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3-02-04王斐

中国民商 2023年12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

王斐

摘 要:信息技术不仅帮助制造行业解决了许多“卡脖子”技术,而且在企业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在财会领域也已经形成了互联网+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了管理改革新形势发展,但是许多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从当下经济形势以及企业发展现状出发,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总结了企业在建设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望能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

为了减少市场环境以及各种因素对企业带来的阻碍,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推行企业信息化势在必行。但是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资源投入不足。内部控制支撑不足、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接口不统一以及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困境,需要企业管理者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述

企业信息化实际上是以企业的生产过程、资金流动以及供应链等业务活动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将产生的数据借助信息系统归集处理,以此来提升管理水平,例如ERP、OA、CRM、BI、PLM、电子商务等等都已经成为企业在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应用系统。这将涉及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其核心和本质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隐含知识的挖掘和编码化,进行业务流程的管理,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管理层决策水平

企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化手段优化企业管理,创新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外部市场环境逐渐复杂,企业面临的数据信息规模也逐渐庞大,传统的信息处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要求,信息时代带给企业很多发展机遇,在信息技术和各种先进理念的支持下,各行各业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水平上有所提高,可以更好地保证各项统计数据真实准确,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和扩大利用范围,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例如利用存货系统实时监控企业存货数量,降低存货周转天数,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二)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会计工作逐渐分为了两种形式: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指根据企业的会计准则,以服务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管理会计是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向企业内部人员提供的相关财务数据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的约束。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帮助企业决策的工具,能够将非标准化的财务信息通过系统化流程规范化,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向管理化转变,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企业信息化不仅需要更新企业内部人员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系统,还需要对其进行个性化改进、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借助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行业敏锐度,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信息化改革,給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个别企业资金规模有限,在信息化的投入方面缺乏持续性,一些企业受限于资金规模只是更新了部分工作人员的电脑,从软件公司购买了财务系统,并没有对系统软件不断改进优化,使得信息系统与企业实际业务不相匹配,信息化建设不全面,安全隐患较大,信息化中,各用户的授权控制主要是依靠权限分工和口令,而每个用户的口令都存储于计算机系统内。一旦口令外泄,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测的损失。此外,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足。现代化的信息建设不仅局限于计算机软件与企业的融合,还包括在执行信息化之后的规章制度以及业务流程的重塑。但是在部门企业之中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对于上级下发的信息化建设改革文件,持有消极态度,并没有在部门之中大力推行,导致信息化建设较为缓慢。

(二)财务系统没有统一标准

其一,个别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建设信息系统时只注重当下需求,系统无法支持企业的长期需求。同时,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企业资金倾斜于业务部门,财务与业务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其二,企业资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缺少整体规划,企业只是从各自的部门利益出发构建信息系统,存在重复投资现象。其三,部分企业没有上下贯通的信息系统支撑,跨部门的数据调取仍旧依赖于上级领导进行协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利于监管和资源优化配置。其四,部门企业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功能不全,没有根据公司规模以及业务变化及时更新调整,个别模块缺失,无法有效支撑企业的财务管控与决策分析。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足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传统的会计信息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由财务部门完成,企业通过不同的财务数据来源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财务部门的数据信息获取较为滞后。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通过购买或者自主研发财务软件来推动企业信息化,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将内部控制作为建设重点,导致在推动企业信息化中经常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数据不规范等问题。软件提供了“取消结账”“恢复到记账前状态(取消记账)”、 “取消非必要人员签字”等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给人员伪造会计信息、修改凭证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控制难度。

(四)缺乏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企业信息化的推动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推动,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使得企业人员不仅需要财务知识还需要计 算机的知识背景以及管理思维,但是许多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在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情况下,企业信息化的实现难度较大。首先,在一些企业之中,许多管理层的财务人员缺乏统筹规划能力,财务管理组织构架仍旧以传统的核算型人员为主,能够进一步数据分析的财务人员较少,导致企业的财务部门无法实现管理价值。其次,在财务人员招聘时,人力资源与财务部门沟通不足,在考察时针对性不足,新入职人员短时间难以全面熟悉企业业务和财务习惯,导致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也是信息化建设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缺乏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考查以及入职培训。信息化下的工作是人工操作和程序运行共同发挥作用,且许多工作主要由程序操作,操作人员操作错误,由于信息化系统涵盖了企业多个部门的数据。即使是某一细微环节出错,也可能引起后续一系列环节的错误,并可能使错误的危害被无限放大。

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1.提高信息化重视程度

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明确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以软件供应商为主的单一购买行为,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应当担负起主要责任,站在企业整体发展角度,持久且全面地推进信息化建设。首先,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重新定义业务的管理。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商机,为企业决策作依据的职能部门。其次,在购进先进财务软件的同时,与咨询人员深度沟通,依赖于企业经营经验,逐步实现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以人工费用率建模为例,在确定建模标准时,参考标准选取,应当分析前期人工费用率的产生原因,再判断高低,然后才能改善,通过数据变化总结结果变化。在此基础上的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预测影响因素,规避风险。最后,企业领导应当加大资金持续性投入,根据企业情况制定阶段性计划,逐步实现由局部到整体的管理信息化。

