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人文经典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2023-02-06张丽娟黄婉婷

理论与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华人文思政

张丽娟 黄婉婷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但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如何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避免“贴标签”现象,仍然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痛点和难点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统筹考虑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内容和资源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中华人文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和典型代表,将中华人文经典纳入通识课程,挖掘中华人文经典与七类专业课程相通相融的内容和元素,构建中华人文经典课程思政体系,是当前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克服课程思政建设碎片化、无序化状态,形成常态化、组织化运行机制的积极尝试。

一、理论逻辑:深刻把握中华人文经典蕴含的思政元素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和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中华人文经典不仅包括哲学思想类著作,而且包括史学经典类巨帙,还包括文学艺术类作品,是历经时代变更却拥有持久魅力、经受重重挑战而赢得广泛认同的伟大作品。中华人文经典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流传千古的思想锦囊,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一)“利国齐家”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在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摆在首位的根本问题,爱国主义是各类专业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首要内容。在中华人文经典中,有“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奉献精神,也有“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价值取向,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担当,这些不仅是所有学生都应铭记于心的格言警句,更应是通过扩展阅读和激励认同而铸就的生命底色。富强、民主、文明的祖国,是每个人实现自我的前提和保障。不管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应牢记有国才有家、齐家以报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家庭美德,可以阅读《诫子书》《朱子家训》等名家家训,也可以参考“恭德慎行”“积善之庆”之类的家风警句。爱国爱家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根基,中华人文经典可以浇灌护养这一根基,促进大学生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

(二)“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中华人文经典饱含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宁死不屈的高尚追求。“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出自《史记·田单列传》,王蠋忠于齐国,在齐国被燕国打败时,义正词严地拒绝了燕国的高官厚禄,以身殉国。《汉书·司马迁传》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4)安平秋、张传玺主编:《汉书》,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297页。,盛赞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留下丹心绝唱的文天祥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5)脱脱等撰:《宋史》第3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528页。,指出读书的目的就是尽忠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当今,每一位学生应牢固树立为党和国家读书的志向和决心。阅读中华人文经典,感受英雄人物的榜样引领,沉浸于经典无声胜有声的激励感召,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进行利益抉择和价值选择。

(三)“爱人利物”的仁爱哲学

讲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家的仁爱是由爱己到爱万物展开的过程。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6)孟轲:《孟子》,杨伯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244页。“亲亲”是先爱自己的血缘之亲,这是人与生俱来并且在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情感;“仁民”是爱与自己相处的人并将爱施及众民,这是爱的范围的扩展,也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爱物”则进一步将爱扩展到世间万物,实现普遍的爱。“仁者,无不爱也”包含了对整个人类和天地万物的关切,展现了仁爱的宽广和博大,彰显了宏大的生命观,体现了儒家仁爱思想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张载的“民胞物与”把人和天地万物看作具有共性的生命有机体。“天人合一”则把人类命运与天地万物结合起来,提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经典中的这些仁爱思想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都具有指导意义。

(四)“民惟邦本”的贵民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民的传统,周公“握发吐哺”“勤政保民”,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7)刘向辑:《楚辞》,周游译注,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8年,第7页。。《左传》中已经有“教其民”“利民”“信民”“礼民”“抚民”“恤民”“安民”“惠民”“以德和民”等政治主张。春秋战国时期,更有“爱民”“贵民”“民水君舟”等仁政观,再到汉唐以来各式各样的民本论,其内容既包括民贵君轻的指导思想,也包括“阜民之财”“制民之产”的富民政策及“惟民其康”“为政以安民为本”的统治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引用相关经典语录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一再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

(五)“夙兴夜寐”的奋斗精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积极进取被认为是做人、成事的基本态度。在学习上,“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8)韩愈:《韩愈集全鉴》,东篱子解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年,第152页。;在事业上,“锲而不舍,金石可镂”(9)荀况:《荀子》,谢丹、书田译注,上海:书海出版社,2001年,第2页。;在生活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0)荀况:《荀子》,谢丹、书田译注,上海:书海出版社,2001年,第2页。。正所谓“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11)钱德仓:《解人颐》,古青标点注释,海口:三环出版社,1992年,第17页。,只有在实践中千磨万击、锤炼意志,提升见识、增长才干,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六)“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

“与时偕行”的变革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从“守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到“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再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2)戴圣:《礼记精华》,傅春晓译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47页。,一以贯之的变革创新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而不衰。现代社会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变化,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停滞不前就会被时代淘汰。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精神品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重要源泉,中华人文经典还包含诚信、法治、公平、正义等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和内容,是我们重建中国文化认同的宝贵资源,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二、价值逻辑:中华人文经典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契合向度

