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仪器运维行业发展新趋势

2023-02-04马景赟吴一薇廖小卿张坤于哲杨子江高晓晶

中国环保产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监测仪器污染源环境监测

马景赟,吴一薇,廖小卿*,张坤,于哲,杨子江,高晓晶

(1.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 100045;2.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96;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社会化环境监测与运营服务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045)

1 环境监测领域政策环境

1.1 强化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决策部署,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系列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的政策。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提出四点指导意见:明确执法职责,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优化执法方式,高效统筹行政执法资源;完善执法机制,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规范执法工作,严格约束行政执法行为。

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定》,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着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

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六点实施意见:全面履行执法职能,推进执法机构示范单位建设;全面提升装备水平,推进执法队伍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注重建章立制,推进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化建设;严格依法执法,推进激励执法人员履职尽责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政策措施全面落地。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划》,为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执法信息化等七项重点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

1.2 明确生态环境监测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为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有力支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部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

2020年生态环境部出台了《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聚焦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同时,深化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创新,推进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生态状况监测,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为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实施路径。

2020年发布的《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格局”、优化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严守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生命线”、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核心支撑、夯实生态环境监测基础等相关要求。目标是经过3—5年努力,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更加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监测格局建立健全,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监测体系基本形成,监测数据真、准、全得到有效保证,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显著增强,对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一张蓝图、两大建设、三个导向、四项提升的总体思路谋划布局,提出两大方面11 项重点任务举措和两项重大工程,明确提出“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的思路。《规划》在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的基础上,增加了“快”和“新”的要求,强调在深化推进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的同时,还要加强监测的时效性、便捷性,强调新技术的应用。

202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在生态环保方面,提出强化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生态环保主题库,涵盖环境质量、污染源、环保产业、环保科技等数据,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支撑环境质量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等23 类应用,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数据支持。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生态环境监管与执法、管理业务运行、重污染天气应对与精细化管控等都对生态环境监测提出了新要求。面对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需求,将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监测体系[1]。

2 环境监测仪器运维行业发展新趋势

2.1 监督管理模式多样化

(1)帮扶指导推动监测服务的规范化

为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行为,提高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工作。2020年7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0年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的总体目标:按照“测管协同”的原则,生态环境部门采取现场评估、抽测和比对监测等方式,加强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帮扶指导,进一步压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提高自行监测数据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精准、可靠的监测数据支撑。帮扶指导主要重点评估:排污许可证中载明的自行监测方案与相关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的一致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开展情况与自行监测方案的一致性;自行监测行为与相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符合性,包括自行开展手工监测的规范性、委托监测的合规性和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维护的规范性;自行监测结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自行监测帮扶指导政策实施以来,监督帮扶现场工作组及时收集、反馈检查发现的自动监测问题,结合部分行业数据标记、行业特征、历年发现的典型问题等,加大正常生产期间的异常数据研究,紧盯自动监测弄虚作假、不正常运行等突出问题,完善了异常线索识别规则,提升了自动监测数据异常线索的精准性,实现了对现场检查的有力指引。

(2)“第四方”运维监管新模式

近些年,安徽等地在环境监测领域引入“第四方”运维监管机制,即由独立的“第四方”机构负责监督、评估和管理监测站点的运维过程,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报告等环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环境监测的信任度和公信力。

具体来说,“第四方”运维监管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的“第四方”机构:由政府、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独立服务机构组建的“第四方”机构,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专业性。

2)监督评估标准:制定统一的监督评估标准,包括监测设备的性能、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3)监督评估程序:建立监督评估程序,包括现场检查、数据审核、质量评估、报告比对等环节,对监测站点的运维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和评估。

4)监督评估结果:根据监督评估结果,对监测站点的运维过程进行评价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2 产业发展模式发生变化

(1)省级环保集团进入环境监测仪器运维行业

社会化环境监测与运营服务行业的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国企、央企数量较少。近年来,江苏、广东、浙江、陕西、辽宁等地纷纷建立了省级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多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业务领域涉及基础设施投资、设计、制造、建设、运营等环保全产业链。

例如,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有限公司,公司以全省重大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为主体,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环境监测监控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主要开展业务:生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与集成服务;生态环境检测分析咨询及实验室集成服务;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环境信息化系统集成及大数据综合分析服务等。

广东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设广东省广业检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建设环境综合治理检测监测及技术服务基地、民生大健康检测监测与应急物资保障基地、民生检测监测及技术服务基地、东莞环境装备检测及技术服务基地和主业发展支撑基地。涉及生态环境检测监测的服务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水和废水检测、环境空气和废气检测监测、土壤污泥检测、固体废弃物检测、二噁英检测、室内空气检测、环评验收检测、海洋环境检测监测等。

