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助力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2023-02-02张琪琦徐开妍
张琪琦 徐开妍
摘要: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支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国际中文教育处于国际文化交流的前沿领域,是助力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提高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增强对外文化传播意识,提升国际胜任力,对于缓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国际传播困境十分必要,同时也可为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全人类共同价值;文化传播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包括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六大内涵。[1]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方可发挥其优势形成战略力量。[2]当下传播技术推动信息自由化流通,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传播领域的扩大让中国叙事逐步走向世界中心。助推中国国际传播 “五力”离不开共同价值理念的联系,如何更好立足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利用其平台优势,进一步扩大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广度与影响深度,是值得不断思索的。探究专业角度下推广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更有利于实现高质量赋能作用和动力价值,形成有效国际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3]更好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文化传播体系。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也面临诸多的挑战。西方国家把控舆论,中国叙事无法真正走进民众之中。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故事,特别是讲好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故事,推动理念价值更深入人心。而专业性强的人才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起桥梁作用,是传播与引进优秀文化、科技、思想的重要窗口。国际中文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缓解传播困境、助力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传播的基础一环。
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困境
(一)中国形象危机
后疫情时代,国际传播视域的背后实际上是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舆论生态愈发复杂,媒体传播形式更加多样,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与西方国家间的信息鸿沟。西方国家主导舆论传播,使信息传播趋于垄断,舆论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在刻意的污名化下,“威胁论”“主责论”等言论对中国形象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单一刻板、内外评价的巨大反差等因素进一步催发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危机,被认为是一种声誉资本的匮乏。此外,国内传播业存在内外边界重构的问题,即对外输出单一匮乏,一味秉行拿来主义,过分讲究对内对外传播形式与边界问题,故而思维受概念框架限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与进程。
(二)传播媒介复杂化,舆论作用变大
助推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播离不开舆论引导,但目前存在舆论内外不统一、媒介传播平台感染力不足、传播形式传统化、海外受众有限等问题。从相关海外调查问卷可知,大多数外国普通民众了解中国的新闻报道途径很少很单一且刻板印象较浓;海外受众群体数量有限;缺乏颇具感染力、知名度的传播媒体平台。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平台建设也存在不足与待完善的地方,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视。有关研究从高校智慧云平台入手,如唐风汉语、五洲汉风和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学平台;也有从资源库建设研究入手、从AI结合研究入手等,但在以人为媒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对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推广不足
文化影响力是我国国际传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助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4]方能展现中国文化魅力。但是,传播内容未能真正深挖人文底蕴,传播内容仍显固定老旧,未筛选出独具内在特色的文化项目。突出表现在人才传播未能将中华文明与我国的历史文化、非遗产业、国家政策、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从中国话题向世界话题转换,缺乏重点涉及对象,即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和生态等方面。[5]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传播,在对外传播形式上也未能较好利用 “共情叙事”去探究情感态度倾向,如生态方面的传播只涉及绿色能源这类泛化政策,不能聚焦在生态城市等具体项目推广上,导致海外受众缺乏一定的共情与理解;在文化传播方面,聚焦点可以不仅局限于传统优秀文化,也可包含现代优秀文化,如新一代国潮文化IP冬奥冰墩墩系列、以敦煌 “天妤”为代表的虚拟数字人拓文旅活动,再如引领户外旅游潮流的露营旅游,展现中国茶文化的茶技艺交流会,等等。[6]
此外,传播者时常带有主观化倾向,与受众之间互动性不足,在传播传授过程中未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化讲解,未形成一定的传播矩阵。
(四)缺乏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人才是国际传播的关键。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专业人才要有更高的综合交际能力。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要素。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国际事件的关注度不高,自身外语能力不足,对外交流过程中不能达到会意、转意的效果。此外,存在跨学科综合能力不足的情况。以文理人才为例,理科人才的文学知识储备不足,在文化演变、基本历史史实等方面未形成有关具体化概念;文科人才在计算机处理方面存在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不能较好利用相关电脑软件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分享,无法做到高效、准确。在价值观与态度方面,部分学生缺乏综合交际技能的培养,在跨文化交际与交流中不能进行有效互动与学习。[7]
(五)来华留学生未能做好中华文明的二次传播
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华文化认同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留学生对中华文化二次传播起着桥梁连接的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多为对其认同度方面的研究思考,鲜有对留学生是否具有二次传播效能的研究。
全球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存在不同文化交流方式,在价值理念、饮食习惯、知识结构、接受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影响二次传播的因子在相关研究中体现为局限性的文化观念和多元化的价值观选择。此外 “跨文化”框架下差异性文明存在认知偏差,且缺乏专业基本功和跨学科综合能力人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学生教育。[8]
二、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国际传播力提升路径探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立足本专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可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推广。为确保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进一步传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显得格外关键。这包括两部分:一是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培养自身综合能力;二是增强对外文化传播意识,提升国际胜任力。
