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塘田林居: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景观探析
2023-02-02肖礼军王海力
肖礼军 余 妙 王海力
XIAO Lijun* YU Miao WANG Haili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 401121)
( Western Branch of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Chongqing, China, 401121 )
川渝丘陵地区是人口密度和垦殖度较高的地区,地形起伏和缓,土地利用破碎。基于其乡村聚落规模小而分布散的特点,将彼此临近、相互关联的多个聚落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并从自然生态和乡村治理的角度,提出“乡村聚落单元”的概念。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的乡村聚落单元识别和图解分析,总结提炼出川渝丘陵地区“丘塘田林居”乡村聚落模式,并对丘塘、丘田、丘林和丘居等景观构成要素加以解析。进一步对比浅丘和深丘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差异,揭示丘陵地形对乡村聚落景观的影响。基于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智慧,对当代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提出建议。
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单元;模式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人们居住,并从事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由一组建(构)筑物和周边环境共同组成,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体,其分布、形态和内部结构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不同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受此影响,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亦呈现显著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属性,进而形成特定的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景观研究始于19世纪,最早在捷克、荷兰、德国等国家展开,代表人物如德国地理学家科尔(J G Kohl)、梅村(A Meitzen)等,研究内容主要为乡村聚落形态、景观类型及影响因素[1]。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乡村聚落景观演变、乡村文化景观、地域景观特色、可持续发展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与乡村聚落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相互促进,取得了丰硕成果[2]。针对中国的乡村聚落景观,金其铭[3]梳理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相关研究,总结各个阶段研究特点;彭一刚[4]分析总结中国传统村镇聚落景观的影响因素和不同地区村镇聚落景观的特点;李立[5]以江南地区为例,研究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王彦辉[6]基于对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及其演化研究,提出在地性营造策略;孔雪松[7]针对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提出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方法。针对川渝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学术界对川西林盘关注度高,研究系统而深入,但缺乏对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的系统研究,且既有的研究侧重于土地划分和农业经济、聚居点布局优化、乡土建筑和民居景观等方面[8-10],对乡村聚落单元与聚居模式缺乏关注。本研究以“乡村聚落单元”为切入点,总结川渝丘陵地区“丘塘田林居”的乡村聚落模式及景观要素,并对浅丘和深丘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进行对比,以揭示不同丘陵地形对乡村聚落水景观、田园景观、道路交通与聚落形态的影响,进而提出对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的启示。
1 研究对象、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对象