正确理解中华人文经典,才能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中华人文经典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从根本上教人如何做人,明了生活的意义,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文经典的内容、思想和价值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内在契合的。

(一)“学以成人”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共通

“学以成人”是对中华人文经典中学习、修养目标的凝练概括。中国古人认为,人的生命包括生物生命和精神生命两种形式。“成人”也相应地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生物生命的成年、成熟;二是精神生命的完满、具足。在这两个层面中,古人更强调的是精神生命的完善,倡导“才德双行,智勇仁义交出而并见”(13)陈亮:《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41页。的“成人”。孔子描述了两种不同品质的“成人”:一种是集合了“知、不欲、勇、艺、礼乐”等高尚品德的人,他们修身养德,立志于学,全面发展;另一种是具有“义”“勇”“信”等优秀品质的人,他们坚守道德、勇于担当、不忘初心。这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道德修养涵育人的精神生命,彰显人生的终极意义。《荀子·劝学》篇也说:“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14)荀况:《荀子》,谢丹、书田译注,上海:书海出版社,2001年,第4页。其中,“能定”指向的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内在道德修养,而“能应”针对的是施德于人、修齐治平的外在道德实践,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人。张世英在谈到儒家“修身成人”时曾这样总结:“道德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它是使人成为真实的人的活动……人生也正是这样一个向往成为‘真实的人’的追求过程。”(15)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儒家之三纲领、八条目,由“格物致知”的知识获取,到“诚意正心”的道德涵养,最终到“家国兴盛”“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这一内圣外王的成人路径,与课程思政中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路径是一脉相通的。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就是立德树人,通过在各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华人文经典注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可以有机融入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成为各类课程思政的内容和素材,促进专业课程情感价值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人文化成”与人本教育的价值趋同

“人文化成”是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唐君毅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儒家对于“人文化成”的学与教。(16)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3页。“人文化成”一词出自《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7)黄寿祺、张善文注:《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8页。这里,“天文”是指阴阳交错、四季更迭的自然现象,“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状态和规律,“观”则指圣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化成天下”就是圣人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规律,并以此教导民众从蒙昧的状态中觉悟、升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由此,“人文”也由最初人与人的自然状态扩展为社会制度层面的礼乐教化等。值得注意的是,“文明以止”是指人文是不超出自然的界限的,因为“超出自然界限的‘文’的过度扩张,会使人的存在一无所是”(18)李景林:《教养的本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自序第3页。,也就是说,中国古人虽然强调礼乐文明对人的教化意义,但更重视人在天地之间的意义及人自身的价值。人是教化的前提和基础,教化则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必要手段。上古三圣、文王周公教民众之以人伦,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孟子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乐教情怀,荀子终身践行以“诚”教化天下万民的道德使命,韩愈高举“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教育理想,张载“为生民立命”“为天下开太平”的壮志豪情,朱熹书院讲学的教学实践等,均有“人文化成”的人生理想和现实践行。中华人文经典中的“人文化成”,通过认识人之为人的独特价值和社会规律,以圣人为导引,以礼乐制度、艺术创造等人文成就来教导民众,移风易俗,提升民众的人文素养,弘扬社会的道德精神,塑造文明的理想社会。

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说,人是具有感情、社会性、政治性、历史性、艺术性、超越意识等复杂面向的,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做人”(19)杨朝明主编:《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杜维明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年,《自序》第5页。。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专业课程既要讲清知识体系,也要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人文精神,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持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人生价值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审美情操教育等,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课程思政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与中华人文经典的“人文化成”教育观是一致的,中华人文经典理应成为课程思政建设可资借鉴的资源与素材。

(三)“知行合一”与实践教学的路径相通

知行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最早出现于《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20)陈戍国:《尚书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70页。,认为“行”比“知”更加困难;《中庸》提倡从博学、审问到笃行的求学实践顺序;《大学》“八条目”则展示了由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的先知后行的内圣外王理想;《荀子·儒效》“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21)荀况:《荀子》,谢丹、书田译注,上海:书海出版社,2001年,第57页。,认为学习知识最终要付诸实践;到宋明时期,知行关系更成为儒家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朱子的知行观可总结为知轻行重、知先行后和知行相须三个方面(22)《朱子语类》卷九记载:“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是一边受病。如程子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分明自作两脚说,但只要分先后轻重。”《朱子语类》卷十四:“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参见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8、256页。),要求将道德实践建立在主体自觉上,展现了道德修养功夫的动态过程;王阳明则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2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传习录、书信》,陈明、王正、谷继明等注释,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6页。,突出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王夫之说“知行相资以互用”(24)王夫之:《船山全书》第4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1256页。,“行”既是“知”的基础,也是“知”所以发展的动力,“知”“行”相互区别又递进统一,其“行可兼知”的知行合一论具有强烈的客观指向。总的来说,中华人文经典中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讨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关系问题,强调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只有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落实为具体行动,达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凸显价值。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注重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其自觉行动。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教育,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要将道德认知付诸道德实践之中,这与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是相通的。当然,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包括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而且包括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表现形式不仅有专门的实践类课程,也有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还有评价体系的实践要素,总的来说,就是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逻辑:中华人文经典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突破路径

