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3-02-04唐黎黄舒琪
唐黎 黄舒琪
摘 要:【目的】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路径,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方法】以福建省49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 软件,运用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在漳州市西部与龙岩市东南部交界地区有一处高密度集聚区。漳州市与厦门市交界处,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市与莆田市交界处,以及南平市西南部与三明市北部交界处有3 处次级密度集聚区。2)福建省49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有17 个位于海拔200 m 以下,占比34.69%;15 个位于海拔200 ~ 500 m,占比30.62%;17 个位于海拔500 ~ 1 000 m。90% 以上的重点村分布在东南部的滨海平原地区、闽西以及闽中主要山脉地区。3)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與人口、经济和5A 级景区的地理联系率分别为:VP 为99.73,VE为99.68,V5A 为99.84,表明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其所在地的人口、经济水平和5A 级景区的地理关联度较强。且历史文化型重点村分布数量最多,在各市区均有分布。4)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上沿着主要公路干线分布,但全省公路密度排名后四位的南平、三明、龙岩和宁德市的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相对较多。【结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福建省整体分布呈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特点。其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人口经济、交通条件、旅游资源、政策5 个因素的影响。建议积极引导各村落挖掘利用自身资源特色,树立独特品牌形象,加快补足现有短板,强化政府主导地位,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S78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3X(2023)09-01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