川渝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过渡带,高差悬殊、地势起伏,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位于该地区中部的四川盆地地势低矮、人口稠密、城镇密布,在约16万km2的盆底范围内,平坝约占7%,丘陵约占52%,低山约占41%。根据地理特征,四川盆地可分为盆西成都平原、盆中方山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三部分(图1)。本文所指的川渝丘陵地区包括盆中方山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的谷地部分。该地区降雨充沛、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苗木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元经济十分有利。
图1 四川盆地地势图Fig.1 Topographic map of Sichuan Basin
研究选取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的乡村聚落开展研究。前者位于盆中方山丘陵区、威远县东南部,辖区面积47.20 km2,下辖2个社区和10个行政村,2018年末户籍人口34 112人;该地区属浅丘地貌,海拔300~400 m,绝大部分地区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30~80 m(图2)。后者地处盆东平行岭谷、渝北区北部,区域面积112.79 km2,下辖2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2018年末户籍人口33 997人;该地区属深丘地貌,海拔380~800 m,大部分地区坡度在20°以上,相对高差50~150 m(图3)。
图2 浅丘地区典型地貌:四川省威远县向义镇Fig.2 Typical landform of shallow hills: Xiangyi Town, Weiyuan County, Sichuan
图3 深丘地区典型地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Fig.3 Typical landform of deep hill area: Cizhu Town,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1.2 研究方法
(1)类型学研究方法。基于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将彼此临近、相互关联的多个聚落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并提出“乡村聚落单元”的概念。在识别乡村聚落单元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聚落单元,识别其特征要素构成及相互关系,探寻乡村聚落景观表达背后的形成机制,进而总结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景观模式。
(2)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浅丘和深丘两种地貌区的乡村聚落加以研究,比较其乡村聚落景观构成要素和景观差异,分析认识丘陵地形对乡村聚落景观塑造的影响。
1.3 数据来源
研究基于四川省威远县向义镇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2020年的地形图、卫星影像图、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和现状调研资料。对数据的处理包括:(1)基于地形图识别汇水分区,并与自然村管理边界进行叠加分析,以确定乡村聚落单元;(2)选择若干个聚落单元,提取道路、建筑、沟渠、塘坝等现状地物和农田、林地、水面、建设用地等用地图斑,作为研究基础数据;(3)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和归纳总结,为研究结论提供支撑。
2 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点
2.1 地形起伏和缓、形态丰富
川渝丘陵地区是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作用下,地壳整体抬升而来,其地表呈波状起伏,海拔高度200~500 m,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100 m,起伏不大,坡度较缓。该地区地形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无明显脉络,呈现出隆起的丘岗和下凹的冲沟交错相间的褶皱形态。丘岗较为低缓、顶部浑圆,是久经侵蚀的产物。冲沟较为短窄,呈珊瑚状或树枝状,冲沟底部相对平坦,宽度一般不超过100 m,并在局部形成小块平地。丘陵地区微地形丰富,有丘、坡、坪、坝、坳、岗、梁、塆、塝、咀、溪、河、冲、沟、滩等,每种地形根据土质水况、大小方位、相互关系等,又划分为多种类别,从丘陵地区丰富的地区命名上可见一斑。
2.2 土地利用破碎、林田交错
