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研究

2023-02-07王玉军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王玉军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1],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伟大创造性和本土内生性。新时代,从理论、文化、实践上系统探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对于夯实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建构、坚定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自信、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

在中国革命、建设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政党政治实践、政党制度发展历程相结合的政治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理论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根本理论基础、直接理论基础、重要理论基础,这构成了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根本理论基础

多党合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在认识、处理政党关系时的具体反映和具体运用。马克思、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的性质及其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提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联合其他政党问题上的基本理论:共产党人领导无产阶级完成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取得革命的胜利,不仅要联合工人阶级的其他政党,还要联合社会主义民主党,甚至要联合资产阶级民主党;无产阶级政党联合其他政党时保持独立,坚决反对可能损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独立性的联合。列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争取、联合其他政党的理论:认为建立共产党与非党的联盟绝对必要,注重党同非党知识分子的联合;阐明各国共产党人在如何处理与其他政党关系问题上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应善于研究自己国家的特点,寻求适合本国特点的具体道路;不仅提出实行共产党与民主政党联合的构想,而且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提出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要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在新型政党制度生成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为其提供了根本理论基础,特别是列宁的尝试和探索更是为其提供了宝贵历史经验,给中国共产党人以多党合作的深刻理论启迪。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的中国化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直接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党合作道路,极大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斗争中,重视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把多党合作制度放在基本政治制度的高度进行论述,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从而将“八字方针”发展为“十六字方针”,制定相关文件将多党合作加以制度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提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进一步强调发挥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可以说,从包括政党关系在内的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阐述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独特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多党合作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并用理论创新指导更新的实践。新型政党制度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着新气象、谱写着新篇章。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理论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有一个理论前提,就是创立唯物史观、摒弃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没有从具体的社会历史中去把握国家本质,而是把国家同思想、精神等同起来,认为是“绝对精神”主宰着全民族活动,才使结合起来的人群成为国家。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和国家是头足倒置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分析,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著名论断。再结合列宁指出的“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2],“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3],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民主作为国家形式、国家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受特定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决定,各个民族国家的民主都有自己的特点,民主不可能千篇一律,适合自身实际的才是最好的。巴黎公社民主政体通过选举制、监督制、撤换制所实践的民主主要还是票决民主,苏维埃政府通过选举和监督使广大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质上是选举制民主,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实践探索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拓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广度,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呈现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特点,新型政党制度中政党主体直接开展协商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代表人士开展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精辟剖析了资产阶级民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民主思想,认为无产阶级民主同时也是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4]。新型政党制度形成于协商建国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同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革命进步力量协商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文化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影响着国家政党制度的生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滋养,必然也就蕴涵着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新型政党制度蕴涵“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成为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文化逻辑。

(一)新型政党制度蕴涵“天下为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5],意为在大道实行的大同社会里,天下为人民所公有。这道出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天下有着为“公”的特点,而无谋“私”的权利,同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所谓“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天下为公”在政治领域的价值体现为公共利益、国家公事应由公共决策而非个人独断。近代以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经历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奋起抗争,进行了近代中国政党制度模式的探索,先后经历了民国初年多党制的尝试与失败、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建立和破产。民国初年多党制下政党的革命行动、政治活动往往局限于上层社会和精英阶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未能纳入政党的议事日程,这就忽视了公共利益;国民党一党独裁,武力镇压共产党、打压民主党派、垄断政治权力,是在谋一党之私,而非行公利之事。民国初年的多党制、国民党的一党独裁与“天下为公”相背离,终究是失败和破产。

新型政党制度内在蕴涵着“天下为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体现在多党合作主体的使命感上。面对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以及新时代新征程上顺次而来的救国大业、兴国大业、富国大业、强国大业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觉担当历史使命,各民主党派积极投身历史实践,二者携手通力合作。

体现在多党合作内容的公共性上。“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6]中国共产党围绕党和国家七项内容同民主党派开展多种形式的政党协商,各民主党派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工作议政建言、通过开展民主监督提出意见建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团结合作,在处理国家公共事务时做到了执政党与参政党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

体现在政治协商结果的整合性上。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通过开展政党协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等,处理好共同利益与具体利益的关系,实现了目标认同和行动统一,形成了在共识与整合基础上的协商结果,从而使得政策产出与权力行使更具有公共性和有效性。

(二)新型政党制度蕴涵“兼容并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中华文明历经千年悠久绵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面对外来文化时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经过初始的碰撞与后来的本土化吸收融合,最终将外来文化涵摄到中华文明体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兼容并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

新型政党制度内在蕴涵着“兼容并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体现在新型政党制度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强调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合作,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政党合作没有在实践中展开,到了列宁时代,列宁不仅提出实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的设想,还进行了尝试,但苏联最终还是没有完全实现列宁提出的同各党派合作的设想。而在中国,列宁的设想得以实现。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实际一经结合,便产生了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实现了通力合作。

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上。新中国成立后,包含“长期共存”在内的“八字方针”“十六字方针”,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规范性文件中的明确规定,国家意志层面的多党合作“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都表明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协商观念上。如何同民主党派搞好合作协商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思考并在多党合作实践中不断推进的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在《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明确强调共产党员要学会同党外人士民主合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报告指出,我们党在同党外人士合作时要克服关门主义倾向、迁就主义倾向、敷衍主义倾向。李维汉在政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秘书长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非共产党同志“要丢弃做客思想、雇佣观点和自卑心理,更要培养主人翁的思想感情”[7]。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从要用好政党协商、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党外人士要敢于讲真话等方面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提出了要求。