(2)污染源运行维护业务独立

因部分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的监测数据在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步加强对重点污染源排污单位的监管和管理。当前处罚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的依据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处罚对象主要是重点排污单位。浙江、广东、上海等地环境保护条例中规定了对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的处罚。

由于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维不规范、数据造假等问题被处罚的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日益增多,部分行业龙头企业为有效规避风险,逐步对污染源运行维护业务进行了剥离,主要方式是将污染源运行维护业务转移到子公司或控股公司,部分子公司承接业务后也会从母公司独立出去。

3 环境监测仪器运维行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本文调研统计了72 家环境监测仪器运维行业内主要骨干企业2022年的经营状况,结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和社会化环境监测与运营服务专业委员会2020年和2021 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报告中的数据,综合分析了运维服务企业的总体情况、营收结构、业务分布、服务能力等情况。

3.1 总体情况

2022年调研单位全年运维服务营业收入为27.8 亿元,污染源领域运维收入为7.86 亿元,占比为28.27%;环境质量领域运维收入为13.39 亿元,占比为48.17%。2022年环境监测仪器运维收入总体情况见图1。

图1 2022年环境监测仪器运维收入总体情况

3.2 企业营业收入结构

统计分析2020—2022年运维服务收入在1000 万元以上企业的业务结构发现以下规律:收入为1000 万—2000 万元的企业,大多数是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维收入大于环境质量自动监控运维收入,这部分企业数量占比相对稳定,在70%以上;收入为2000 万—5000 万元的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维收入大于环境质量自动监控运维收入的企业略多,这部分企业数量占比为57%—75%;收入在1 亿元以上的企业,大多数是环境质量自动监控运维收入大于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维收入,这部分企业数量占比在70%左右,而且2022年的占比高于2021年。2020—2022年环境监测仪器运维企业营业收入结构分布见图2。

图2 2020-2022年环境监测仪器运维企业营业收入结构分布

3.3 运维业务情况

(1)运维产品数量

统计分析运维设备达100 套以上的企业数量可知,运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水)的企业数量明显多于运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气)的;运营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水和气的企业数量基本相同,具体如下:

运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水)的设备达100 套以上的企业有39 家,其中大于1000 套的企业有2 家;运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气)的设备达100 套以上的企业有28 家,其中大于1000 套的企业有2 家。

运营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水)的设备达100 套以上的企业有16 家,其中大于1000 套的企业有6 家;运营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气)的设备达100 套以上的企业有14 家,其中大于1000 套的企业有6 家。

(2)运维产品品牌

分析企业运维产品的品牌情况发现,一半以上(约55.5%)的企业运维的产品是其他品牌的,主要有杭州聚光、哈希、赛默飞等;仅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运维的产品是自有品牌。这表明大部分企业是单一的第三方运维单位,一部分企业是集生产和运维为一体的单位。

3.4 服务能力建设情况

(1)运维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

统计分析的运维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建立了运维信息化系统(占比为72.22%);少数企业使用其他公司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占比为13.89%)。

(2)实验室建设情况

本次统计的运维企业中约有一半的企业(占比为51.39%)自建了运维实验室,自建实验室的企业中约有一半的企业实验室规模在100 万以上;少部分的运维企业(占比为16.67%)采取了合作实验室的模式;个别企业(占比为5.56%)是租用其他单位的实验室。

4 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4.1 服务模式向数据服务、智能化、定制化转型

(1)环境监测将逐渐向数据服务转型。通过数据分析、挖掘等手段,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服务。(2)环境监测将逐渐向智能化转型。环境监测将通过智能化设备、智能化算法等手段,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环境监测将逐渐向定制化转型。环境监测将逐渐向定制化转型。环境监测企业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数据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持。

4.2 服务能力更加专业化、全面化、信息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能够依赖数据分析提供更加专业、高质量的监测运维服务;随着环保监管的不断加强和企业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选择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自动在线监测第三方运维服务,与环保相关的其他业务同样也需要第三方服务,运维公司的服务范围将逐步扩大;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将会采用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处理和传输效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全面的运维管控工作,包括运维工程师绩效考核、运维现场工作质量监督、数据预警、成本预测、效率提升等。

4.3 服务方式更加绿色、低碳

“十四五”以来,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主旋律,环境监测行业既是绿色低碳效果的检验者,也是绿色低碳的践行者。要实现环境监测行业的低碳转型,需要摸清底数,即核算环境监测仪器运维行业的碳排放量,为碳减排政策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撑。

4.4 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在充分发掘日常监测、监督监测、应急监测、研究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市场潜力的同时,应积极开拓新污染物监测、地表水和海洋环境监测、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噪声监测、碳监测、生态监测等新兴市场,关注监测数据联网共享、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监测行业市场扩容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监测仪器污染源环境监测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一种低功耗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设计与实现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浸入式水深监测仪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