2.提高信息化安全保障

信息化給企业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的数据安全构成威胁,企业应当及时更新维护信息系统,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一方面,及时更新企业的老旧电脑,避免系统不兼容问题。在初步设置系统时,做好信息系统授权工作,配备安全系数较高的防火墙系统,防止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遭受病毒袭击。另一方面,建立专门的系统维护小组专门维护软件安全。企业应当招聘或从技术部门调取与企业规模相符合数量的技术人员定期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维护,排除安全隐患。此外,企业还可以选择与软件公司合作,对企业信息软件进行维护以及升级。

(二)统一企业信息系统,推动企业业财一体化

1.增强系统之间衔接性

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各个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连接,企业的其他部门都是以业务部门为核心实施管理活动。在财务活动中较为注重事后数据处理工作,然而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的许多业务活动数据能够实现及时共享,将财务作为企业的数据管理中心,为企业决策提供大量数据支持。以RF企业信息化为例,该企业受限于要素市场,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产地为长江以北,由于没有标准化的信息化软件,企业内部信息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内部数据分散且无法响应业务变化,处于断点状况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低下。为了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该企业与网络系统外包公司相互合作,加强原始数据连接,疏通财务管理信息与业务信息系统接口,在保证数据不被篡改的前提下实现从企业生产端以及销售端直接获取信息,减少数据录入环节,减轻基础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初步实现了企业信息化。

2.实现数字化业财融合

借助信息化实现企业最优的投资回报率,是许多企业建设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将企业运营中的原始数据归集,由系统自动筛选出有用的数据信息,生成初步财务报告。此外,企业应当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加入描述模型以及数据建模,以价值链为基础真正实现数字化业财融合,将企业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赋予新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建立供应商数据库的同时,将数据模型应用于供应商分析之中,挑选出具有增长能力的供应商,将传统与供应商的博弈行为转变为企业投资行为。

(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信息化规范建设

管理控制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及环节,需要加强各领域流程的数字化内部控制建设,以提升信息化的运营效率。企业实施全面信息化之后,产生的所有经营活动都会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财务语言,储存至系统之中,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及时获取以及业务活动的事中控制。因此,企业应当完善内部控制,建立风险评估系统。企业信息化增强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是也会带来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风险。通过信息化风险评估机制,采取适当的方法管理风险,以规避风险。此外,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后,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为保障。一旦企业管理制度落后于信息化建设,反而会影响企业经营效率。因此企业应当根据信息化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规划控制保证每个员工都在企业信息化制度的规范之下工作。

(四)培养信息化复合型人才,提高信息化意识

1.培养复合型人才梯队

不同企业对于人才需求不同,但是信息化作为全球发展趋势,企业在人员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企业人力发展的重点。首先,企业应当改善人员工作环境,提高企业人员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结合企业实际根据信息化特征优化企业的培训方式,针对不同层级策划不同的培训学习方案。其次,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加强合作,建立与信息化相一致薪酬构成,根据不同岗位的价值贡献制定不同的工资标准,提高吸引力引入高质量人才,在招聘时注重人员的互联网思维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最后,为企业员工解决职业发展规划问题,根据不同岗位特点,设置任职资格晋升渠道,不断完善干部选拔流程,降低企业员工的离职率。此外,人才培养应当以绩效为支撑,是企业人员管理的手段。因此,企业应当设置与信息化要求相符合的绩效标准,使员工能认识到自身的岗位职责以及进步方向,用内驱力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按照员工自立、岗位职能,层级标准制定构建信息化的绩效考核体系,引导人才综合发展。

2.构建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应当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专门的组织构架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能。企业信息化组织结构设置不仅是业务经营、企业运作的需要,更是企业管理优化的需要,因此在构建组织构架时应当以“一个整体,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设置。总部的信息管理主要负责,对外执行与贯彻国家信息化方针;对内负责编制年度建设计划和设计规划有关信息化标准、规章制度以及重大信息技术项目的建设。基层企业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按照上层要求,重点做好一体化建设项目的推广应用,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基础模块完善以及人员队伍建设。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经济已经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企业信息化作为一项周期较长,且易受外部市场环境影响的管理改革,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以企业长远发展为目标,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从目前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企业立足于实际需求,加强信息化的总体规划,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推动信息化进程中的具体问题,加大人力资源以及资金投入,实现全面信息化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祖安.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3):174-176.

[2]邹露露.探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成功营销,2022,(02):96-98.

[3]赵慧.探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22):72-73.

[4]陈旭燕.基于业财融合的信息化系统构建[J].财经界,2022,(33):135-137.

[5]徐莹波.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2,(34):13-15.

[6]赵长刚.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首席财务官,2021,(24):242-243.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