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炎:揭开银杏亿万年演化的谜团
2023-02-03赵学
赵学
银杏,以其美观实用、惊人的生存能力、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以及传奇的演化史,历来为各国人民所传颂。郭沫若把它称为“东方圣者”,赞誉它体现的坚韧、朴实、和谐的东方精神。
银杏,也是古植物学和地层古生物学家周志炎院士的一生挚爱。而他自己,也正是银杏所代表的东方精神的践行者。
成绩很一般的少年
在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周家是世家望族。周志炎的父亲周季无从杭州商专毕业后,到上海滩谋求发展,在证券交易所工作。
1933年1月11日,周志炎呱呱坠地。周志炎有两个姐姐,作为这个家庭的第一个男孩,周志炎的出生为家里带来了许多欢乐和憧憬。由于家庭条件不错,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在开始识字时,父亲就为他买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儿童文库》。这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图书,对周志炎的早期智力开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不久上海沦陷,年仅5岁的周志炎和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一家人先逃避到浙江兰溪乡下,半年后又绕道温州返回上海法租界。
周志炎的早期学业就是在一个“弄堂小学”里开始的,到小学二年级,他才进了一所离家不远的私立学校。由于教室比较拥挤而且昏暗,加上周志炎从小就近视,在天色较暗的日子里常常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从三年级开始上英文课。当时的老师不重视发音和听、说等基础训练,学生才认得几个单词就被要求读原版的英文语法著作《纳氏文法》、背诵文法规则。周志炎实在记不住,对英文毫无兴趣,继而害怕上英文课。除了英文成绩很差,在小学时,周志炎的其他学科成绩也很一般。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志炎考入上海市敬业中学。当时,敬业中学的师资和教学条件都较好,但周志炎的成绩仍属一般。由于学校离家远,每天除了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他还沉湎于球类等活动,学习的主动性很差。高中二年级开始分班,由于英文成绩差,他被分到乙(文科)班。但周志炎并不喜欢人文科学,不愿强记人名、地名和朝代等,觉得枯燥乏味。后来,原在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来学校开讲自然地理课,奥妙无穷的自然界一下子吸引了他,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此他喜爱上生动活泼的生物和自然地理。有一次,学校组织到震旦博物馆参观,他被各种各样的实物标本吸引住了,逐渐沉迷于这片神秘的世界。于是,他开始在公园里采集花草叶片、种子和昆虫等做标本,在家胡乱地用瓶瓶罐罐做简单的化学实验,还和同学远足到高昌庙去抓蟛蜞。这一切,对他后来的专业选择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古植物的学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志炎进入浙江大学地理系学习。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转入南京大学地质系。1954年1月,周志炎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在浙大和南大期间,周志炎得到地理学前辈朱庭祜、李春芬、郭令智等人的教诲,到古生物所后,又跟随了我国古植物学奠基人斯行健,当他的研究生,后来又长期在古植物学家李星学的领导下工作。在这些前辈和老师的教导、提携下,他进入了科学的殿堂。周志炎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幸运地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又躬逢改革开放的盛世,在壮年时代有幸出国学习、交流,获得了国外名师的指导和帮助,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学术信息和动态。
1980年9月底,47岁的周志炎第一次飞出国门,赴英国访问进修。到英国后,周志炎得到古植物学一代宗师哈里斯教授的倾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了解并掌握了国际古生物学研究的现状、潮流、发展趋势以及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为以后的工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河南义马地区发现了许多银杏类果实的化石,弥补了银杏类化石的空白,这让周志炎兴奋不已。那时,因为缺少有学术价值的化石,在世界古植物学界,有关银杏的研究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周志炎决心借助新发现的化石,研究银杏家族的面貌和发展过程。他将现代科学手段引入古生物学研究,在我国古植物学界率先提倡和应用支序分类学说、异时发育和整体重建等方法论,采用电子显微技术和超薄切片等手段,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古银杏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1989年,周志炎在德国大型古生物图志上发表了关于中国中侏罗世银杏的论文,首次根据胚珠器官研究证实了最古老的银杏属的生存年代,并证实了地质历史时期银杏的营养和生殖器官以退缩为主的进化过程。之后,他又发表了对银杏科已灭绝的拜拉属的雌性生殖器官的研究,并结合中外银杏目其他成员的营养和生殖器官的资料,应用支序分类学说等对中生代银杏的系统发育和进化趋向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大提高了世界古银杏研究的水平,成果多次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教科书采用引载,使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03年6月19日,周志炎等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报道了在辽宁义县发现的1.2亿年前的银杏化石,填补了目前已知1.7亿年前最古老银杏向现生银杏演化进程中的“缺失链环”,显示出银杏演化中长达1亿多年的“迟滞”势态。这是国际银杏研究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永葆平常心的老人
2018年11月16日,周志炎获得由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与新华公益联合颁发的终身成就荣誉。但是面对媒体的采访,周志炎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海洋里的一滴水,在古生物学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取得的一点儿成绩,包含着许多野外现场工作的同行和合作者的劳动,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热情帮助,也就谈不上自己的研究成果。
尽管拥有众多头衔和荣誉,但周志炎从来没有“大师”的气势、“权威”的派头,一件200多元的棉袄穿了好几年,毛衣的袖口、领口坏了,缝一缝继续穿。
近年来,年事已高的周志炎总是自己坐公交车上下班,不论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从来不要单位安排小车接送。他说:“不想麻烦别人,自己也习惯了走走路、散散步,坐公交车又方便又锻炼身体。现在媒体和社会把院士捧得很高,在一般人眼里,院士很神秘、很了不得,几乎无所不知,其实院士也是普通人,不过是在某个学科、某个方面做了一点儿工作而已。每天有那么多的人乘公交车上班,院士坐公交车上班也很正常。”
周志炎常说自己很幸运,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很多,当年报考地理地质专业,一方面是自己的兴趣,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担心考不上钢铁、化工、机械等当时的热门专业。他还说,敬业中学在他们这一届有3位院士,还有许多比他优秀的同学因专业条件等原因没能成為院士。
但在周志炎的学生眼里,“德高望重”是他最准确的人生评价,“穗重低头”则是他最真实的品格写照。
(责任编辑:白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