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的个性化艺术创作解读
2023-02-06田黛琳
摘 要:“剑走偏锋”的创作倾向,一直与艺术发展的历史如影随形。“剑走偏锋”的创作诉求,有出于深刻探究艺术本质的需要,有欲求关注的策略需求,也可能意在创新。以物见异、以型相别、制造对抗等是实现“剑走偏锋”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段。“剑走偏锋”的结果可能是出奇制胜,可能因不得要领而失败,也可能因不合时宜而封存待沽。“剑走偏锋”在大胆突破的勇气之下,需要体现风格笃定、极致追求、求真求善等积极的艺术品格。
关键词:剑走偏锋;个性化;艺术创作;解读
突破固有的艺术语言格式和时空的局限,“剑走偏锋”用特立独行的艺术思维与艺术实践,造就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体系,成就特色艺术作品。这种创作倾向,一直与艺术发展的历史如影随形。本文解读艺术发展史上“剑走偏锋”的个性化艺术实践,探索敢于“剑走偏锋”的艺术家们深层的理性与情感诉求,有助于透视艺术“个性之中见一般,一般之中见个性”的辩证发展之路。
一、“剑走偏锋”的个性化艺术创作诉求
选择以“剑走偏锋”的模式进行艺术创作,其创作诉求并不单一。
(一)“剑走偏锋”,探究本质
选择以“剑走偏锋”的模式进行创作,是艺术家探究事物深层本质必须借用的一种表达手段。就像有些特别的目的地,必须借用特别的工具才能到达,有些特殊的效果,必须借用特殊的材料才能营造一样,有些艺术思想,必须借助“剑走偏锋”的模式才能表达。从评论者角度来看,“剑走偏锋”其实是艺术家反映生活本质的特殊性的“必由之路”,是情之所至的必然表达,是某些艺术必须呈现的状态。
例如艺术家徐冰的藝术实践《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着实有些“剑走偏锋”!该艺术实践活动,在实践之前做了相应的宣传,却不透漏实践的具体过程,颇有神秘意味。实践开始后,观看该艺术实践的人发现,该实践是以两头身上印有文字的猪的现场交配为主题,所谓的“转换”,是对交配行为认知身份的转换。该艺术实践完全出乎观者的意料,甚至有人把此次艺术实践定义为一次典型的“败俗”艺术语言。可是,徐冰策划这个艺术实践的思路是严肃的,他希望借此看似荒诞的方式,制造人与猪的“转换”空间,触碰人们从来没有探索过的意识空间,给人类带来一些新的启示:人之所以觉得被戏弄,正是因为人长期生活在被人类自己文化浸染的社会里,对固有的文化已经形成了思维依赖,所以必然以人之心度猪之意!在徐冰看来,此项艺术实践不以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式呈现,不足以引发人关于人类意识局限性的深层思考。
艺术家华韡华的作品《苍蝇帝国》,也能对“剑走偏锋”做出较好的诠释。2017年,华韡华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安迪·沃霍尔展览开幕式现场,悄悄放飞了几万只苍蝇,他把这个“行为艺术”称为《苍蝇帝国》。华韡华对此解释说,之所以借助苍蝇为主题,目的是想说明,当一群无意识的个体聚集为群体时,这种群体无意识的力量也是巨大的,是不可忽视的。显然,这应该是提醒社会关注群体力量的一种艺术化模式,对社会治理有重要的警示价值。
“艺术家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能够识别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艺术家本身具有的夸张本能和过度的幻想,还使他将特征扩大。”[1]有些时候,艺术家的“剑走偏锋”与其独立的“艺术气质”融为一体,其本质是确立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与艺术信念。就像某些艺术家异常倔强地坚持自己的长头发、长胡子、怪衣服,不惜迎接大众质疑的眼光一样。在心理上,这是一种不断与同质化的大众审美抗衡并形成强大自我的必然路径,是独立精神的外化。在他们看来,以“剑走偏锋”的方式探索现象的本质,是艺术创作的一个优势。正是借助艺术与现实若即若离的特点,可以拓展人的想象空间,使深刻隽永的本质,通过某些夸张的艺术手段,增加大众化的观感,得以更轻松地表达。
