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宇:“小蘑菇”成就大梦想

2023-02-07娄敏曹立栋

工会博览 2023年35期
关键词:刘宇东村农科院

□本刊记者 娄敏/文 曹立栋/摄

初冬的京城,树叶被凛冽的北风吹了一地,时而随风起舞,尽显冬日的浪漫。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的食用菌温室里,不同品类的蘑菇竞向绽放,生机盎然,蘑菇的旁边还有各种花草树木,葱葱郁郁,俨然一座漂亮的花园。几位学生围着老师蹲在一堆蘑菇前,老师手里举着一个长满蘑菇的菌棒,耐心地给学生们介绍蘑菇上生成黄斑的原因以及防治的方法。这位讲课的老师就是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刘宇,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者”“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常年行走在采集菌种的道路上

说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室的刘宇主任,认识他的同事和学生都觉得刘宇超级有趣且善谈,纵然有一口难懂的山西“醋音儿”,也深得大家的喜爱。也或许因为刘主任的口音,被称为“蘑菇专家”的刘宇才显得与众不同。

在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室,刘宇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学生们的周围,在标本室、实验室、保藏室里,他可以随时随地滔滔不绝地讲起课来。只要刘宇在所里,学生们都紧随老师,生怕错过了关键的知识点。刘宇偶尔还会有出其不意的设想,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研发,攻克难关,直到取得成果。每每看到学生们满满的成效,刘宇的笑容很是灿烂。

针对“食用菌遗传基础及其调控机制”,刘宇带领食用菌团队努力以“表型组”为驱动,加速食用菌品种性状精准化,着力打好食用菌种业的“翻身仗”。在这条路上,刘宇从没有放弃过。每年刘宇都会带领团队前往云南、西藏等地采集野生菌种质资,收集可人工栽培的蘑菇良种。在深山老林中寻找野生蘑菇,对每位师生来讲都有极大的挑战性。诸如被蚊虫叮、被蛇鼠咬、被马蜂围攻都是常有的事,但是看着采集出来鲜活的标本,刘宇觉得一切都值了。近年来刘宇带领团队收集食用菌种质资源1155份,资源库规模扩大了近20%,这一份数据凝聚了团队的集体力量。

在标本室的展柜里,有一组奇特的蘑菇,刘宇视若珍宝,黄灿灿的蘑菇伞,一朵朵绽放盛开,像一颗颗宝石,赏心悦目。刘宇介绍说:“这蘑菇叫黄伞菇,是从张家口山里发现的,长在柳树上,好看极了。这几年一直在做人工驯化培植的实验,目前产量还不高,还需要继续采集不同产地的黄伞菇,利用杂交技术选育出优良品种进行大面积栽培。”为此,只要刘宇在北京,节假日就会独自前往圆明园、颐和园、植物园等地方,别人是游玩,而刘宇则会徘徊在水边一棵棵柳树周围,仰着头转来转去寻找黄伞菇,十天、二十天、一个月、半年过去了,都没有发现黄伞菇的影子。然而刘宇并没有灰心,回到实验室再次查阅资料,接下来他选择了雨后再次前往寻找。在今年7 月,连着几天的暴雨后,在一个周六的清早,天仍旧灰蒙蒙的,还下着小雨,刘宇独自一人又出门了,这次他去的是国家植物园。他走着看着,远远望见一棵柳树枝杈上有一团黄。起初,他以为是黄色塑料袋。因为太远,刘宇并没有看清楚,没等想明白已经三步并两步径直走到了那棵柳树旁。由于被栏杆围挡住的柳树不能接近,刘宇戴的眼镜被雨水也打花了。他顾不上这些,紧忙拿出包里的相机,对准黄色物体用镜头拉近观看,“呀!黄—伞—菇!”激动不已的刘宇喊了出来,随后他找来工作人员,解释寻找黄伞菇的事由。当手捧黄伞菇的时候,刘宇的眼镜上早已布满雨水,身上也被雨水打湿了。回到实验室,刘宇把黄伞菇及时交给学生进行组织分离,培育出菌种并进行栽培。如今在农科院的温室,就有几十包黄伞菇的菌棒,有的已长出黄色的蘑菇,有的探出几朵菌片,可爱至极。刘宇看着温室里堆放着不同种类的菌棒,就如同欣赏自家的孩子,笑容挂满两颊。

