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
2023-02-04□张倩
□张 倩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加速应用,促使经济向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人才市场上对数字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要肩负时代使命,突破“观念围墙”,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职业教育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探究现阶段需要突破的“观念围墙”,从机制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模式、物质基础等角度出发提出职业教育进行数字化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创新发展,数字转型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数字化经济必不可少的需要是数字型人才,因此数字型人才的需求量急速上升,而随着全行业数字化不断挺进,人才缺口将会逐渐放大。
在各类各级的教育中,职业教育与产业最为接近,生源类型更为多样,受到数字化冲击巨大,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会受益良多。因此,职业教育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要紧抓时代机遇,准确识别社会数字化的变革力量,看准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把握数字化的契机,把数字化转型作为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加快职业教育观念转变,突破“观念围墙”,培养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中高端技术性人才,增加职业教育适应性。
目前职业教育虽致力于数字化转型,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师资力量薄弱。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已经向数字化教学改变,但从中职到高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特别是数字化的教师队伍,很多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没有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测算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性比较强,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硬件配套不够完善。在职业教育中,数字化教育很大情况下依赖完备的实训设备,近两年职业教育扩招,学生规模增大,实训室、软件配套不够完善,是数字化教学的局限。三是学生意识有待突破。学生一直在校园中,对社会中的人才需求缺乏认知,内心还以理论学习为主,以实训数字化为背景的课程不受学生重视,这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大阻力。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连年升高,作为培养社会专业人才重要基地的职业院校应立足社会需要,探寻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数字化人才,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一)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
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短期项目,而是需要社会中各行各业不断革新、自我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数字化专业人才需求量急剧上升,目前呈供不应求状态,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职业教育面对数字化经济发展的现状,需要革新教育手段、创新教育理念,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一是制定数字化专业人才的标准。数字化人才是一个新的人才种类,这种人才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呈现出多种技能的特征。因此,职业教育需要突破“观念围墙”,参与社会调研,从企业、市场出发调研数字化专业人才具备的能力,制定数字化专业人才的标准。二是创新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要不断创新,从专业课理论知识出发,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字化能力的学习中具有系统性和完备性。三是明确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从学校的领导层、教师到学生都要从思想上重视数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调动各方力量,重视数字化转型,努力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
(二)培养实用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类型教育,需要迎合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状态,进行菜单式育人。面对数字经济时代,不仅要培养数字化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实用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一是打牢宽厚学科基础。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整合资源,建设相应的专业群将基础学科范围拓宽,培养具备两个及以上学科的知识构架、专业结构的人才。二是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科的多样性是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前提,按照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多学科培养,理工类的学生要提高财务、金融等文科知识,文科类的学生相应穿插计算机、软件处理等相关理工类知识,以提高社会工作能力。三是以实用性为目标。职业教育的一个特色是要发展实用性专业,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就业创业指导、校园活动等方面具有实用性,多角度培养人才。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要突破人才培养的“观念围墙”
职业教育受到社会的很多偏见,需要不断革新,突破“观念围墙”,促进数字化转型,解放思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新突破。
(一)职业教育受到社会大众偏见
一直以来,社会大众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人才接受职业教育,只要学习好的,都不会去职业学校而去本科学校。职业教育长期受到社会的偏见,导致职业教育生源一般。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自2019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例如职教20 条、“1+X”证书、高职“扩招”、社会“扩训”等政策。2022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更加迫切,也让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依然还存在“观念围墙”,需要彻底突破,让社会大众从内心深处接受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数字化观念不强