(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培养自身综合能力
1.课程内容要多元化、系统化,加强跨学科文化交流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在对外传播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具有融通中外的黏合能力,对相关国际政治导向政策与国家形象塑造方面关注度较高、针对性较强。故而学习的课程体系可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象化的项目相结合,分别从教学教材、教学对象、教学主体、媒介传播等途径加以细致分析,将家国情怀与国际化、全球化紧密联系,从更宏观长远的视角引导学生思考 “归与来”的问题。国际教育关乎国际关系、政治、文化等,在多元一体的观念下促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9]
从课程内容上来说,可以将文化项目与教学项目相结合,确定应体现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技能课型中的文化要素,将文化要素渗透到各级、各类教材的课文内容、对话情境、文化注释、词汇及语法点释例、听力文本、阅读材料、课外练习等部分。
此外,可开设相关信息技术课程,并纳入学生学年考核绩点。当下正如何国平所言:“信息传播技术 (ICT)发展带来跨境信息自由流动”,[10]虚拟或第三交往空间的兴起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全媒体时代下,要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相关自媒体传播新功能,开发多元文化体验模式。
2.加强优秀文化的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优秀文化得以传播的前提是知名度。举行优秀文化展示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让学生对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唤醒对传统技艺的回归;另一方面可以扩大交际圈,让崇学、笃行之风在活动中重现,鼓励学生学会交友、为人友善、乐于交流学习。优秀文化展示活动可以涉及传统手工艺、历史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技艺等多方面。
(二)增强对外文化传播意识,提升国际胜任力
国际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包括两个部分: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
1.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发挥教学对象的二次传播作用
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生以语言学与教学法为基本专业课程,将语言视为交际的工具。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Hanvey[11]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交际、交流思想是基本能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以合理利用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流。跨文化视域下,随着区域差异性增加,应对语言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偏差也有了更明显的优势。此外,可进一步扩大在对外教学与中外交流中与留学生的接触次数,为后续研究提供大量有效的研究样本。同时也可以通过 “以人为媒”的柔性传播、共情传播,使留学生更了解、更喜爱、更接受中国文化,以便有效发挥二次传播效能。[12]
2.拓展自身学科习得的交叉性、国际化
跨学科新型人才是新时代下学科交叉产生的结果。“转文化”背景下,传播内容缺乏世界性对话基础,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突破单向度的国家叙事,将民族文化的 “独特性”与全球文化 “普适性”价值诉求相连接。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也应该适当接触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等课程,获得一定的技术知识与科普常识。学生可以积极利用学校设立的联合培养、校际交换、研修学习等国际交流平台,提高自身全球胜任力。[13]
3.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应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推动创新进步。积极参与高含金量赛事,逐步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意识。在专业课程方面,通过针对性地研究与改进,结合专业教学与实践分析,培养教学结合的 “翻转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践行新型教育观,锻炼学生的实践互通能力,进而增强对外传播意识。
三、结束语
新时代国际传播视域下,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 “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传播困境,要更好发挥 “以人为媒”的学生叙事共情传播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优势。当下,重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更好构建知华友华的朋友圈,营造更有利的友好语言生态和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习近平: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EB/OL].[2021-10-2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1025/c1024-32263387.html.
[2] 2021年9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内容[EB/OL].[2021-12-16].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12/16/c_1128161280.htm.
[3] 李星儒.全媒体时代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使命与路径[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03):72-84.
[4] 张治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同建构路径[J].理论学刊,2018(04):79-85.
[5] 张毓强,潘璟玲.内外弥合: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全球价值趋向[J].对外传播,2022(10):73-77.
[6]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 滕文生.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4(11):12-19+93.
[8] 陈鑫.“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宁夏社会科学,2018(05):70-75.
[9] 雷洪鸣,张娜娜.来华阿拉伯留学生对中华文化外推的影响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1):247-248.
[10] 靳越然.教育信息化视域下国际中文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究:以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云平台为例[J].中国信息化,2022(09):78-79.
[11] 张月月.对外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新闻爱好者, 2019(04):59-62.
[12] 刘继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13] 吕梁.《中国范儿》:微视频国家形象传播的有益尝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9):93-95.
基金项目: 1.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项目编号:202310300123Y;
2.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的江苏当代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项目编号:22YSB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琪琦,女,汉族,江苏启东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
徐开妍,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及中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