“我们虽然辛苦,但是能够助推‘北京科技小院’的成功,帮助农民致富,我们就特别兴奋和骄傲。”

科研育种助力蘑菇产业精准扶贫

2001 年,农科院专家陈文良把刘宇从学校调到研究所,从事食用菌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服务工作,如今一晃已经二十多年了。刘宇为丰富食用菌品种、满足北京市民的消费需求,常年奋战在实验室。培育蘑菇产业新品种,促进工厂化和设施栽培,丰富首都市民菜篮子,成为了刘宇工作的重中之重。凌晨二三点钟的实验室里,只要是灯火通明时,一定是刘宇在工作,偶尔还会通宵做实验。刘宇解释道:“晚间没有别人的打扰,食用菌实验室无菌化的要求非常苛刻,哪怕开一下门就会破坏无菌环境。”对于他来讲,挑单孢分离的数量越多,蘑菇杂交配对的可能性就会越高,随之育出的好品种也会越多。

据他的学生严冬介绍,刘宇老师一年有一半多的时间都在外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发展蘑菇产业,遍布北京房山、门头沟、密云等郊区,河北、内蒙、甘肃、贵州、新疆、西藏等省市。平日间,刘宇的电话特别多,大部分都是农民咨询种蘑菇的技术问题,电话里讲不明白的,刘宇会带着学生直奔现场,直到彻底为农民解决难题。“您这可不能总浇水,一天两次就可以。” “您这大棚可不行,位置不对啊!” “这茬菇出完之后,向菌棒里注入点水,就可以再出一茬菇。” “您这大棚有污染,出菇量肯定不多。”诸如这一系列的问题,刘宇都会认真耐心地为农民解答。随着蘑菇产量的提高,效益的增长,农民越来越信任刘宇,一个个也都成了当地蘑菇产业的技术骨干。

刘宇带领食用菌团队依托“北京科技小院”打造蘑菇产业“样板间”,房山区蒲洼乡东村就是在刘宇的大力支持下,开展林下主栽及珍稀特色食用菌品种栽培,并开发多个特色蘑菇菜品,帮扶农民打造特色蘑菇宴,助推当地民俗旅游业发展。关于东村“北京科技小院”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故事,刘宇可以不停歇地讲几天几夜,这些故事里饱含着老中青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和宝贵经验。

北京的夏天地表温度能到40 度,蘑菇棚里温度更高,刘宇和团队成员进棚测量数据,汗流浃背地做着各种记录和分析,直到一套完整的数据呈现在团队面前,才一起走出高温大棚。为了能够实施农业科技的精准帮扶,打造一个农民致富样板,刘宇邀请农科院其他领域的8 位专家,组建了农业科技帮扶团队,将蒲洼乡东村打造成了以蘑菇产业为主,三季有花赏、有景看、有果采的京西美丽乡村,彻底改变了蒲洼乡东村的面貌。“我们村从采煤村变成现在环境优美的民俗旅游村,离不开刘宇老师这些年的辛勤付出”。房山区蒲洼乡东村党支部书记孙广亮由衷地感谢,而此刻的刘宇也深有感受:“我们虽然辛苦,但是能够助推‘北京科技小院’的成功,帮助农民致富,我们也特别兴奋和骄傲。”

看到农民脸上幸福的笑容,刘宇总会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他说,未来还将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刘宇东村农科院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快乐的事
不怕打针
我没有不听话
馆陶有个寿东村(组诗)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