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实用性理念较强,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虽突出实用性,但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欠考虑。不管是中职还是高职的大多数教师的数据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偏向理论,教学方法采用单一的传统讲解法,并没有很强的数字化观念。
职业学校不够重视数字化发展,在人才培养、设备完善、规章制度、教师晋升等方面没有将数字化作为考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观念,但缺乏深刻认知,职业教育需要培养数字化观念,突破“观念围墙”,才能更好培养具有数字化能力的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三)职业教育数字化观念过于单一
互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分析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数字化背后蕴藏着重要的能量,这需要数字化的专业人才作为基础。职业教育大多缺乏数字化思维,在教学上偏向理论,没有形成从上到下标准的数字化培养方式,有的职业院校只是认为运用电脑教学就是数字化,忽略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在数字化观念方面过于单一,只是不停地扩充硬件、电脑设备,来保证数字化发展。课程设置上没有从数字化发展的角度展开,需要不断突破完善数字化观念。
(四)职业数字化教育不够系统
职业教育逐渐认识到数字化发展的紧迫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还存在数字化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一是没有形成标准的数字化培养模式。近两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设置了大数据的相关课程,但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没有从数字化的角度从简到难,缺乏培养学生系统的数字思维能力。二是数字化培养零星分布。在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各个学期可能会涉及相关的数字化课程,但没有分区域重点研究,缺乏合理的规划。三是数字化培养缺乏战略性规划。大多数的职业教育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战略性规划,大多是一线教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有些专业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
职业教育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要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又要突出特色,培养复合型实用性人才。在此目标下,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需要突破“观念围墙”,不受社会偏见影响,增强数字化意识,重视数字化发展,系统成熟地培养实用性数字化复合型人才。
(一)增强数字化育人意识
2022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推进智慧教育,促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基地,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面对数字化发展的现状,需要增强数字化育人意识。目前,不少职业教育只是单纯增加了物质设备,不断开拓实训室建设,但是在真正用数字化的技术育人方面有所欠缺。数字化育人的意识不强,学生也缺乏引导,对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并不了解,对数字化教学内容不够重视,传统观念还未改变。职业院校要将数字化育人意识贯穿教育的各个层面,从上到下重视数字化发展,突破“观念围墙”,优化育人机制。
(二)构建数字化的治理机制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职业教育需要从治理机制上出发促进数字化转型。一是职业院校要构建透明的信息平台。该平台可供学生查阅并留言,让学生到教师直观上感受数字化的发展。二是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的两大角色学生和教师需要不断评价才能找准定位,不断改进,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采用数字化的评价方式。运用数字技术,将教育评价进行改革,构建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将数字化能力考虑进去,全面评价学生及教师,推进学生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重视数字化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是持续性多部门共同合作。职业教育的主力是中高职院校,在构建数字化治理机制过程中,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统筹规划,建立持续的关注和投入机制,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的治理机制,培养数字化人才。
(三)加强数字化师资力量
职业教育要想突破“观念围墙”,需要大量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职业教育专业的人才较多,但是具备数字化能力又具有高水平专业素养的教师较少,要从不同的方面来提高教师的数字化能力。一是引进数字化能力高的教师。在教师招聘环节,可以将数字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因素,从进入教师队伍时控制师资情况。二是多对现阶段的教师进行数字化、大数据等方面的师资培训。可以聘请数字化的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定期进行考核,督促教师不断进行学习。三是将数字化能力作为教师晋升的重要方面。教师能力的提高才能造就育人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进行职称评审、晋升过程中,将数字化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指标,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数字化能力。只有不断增强数字化师资力量,才能全面把握数字化思维,培育数字化复合型实用性强的人才。
(四)创新数字化育人模式
在国家信息化教育推动下,职业教育要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促进数字化转型,培育有数字化能力的人,为数字经济服务。一是构建完善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要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实训室设备,让数字化教学有条件、有可能。二是创新数字化课程体系。学生采用的教材要把好关,用具有数字化思维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资料可依。三是多方面运用数字化教学方式。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创新数字化的教学方式,采用数字化的课件,全面推进数字化发展。四是加强知行合一的数字化教学实践。职业教育要突破“观念围墙”,改变社会偏见,走出校园,与企业合作,打造知行合一的数字化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重视数字化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