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国际商务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研究

2023-02-03唐筱芳

厦门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外贸职业技能

唐筱芳

前言

中国是世界贸易第一大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中国经贸发展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契机,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外贸市场的强劲发展客观上导致外贸人才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但是据调查发现,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近一半未从事该行业,而企业又找不到合适的外贸人才。高校培养的外贸人才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并没有完全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实践课程存在与企业岗位需求、职业技能要求相脱节的现象。随着1+X证书制度的启动,如何以X证书为导向,改革国际商务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和产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与国际商务专业相关的1+X证书制度概况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简称职教二十条)中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1”是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是基础,“X”是补充,两者相互贯通衔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同时提升高校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数字贸易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1+X 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对接数字贸易下的新技能、新岗位。自2019年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教育部先后公布了4 批次447 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试点[1]。目前,与国际商务相关的1+X证书主要包括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境电子商务多平台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境电商海外营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境电商B2C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据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管理服务平台公布的数据,目前有600 多所院校申请了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168 所院校申请了跨境电商多平台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2]。

国际商务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现状及问题

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人才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而这些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有赖于实践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因此,实践课程是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和职业技能证书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在课程学时设置比例上对实践性课程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时原则上不少于50%,从笔者走访调研的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来看,多数实践学时占到总课时的50%~60%之间。实践课程一般分为:校内实践课程、专周综合实训、企业岗位认知和顶岗实习等几种类型。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实践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践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职业技能要求相脱节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数字化逐渐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贸易数字化后产生了很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跨境电商、跨境直播等。很多传统外贸企业也纷纷转型对接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产生了很多新的外贸职业岗位,比如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专员、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专员、跨境电商直播运营岗位等,新的职业岗位和数字化贸易工作场景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需要具备外贸数据分析能力、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和运营能力、运用数字工具进行营销推广的技能、跨境电商直播营销的技能等[3]。

通过对本校国际商务专业近三年毕业生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约82%的学生工作中涉及数字化工作场景,约76%的学生需要运用到数字技术或手段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但是大约41.1%的学生认为目前掌握的职业技能不够,不能完全适应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新要求。走访的外贸企业也反映企业迫切需要懂得数字营销和数据运营的人才,而招聘的贸易类毕业生很多对这些领域并不熟悉,企业还要专门给他们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后才能上岗。笔者走访调研的几所高校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这反映出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相脱节,不能很好对接贸易新业态,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缺乏统一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分为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和职业综合实践课,对应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后者是建立在前两者职业能力培养基础之上。每一种职业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理论学习之后通过校内或校外实训才能完成。校内实训通常指校内实践性课程,一般安排在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的实践课时;专周实训有的学校放在校内,有的学校放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校外。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校内实践性课程、专周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训计划和安排往往是各自独立分开编制,没有一个统一的实训计划统领全局进行有序安排,例如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包括外贸单证操作、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跟单实务操作、跨境电商实务及进出口业务操作等,这些课程一般都会安排校内实践性课程,这些校内实践性课程如何进行有梯度安排,如何与专周实训和毕业实习进行有序衔接,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提升过程[4]。

3.校内实训投资不足,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薄弱

实训场所是学生职业技能得以锻炼和提升的重要场所,缺乏实践就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国际商务专业的实训场所根据实践课程的不同分为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有些院校建设的校内实训场所能够支撑校内实践性课程的开展,但是也有一些非财经商贸类院校,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本校特色的工科类专业,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实训室、实训设备和实训软件投入不足。比如校内实训所使用的实训软件已经过时,与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差距巨大,导致学生学非所用,到企业还需要另外培训才能上岗,不能实现无缝对接,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薄弱导致校外实训开展难度较大,通常的小型外贸企业只能接受少量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小而分散,很难接受大批量学生开展较长且深入的实践,所以很多校外实训只能是流于形式,比如专周实训的时候,老师只能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走马观花了解一下,或者实训基地只能安排一些并不是很对口的岗位让学生去实践,比如“双11”购物节帮忙给产品打包,学生无法深入工作岗位学以致用,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1+X证书试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1+X证书制度实施的效果。国际商务专业相关的X证书涉及外贸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和运营、运用数字工具进行营销推广、跨境电商直播等技能,这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职业技能都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对接外贸新业态下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新的职业技能。但是有些教师还按传统方式和内容教学,已经过时跟不上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因此建设一支符合1+X证书制度要求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5]。

国际商务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1.推进“课证融合”

1+X证书制度实施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学校与企业、教学与实践、专业与行业之间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局面,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工作,修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结合1+X证书职业标准和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将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学时、考核标准与“X”证书的职业标准、培训内容和要求相融合,将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工作过程相融合,推进课证融合,比如推进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与分析课程与1+X证书B2B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合,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与1+X证书多平台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合。对于外贸新业态所需技能,如果实践课程没有涵盖,可以通过专周培训或设置拓展课程进行强化、补充。要注重将外贸数据分析、跨境直播及新媒体运营等职业技能培训融入实践课程中,使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不仅能服务于传统外贸,也能服务于外贸新业态。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脱离职业、教学脱离实际、学生脱离岗位”的职业教育痛点[6],使人才链和产业链能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2.重构实践课程体系

以1+X证书为导向,改革现有的国际商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构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实践课程设置,邀请企业一起参与实训计划和教材的编写,将行业企业的新理念、新流程、新标准、新技术等纳入实践教学中[7]。统筹规划,校企合作编制一份统一的实践性教学大纲,将校内外实训有机整合起来,建立能有效对接1+X证书的实践课程体系,在设立实践课程体系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不同,合理安排教学梯度,注意前后课程衔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3.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在1+X证书制度下,要使专业对接行业、课程对接岗位、课堂教学对接企业实践,就必须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以1+X证书实施为契机,充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1+X 复合型人才培养,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实现共建共享。建议可以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对接新业态、新职业,建立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形成稳定的校外学生实训实习基地,通过他们提供的实习岗位、设备设施及软件平台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外贸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8]。另外,还可以通过引进校外资源进行投资,改善和提升校内实训条件,比如引入成熟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比如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平台,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X证书的培训内容开展校内实训,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为企业提前进行外贸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精准对接企业的用人需求。

4.建立创新型教学团队

要落实1+X 制度工作,需要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创新型教学团队。创新型教学团队的老师可以由本校专任教师和企业骨干讲师组成。鼓励本校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商务专业1+X证书师资培训,考取外贸新业态下的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并推动教师成长为1+X证书培训师,为1+X证书试点开展做好师资储备。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外经贸企业锻炼实践,了解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数字贸易工作场景、工作流程、技能要求,丰富实践经验,提升教师外贸新业态相关的实践技能,为课证融通提供师资保障。邀请外经贸领域专家、企业家及培训组织定期开展1+X 师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邀请教学团队中的外贸企业骨干讲师进校与专业课程老师开展双师同堂授课,通过他们向学生讲授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外贸业务,比如运用数字工具进行营销推广的技能,如何利用电商直播技巧引流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字贸易下,外贸行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技能。

结语

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借助1+X证书实施的契机,以就业为导向,对标X证书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职业技能要求,改革国际商务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建立能有效对接1+X证书的实践课程体系,增强教师团队教学创新创造力,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让毕业生具备学历知识,兼具多项职业技能,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增强就业竞争力,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和产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外贸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