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内驱力”让劳动思想在学生心中拔节

2023-02-01陈晨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教书育人 2023年31期
关键词:劳动课劳动精神

陈晨 (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版)》中强调劳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劳动学科担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提升学生向学探究的“精神内驱力”。

一、劳动课学生“精神内驱力”缺失的表现

斯卡特舍曾言:“教学效果基本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态度。”劳动课堂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抑或是技能的掌握,都应建立于学生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若课堂上,学生意兴阑珊,教学便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境地。

(一)“冷眼旁观”,向学精神败于“消极思维”

劳动课堂中,当大家都热情高涨地动手操作时,不免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总坐在座位上看着别人制作。这部分学生的表现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类型 课堂表象心理漠视型 不重视劳动课,总懒惰成性型是忘带制作工具与材料认为动手费事,懒得做害怕失败型 觉得自己手太笨,怎么都做不好看,还不如不做

课堂上的“冷眼旁观”是学生总爱归因于外,轻易放弃学习,关闭了治学向好的大门,向学精神败于“消极思维”。

(二)“口巧手拙”,探究精神困于“能力障碍”

劳动课程是一门知识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强调学生亲历实践与技能探究。然而,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1.“说”出却“做”不出

有些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了解了制作方法,问题也能对答如流,但操作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有的坐在位上,左顾右盼;有的只开了个头就做不下去了;有的拿着材料翻来覆去,茫然无措。

2.“说”的比“做”的好

学生明白了制作步骤,明确了制作难点及应对技巧,但一开始动手就“现出原形”,作品粗糙、拙劣,问题频现:折纸时,折得歪歪扭扭;剪纸时,直线剪成了弯线;打结时,结松松垮垮……

“口巧手拙”现象在劳动课堂可谓频现,教育易忽视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致使“能力障碍”阻碍了探究的发生。

(三)“随波逐流”,创新精神陷于“从众心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简单的劳动给学生幼小心灵埋下技术探索与创新的幼苗,是劳动教师的使命。可是,课堂中学生“随波逐流”现象蔓延。

1.“依葫芦画瓢”——所谓“创新”如出一辙

技术创新时,有些学生左瞅右瞟,别人怎么创新他就怎么创新,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不愿多做思考,导致“创新”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2.“闭眼捉麻雀”——所谓“成果”拙劣不堪

有些学生制作时,看到别人都开始忙碌了,就开始着急,于是不加思考盲目动手,只为抓紧完成任务,抑或是因求胜心切,致使他们所谓的创新“成果”拙劣不堪。

这种“随波逐流”心态,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使创新精神陷于“从众心理”,这样的“创新”最终流于形式,沦为空话。

二、劳动课学生“精神内驱力”缺失的成因

魏徵曾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育也当有根有源,劳动课程中,教师应溯本求源,询根问本,透析学生“精神内驱力”缺失的根本,唤醒学生的内生长细胞。

(一)内部动机不足,心理与实践断层

课堂上,学生对劳动课程向学探究的内部动机未建,易使兴致低迷。教师要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实现心理与实践间断层的跨越,学生活力才能真正被解放。

(二)外部训练滞后,思维与能力断层

学习过程具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想象与创造相结合的特点。这决定了劳动学习需不断通过外部训练来支撑思维发展。有些学生对制作步骤了然于心,制作起来却处处碰壁,均缘于外部训练滞后致使思维与能力间出现断层。

(三)惰性心理滋生,认知与技术断层

人的惰性心理,是由于主观原因无法按既定目标行动的心理认知。劳动课堂学生的不喜思考,不愿动手,课后又懒于训练都是惰性心理滋生的表现,认知与技术的断层,导致学生劳动能力无法提升。

(四)知识内化匮乏,建构与表达断层

劳动课上,教师需分辨学生的“说”,是照本宣科,还是真正领悟。只有将知识真正内化后,再表达出的信息才算真正掌握。知识未内化而盲目“拔苗”,只会造成学生知识建构与表达出现断层。

扭转“精神内驱力”缺失,教师需创设广阔的思维与实践空间,使课堂有“根”,即知识扎根学生心中;更要有“魂”,即拥有自己的思想。

三、劳动课拔节学生“精神内驱力”的策略

(一)氛围驱动——营造萌发学生求知意识的软性环境

劳动课堂是师生知识与情感交流、互动的场域,打造良好的软环境,能为学生思想碰撞、能力提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氛围驱动能激发学生求知意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求知。

1.设计自主课堂,为学习潜能挖掘搭建高台

学生成长有自己的节奏与规律,其内部蕴藏着智慧、情感等诸多自然天赋,具有无限生长潜能。课堂中,教师需遵循生命成长节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与发展的高台,学习潜能必若油田里的原油般汩汩冒出。

三年级学生对折纸有浓厚兴趣,于是在劳动活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探索折纸奥秘,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当第一个小老师的讲解得到大家的肯定后,同学们纷纷报名,“折官帽”“折玫瑰”“折潜艇”,班级掀起折纸热潮。

突破传统教育框架,给学生主宰课堂的机会,学生往往能创设不一样的精彩。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得到了掌声,这种荣誉感升腾的情境,必然使班中发生“向好”的化学效应。

2.加强归纳总结,为操作能力建构开辟路径

劳动课程强调操作,重视规范,各任务群学习按一定规律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知识点都有顺序性。因此教学中,我们需教会学生归纳总结,抓住规律,方便记忆,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在编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归类、找规律的方法记忆编织方法,如初学挑压编织法可针对穿插无序、编织松散、粘贴不牢等问题用“三字经”总结:绿纸条,真调皮;跑进去,跑出来;穿一穿,插一插;黄压绿,绿压黄;编有序,才紧实。

