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软科学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3-02-03闫泽斌刘延平韦琦
文/闫泽斌 刘延平 韦琦
0 引言
高校科研成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力来源,长期以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在高校科研成果中,硬科学成果相比软科学成果而言,获得的关注度更高、产出的效益也更大。据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的研究机构承担了全国软科学课题的近六成,但大部分产出成果为学术论文(占到全部软科学课题产出论文的六成),内部研究报告和内参文章只占到两成,获领导批示的成果数量更是不足两成。高校软科学研究人员多、成果丰硕,但较低的软科学成果转化率制约了高校软科学成果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本文围绕科研成果转化的三类主体,对高校软科学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高校管理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笔者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一部分学者基于软科学的特点识别了软科学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黄天柱等(2004)识别了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推广渠道不畅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强软科学基础理论建设、重视对软科学研究和推广,以及提高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管理水平;彭劲松(2008)总结了软科学成果转化的七大制约因素,并提出着力提高成果质量,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建设,加强成果转化的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加速软科学市场化进程,搭建研究者与决策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平台,加强队伍建设等建议。林世爵等(2017)分析了广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贺霄霞等(2022)探讨了水利软科学科技成果转化与激励相关问题。针对软科学成果转化过程的研究,如彭劲松(2008)探讨了软科学成果质量水平和成熟度,决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决策者素质等成果转化中的一系列中间环节,以及相关社会基础因素等;赵志耘等(2011)对软科学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组软科学成果转化的一次转化指标和四组二次转化指标;刘毅等(2018)研究了软科学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推广和传播环节,提出软科学成果传播与推广应该关注服务政府决策,要遵循学术研究和新闻传播的二元要求,以及要重视受众反馈,形成成果宣传推广的研究闭环。
本文以软科学转化过程为分析框架,分析当前高校软科学在供给、中介、需求三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在促进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方面的对策,以期于丰富国内软科学成果转化相关理论研究,特别是高校软科学成果转化方面的理论。
2 高校软科学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
科研成果转化一般涉及三类主体:科研成果供给方、科研成果需求方和转移中介。科研成果供给方主要是通过研究开发取得科研成果的机构;科研成果需求方主要是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政府、企业和个人;转移中介主要是促成科研成果交易的经纪人,以及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和科技人员。图1为科研成果转化三类主体之间的关系。
2.1 供给方:高质量成果的供给能力不强
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效果难评价,且收益具有间接性,这些特征导致了高校软科学成果的产生和转化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高校研究人员一般注重学术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相对欠缺,软科学研究成果实操性欠缺。一方面学术研究与实践之间存在巨大鸿沟,研究者深入到实践中观察、调研较为困难,更多是基于文献、二手资料进行研究,这导致所研究的问题不一定是管理实践的痛点,所提供的方案落地存在困难;另一方面很多决策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域研究者共同参与,然而,现实中组织多样化研究团队并进行深入合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大多数项目更多是把人拼凑起来,团队成员之间并没有有效协同。这些原因导致了高校承担了很多软科学项目,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出与之并不成正比。
第二,软科学成果的效果难以评价,导致大量软科学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充分转化。硬科学成果看得见、摸得着,解决问题立竿见影。相比而言,软科学成果通常是方案、政策,其能否产生价值、多长时间见效,充满了不确定性。软科学成果的效果难以评价使得成果需求方在寻求相关成果时更加看重研究者所在高校名气和研究者知名度,这致使软科学项目大多集中在名校和资深教授手中。软科学项目的分配不均衡,使得大量普通高校和年轻学者的科研成果无法通过项目展现并转化,进而导致了高校软科学成果转化率低。此外,长期的软科学项目分配不均衡也不利于高校软科学年轻人才培养,进而制约高校软科学的研究和成果转化。
第三,软科学成果收益的间接性导致了高校软科学研究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软科学成果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即使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通常也需要较长的转化周期,这使得高校软科学研究人员很难直接从其研究成果中获得经济收益。软科学研究成果更多被用于帮助获得职称晋升和学校奖励,因此,大量软科学研究只是停留在项目的结题报告以及发表论文上,并没有进一步转化成政策报告,或者形成可操作的企业管理制度。
2.2 需求方:潜在需求没有被充分挖掘和满足
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有些需求得到了满足甚至过度满足,而有些需求却没有得到重视,这都制约了高校软科学成果的转化。软科学成果需求方一般分为三类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本文将围绕这三类主体识别一些尚未被高校软科学研究重视但需求量较大的细分需求。
第一,高校研究人员对政府软科学需求没有充分挖掘。一方面当前高校软科学的项目和咨询报告更多是服务政府高层决策,基层政府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对软科学的需求并没有得到高校研究者的重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能否准确识别政策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直接影响了政策的落实效果。因此,基层政府在推动政策落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需要高校软科学研究人员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在服务政府高层决策的项目和咨询报告中,提供政策诠释的较多,提供备选方案的较少;在提供政策方案的项目和咨询报告中,迎合决策者偏好的较多,不同或质疑的声音较少。因此,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政府高层对客观、科学的政策咨询需求没有得到真正满足。
