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蹄病的诊治

2023-02-06柴贵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牛蹄蹄部跛行

文│柴贵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蹄是牛重要的运动器官,在运动过程中可起到缓冲的作用,蹄内有丰富的血管网,在牛运动过程中可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牛为偶蹄动物,其每个趾端有4个蹄,从内向外分别为II、III、IV、V趾蹄,其中III和IV趾端蹄较为发达,直接与地面接触被称为主蹄,II和V趾端蹄较小,不能着地,附着于系关节跖侧面,被称为悬蹄。在当前的养殖模式下,养殖场牛养殖数量较多,部分牛场养殖环境较差,牛蹄长期浸泡于粪水中,因此牛蹄病频发,由此导致牛跛行、行动异常,严重时可导致牛丧失运动能力或继发感染细菌病,造成牛淘汰率增加。笔者对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蹄病进行论述,希望为牛养殖过程中牛蹄病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一、蹄部创伤

蹄部创伤是由外部强烈的锐性或钝性外力造成牛的蹄冠、蹄匣或蹄底造成伤害,临床上蹄部创伤主要包括蹄冠开放性损伤、蹄匣和蹄底创伤。该蹄病主要是由于外部重物砸伤牛蹄部或尖锐的刀片、铁钉、木屑等刺伤蹄部造成的。

1.临床症状。牛蹄冠部皮肤或软组织损伤时可见蹄部有伤口或出血,蹄匣或蹄底被尖锐物品刺穿后局部有创口,患部有出血或出血不明显,病牛常表现出支跛。在蹄踵创伤时,病牛运动时蹄尖先着地,球节下沉不充分。蹄冠部创伤后不及时治疗可形成化脓创或蜂窝织炎;蹄叉中、侧沟及附近的刺创可引发蹄底与真皮间炎症,脓汁可从蹄球部流出;蹄叉体或蹄踵垂直刺入深部的刺创可使蹄深部发炎,蹄枕、蹄骨屈腱附着部发炎继发远籽骨滑液囊及蹄关节化脓性炎症,病牛患肢高度支跛。

2.治疗。当病牛蹄冠部皮肤或软组织损伤时应先止血、清创,随后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用0.1%的新洁尔灭或其他消毒药物进行表面清洗,创口内撒入碘仿磺胺或青霉素等抗生素,闭合创口,涂抹碘酊后包扎。对于蹄部刺伤的牛应先用干净的清水清洗蹄部,去除刺入物,检查患部状态,确保刺入物完全清除,随后用蹄刀修剪刺入孔,清除异物,用3%的双氧水清创,在注入碘酊或青霉素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填塞灭菌纱布,涂抹松节油后用纱布棉垫于纱布上,最后包扎。对于出现化脓创的病牛应先扩大刺孔,开创引流,排脓停止或疼痛减轻后用保护垫保护蹄部,若发现并发全身症状的牛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若刺入深度较深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二、趾间皮炎

趾间皮炎是牛趾间皮肤的炎症,该炎症未延伸至深层组织,常多肢发病,病牛患病处皮肤呈湿疹性皮炎,有腐败气味。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牛舍环境潮湿,结节状杆菌和螺旋体等致病菌是该病发生的诱因。

1.临床症状。患该病的病牛运动异常,蹄部非常敏感,在患病初期病变仅局限于趾间表皮,球部相邻的皮肤肿胀,表皮增厚轻微充血,趾间有渗出物,并出现轻度跛行,随病情发展球部角质分离病牛跛行明显。少数病例可出现坏死性潜道,病变部位可深入蹄匣内,严重时可导致蹄匣脱落。病牛的病情若不恶化常发展为慢性坏死蹄皮炎和局限性蹄皮炎。

2.治疗。首先,应对患病部位用清水进行清洗后使用新洁尔灭或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保持蹄部干燥、清洁,局部可使用防腐剂和收敛剂进行治疗,用药频率为每日2次,连续用药3天;也可使用硫酸铜进行蹄浴。若病牛角质分离应将其剥离后撒硫酸铜或涂抹碘酊。该病的预防主要是保持牛的蹄部干燥和清洁。

三、腐蹄病

腐蹄病是牛趾间皮肤及皮下组织出现急性或亚急性炎症,该病主要是由于牛场管理条件较差,牛蹄部长期浸泡于粪尿之中,病牛蹄间质或趾间皮肤存在外伤。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牛腐蹄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但人工感染试验未成功复制腐蹄病,只有在坏死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腐蹄病。此外,牛长期舍饲且活动空间有限、缺乏运动、钙磷摄食量不足、长时间运动或蹄底过度磨损均可诱发该病。

1.临床症状。病牛患肢出现跛行,触诊蹄部发热肿大,叩诊敏感有疼痛感,趾间皮肤充血、肿胀甚至溃疡,有时排出恶臭的分泌物,病变部位可蔓延至蹄冠、蹄后部和系部,有时可侵害腱、韧带、关节出现化脓性炎症。严重时病牛蹄底溃烂形成小孔或大洞,内部充满灰色或黑色坏死组织及脓汁,最终蹄匣脱落,形成蹄畸形或继发脓毒败血症。