川渝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坑塘水面等相互交错,呈小块的分散不连续状态,土地利用破碎。以威远县向义镇为例,全镇耕地面积26.99 km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图斑2 602个,平均每个图斑面积约1 hm2,而每个图斑又包括多块农田,以田坎为界的单块农田大不过1 000 m2,小则仅10 m2左右;林地面积7.04 km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林地图斑2 398个,平均每个图斑面积约3 000 m2(图4)。这种用地方式契合丘陵地形特点,适宜开展农业种植、经果林木、家庭养殖等多元化农业生产,但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
图4 威远县向义镇用地图(局部)Fig.4 Land use of Xiangyi Town, Weiyuan County
2.3 乡村聚落规模小、分布散
川渝丘陵地区乡村以散居为主,一个自然村往往由多个小聚落组成,每个小聚落多则几十户,少则几户或独户居住,这既不同于中国东南丘陵地区的家族式聚居模式,也不同于成都平原的小规模林盘聚居方式。以威远县向义镇为例,20户以下居民点户数占总户数比例83.4%,20~40户占比约11.9%,40户以上约4.7%。分散居住的方式契合丘陵地区破碎化的耕地分布,方便农田耕作,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具有突出的田园景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往和村庄内聚力弱等问题。
3 乡村聚落单元及“丘塘田林居”模式
3.1 乡村聚落单元
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小、分布散,针对民居和单个小聚落的研究难以发现聚落与环境、聚落与聚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有必要将彼此临近、相互关联的多个小聚落及其所处环境作为整体加以研究。乡村聚落单元的识别可以从自然生态、农业生产、社会网络、乡村治理等方面展开。鉴于川渝地区分散型村庄的特点[11],着重从自然生态和乡村治理两个角度来认识和识别乡村聚落单元。
研究基于地形图进行汇水区分析,识别最小汇水单元,并将其与自然村边界进行叠合,发现二者高度重合(图5),这表明汇水在川渝丘陵地区自然村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作为丘陵地区重要的汇水通道,冲沟在丘陵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冲沟内是优质农田,冲沟旁则是村庄分布的重点区域,而围绕水资源和冲沟的开发利用则促进了自然村的形成,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基于自然汇水分区和自然村边界,以威远县向义镇为例,在乡村聚落单元识别的基础上加以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乡村聚落单元面积为10~20 hm2,户数20~35户。
图5 威远县向义镇聚落单元划分图Fig.5 Division of settlement units in Xiangyi Town, Weiyuan County
选择威远县向义镇典型乡村聚落单元加以分析,发现其具有明显 “丘底冲田、丘脚村居、丘坡旱地、丘顶林地” 的垂直分层特点(图6),并由丘岗、冲沟、堰塘、冲田、旱地、林地、农房、院坝和道路等要素构成,且要素分布具有相似性,本文将其归纳为“丘塘田林居”乡村聚落模式(图7)。
图6 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垂直分层特征图Fig.6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hilly areas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图7 “丘塘田林居”乡村聚落模式图(左)与形态图(右)Fig.7 Rural settlement pattern (left) and form (right) of “Hills-ponds-fields-forests-dwellings”
3.2 丘塘
川渝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雨量较为充沛,但季节性分布不均,呈现出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的气候特点,每年的降雨相对集中分布在5~10月,带来冬春水资源不足和雨季水力侵蚀强烈、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川渝丘陵地区由于地形高差的存在,虽然江河、溪流众多,但开发利用困难。为解决灌溉问题,人们在丘陵地区土地开发过程中,结合地形建造半围合的堤堰,形成堰塘或陂塘。这是一种半人工的水利工程技术,借助于自然的力量,在降雨时蓄积雨水,起到雨洪滞蓄、旱涝调节的作用,同时兼养各种水生动植物,净化水质,发挥生产和生态功能,一举多利[12-13]。
3.3 丘田
(1)丘底冲田。冲沟是丘陵地区雨水汇集的区域,在经年累月的冲积作用下,地形平缓、土质厚实、肥力较高,便于耕作和排灌,是川渝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的优质区域。冲田顺应地形分布,包括正冲田和侧冲田,其中,正冲田位于冲沟中部,通过田坎分隔,自冲沟顶部层层跌落,呈月牙形或弧形。侧冲田位于冲沟两侧,顺应等高线布局,呈条状。堰塘与冲田共同形成适应丘陵地区特点的“堰塘—冲田”系统。
(2)丘坡旱地。丘岗坡度相对冲沟要大,地力相对有限,同时囤蓄水困难,当地居民将其开发成为旱作耕地或种植林果,形成川渝丘陵地区以粮食种植为主、林果种植为辅、兼顾林下养殖的多元化复合农业。旱地以坡耕地为主,坡度较缓的坡面直接在坡面上种植,而坡度较陡的坡面则需要通过垒石形成堡坎。