(二)“剑走偏锋”,欲求关注
动物心理学家摩尔根曾提出“吝啬律”,要求在动物心理解释中“一种活动,如果可以用较低级的心理机能解释,就不用较高级的心理机能解释”[2],否则,可能主观地拔高动物的行为动因,从而导致结论的不科学。若以“吝啬律”审视艺术,我们会发现评论者对艺术创作动因的解读,很容易违背“吝啬律”。因为艺术的高雅共识,可能给艺术动因蒙上幻影的色彩,诱导社会对艺术动因的解释走向理想化。事实上,艺术创作有时候有很强烈的“非艺术”的现实诉求。刻意的“剑走偏锋”,寄希望于通过令人咋舌的另类表现,寻求注目,是艺术发展史的一道别样风景。
即便今天看来在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美术家,他们艺术生涯的某个阶段,通过“剑走偏锋”、搏位出镜的诉求也是清晰可见的。毕加索对他的转折性的“立体主义”的作品《亚威农少女》也有这样的解释:“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这听起来很不艺术,却很真诚,其寻求关注的诉求并不遮掩。
一些艺术创作之所以选择“剑走偏锋”,与艺术创作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就艺术创作而言,勤奋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日复一日的技能训练并不能保证最后必然到达艺术高地,艺术的成功需要机遇;艺术之难,还在于它的显学属性,在画室默然用功的作品必须与人的眼球热情触碰才能发生价值判断,如果不能获得广泛的关注,可能连被人评判的机会都没有,更无法得到行业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具有强烈的个性,艺术审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有接触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评价,才能定位作品的价值;艺术之难,难在艺术努力本身就有难度,因为艺术的努力在不确定的审美标准下,可能抓不到着力点,很难找到方向。因此,“剑走偏锋,寻求关注”的艺术创作策略有了宽厚的土壤。或者说,“剑走偏锋”是某些艺术家走向艺术前台的阶段性敲门砖,是不得不哗众取宠的生存策略。
(三)“剑走偏锋”,意在创新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永恒追求。基于视觉观感的艺术,总是要不断抵制人容易“审美疲劳”的本性。同时,艺术也必须在时代的要求下,与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融合。“剑走偏锋”,有时候是创新的手段之一,就像“黑暗料理”对于饮食创新一样,具有出其不意、突破固有藩篱的价值,期望在无数的别出心裁中能产生一个全新的成果。
以“剑走偏锋”的模式进行创新,不仅需要足够的勇气,还需要足够的功底。就像司机要打瞌睡了,一般的干预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高强度的刺激才能赶走沉睡的心智。很多“剑走偏锋”,是艺术家自负心理下的自我挑战,也是艺术家“艺高人胆大”的创新表现。
二、“剑走偏锋”的个性化艺术创作路径
“剑走偏锋”,起源于意向,而落地必然在路径与方法上。不同艺术风格的“剑走偏锋”性作品,其创作路径与方法各不相同。
(一)以物见异
创作对象特殊,或者创作材料迥异,是成就“剑走偏锋”艺术风格的路径之一。艺术史上,通过稳定某一种创作对象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当这个稳定的对象本身“偏离且另类”的时候,艺术就可能显得“剑走偏锋”,比如徐冰的猪、华韡华的苍蝇就令我们印象深刻。采用特殊的创作材料,也是一种“剑走偏锋”,可以形成艺术特色。艺术家安德鲁·迈尔斯被称为“螺丝钉艺术家”,他使用各种颜色的螺丝钉作画,完成一幅画至少需要八千只螺丝钉;艺术家山下工美以钉子为材料作画,她在白色背景上钉上钉子,然后用黑线在各个钉子上缠绕,从而创作出非常精致的艺术作品;奥古斯都·埃斯基韦尔使用各种各样的纽扣作画;艺术家扎克·弗里曼利用各种“垃圾”作画,比如用瓶盖、蝴蝶夹、图钉、坏遥控器等要丢弃的物品,进行传奇式的断层链接,并以艺术家精进的精神,产出传神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另类作品。
