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高峰 创造更多首次
——20名科技人员入选2023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3-02-03潘慧
文/潘慧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挖掘一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广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引导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星”科学家,今年3月27日,广东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省国防科工办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继续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经过广泛发动、层层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等程序,广东省科协于5月30日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正式发布2023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来自广东省科研院所、高校、医疗机构、科技企业等单位的20名科技人员入选。
这20名科技人员都是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有的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克科技难题,勇攀科学高峰;有的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一线工作,全心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有的积极促进科技经济紧密融合,用科技服务发展和民生;有的扎根基层一线,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有的积极投身科普事业,为青少年点亮科学梦想……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创新故事。
醉心于基础研究 实现专业领域多个首次
今年的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中,一批入选者醉心于基础研究,发力技术攻关,实现了专业领域的一个个首次。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梁天骄和他的团队十年磨一剑,开展中子散射多学科应用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系列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关键平台与技术支撑。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王荣跃,将基础研究成果带离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取得一系列研究开发和工程化技术成果。2021年,他组建研发团队、搭建科研平台,当年就获得3项科技项目支持,并与多家本地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张晔立足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科研实践涉及合成化学、材料学、软物质物理、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作为博士生导师,她因材施教,为国内各大高校以及研究院所输送了多名青年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主任、讲席教授陈晓非几十年如一日投身地球物理学研究,甘坐“冷板凳”。他系统研究自由表面对震源破裂动力学过程的影响,首次提出了“自由表面诱发超剪切破裂”的概念及其物理机制;系统计算并给出了地震破裂相图,首次提出了地震断层动力学破裂扩展的第三种形式……
面向经济主战场 服务发展与民生
唯有面向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方向,科技创新自身才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下,广东科技工作者面向经济主战场发起冲锋。同时,面向未来,科技“新农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至今,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喻连香扎根惠州博罗,针对宝石加工产业存在的固废及废水分散处理难、胶体微粒自然沉降难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研发出了成套宝玉石加工固废、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显著提升宝石加工行业循环经济水平,促进当地珠宝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施世鸿长期致力于特高压直流、柔性直流、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应用,开展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完成世界首个±1100kV 直流场的研究设计,实现三端口直流断路器等7项世界之最。
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地质勘查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王家跃连续18年奋战在野外,带领10余名年轻科研技术人员扎根生产一线,致力于研发自动化技术和仪器设备。通过不断钻研实践,研制出一套自动化测井作业系统及设备,大大提高山区复杂环境下测井作业效率及机械化设备搬运的安全性,为我国南方硬岩型铀矿找矿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汕头大学理学院教授郑怀平持之以恒开展扇贝遗传育种研究,培育了海湾扇贝“中科红”、“中科2号”、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3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扇贝养殖产业的发展。
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的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畜牧师蒋荣彪,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号召,全力推进河源市养猪行业体系建设。三年来,他牵头组织防控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技术培训班,与多个乡镇签订产业扶贫合作协议,带动1900余户、8000多名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张桂红聚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研究,主持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广东省非洲猪瘟科技应急防控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由她牵头组建的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广州)成为非洲猪瘟防控的中坚力量,将科研成果书写在广东大地上。
以扎实的科研成果 不断占领科技创新制高点
科技创新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要从现实找问题、向创新要答案,只有把战略需求放在首位,才能看准方向行对路。广东科技工作者以扎实的科研成果,不断占领科技创新制高点,寻求新的增长点。
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王震宇专注纳米改性重防腐材料与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及应用,让基础设施实现60年接地全寿命服役,为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延长使用寿命40年以上。他以一项项过硬的科研成果,助力政府、企业解决现实难题,为我国电力、石化、交通、水务、军工等多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罗琴长期从事通用质量特性提升技术研究与服务,在贮存寿命评估、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航空发动机通用质量特性提升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为攻关一个个通用质量特性设计分析难题,她带领发动机团队长期驻扎在研制一线,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寿命周期内通用质量特性技术方案,初步建立了航空发动机通用质量特性技术服务体系。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同旭围绕土壤矿物、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等基础土壤学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面对土壤污染防治与粮食安全等重大国家战略需求,他在低温常压下成功制备纳米钛硅水溶胶,为团队开展稻田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奠定坚实基础;他研制的复合材料,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镉砷含量,为国家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新产品、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袁浩然长期从事基于低碳排放的有机固废高效清洁利用基础理论与新技术开发,在清洁热化解构、提质重构转化、产物进阶提升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为助力“双碳”目标,他在广州建立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能力提升国家级平台与示范基地,促进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实现高效、循环、绿色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张宪民深耕视觉检测、精密装配等前沿热点领域,十分重视成果的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授权国内外各类专利200多件,还培养出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攻克健康领域核心技术 实现科技惠民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正在不断增强。广东科技工作者在药品、医疗器械等健康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加速创新,实现科技惠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教授苏国辉长期专注哺乳动物视觉系统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研究,取得中枢神经系统再生领域的重要突破及一批国际领先成果,并首次揭示了枸杞抗抑郁的神经机制,为枸杞及其有效成分在精神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肖治宇注重提升医院业务水平,积极推进新手术和新项目,多项技术填补了医院乃至地区的技术空白。在国内较早推广践行“微创、精准”诊疗理念,推广腹腔镜肝胆胰手术的流程化、规范化,为推动国内腹腔镜肝胆胰手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担任援藏驻仲巴县医疗队队长期间,他完成了仲巴县历史上第一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腹腔镜手术,开创了仲巴县微创腹腔镜时代。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教授卢传坚长期致力于银屑病等难治性皮肤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银屑病病证生物标记物及中药靶点,创建了中西医优势互补的银屑病病证结合诊疗体系。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李尹雄聚焦肝脏疾病的病理和干细胞介导的再生研究,在国际学术界首先提出干细胞营养的概念,为生物人工肝的制造及细胞移植取代肝器官移植奠定了基础。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邵龙泉从事生物材料领域研究20余年,取得多项原创性高、影响力大的科技成果,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以品质好、价格低的国产口腔修复材料打破国外品牌的市场垄断。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患者能够镶得起一口耐用、逼真的牙。”
这20名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事迹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树立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价值导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一批“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和“卡脖子”技术,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为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