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干发酵研究

2023-02-08高有清刘笑宇孟庆杰刘志达刘中军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连续式厌氧发酵气量

*高有清 刘笑宇 孟庆杰 刘志达 刘中军

(沈阳光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 110000)

引言

能源是各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但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生物质能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厌氧发酵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大量的生物质资源,并产生CH4这种清洁能源,从而缓解严峻的能源危机。我国畜禽粪便年产量约为10.9亿吨,农作物秸秆大约9亿吨[1]。因此,高效的处理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提高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不仅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缓解严峻的能源危机,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2]。

厌氧联合发酵技术能够稀释抑制物与有毒组分,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充分利用反应器的体积调节C/N[3],并且增强过程的稳定性,调节进料的水分含量,从而提高鸡粪和秸秆的利用效率,解决单一底物发酵效率低下的问题,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农业的需求,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及装置

新鲜鸡粪:取自北票宏发食品有限公司旗下东官黄古屯肉鸡养殖基地,为成年白羽肉食鸡新鲜粪便。

污泥:取自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脱水后含水率80%的剩余污泥,取回后驯化24h。

四联30L厌氧发酵在线监测反应器、小型厌氧消化罐、气体流量计、恒温水浴锅、多功能水质分析仪等。

(2)实验方法

鸡粪秸秆混合厌氧干发酵实验方式为中温静态厌氧发酵加定期搅拌,设备为四联30L厌氧发酵反应器,如图1所示。连续式厌氧发酵实验装置罐体材料为进口316L不锈钢,罐体总容积为30L,实验过程有效容积为20L。四组反应器分别投加3000ml污泥进行接种,各组物料投加量见表1:

图1 连续式厌氧消化实验装置图

表1 连续式各组实验物料配比

实验主要分析研究日产气量、累计产气量、pH、COD、氨氮、VFAs(挥发性脂肪酸)等参数的变化规律[4]。

(3)检测方法

TS含量采用重量法进行测定;COD浓度采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氨氮(NH4+-N)浓度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进行测定;pH值采用pH计进行测定[5]。

2.结果与讨论

(1)产气特性分析

图2和图3反映了连续式实验中日产气量和累计产气量的变化,连续式实验从第7d开始稳定进料,7~24d为每3d加一次料,25~30d为每两天加一次料,31~90d为每天加一次料,91d~实验结束为每天加两次料。图2可以看出实验初始前6d日产气量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时的日产气量与系统中有机物含量有关,在此阶段的封闭环境中微生物逐渐适应环境,对有机物进行分解,日产气量的变化与系统中SCOD变化趋势相同。7~24d日产气量变化趋势呈现出锯齿状且有规律的变化,可以看出加完料的第1d产气量达到峰值,随后两天产气量明显下降,原因是系统中产甲烷菌的产甲烷潜力比预期较高,每次加入系统的物料不能够满足微生物3d的稳定产气量,微生物一直处于饥饿阶段[6],于是在25~30d开始每两天加一次料,此时的产气量有所提升,但依旧有规律的呈现出锯齿状变化;从第31d开始,在每日进料条件下,各组实验的日产气量均有明显的上升,但随着实验进行,TS逐渐升高,系统pH逐渐下降,pH调节过程中NaOH添加量较少,酸化较为严重,从而导致日产气量大幅下降;随着加碱量的提高产气逐渐恢复,当实验进行到第90d时,开始每天加入两次物料,产气量逐渐上升,平均日产气量均能达到45L左右。

图2 连续式实验日产气量变化图

图3 连续式实验累计产气量变化图

(2)pH的变化情况

图4反映了连续式实验中pH的变化,可以看出各组试验的初始pH均在6.5~7之间,随时间的进行各组实验的pH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0%秸秆添加组(55℃)pH下降幅度较大,在第30d左右pH就已降到5以下,由于pH下降过快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活性,导致整个反应系统中的产气状况较差。随着加料频率的提高,系统内大分子有机物在分解转化为脂肪酸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游离的H+导致系统内pH下降[7],可以看出在50~70d之间10%秸秆组(37℃)和20%秸秆组(37℃)pH下降到5~5.5之间,此时相对应的日产气量平均为1~2L,产气效率较低。

图4 连续式实验pH变化曲线

(3)COD及氨氮浓度变化情况

图5和图6反映了连续式实验中COD和氨氮浓度的变化,由图5和图6可以看出,在实验前7dCOD含量和氨氮含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前7d实验没有进料和出料,在此封闭阶段,COD含量随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从35000mg/L下降到18000mg/L,氨氮含量从945mg/L下降到800mg/L;当pH降低到5~5.5之间时,日产气量也达到最低值,此时的COD和氨氮含量也达到最大值,当实验进行到后期到达稳定阶段后,COD相对稳定并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氨氮在后期出现较大波动,原因可能是随着进料量的提高,有机物不断积累导致水解产生氨氮的速率大于氨氮的消耗速率,使氨氮含量不断提高[8]。

图5 连续式实验COD浓度变化曲线

图6 连续式实验氨氮浓度变化曲线

(4)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变化情况

图7反映了挥发性脂肪酸(VFAs)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VFAs的变化与厌氧发酵过程中水解酸化速率、产甲烷菌的降解效率有关,在实验初期水解发酵细菌群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大量VFAs和游离的H+,导致VFAs含量逐渐上升,并与pH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当实验开始间断式加料时,VFAs浓度也出现了间断式的变化趋势,但总体处于上升势态。当实验开始不间断式连续加料后,VFAs浓度逐渐趋于稳定19.07mg/mL,此时产甲烷菌对挥发性脂肪酸和H+的利用效率大致等于进料有机物的水解酸化效率,使整个厌氧发酵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从而导致VFAs浓度趋于稳定。

图7 连续式实验VFAs浓度变化曲线

3.结论

少量秸秆的添加能够提高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待实验后期产气达到稳定后,10%秸秆添加组和20%秸秆添加组产气量大致相等,但10%秸秆添加组实验后期VFAs变化更加稳定,COD降解速率相对较高,同时由于实验装置的进料方式为上进下出,20%的秸秆添加量会使秸秆膨胀现象严重,导致出料困难,推荐连续式实验中10%秸秆添加量为最佳配比。

猜你喜欢

连续式厌氧发酵气量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高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页岩超临界态吸附气量计算模型
气量可以学习吗
法国梧桐落叶、香樟青叶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探究
不同添加剂对猪粪厌氧发酵的影响
连续式包衣机的结构分析与工艺探讨
一款适合北方红茶加工的机械设备研发
气量三层次
组距式分组下关于众数计算问题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