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困难群众托起“幸福梦”
——浙江省杭州市优化服务提升救助实效

2023-02-07樊文通讯员陈思钰

中国民政 2023年21期
关键词:联体大伯杭州市

☉ 本刊记者 樊文 通讯员 陈思钰

作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地区,杭州市依托“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持续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转型发展,让困难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效救助 推动救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现在的救助真是及时,帮了我们家的大忙。”近日,家住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东新村的沈大爷,拉着上门走访民政干部的手兴奋地说。

不久前,沈大爷因突发脑梗导致行动不便,当他办理残疾等级变更后,就接到了村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电话。工作人员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平台上监测到沈大爷办理了肢体二级残疾证,像他这样的情况符合多项救助条件,于是上门协助他进行救助申请。15个工作日后,沈大爷享受到了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医疗救助、电费减免、有线电视费减免、水电气补贴等7项救助政策,每月可以享受1807元救助补助金,不仅减轻了家庭子女的经济负担,还有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定期上门服务,缓解了家人的压力。

2022年以来,杭州市以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创新打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应用平台,通过对象来源、家庭结构、健康状况、就业情况、财产情况、支出情况和其他情况等7大维度,以及家庭住房、车辆、工商登记、教育支出、大额医疗支出、就业信息等50余项指标,形成低收入家庭抗风险能力赋分体系,由弱到强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抗风险对象。当发生重大疾病、残疾等级变更等动态变化时,触发产生重要和一般两类处置预警,属地镇街收到系统预警信息后,通过电话询问、入户走访等方式完成核查处置。

杭州市借助“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应用,不仅能主动精准识别因疫因病因灾而支出较大、失业、家庭变故等困难群体,还将全市潜在风险对象纳入救助帮扶监测范围,从“在册对象”向“潜在对象”拓展,有效提升困难群体发现效率,扩大社会救助帮扶覆盖面,推动社会救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精准救助 打通救助服务“最后一公里”

“给我1000斤!”“我要500斤!”在桐庐县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以下简称助联体)的帮扶下,困难群众许大伯创业基地西瓜滞销难题,短短半日,便在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下得到解决。

7月25日,桐庐县助联体接到困难群众许大伯创业基地22万斤西瓜滞销的信息后,立即受理并组建专业队伍赶赴现场审核品质,一方面线下链接爱心人士、餐饮协会、志愿者、企业、社会组织发挥资源优势,另一方面线上依托新媒体宣传方式,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产品信息,发起团购。在县助联体的帮扶下,基地西瓜3天内销售一空,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许大伯的难题,保障了劳动成果没受损失。

像这样的农产品代销活动,是杭州市助联体精准帮扶的一个缩影。为畅通帮扶救助资源和困难群众需求链接通道,杭州市创新打造了以党建为统领,线上与线下联动,县(市、区)助联体、镇(街)助联体服务站、村(社)助联体服务点三级有序衔接,以有场地、有人员、有服务、有资金“四有”为标准规范,完善救助合力汇聚、救助资源统筹、救助力量培育、救助场景体验、救助窗口展示五大服务功能齐全的“12345”助联体模式。同时,还汇集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慈善基地等实体功能,凝聚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等服务资源,通过需求资源精准匹配,“一站式”解决困难群众救助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区、县(市)级助联体14家,镇(街)助联体服务站191个,村(社)助联体服务点3816个,实现三级全覆盖,打通救助服务“最后一公里”。

多元救助 构筑“弱有众扶”的大救助格局

“感谢党委政府、慈善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忙,让我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张女士激动地说。

张女士是西湖区北山街道松木场社区低保对象,因丈夫脑癌过世,独自带着双胞胎女儿生活。大女儿患病,需要长期服药,医药费和两个孩子的学费,成为这个家庭的重大负担。经过西湖区、北山街道、松木场社区上下联动,协同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帮扶,西湖区民政局为张女士一家代办了临时救助、春风助学等事项,同时对接市委、区妇联、社会组织等资源,对她家庭给予一次性资金帮扶12300元以及不定期的现金和日用品慰问,缓解了张女士的家庭困难。

为拓宽救助渠道,增强帮扶效果,杭州市构建了以省大救助信息平台为依托,以低保、特困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8项基本救助为重点,统筹福彩、慈善专项救助基金的“1+8+2”新时代杭州社会救助体系。在8项基本救助基础上,杭州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培育孵化救助类社会组织700余家,每年投入福彩公益金500万元,设立开展“救助直通车”、“特困探访关爱”等公益创投项目,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帮扶服务。同时,加大慈善第三次分配的助推力度,设立救助类慈善信托2300余万元,打造了“靓厨行动”、“共富工坊”等30余个品牌项目,惠及8万余名困难群众,构筑了“弱有众扶”的大救助格局。

温暖救助 彰显社会救助的温情底色

“太感谢了!这些物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近日,家住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宵井村的孙大伯在改造后的卫生间内,摸着新安装的护栏说道。今年64岁的孙大伯是宵井村低保对象,家中除了孙大伯老两口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孙女。居室改造前,爷孙三人挤在一张床上,居住环境简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富阳区民政局不仅为孙大伯家新安装助老设施,还添置了床、书桌、衣柜等新家具,改善老人的居住条件,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在杭州,像孙大伯这样享受居室改造服务的困难群众还有不少。今年以来,杭州市聚焦困难家庭居住环境提升改造,设立慈善救助专项资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善居工程”项目,先后为4000余户困难家庭改善和提升居住环境,并以富阳区为试点创新出台《社会救助家庭居室改造服务规范》,率先在全省实现困难家庭居室改造工作标准化实施。

“善居工程”项目实施对象主要为家庭成员在2人及以上且居住条件较差的社会救助家庭,其中优先保障有老人和儿童的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在申请居室改造后,专业评估人员会上门对居住环境进行评估,根据困难家庭意愿,按照“一户一策”原则,为每个家庭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这一项目,有力彰显了社会救助的“温度”。

猜你喜欢

联体大伯杭州市
泰然处之
修伞
修伞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