2.治疗。对于患病较轻的病牛可使用3%~5%的高锰酸钾羊毛脂软膏涂抹于患处,蹄部肿胀跛行明显时可使用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蹄浴,病牛蹄部有小洞且有坏死物和脓汁渗出时可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后用5%碘酊再次消毒,将坏死组织和脓汁彻底清除后灌入碘酊消毒后撒入土霉素等抗生素粉末后用福尔马林松馏油棉塞填塞,包扎蹄部。对于出现全身症状的病牛应使用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物防止感染扩散,对于病情严重的病牛可能会出现趾关节化脓的现象,因此可采用断趾术进行治疗。

四、趾间皮肤增生

趾间皮肤增生又名趾间瘤、趾间结节、趾间赘生物、趾间纤维瘤、慢性趾间皮炎等,是病牛趾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增生性反应,该病目前确切的发病原因不清,但一般认为与遗传相关,因为荷兰牛、海福特牛和中国荷斯坦乳牛等品种的牛发病率较高。此外,有研究认为蹄变形、趾间过度扩张或剧伸,异物刺激机趾间皮肤等也可能是该病的病因。在蹄部较为干净、运动场使用沙质土壤的牛场该病发病率较低。

1.临床症状。病牛患病部位一般为后肢,一肢或两肢。病牛趾间隙一侧开始增生时,由于病变较小并不会引起病牛跛行,但随着增生物体积变化,趾间隙前部的皮肤开始红肿、脱毛,有时可见破溃面,趾穹隆部皮肤吉尼布增生可形成“舌头状”突起,随后病情发展不断变大增厚,最后突出趾间,由于其压迫蹄部可形成坏死或受创形成破溃,容易继发感染,有时可见渗出物,此时病牛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在趾间隙前端皮肤有时可形成草莓样突起,破溃后可继发感染细菌,病牛患病部位局部碰触物体或受两趾压迫时可感到剧烈的疼痛感,增生后期可凸起物可角质化。患病牛出现跛行后泌乳量明显降低,体重下降,生产性能严重受损。最后由于趾间增生物可造成病牛趾间扩大或出现变形蹄。蹄部的增生物具有皮肤组织的各层结构,但增厚十几倍至数十倍不等,皮下组织也增生肥厚。

2.治疗。该病在出现炎症期间,可使用清蹄后使用防腐剂包扎的方法,该治疗可暂时缓和炎症和疼痛,但不能根除该病。根除该病的方法是进行手术切除,对病牛进行保定麻醉后,局部常规消毒,沿增生物周围将其切除,压迫止血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缝合或不缝合,最后将两趾蹄间处钻洞,用金属丝固定后包扎。

五、蹄底溃疡

蹄底溃疡又名局限性蹄皮炎,是牛蹄底角质部出现炎症,病牛蹄底部真皮层出现出血、坏死性损伤,常发于单侧或双侧后外侧趾。该病发生与牛群的饲养管理有密切的关系,在水泥地面或有石子的运动场长期站立,牛舍或运动场地面潮湿泥泞,运动场有玻璃、砖瓦等异物等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此外,病牛营养不良、饲料营养单一、牛站姿和蹄形不正等也可诱发该病。有研究认为亚临床蹄叶炎也可能是该病的诱因。

1.临床症状。患病牛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跛行的严重程度与病灶大小、炎症发生程度和是否有继发感染等有关。该病常见于病牛的后肢外侧趾,患肢常轻度外展,内侧趾负重。在平坦的地面病牛躯体前倾,后肢后踏,两后肢患病时两肢轮流负重,病牛常卧地,运步谨慎。病牛患病肢体体温升高,趾动脉搏动增强。在患病早期底部球结合部的角质脱色,指压柔软,病牛疼痛,随病情发展蹄底部角质缺损,真皮裸露,可见花椰菜样的肉芽组织。当病牛局部继发感染后蹄底部角质可形成窦道和化脓性蹄叶炎,严重时可发生蹄冠蜂窝织炎。

2.治疗。当牛出现蹄底溃疡时主要采取修蹄和减轻患肢压力的方式进行治疗。采取修蹄的方式进行治疗时应提高外侧趾的负重面,由健康的内侧趾负重,将患趾病灶彻底切开,内侧趾蹄底部修整平整后粘贴橡胶蹄垫。若患病部位发生组织化脓性感染时应进行清创处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六、结语

牛蹄病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外科疾病,该病的发生与牛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为了降低牛蹄病的发生,应提高对牛蹄病的预防意识,定期检测牛的蹄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此外,应做好牛场环境卫生和饲喂管理工作,定期清除牛舍和运动场内的粪污,禁止牛蹄长期浸泡于粪污之中,同时也应给予牛营养全面的饲料,尤其是保证牛摄入足量的钙、磷等,从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在发现牛群中出现患病牛时应及时隔离、诊断和治疗,尤其是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对全群牛进行全面观察,以发现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牛。有条件的牛场也可定期对牛群进行蹄浴、修蹄等,能有效降低牛蹄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牛蹄蹄部跛行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供给压力大 郑棉“牛蹄”难持久
农场动物大集合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湖南保靖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评价
浅谈动物四肢机能障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