劳动课是一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课程,课堂应充满生命气息,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应引领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边学边悟,学会归纳总结。用心去学习,自然渐有所得,为操作能力建构开辟路径。

3.创设成功机会,为成功体验获得联通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无济于事。”成功的体验能启动学生参与学习,动手制作,乐于探究的意愿。

学做“衍纸画”时,教师可以采用三步走的竞赛模式进行教学。第一步,基础卷竞赛,分别计时一分钟,对比松紧程度,查找问题。第二步,优秀作品展示、拍照在班级与家长群里展览。第三步,衍纸作品创新大赛。

对新事物充满兴趣是学生天性使然,教师应在劳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经常的失败体验很可能会浇灭学生的兴趣,通过基础竞赛、作品展览、激励创新的递进式教学为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联通桥梁,实现能力的提升。

(二)问题驱动——深耕提升学生能力链条的高阶技能

理想的教学不是把书本上的、显而易见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问题的发生,引发学生思考。在积极的思考中,那些潜藏于学生内心的道理才能逐步澄明,思维与技能才能迈向高阶。

1.设计“认知冲突”,挖掘尝试中凝练技巧

认知冲突是人的认知和经验与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和差异。课堂中的认知冲突能给学生新奇感,使知识更富吸引力。教师巧妙地设计“认知冲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尝试中学生很快便能总结出技巧。

学生制作泥笔筒时,在垫板上擀筒体泥片时发现,擀平的泥片难以从垫板取下。用塑料袋或报纸代替垫板的同学反而轻松取下了泥片。认知冲突出现了,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激烈的认知冲突燃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探寻、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思维冲突点,能使学生碰撞出更多探索的“火花”,不知不觉中凝练出一套劳动技巧。

2.立足“问题原点”,操作探索中提升技能

发现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撬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支点,更是促进学生技能提升的源动力。问题,不应是教师于课堂中抛出,而应让学生通过摸索后发现,并于实践中探索出解决的策略。

教学“缝沙包”时,课前布置学生借助资源平台自主运针。从各组汇总发现两个共性问题:走针时线路歪斜、针脚大小不一。立足问题,学生发现可一次连缝数针控制针脚大小,在缝之前用铅笔画线可使针脚整齐。

当课堂教学以学生的问题为原点展开时,学生动手探索的兴趣亦会更浓,学习的潜能就会被充分激发。动手实践摸索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思维能力与操作技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激励“批判精神”,技术分析中深化能力

批判性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之一。欲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应激励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是一种发现,更是一种激励,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无形中成了鞭策学生前进的动力。

“自制收纳盒”一课教学过程步骤烦琐,装饰内盒与制作隔板的技法要领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一节课后,作品可谓问题百出,惨不忍睹。学生总结分析发现的问题,鼓励课后加工摸索,下节课进行“自制收纳盒”竞赛。

技术制作中学生时常陷入问题情境,此时教师需做的是引领学生积极探讨,学会批判,在自评与互评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缺点。围绕缺点再进行技术分析,便能很快领悟技巧,能力亦得到深化。

(三)任务驱动——沉淀拔节学生劳动精神的治学素养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以任务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劲驱动力。劳动课中,用任务把学生内心勾引出来,以此生成优化的任务驱动型课堂,方可促使学生劳动精神拔节。

1.化任务为动力,让“摸索”成为新常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心的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的基本需要,激励学生化任务为动力。

中国结是流传民间的手工编织艺术,五年级下册教材专门渗透编结教学,但教材中烦琐的基本结编法易让部分学生望而却步,教学中教师补充了“学‘叶’有成”项目,学生只需一两种编结的基础方法便能自行完成唯美的作品。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魅力,这是学科性质与特点决定的,劳动学科魅力主要体现在它对技能与文化的传承。趣味绳编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对作品材质、造型、功能、装饰的思考和设计中,自然渐有所得,乐此不疲。教师应立足学科,敢于放手,让“摸索”成为新常态。

2.化任务为爱好,让“创新”不再是空谈

任务驱动的课堂中教学策略如一张强劲的弓,弓的强度如何,质量如何,决定了箭的速度,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是这支离弦的箭。教师若能化任务为爱好,学生便能在不断创新中,挖掘出自身丰蕴的学习潜力。

学生特别喜欢用彩色纸条编小星星,于是,教师组织了彩条编织的劳动延时活动课,带领学生把彩色纸条编出花样,编织爱心、小蜗牛、小兔等装饰。同时,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做小老师示范指导。

课堂中的巧妙拓展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折星星,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发现彩色纸条居然还可以折出花样,如此设计课堂,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思路也通畅了,创新便不再是空谈。

3.化任务为课题,让“研发”以小组铺开

劳动学科中,任务驱动式学习的“研究”是针对某个问题或专题而进行的探究,是基于项目知识与技能的深层次学习活动。当学生把学习当作课题来钻研时,认知深度便能上升到新的高度。

金工是五年级教材最难的知识点,学生生活经验缺乏。制作挂钩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掌握弯、折技术,完成“S”形挂钩的模仿。其次,鼓励学生以小组“研发”,设计制作更多美观实用的挂钩。

当学生自觉地分组,将学习任务当作课题来挑战,便于无形中产生了用知识创造知识,用探究创造作品的“研发”效应。如此,能力就会在原有基础上愈来愈强,知识亦愈来愈深,作品亦愈创愈多……

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创新、创造中前进,世界文明总在不断应变、求变中发展。劳动教学应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改变思维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用氛围、问题、任务驱动学生治学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根植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精神,让劳动思想于学生心中拔节。

猜你喜欢

劳动课劳动精神
那些年的“劳动课”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劳动课真“独立”还需过“四道关”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