3.4 丘林
川渝丘陵地区的林地既有农田开发遗留下来的残次林,也有人工种植形成的风水林和经济林。前者多分布于丘顶和地形较陡的坡面,呈团簇状或条带状,起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人工种植的风水林多分布于农房周边,且当地居民常在宅后地势较高的位置栽植乔木、慈竹、楠竹等,而将宅前地势偏低的位置和两侧开辟为菜园。这样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为民居提供庇护,又不遮挡房前视线,营造阴凉的微气候和丰富景观。同时,这种布局方式也符合传统的风水观念,整体形成“前低后高、前抱后靠”的景观体系,塑造“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的田园景观意向。
川渝丘陵地区植物或自然保留或人工培植,在树种选择上,大多属于长期经历自然演替存留至今的乡土树种,包括黄葛树(Ficus viren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桉树(Eucalyptus robus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橘(Citrus reticulata)、梨(Pyrus)、李(Prunus salicina)、楠竹(Phyllostachypubescens)、慈竹(Neosinocalamus a ffini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等,这些乡土植物符合当地气候特点,抗逆性强,无需较多的人工管理养护成本,便可自然良好地生长。
3.5 丘居
川渝丘陵地区农房分布于丘脚,依丘傍田而建,临路散点布局,既避免水淹的风险,又方便农业生产劳作。同时,人们择地修房建村,往往有一定的择地标准和择地理念,对地势地形有一定的要求和讲究。最适宜建立村落聚居的地方,往往是弯曲形的内弯地带,这样的地形正面平缓,视野开阔,背后有山或山坡,两侧有缓丘相扶持,民间常称这种地形为椅子形。村落建于这个椅子形的内弯曲地带,也符合传统风水学上的选址标准。从民居与冲沟的位置关系看,川渝地区乡村聚落广泛分为于冲沟口部、侧面和顶端,且更倾向于选择相对较短的冲沟或支冲,形成内敛向心的围合感,并促进聚落间的交往。
川渝丘陵地区乡村民居随坡就势,由台基和房屋组成。村民往往于坡地选中一小块能够满足独家居住、比较平坦的地段,就地取材用天然石块或稍经加工的石块,对自然地形进行加工和修整,构筑台地,并在其上布局建筑、院坝,以及猪圈、牛栏、草垛等附属设施。受制于地形条件,建筑通常采用“一字型”“L字型”“凹字型”等形式,形成半合院式住宅。农房顺应地形变化,朝向不尽一致,建筑布局自由而高低错落,具有自然美。
该地区传统民居以穿斗式木结构为主,满足通风、散热、防潮、景观等要求。川渝丘陵地区竹、木、石材资源丰富,是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墙体以穿斗式竹木结构为主,石材干垒或夯土墙为辅,同时结合防潮要求,采用石材砌筑勒脚。屋顶多采用木构架加小青瓦的形式,形成悬山式坡屋顶,屋檐出挑0.5~1.5 m,以遮挡风雨和阳光,屋顶坡度26°~30°,满足排水等要求,减少雨水对墙体的冲刷,檐下形成堆放农具、休息、交往的灰空间。屋顶沿用传统文化元素,如叠瓦屋脊、檐口垫块装饰、脊上瓦片堆砌起翘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居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和背丘面田的空间优势,并通过“民居—植物”协同营造,塑造生态共生、质朴自然的景观[14]。
4 浅丘和深丘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差异
4.1 水资源利用与水景观
堰塘、沟渠等水利设施不仅是农业开发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基于川渝丘陵地区特定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当地居民摸索并形成具有丘区特点的“堰塘—冲田”系统,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也是塑造乡村聚落景观的过程,同时浅丘和深丘地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浅丘地区地形起伏度小,冲沟短、分叉多、沟底宽而缓,而集雨面积相对较小,需要较多的堰塘蓄积雨水,以满足春旱灌溉要求,进而形成冲沟内塘田相间的景观。以威远县向义镇为例,堰塘广泛分布于冲沟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呈现“一亩塘灌溉三亩田”的格局,单个塘的面积多在1 hm2以下,深度多在1~3 m。深丘地区地形起伏度较大,以丘岗为主,冲沟长、沟底窄,集雨面积相对较大,冲田用水容易得到保障,而在强降雨条件下又容易引发冲毁农田的地表径流。为此,当地居民沿冲沟开挖沟渠,形成“堰塘—沟渠—冲田”系统(图8)。以渝北区茨竹镇为例,堰塘分布于冲沟顶部,面积多在0.5 hm2以下,深度3~5 m,蓄积雨水供旱季使用,沟渠沿冲沟一侧布局,既方便雨洪排出,也方便引水灌溉。
图8 深丘地区“堰塘—沟渠—冲田”系统图Fig.8 "Pond - ditch - field" system in deep hilly area
4.2 土地垦殖与田园景观