(二)以型相别
造型的独特性,也是“剑走偏锋”的重要路径。有违传统美术追求线条流畅、结构稳定对称的审美标准,“剑走偏锋”的艺术家通过怪异的结构、扭曲的线条表达特殊审美。以毕加索的作品为例:《哭泣的女人》,面部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轮廓结构完全被扭曲,眼睛与嘴完全错位,看上去杂乱无章;《坐着的女人》,眼睛是不对称的圆形与三角形;《朵拉与小猫》,朵拉的眼睛偏离头部,像侧面的马,身体却正襟危坐;《亚威农少女》,正面的脸上画着侧面的鼻子,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这些独特的扭曲造型语言,至今仍然鲜活,甚至比当年还要鲜活。也许是刻意颠覆传统美感的特质吸引了今日的观众,也许是作品饱满的激情启发了人们心中潜在的渴望,暗合了人性审美疲劳后的某种必然。
(三)制造对抗
借力打力,从反向中获得前进的力量,寻求突破,也是“剑走偏锋”的大胆作为。艺术史上,印象派的大胆对抗显示了新生画派的顽强意志,也树立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成功之道。19世纪,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德加等人的作品,被巴黎官方沙龙画展拒之门外,这群不服输的艺术天才选择自我宣传,他们自己举办了一场画展,成就了后世所称的“第一次印象派画展”,这场对权威的公然对抗,为新生的印象派争取了发展空间。徐冰也在对抗性艺术之路上走得风生水起,他说:“我的作品不管用多么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贯穿着一个主线,即在人们习惯的思维模式中制造某种障碍,这种障碍来自于对现存概念的混淆而产生的陌生感。”[3]他的作品《天书》,名称就具有柔弱却坚定的对抗意图。《天书》创造的一套“伪文字”,与必须严谨准确的传统文字对抗,这种看不懂的文字,通过打破固有的文字概念,制造對立冲突,形成反向作用,其结果反而是引发一种实质性的深层次的沟通。
(四)故弄玄虚
故弄玄虚通过制造神秘感,激发观众强烈的探索欲望,以提高作品的艺术吸引力,符合人的反向关注的心理。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是一个把故弄玄虚用到极致的人。他四处涂鸦,但从不以真面目示人,即便入选《时代》杂志封面,他也是用画着鬼脸的超市购物纸袋蒙着头。班克斯故弄玄虚的把戏甚至还能更精彩。在一次拍卖会上,班克斯的作品《女孩与气球》被拍出了百万英镑,然而,伴随拍卖槌音落下的是画作被内置的碎纸机切成碎片的声音,令在场的所有人错愕得无法呼吸。这些“神操作”都出自班克斯的手笔,事实上也真的让人记忆深刻。
三、“剑走偏锋”个性化艺术作品的社会效应
艺术作品的社会效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社会审美的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潮流性、个性等复合标准,汇聚成一股奇妙的合力,使“剑走偏锋”的艺术作品比一般性的艺术作品更可能经受奇特的命运。
(一)出奇制胜
如果“剑走偏锋”的艺术作品正好切入人性或者社会的某种本质,比如潜意识的宣泄、猎奇心理、求变心理等,作品就可能因为“剑走偏锋”,以更快的速度被人们认识和了解,实现出奇制胜。
(二)不伦不类
人们尽管有多样化审美的需求,但是如果作品技术力度不够,缺乏思想深度,无法切入人性审美、审丑、痛点、痒点,作品就会失去支点,从而陷入平庸,不伦不类,被社会审美抛弃。
(三)封存待沽
也有一些“剑走偏锋”的作品,本身技能纯熟,内涵丰富,但由于时代政治、文化、审美等的局限,或者宣传路径的局限,其社会认可度与作品质量不相匹配。这类作品,有一种封存待沽的命运,需要等待历史的眷顾。
四、“剑走偏锋”的个性化艺术作品创作规律
“剑走偏锋”是艺术创作的一着险棋。“剑走偏锋”的作品要获得成功,需要固守一定的创作规律。
