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城区景观环境提升研究

2023-02-02高颖

佛山陶瓷 2023年12期
关键词:老城区居民景观

高颖

( 青岛城市学院,青岛 266000 )

1 前言

城市老城区改造与更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建设措施。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老城区的景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我国于2019 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市更新”,于2021 年3 月首次写入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将正式全面推开。

由于我国城市发展过程的复杂性,虽然这些老城区积累了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和特色文化,且部分建筑布局还具有一定的内涵意义,但无法融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与现代、干净、整洁的城市外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城区的住宅建筑一般都相对密集,缺少绿地。许多城市为了摆脱这些落后的特征,采用推土机和重建的方法进行整体重建,结果失去了城市原有的居住文化特征,使城市看起来都是相同的。同时,这种转变也对老社区的原生活群体带来了影响,广泛的改造方式打破了他们的生活节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他们对原始生活环境的熟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研究表明,老城区的公共空间环境是根据居民日常的自主行为活动创造出来的,是激活城市特色的源泉。因此,在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景观环境更新中,有必要结合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在城市老城区文化的引领下,基于对部分影响城市整体外观的城区景观进行二次评价和更新设计。更新过程则需要居民、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以改善公共功能空间的更新设计为主。此外,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和提升需要从激活和优化入手,而激活和优化的重点应是创造而不是重建,重点是营造人性场所。如何平衡城市建设与住宅的关系,如何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区域文化特征,找到传统价值与现代性的契合点,不随意抹去任何时期的文化印记,实现城市环境中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是我国老城区城市景观更新所面临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城市语境在中国老城区景观更新设计中的意义

城市语境是指城市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的积累。老城区环境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一环,老城区的景观环境提升应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满足城市文化和传承的内在要求。老城区景观更新设计与城市发展背景的关系主要涉及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的区域文化环境。虽然中国城市对老城区的更新工程已经进行了多年,但由于对城市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忽视,造成了许多失败案例。目前,老城区的景观更新与环境提升已成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不足问题的手段之一。对于城市背景的研究和分析是老城区景观环境更新改造的前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研究城市老城区景观更新设计时,有必要分析它与自然生态环境、区域特征、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措施,为老城区景观更新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1 老城区景观更新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市老城区的许多居民都保留了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景观环境转型的前提是以居民为主要考虑对象。正如景观设计大师俞孔坚所说:“对中国来说,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园林设计,更多的服务于公共。因此,有必要根据文化元素和属性进行景观设计,打造符合居民原始生活习惯的活动场所,社区交流、休闲空间、集会广场、宗教祭祀场所、具有科普文化教育性质的街区公园等。”城市景观功能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环境的心理需求,老城区景观环境提升也应以此为基础,提供满足不同人不同活动需求的各种公共空间,融入情感特征,赋予居民归属感,使景观设计与人居环境能够相互渗透。

2.2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对城市老城区景观更新设计的影响

城市老城区往往有许多具有自身特点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在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改善老城区景观环境的前提下,应该对自然生态环境采取整体优化策略,合理利用场地现有环境进行更新和改造,这对城市的整体景观环境改善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城市老城区整体景观更新设计中,要以景观生态学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以此来连接各区域之间的景观。要注意三维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的应用,尽量选用当地本土树种,保护自然水体景观,且设计应符合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自然水体的生态原则,通过上述手段延续原有的生态环境特性。

2.3 区域文化特征对城市老城区景观更新与设计的影响

老城区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老城区的景观改造都出现了城市景观形式同化的趋势,这就导致了城市区域文化特征的丧失。因此,探索城市区域文化特征,并与景观设计更新相结合,是展示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从人文、历史、社会、自然等多方面考虑景观环境更新设计,提取和利用城市自身的区域文化符号,通过有效的手段传递区域文化信息,利用优化功能、重建社会活力、多学科参与等方式,这些是老城区景观更新和设计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2.4 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老城区景观环境更新设计

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指导原则,研究老城区景观改造的设计特点,在改造过程中,逐渐改善城市环境,解决社会化问题,带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原有设施的改善、生活环境的改善、建筑空间的再造等,涉及的内容多且复杂,必须从经济、环境和社会多方面综合考虑。

因此,在老城区景观环境提升设计中,首先要根据老城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采用经济可行的适应其生活需求的环境景观设计。其次,为了保护老城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应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最后,尊重原住居民的生活方式,保留原有的人文特色,合理开发再利用。

3 老城区转型中景观更新设计的路径探索

许多老城区在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都有差异性,因此,在老城区景观转型中,必须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采用景观“微更新”的设计手法,确保城市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这是促进老城区景观提升设计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还需进一步加强老城区景观更新理念的推广,激发公众参与老城区公共空间景观更新的积极性,实现城市共建、共同治理、共享治理的创新理念。

