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支撑企业转型升级
——北京城建集团集团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事迹展示
2023-02-07
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发挥模范职工先进性,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城建集团各单位职工创新工作室均基于生产需要有针对性地成立,已经成为单位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生产瓶颈问题攻克的摇篮,是职工创新活动的阵地,也是成果孵化、推广的堡垒。
聚焦前沿领域 探索“四新”技术
张志伟工作室成立于2018 年,是北京城建八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工程建设领域以施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科研团队。
工作室成立以来,聚焦建筑业发展前沿领域,紧密围绕“四新”技术开展探索,针对各工程项目技术难点开展攻关,积极开展降本增效的创新研发,在BIM 技术、模架监测、智慧工地建设等方面获得丰富成果,累计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 项、实用新型专利35 项,形成北京市科技成果鉴定1 项、北京市工法3 项,参编并出版北京市地方标准8 部,获得国家级BIM 应用成果大赛奖6 项、北京市级BIM 应用成果大赛5 项。
深耕钢结构设计 致力于技术创新
典筑钢结构工作室由一群年轻且专心致力于钢结构行业的“80 后” “90 后”专业设计人员组成,主要致力于提供钢结构设计、深化、技术创新等服务。
工作室已完成西大门莫比斯环、特洛伊演出剧场、永定河特大桥支架、水街创意综合体1 和2 等异型建筑钢结构的深化设计及大型公共建筑的深化设计,对阿苏卫循环经济园生活垃圾及焚烧发电厂、西咸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等能源科技类工程进行了设计及优化。目前,工作室已开发自用软件11 项,并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报专利三项,其中“用于焊接钢桁架的焊接装置”已于2019 年7 月19 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坚持创新理念 传承古建技艺
崔晨创新工作室建立于2015 年,依托文旅古建公司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坚持创新理念和传承古建技艺,以创新技术成果为己任。近年来,获得多项国家工法、QC 成果和实用新型专利。
该工作室获得《古建筑金丝楠木旧蜡清除及涂蜡保护施工》国家工法1 项,《古建筑金丝楠木旧蜡清除及涂蜡保护施工工法》等北京市工法4 项,《仿古建筑钢柱盖板与钢梁封板的连接节点构造》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 项,《古建檐口木基层与混凝土结构做法》发明专利1 项,编著 《中国明清及近现代建筑——木结构构造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参编北京市地标《文物建筑修缮工程验收规范》 《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创新体系建设 推广应用新技术
刘鑫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6 年,主要依托公司公路乙级试验室,积极开展创新体系建设,进行技术研发及新技术推广应用。
工作室依托研发项目解决公司在土建领域相关难题,形成发明专利2 项、实用新型专利15 项,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Ⅰ类成果3 项,北京市工程建设工法2 项,中国建设工程BIM 大赛二等奖2 项,“龙图杯”一等奖1 项,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等成果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