(一)风格笃定
能够坚守风格,在于是否有坚定的信念。三心二意的游离,会失去人格魅力,更可能失去艺术魅力。唯有风格笃定,坚守特色,才能体现创作者的自信与意志,为作品赢得被鉴赏的机会。“剑走偏锋”,在一定时间里可能备受怀疑、嘲讽、冷遇,甚至被定义为“疯子”。从本质上看,大众所谓的“疯子”行为可能只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超级想象。“想象过分活跃的问题,在于艺术家长期沉浸于一个想象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他无法回到现实世界,因而,在世俗之人看来,艺术家就成了不正常的变态者。”[4]外界质疑对敏感的艺术家而言,是强大的考验。但是艺术成功所需要的是对内心深处渴望的内省与笃定。“剑走偏锋”需要反省当初的创作初心,每一个“剑走偏锋”的第一次尝试,必定蕴含创作者真诚单纯的动机,是创作者表达生活的星星之火。这个“初心”,是艺术创作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艺术的灵魂。
(二)极致追求
“剑走偏锋”,必须通过某个极致的支点撬动人的内心渴求。极致精美、极致逼真、极致异化、极致搞怪,凸显了创作者的极致认真与极致自信。无论是工美的钉子、迈尔斯的螺丝、埃斯基韦尔的纽扣,还是弗里曼的“垃圾”,若没有极致的精细与精美,就不可能成为撼动人心的艺术品。徐冰在创作《天书》时,要求制作过程必须同真正制作一本书一模一样,每一步严格精确,不容一丝随意,“为了制作这本书,徐冰重新安排了他的生活和时间。每天他保留的正常的工作只有一个,就是他中央美院的素描课程教学,其余的时间全部用于这本‘不是书却胜似书的天书的制作。围绕这本书,他几乎学习了古书出版制作的所有的相关知识与工序:线装书的结构、宋体字、版本学、活字印刷……就像是一个科学家进行他的实验一样,这个艺术实验的任何一步都要求精准到位”[5]。任何一次成功,都需要尽心付出,天真与执念是造就“剑走偏锋”的内在力量。
(三)求真求善
求真的艺术,善于回应人的固有本性,表达人的内心诉求。人的本能渴望、爱情、战争创伤、孤独、脆弱等,都不那么光鲜亮丽,却是人性的客观存在。艺术投射真实的人性,可以让人直面生活的缺失,激发内心的悲悯与价值感,获得实在感与安全感。
求善,则在于洞悉民间疾苦。人的生存有着自身的功能局限,人们只有互相帮助,尊老爱幼,抗强扶弱,才能共度生活的险阻。艺术只有宣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升华人的精神世界,才有永恒的精神价值。在艺术历史进程中,一些纯粹以博人眼球为动因的作品,基于艺术的传播特性,或许能得到短暂的猎奇式的围观,但一定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艺术。
五、结 语
总之,“剑走偏锋”的个性化艺术创作,是艺术创作历史上的一个客观存在,其背后的艺术诉求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无论是出于探究本质的需要,还是出于欲求关注的需要,抑或是创新的需要,都对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剑走偏锋”如果能在求真求善的精神追求下,伴随极致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在内容、材料、方法上取得突破,则能出奇制胜,成就特色鲜明的艺术佳作。
(武漢东湖学院)
参考文献
[1] 丹纳.艺术哲学[M].曾令先,李群,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72.
[2] 叶浩生.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5.
[3] 杨心一.阅读徐冰的艺术概念[J].中国艺术,2004(1):24.
[4] 张黔.艺术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1.
[5] 田黛琳.精英知识分子的自我诉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