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3-02-03吴晓华谷欣博郭东梅周廷扬

中国煤炭 2023年12期
关键词:管控标准化生产

吴晓华,谷欣博,2,郭东梅,周廷扬

(1.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市朝阳区,100013;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海淀区,100083;3.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016099;4.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在全球能源逐步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发展的当下,煤炭作为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未来一段时期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1]。选煤作为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的源头,在节约运力、提高全社会能源效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

1 我国选煤产业现状

选煤是指利用煤与矸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在不同密度或不同特性的介质中使煤与矸石(杂质)分离的方法,是实现煤炭资源分质分级利用的必要环节。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国外先进的选煤技术开始大力发展选煤加工,当时美国、欧洲多数产煤国的选煤占比已达50%。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煤炭开发利用技术的逐步规范和精细化,我国选煤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我国煤炭入选占比达到69.7%[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选煤技术起步较晚、设备比较落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历了工艺、设备装备的引进、研发、创新和工业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投产使用和在建的不小于1 000万t/a规模的特大型现代化选煤厂有40多座[4]。然而,与选煤企业及选煤技术快速发展和安全生产要求逐步提高相比,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还需进一步加强。

2 选煤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作为地面生产单位,选煤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其安全情况仍不容忽视。2000年后随着入选煤量的加大,选煤系统更加复杂,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鉴于选煤工作条件和作业流程,选煤企业事故呈现散发状态,目前还存在机械设备较多、工作空间存在瓦斯和煤尘等易燃易爆物、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违规操作和指挥时有发生等多种危险因素,选煤企业事故时有发生。

据有关事故统计资料显示,80%以上的事故属于责任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5]。结合选煤企业现代化、机械化、专业化的实际情况,笔者及其研究团队认为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生产作业人员和选煤设备。选煤过程中常见的5类事故为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和爆炸。

而造成选煤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选煤技术的发展,选煤工序和复杂程度增加,选煤生产链延长,使得选煤生产管理不足,进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6];二是选煤生产工人专业知识和培训不足,员工难以熟练掌握选煤生产先进技术,严重制约企业安全发展[7];三是选煤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其管理机构存在缺陷[8],特别是矿井型选煤厂,其安全管理由煤矿负责,然而煤矿安全管理的人员对选煤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为实现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通常会采取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调度管理、强化生产组织协调管理、强化煤质管控、加强选煤厂检修管理确保检修质量、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强化现场管理、完善基础资料、加强信息技术升级改造、严肃考核问责等措施[9]。

推行标准化是实现选煤安全生产规范化、高效化管理管控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完善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选煤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顶层设计的重要手段。

3 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状

作为煤炭生产的一部分,国外选煤安全立法和标准制定均与煤矿安全立法与标准化相一致。国外主要产煤国,如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均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以确保工人的职业安全、福利等权益,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立法层次高、权威性强、法律体系严密、完整性好,并要求煤炭企业遵守强制性安全法规和标准[10]。随着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也经历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标准化2个阶段的过程。

(1)安全质量标准化阶段。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提出了在我国所有的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要求;同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煤炭行业中各相关企业均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创建工作。随后各地方煤矿相关管理部门下发了各地方煤矿和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相关文件,出台了煤矿和地面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即考核评分办法,指导选煤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

(2)安全生产标准化阶段。2010年,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从而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16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全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对各行业已开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形式要求、基本内容、考评办法等方面作出了比较一致的规定;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并于2017年4月1日起实施。煤炭行业为规范井工煤矿、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陆续下发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2004版、2013版、2017版、2020版),有效提升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随着入选煤量的逐步加大,我国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主要产煤省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同煤炭企业研究、开发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制定并实施适应本地区或本企业选煤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因此研究制定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制定、实施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对于促进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非常必要。

4 问题分析及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当前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存在问题如下所述。

(1)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监管力度不足。当前选煤产业安全生产的标准仅有2023年度修订的强制性国标《选煤厂安全规程》(GB 43203-2023),宣贯时间还较短,在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的监督、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尚待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

(2)企业重视不够,标准意识有待提高。目前,在整个煤炭行业中,选煤企业还是作为煤矿的一个地面单位来管理,而相对于煤炭开采,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实施以来,选煤企业对该标准的实施和落实还不到位。同时,还有些选煤企业管理者、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甚至部分人员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于选煤具体工作可有可无,安全生产标准化对选煤企业的发展不会有影响,存在只重生产轻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思想。

(3)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结构还不统一和科学。山西省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结构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选煤工艺及机电设备管理、瓦斯煤尘管理、效防管理、放射源及危化品管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储装运系统管理9个部分,在总则中有目标与计划、组织机构与职责、技术保障、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持续改善等工作要求;但是在具体的评分考核却未将这些要求纳入考核范围,标准化体系不够合理和完整。国家能源集团公司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结构包括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生产标准化2部分,其中安全管理标准化包括理念目标和安全承诺、组织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持续改进7个要素,生产标准化包括厂区和工作场所、原煤准备、选煤加工、煤泥处理、运输与装车、主要机电设备管理、特种设备辅助设备与计量器具、质量管理、危险化学品放射源与库房管理、特种作业、承包商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调度事故与应急管理、职业健康14个要素,虽然涵盖内容较为全面,但还存在体系不够完整的现象。因此,应在对全行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实现管理高效化。

(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各不相同。安全风险管控是选煤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分,但是选煤企业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式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选煤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规范性、普适性、推广性。

(5)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管理存在差异。由于各单位理解、做法、情况的不同,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考核中,达标标准也各异,不利于同行业对比,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对标,乃至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都有待提高。

4.2 措施及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选煤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应坚持以“立标、学标、对标、达标”为着力点,持续推动选煤管理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环境标准化等系统建设,实现安全生产过程的全面标准规范化。围绕选煤生产全流程,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配备专人,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总体管控,加强过程监督。同时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求,全面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机构、计划、方案、措施等,积极引导全体员工关注并参与安全生产。

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对于推进选煤企业安全生产,规范选煤企业高效管理,全面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及建议如下。

(1)选煤企业建立需要健全管理制度,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全面梳理国家和行业层面选煤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标准,在选煤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提出安全生产相关机制、制度、计划、要求级考核评价办法,对于指导选煤企业安全生产、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强化考核力度、规范化生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统一思想,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当前,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相比,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相对薄弱。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岗位操作标准化,实现选煤企业生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广大职工对标准和标准化的认识,进而开展标准化达标活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认真落实国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严格控制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3)科学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全面厘清选煤企业安全生产全流程生产作业,并提出安全生产基本要求,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提供了统一、规范的理论依据,从而规范选煤企业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4)持续加强选煤企业的技术创新。选煤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更加快速准确地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人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状况和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也便于企业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创新,进而不断提升选煤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

5 结论

(1)随着选煤技术、选煤装备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要求的逐步提高,选煤的安全生产状况亟需改善。为了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研究并制定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成为必然。

(2)据调研,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存在制度不够健全、重视不够、体系结构不统一、风险管控要求不统一、达标管理存在差异等问题,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是实现选煤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安全高效生产的有效手段。

(3)建立健全选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不仅是选煤企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统一思想、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途径;还是科学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以及选煤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和重要助力。

猜你喜欢

管控标准化生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标准化简述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失控还是管控?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