通过进一步讨论和分析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城区景观更新和设计策略,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1“补丁与拼贴”的修复与更新方法

考察老城区景观及文脉环境,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改造的方式。以“补丁与拼贴”的形式保护具有重要特征及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和景观格局,有效实现生态发展、文化进步,形成对老城区的有效维护。将景观关键节点、元素和空间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老城区景观网络框架的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老城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系统的城市景观改造需求,进行修复更新设计,推动城市发展。此外,可以采用叙事方法研究老城区景观改造设计的特点,使特色景观成为连接新老城区之间的媒介,推进老城区景观整体发展。

3.2“旧”的整合更新模式

老房子、庭院环境、老树等,在老城区中,是居民珍贵的记忆载体和精神支持。因此,在更新老城区景观改造设计的属性时,应通过对历史文化、景观结构、文物、植物等物品进行修复和组织的形式,保持旧如旧,不采取新的方式改变,而是保护其原有外观,作为景观特征环境的历史元素。

3.3“场景恢复”的更新模式

生活在老城区中的原居民,徘徊在他们记忆中更多的是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老人在阳光下聊天的场景,孩子在院子外玩耍的场景等等,这些已经深深沉积在居民的内心深处,不能被抹去。因此,在对老城区特色景观进行改造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要恢复这些居民的生活记忆场景。在改造实施过程中,应明确定位原场景的空间位置,尽可能恢复场景环境特征,并采用合适的新材料新技术对现有的损坏场景进行修复与更新。

3.4“记忆拼贴”的集成与更新方法

在老城区的景观改造和设计中,可以通过特色景观的方式保存具有记忆关键点的地方,展示其“历时”特征,在景观中延续他们的记忆。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使其能够与新环境拼贴在一起,作为人们记忆的载体,有效地融入城市新时代的发展。一些能够体现城市记忆的物品可以继续保存在老城区,通过这种方式引起记忆共鸣。对于根植于居民记忆中的物件,通过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提取其元素拼贴记忆的方法,用于景观设施的更新和设计中。

4 案例参考——在我国老城区景观更新设计中的应用

青岛市市北区老城区是基于当前的环境状况,和居民不同的心理和生活需求,结合其自然条件和区域特征,经过全面调查分析,采取“保护”“修复”“更新”等不同的景观改造方法,挖掘和继承居民现有生活条件的各种积极因素,保护其景观重建,用设计连接历史,呈现地方特点,并为老城区特色景观的更新制定了设计方案。

首先,由于该地区建筑密度高,没有公共绿地来满足居民和家庭的需求,不适合将原有建筑拆除并重建。因此,在改造过程中,拆除少数没有价值的建筑,修复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形成和谐的建筑社区关系,采用与楼层高度相似的建筑构件连接,在这些连接建筑的屋顶上设置绿地,直接通过楼梯到达屋顶。一方面可以解决该地区公共绿地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该地区形成小气候调节系统,缓解夏季的潮湿闷热气候问题。

其次,在路网的聚集点创建新的公共绿地区域,在此创建屋顶花园、林荫大道、绿地集中的休闲区,提供休闲亭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地和环境。“狭窄街道”的特点被保留了下来,同时创建了一个新的街道系统,拆除了一些没有价值的旧建筑,保留了几条旧街道,在建筑外加装了外部电梯,建筑及公共绿地周围还设计了停车位,并设计了许多公共服务设施。

最后,通过区域景观、休闲广场和内环的改造设计,将集中绿化、道路绿化与住宅绿地相结合,打造出景观丰富、布局合理、开放、安全、美丽、健康、人性化的生态环境。景观设计遵循“材料就位”的原则,选择当地的建筑材料、花卉、树木等,可以呈现四季的景观。绿色景观休闲带结合当地地域特征,通过屋顶绿化的设计形成三维景观绿化系统,这一系列的设计策略将促进景观设计的发展,从老城区带动青岛城市景观环境提升。

5 结论

我国城市老城区的更新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找到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原处采用推土机简单、粗糙的重建方法。设计师应根据人类环境行为的需求,根据场地环境的实际情况,突出老城区城景观特征,结合城市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区域文化因素,学会从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综合考虑,创造适合城市和城市文化背景的城市环境景观。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人文、自然生态等环境才能得以有效地延续,引导中国老城区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型,同时建设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中国城市。

猜你喜欢

老城区居民景观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老城区科技企业上市的促进政策探讨
你睡得香吗?
调蓄池在新老城区雨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