樱花色为白色,多为单瓣,花托呈浅褐色,本地花期一般在四月初;晚樱为粉红色,花期在四月中旬,多为重瓣,常常一个花芽数朵并发,形成一簇簇一团团花的云霞。

若值春天樱花盛开之时来此,樱花团簇盛开,声势浩大,花瓣在阳光微风中,飘扬着粉香气息。满是柔情,只静静看着便已十足美好。

云龙山&云龙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是唐代彭城人刘禹锡《陋室铭》所写;“云龙山下试春衣”这是宋人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所吟;“乱山回合云龙”这是元人萨都剌所填。

云龙湖上烟波缥缈,山色叠翠,一望无尽,甚是壮观,吸引众多游子。上溯下延,古往今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或吟咏、或撰文、或泼墨、或摩崖,久而久之,这座海拔仅142 米的不高的山,被打造成了徐州的文化坐标,就此声名远播。

云龙山上名头最响的古迹当数兴化禅寺,始建于南朝宋、梁间。这里行人少至,沿着山寺的楼梯可以下到山下,僧人寂寂地打扫阶梯,烟雾缭绕之下,多了几分禅意。

除了兴化禅寺,山上还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皆可瞻仰。

云龙山脚下就是云龙湖,站在云龙山上往下远眺,云龙湖6.76 平方公里的水面被湖心岛分为东西两湖,如同徐州大地上的两颗明珠。而云龙湖上最亮眼的建筑当数徐州音乐厅,造型设计取意城市的市花——紫薇花的形态。建筑整体犹如层层展开的花瓣,勾勒出花朵婀娜的形态,绽放在云龙湖平静的水面上。

徐州从来都是交通重镇,而地处五省通衢所汇集起来的浓浓烟火气则赋予了它更多人情味。当我的肠胃被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徐州地锅菜所抚慰;当据说起源于战国时代的烙馍卷馓子在舌尖上绽放油脂与碳水结合的香脆美味,这趟徐州之旅的收获,也变得益发丰美……

猜你喜欢

回龙彭祖狮子山
狮子山下,香江奔流,紫荆花开正盛——祝福香港,明天更好!
闻着茶香去旅行
彭祖的故事
狮子山
刘曦林作品
铸国魂(新韵)
浙江省嘉兴市“金翅膀”奖教助学项目 结对帮扶习水县回龙镇30名贫困学生
乡约:给“彭祖故里”的音乐达人说媒
一城青山半城湖 一方水土一方人
传承彭祖养生之道 造福现代人——另有首创速勃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