土地垦殖强度和类型反映乡村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水平,并影响乡村地区景观面貌。川渝丘陵地区人口较为密集,总体上土地垦殖度较高,同时丘陵地形较为复杂,开发难度较大,当地居民因地制宜,摸索并形成田土兼备、农林结合的农业开发模式,同时浅丘和深丘地区在土地垦殖与田园景观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浅丘地区地形和缓,土地垦殖度相对较高,以农耕为主。以威远县向义镇为例,耕地、林地、村镇建设用地约占全域总面积的57.14%、14.89%和10.03%,呈现出“一宅二林五分田”的土地利用格局。深丘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地垦殖度相对较低,以农林为主。以渝北区茨竹镇为例,耕地、林地、村镇建设用地约占全域总面积的26.53%、51.34%和8.6%,呈现出“一宅六林三分田”的土地利用格局(图9)。
图9 威远县向义镇和渝北区茨竹镇用地结构对比图Fig.9 Comparison of land use structure between Xiangyi Town and Cizhu Town
4.3 道路系统与聚落形态
道路、桥梁、田间路等道路系统是乡村聚落对外联系和农业生产的通道,是乡村聚落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地形影响,川渝丘陵地区乡村道路蜿蜒曲折,串联沿线散布的乡村聚落。入户道路从乡村道路引出,直达自家院坝,每家每户均相对独立,同时保持户与户之间的一定联系。浅丘和深丘地区乡村道路系统存在一定差异,并影响着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规模和形态。
浅丘地区乡村道路密度高,连通度高,相对成环成网,聚落分布相对均质,集聚度相对较高,并呈条带状分布于丘脚。深丘地区乡村道路密度低,连通度低,呈树枝状,且多沿冲沟一侧布局,以减少跨越冲沟的桥梁,进而形成深丘地区乡村聚落多分布于冲沟一侧的空间格局(图10)。
图10 浅丘型和深丘型乡村聚落单元用地对比Fig.10 Comparison of land use between shallow hill type and deep hill type rural settlement units
5 对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的启示
乡村聚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某一地区的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进而表现为各具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反映了丘陵自然地理对传统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其看似破碎的土地利用、离散的聚落分布和质朴的景观风貌背后,潜藏着传统农耕和聚落营建的智慧,并对当代丘陵地区人居环境和聚落景观营建具有以下启示。
5.1 顺谷理水,保育自然生态
顺冲沟谷地设置堰塘调蓄雨洪,辅以沟渠引水排灌的做法,不仅可以对水资源进行时空调节,而且可以减少地表径流的冲刷,保持水土,提高安全性;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而且可以保育生态,提高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在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中,适宜遵循顺谷理水的法则,综合考虑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组合运用堰塘、沟渠、低洼地、植草沟等生态技术,形成“蓄—排—净—利—调—控”有机结合的水文系统,并通过地形地貌设计,形成“稳定—支持—生机勃勃”的生命基底结构和“高程—地形—水文—植物”协同的生态系统[15-16]。
5.2 随坡就势,巧用丘陵地形
丘陵地区开发,无论是农业开发还是城乡建设,难度均大于平原地区。川渝丘陵地区乡村居民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丘陵土地,形成“丘底冲田、丘脚村居、丘坡旱地、丘顶林地”的立体利用方式,既节约了土地开发成本,又充分发挥了土地价值。在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中,如果采用大平场的开发建设模式,则不仅成本高,而且丧失了地区特色。为此,适宜保留丘陵地区大地形特点,随坡就势,分层开发利用,同时,根据道路、绿化、建筑等不同类型建设的需要,对场地进行适度整理,塑造微地貌,并充分运用分台、悬挑、架空、覆土等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
5.3 突出特色,营造诗意栖居
川渝丘陵地区乡村聚落融于自然和田园之中,在聚落选址、空间格局、建筑布局和景观营造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部分乡村模仿城市进行建设的倾向,对乡村地区人居环境和景观风貌带来一定冲击。为此,在丘陵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中,应摒弃生搬硬套的做法,注重挖掘和彰显地域特色、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创造符合丘陵地区特点的新时代美好人居。
注:文中图片均为作者自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