中华人文经典蕴含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能给每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带来不同的道德体验,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个人层面来说,中华人文经典能给学生的思想打上深刻印记,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并在学生未来的学习或工作中引航领路,成为学生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慰藉。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说,中华人文经典对于弘扬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加强全社会的道德教养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都有重要作用。将中华人文经典融入课程思政体系,是发挥经典的时代价值的重要尝试,也是课程思政得以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将中华人文经典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构建高校通识课程思政体系,建立常态化、组织化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以中华人文经典为切入点的通识课程思政体系

虽然课程思政建设的对象主要是专业课程,但是仅在各门专业课中挖掘思政内涵,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碎片化、无序化状态。中华人文经典的精神内核与高校思政宗旨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与高度的契合,应以中华人文经典的通识课程思政带动其他课程思政的系列推出,形成常态化、组织化的课程思政新局面。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依托实体制书院,开展多门中华经典类的通识教育。北大的“国学经典讲论”“周易古经与先秦诸子”、清华的“《史记》研读”“《庄子》研读”“《孟子》研读”等都很受学生欢迎;武汉大学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中国精神导引》,立足于引导学生做一个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中国人。福建师范大学开设的《中华人文经典与文化自信》将中华人文经典分为三大模块:含政治、哲学、道德部分的资政经典模块,含诗词、散文、小说的诗文经典模块和含纪传体、政书体的史学经典模块,开辟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平台,由相关学院承担相应模块的教学活动,全面开展中华人文经典通识课程。类似的通识课程还有不少,通过这些中华人文经典类的通识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养成文明意识与历史观念,培育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二)建设中华人文经典思政元素资料库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当前大学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除了开设专门的中华人文经典通识教育课程外,还应进行中华人文经典的教材建设和资源建设,为专业课教学提供德育素材和思政元素。对于中华人文经典的素材化和资源化,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阐释中华人文经典的当代价值,凝练中华人文经典的课程思政元素。根据七大类别专业课程的思政要求,分设爱国主义、贵民思想、仁爱精神、家风建设、师道尊严、道德修养、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重农思想、奉献精神、经世济民、法治思想、中华美育等栏目,对中华人文经典进行分类梳理,挖掘和凝练经典在人文精神方面的价值瑰宝,遴选出最具精神价值且对当代社会有较大借鉴作用的经典文献,编写导读或赏析,形成中华人文经典思政元素资料库。建设中华人文经典思政元素资料库,可以使蕴含思政元素的人文经典进入专业课堂领域,进而融入学生的血脉。

(三)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中华人文经典素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的第一责任人和教学改革的实际执行者。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提高育人意识和育人情怀,更要加强对中华人文经典的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通过贴合教学实际的引经据典,打开一扇扇认知和思考的窗口,激发和引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多方位、多视角、跨学科审视和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其发展过程及其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也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通过课堂教学中对历史和现实语境的双重回归,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和审美能力、价值判断和批判思维能力;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也要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通过发挥中华人文经典中的圣贤君子人物事迹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地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对于中华人文经典的学习和掌握,人文社科类专业课教师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是传承中华人文经典的主力军,应注重将已有的中华人文经典知识储备转化为课堂教学素材,利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躬身垂范、言传身教;理工科类专业课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转变“重理轻文”的知识价值论及培养目标,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结合起来,努力做具备深厚学识、教育智慧的“经师”和具备高尚师德、人文素养的“人师”的统一者。

(四)塑造诵读经典、钻研经典、传承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2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育人途径,也是高校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对学生的影响既潜移默化又深刻久远。校园文化应超越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渗透,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关怀氛围,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润物无声的人文“教育场”。高校开展中华人文经典的诵读、讲座、征文、读书会、书法比赛、校园广播等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儒雅风范、诗性世界、治学严谨、创新激情、艺术审美、追求理想、健康精神的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总之,将中华人文经典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举措,这与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理念和途径是内在统一的。

猜你喜欢

中华人文思政
人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人文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