(三)新型政党制度蕴涵“求同存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求同存异”强调寻求大同和一致,承认、尊重、包容不同和差异,是满含中华民族智慧、充盈逻辑辩证思维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历史上以至于现今中国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民族、外交等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新型政党制度内在蕴涵着“求同存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性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在革命时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建设、改革时期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共同目标;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有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梦想;有着在共同目标、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共同梦想感召下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共同行动。

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差异性上。在利益代表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具体利益,经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活动,各方利益得到了统筹兼顾和高效整合;在政治地位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执政、参政地位的不同相应地就有职能履行、作用发挥的差异,这种不同和差异放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过程中就能发现错误、减少失误,可以克服自以为是、情况不明的弊端。

体现在党的政治领导与民主党派组织独立的统一上。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这一政治领导通过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施策,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的多党合作过程,以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此外,中共中央制定颁发有关文件以及民主党派章程对民主党派组织独立作出的明确规定保障了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处理内部事务。至此,民主党派得以做到在独立自主处理内部事务时同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实现了党的政治领导与民主党派组织独立的统一。

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实践逻辑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以及新时代新征程上进行,历史纵向上新型政党制度孕育、形成、发展、完善的历时性图景构成了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实践逻辑。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孕育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新型政党制度孕育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合作观念的转变。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的不懈探索中,中国的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更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却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在时代的呼唤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应运而生,初创时的中国共产党未能充分认识到同其他阶级和政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这从党的第一个纲领可以明确地看出。但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和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很快认识到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党的二大民主联合战线的提出及时改变了党的一大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的规定,党的三大在经过激烈争论后最终决定进行国共合作,接着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民党不是新型政党制度的政党主体,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合作却从与国民党的合作开始。此外,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而实行的“党内合作”,国共合作双方政治地位上的不平等与新型政党制度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真诚合作的价值理念相距甚远。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中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三三制”政权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局部执政实践。在此政权系统中,中国共产党居于政治上的领导地位,而党的领导地位靠的是“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8];党外人士进入政权并占有一定比例,民主协商成为此政权的运作方式,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相关会议报告中就对“三三制”政权中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协商作了论述。中国共产党建立“三三制”政权及其在政权中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为此后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共同协商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

新型政党制度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和民主党派热烈响应。在雅尔塔体系深刻影响中国、美国力促战后中国建立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国际背景下,在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旧政协协议,召开国民大会,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中国共产党赢得民主党派信赖、支持、拥护的国内形势下,在中央“三委”合一、“红都”延安收复的内部条件下,1948 年4 月30 日,中共中央发布经过毛泽东亲自修改的“五一口号”,“五一口号”一经发布,立即得到12 位民主人士的联名通电响应、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在港各界人士和人民团体的积极响应、海外华侨的纷纷响应。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民主人士在联合发表的《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声明中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了第一次公开、明确地表达。可以说,“五一口号”的发布和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是多党合作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地位的确立,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拉开了序幕。二是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是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标志,立论理由和历史事实有:新政协的召开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及其成效。从新政协筹备会预备会议开始到新政协召开这段时间的筹备工作可谓一项复杂繁重工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通过协商座谈、意见征求、研讨磋商,成立了新政协筹备会,商定了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单位及人员,设立了筹备会专门工作小组,起草了《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新政协大会宣言》,确定了参加新政协的单位和代表,草拟了国歌、国徽、国旗、国都、纪年等方案。新生国家政权的组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真诚合作。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和政务院的组成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参加了政权的组建、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成为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组建了新生国家政权。

(三)新型政党制度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

新型政党制度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一项制度的形成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已经被确立,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标志着新型政党制度已经形成,但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七年间,就出现了分别发生于开国大典后不久、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后三次不利于多党合作的错误认识干扰,这也就表明新型政党制度还未被真正确立。错误认识干扰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为清除党内一些人的错误思想和民主党派的疑虑进行了多举措努力,讨论了有关问题,发表了有关讲话,作出了系列指示,明确的多党合作基本方针呼之欲出。如此,就有了党的八大对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正式阐述,“八字方针”在党的八大上成为全党意志,标志着新型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二是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性建设。1989 年1 月,在邓小平的批示下,成立了一个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任组长的专门小组,专门小组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初稿,并对初稿进行了几次重要修改,在中共中央征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代表人士意见后,完成了定稿。《意见》第一次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对新型政党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阐述,其颁发和实施标志着新型政党制度开始走向制度化建设。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新型政党制度的地位不断提升,多党合作制度先后写入党章、载入宪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共中央围绕多党合作、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等制定颁布制度性文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

(四)新型政党制度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型政党制度日臻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在新时代的日臻完善集中体现为三点:一是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丰硕。提出“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用三个“新就新在”、三个“有效避免”对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作出系统阐述;最新界定民主党派性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使民主党派的性质实现了又一次历史性转变;提出“四新”“三好”要求,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定向引航;提出民主党派提高“五种能力”,在过去提出提高“四种能力”基础上增加“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二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围绕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加强政党协商、政治协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等,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制度建设方面更加系统完备。三是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发挥更加充分。增加“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为民主党派基本职能,民主党派基本职能由原先的两项扩展为三项;民主党派开展专项监督,民主监督有了新实践;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优势,以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政党制度更好地嵌入国家治理体系、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论多党合作视角下的“同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