第二,广大中小型企业利用软科学成果的意识不强。大型企业比较重视科学决策,会邀请一些学者担任其战略委员会成员,企业运营流程也会通过设立横向课题寻求高校软科学研究人员进行优化。相比,中小型企业往往因为规模不大、业务单一,很多决策仍然依靠“一把手”经验进行决策,这类企业借助软科学研究提升决策质量、优化管理流程的意识不强。现实中,很多中小型企业凭借其创始人资源在企业早期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对未来发展战略不清、组织效率低下,最终制约了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
第三,社会大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前,社会舆论亟需优质内容和正确舆论引导。一方面,随着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等问题空前关注;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极大促进了内容生产者和需求者的联系,社会舆情的变化趋势日益复杂。然而,高校软科学研究者却在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上发声不足。高校软科学研究者大多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有着缜密的研究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产出的研究成果丰硕且优质,但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以论文形式,通过学术期刊在学术圈内传播,无法影响到社会大众,不能充分发挥其对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支持作用。
2.3 转移中介:软科学成果转化缺少专业服务
技术转移机构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技术转移中介机构高效协同的技术转移体系。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推动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纷纷支持、引导建立不同类型的技术转移机构。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已经建成11个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9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420个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5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36个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但是,我国现有科技转移体系偏向于硬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软科学成果推广及转化运营团队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科研成果转化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支撑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强有力的研究组织。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往往是跨学科、长周期的系统性工作结果,没有强有力的研究组织是无法聚集各领域优秀人才、协调各方面开展工作;此外,强有力组织能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进而保证各个研究项目的顺利推进。其次是专业的成果转移转化中介。专业的成果转移转化中介可以帮助科研成果所有者和成果需求者建立起联系,同时在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提供成果评估、相关信息披露以及技术产品营销等专业性服务,实现研究成果的供需闭环。显然,当前为高校提供软科学成果转化服务的中介还不够成熟。
3 高校软科学成果转化率低的应对策略
高校软科学研究是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高校软科学成果转化对我国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该充分积极发挥自身组织优势,推动科研成果供需对接,助力软科学成果转化。具体给出以下5个方面建议。
3.1 市场需求驱动,加强对尚未满足的细分需求的关注
一方面要加强与各级政府互动,既要为政府高层在重大问题方面提供客观、系统的决策咨询,又要关注中层、基层政府部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对软科学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中小型企业互动,激发他们对软科学在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的认知,将他们对软科学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总之,高校软科学研究要以未被满足的细分需求为出发点,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一套与市场互动的机制和流程。
3.2 项目驱动,激发高校软科学研究人员的科研动力
软科学成果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是高校软科学研究人员对科研成果转化动机低的重要原因。高校软科学研究人员,特别是年轻研究者,很难以个人力量获得政府或企业的软科学项目。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信誉的背书优势,积极对接政府、企业的决策需求,形成软科学研究项目,然后,以项目为载体组建研究团队,进而推进高校软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
3.3 优化团队构成,实现项目与人才培养的均衡发展
高校应发挥自身的组织力量,整合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域的科研力量,为高质量软科学研究成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此外,在项目团队人员构成中,既要有资深的教授,以发挥他们的引领把控能力,也要有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发挥他们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的优势。合理的项目团队成员结构,既确保了承接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又可以实现以老带新地培养后继研究人才。
3.4 加强项目监管,切实发挥软科学研究对实践支撑作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高校要组织专家力量对项目运营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项目成果能落地、能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团队则要深入决策实践,提炼关键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力求研究的独立性、成果的客观性,真正发挥软科学研究对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
3.5 强化成果传播,不断提升高校软科学研究的影响力
高校要对社会大众关心的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积极发声,可对软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提炼总结,形成政策报告;还可结合舆论热点,将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易读的媒体文章向外传播,为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