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斯拉:股价大跌,但业务还稳

2023-02-01邓依云

第一财经 2023年2期
关键词:马斯克特斯拉电动汽车

邓依云

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以每股123.18美元的收盘价,特斯拉给自己的这一年画上了一个糟糕的句号。

这一股价相比年初的399.93美元跌去近70%,2022年因此成为这家明星电动车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市场表现最差的一年。美国媒体CNBC认为,特斯拉已经超越了Facebook母公司Meta,成为2022年最具价值技术公司中表现最烂的股票,其跌幅是美国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全年跌幅的两倍。

市场对特斯拉的担忧一方面来自于CEO伊隆·马斯克——2022年,围绕马斯克的热点话题并非来自特斯拉,而是他对Twitter的收购。投资人担心,Twitter不仅分走了马斯克的话题度,还将夺走马斯克放在特斯拉上的资本和精力。

自从提议收购Twitter以来,马斯克已多次出售特斯拉股票:2022年4月和8月他先后出售了价值约80亿美元和70亿美元的股票;10月末正式完成对Twitter的收购之后,11月马斯克又出售了1950万股、价值约39.5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12月中旬,他再次出售近2200万股特斯拉股票,价值超过35亿美元。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和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特斯拉自身也面临需求挑战。从2022年9月开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接连推出了5次促销活动,包括保险补贴、直接降价、限时补贴,其中降价幅度最高超过了9%。进入12月,特斯拉上海工厂停产的消息又不断传出,市场对特斯拉的消极情绪蔓延。

然而,尽管特斯拉的市值在一年内蒸发了超过6000亿美元,它仍然是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车企,超越了丰田、大众等传统巨头,并带动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新兴行业的进 步。

2011年到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上涨超过100倍,市场渗透率从不足0.1%提升至8.57%。也是在这10年间,特斯拉先后推出了Model S、Model X、Model 3和Model Y共4款純电动汽车,在美国、中国等多个市场销量领先,迅速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2021年,特斯拉的股价也达到新的高峰,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而虽然未达预期,特斯拉仍以131万辆位列2022年全球纯电动汽车交付量的第一位,其中,这年第四季度它交付了40.53万辆,创下了新的交付纪录。

自2003年公司创立之初,特斯拉就提出了推广电动汽车、加速向可持续交通转型的宏大使命。可以说,如今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以及众多“跨界者”纷纷追赶的新能源浪潮,正是特斯拉创造的,它们也在诸多方面遵循着特斯拉制定的“规则”。

在不断创造销量与增长的神话之前,特斯拉经历了漫长的耕耘与探索。

特斯拉当然不是第一个尝试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公司。早在19 96年,通用汽车公司就推出了电动汽车EV1,到2002年已经生产了1117辆。但因难以实现盈利等原因,通用汽车在1999年停止了EV1的生产,并于2003年正式取消了该项目。

彼时,对于特斯拉这样一家从未生产过汽车,也没有技术和资金积累的初创公司而言,想要制造全新的电动汽车,并在以燃油汽车为主导且格局稳固的汽车市场争抢一席之地,是非常因难的事。但或许正是因为从零起步,特斯拉走出了一条与传统车企截然不同的商业道路。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创立之初,特斯拉就拟订了独特的发展战略:先进入消费者愿意支付溢价的高端汽车市场,再逐步“下沉”,制造更便宜的量产车型,以此将电动汽车推向大众市场。

特斯拉的第一款产品选择了高性能、高溢价的跑车。一方面,跑车的市场相对较小,容易打出品牌;另一方面,高价车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从而为研发积累资金,以此探索价格更具优势的车型。马斯克当时曾表示,“当一个人购买特斯拉的跑车时,他实际上是在资助更低成本的家用车的研发。”

2008年,特斯拉的运动跑车Roadster正式交付,成为首款使用锂离子电池的全电动跑车。Roadster的续航里程达到320公里,起售价约10万美元。截至2012年停产,特斯拉一共在30多个国家售出了2450辆Roadster。

接下来,特斯拉按照计划进入了下一阶段的产品研发。早在2006年,马斯克就在一篇名为《特斯拉汽车的秘密总体计划》的公开文章中透露,特斯拉的第二款车型将是四门家庭用车,价格是Roadster的一半,第三款车型则将更加便宜。

现实与马斯克的计划并非完全一致,但大体遵循了这一思路。2009年和2012年,特斯拉先后发布了运动型轿车Model S和中大型SUVModel X,起售价分别为7.99万美元和8.49万美元,相比Roadster略低,但依然处于高端价格水平。凭借优秀的性能,第二款车型Model S一上市就备受好评,正式为特斯拉打开了豪华车市 场。

2013年,美国著名的消费品测评杂志《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将Model S称为其测试过的最好的汽车。当年,Model S的销量也超过了奔驰S级、宝马7系和奥迪A8等相似价格的豪华轿车。到2015年,Model S已经在30多个国家销售了超过5万辆,超越日产聆风成为当年全球最畅销的插电式电动汽车。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特斯拉发布起售价约3.5万美元的中型轿车Model 3,正式进入大众汽车消费市场。从2018年到2021年,Model 3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插电式电动汽车。2022年,特斯拉又发布了起售价约3.9万美元的中型SUVModel Y,随后它便和Model 3一起成为特斯拉最为主流的销售车型。

至此,特斯拉完成了从奢华到豪华再到大众的布局。不仅如此,针对每一款车型,特斯拉还推出了标准、长续航、高性能等不同配置的版本,以满足消费者的细分需求。

这一策略被证明是正确的,随着5款车型的发布和交付,特斯拉的业绩一路向好。2012年Model S开始交付后,特斯拉的营收迅速增长,2013年实现营收20.1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80%。此后,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带动着特斯拉的营收稳步提升,特斯拉的股价也逐渐走高。2010年上市时,特斯拉的股价仅为每股1.59美元,到2019年3月Model Y发布时,其股价已经爬升至每股18美元左右。

数据来源:特斯拉财报

在销售方面,特斯拉也打破了传统车企依赖经销商的销售模式,采取DTC直销模式,直接通过网站和体验门店向消费者销售汽车。消费者可以从网站了解各种车型,再到门店预约试驾,下单预订后工厂接单生产,最后向消费者交付。

截至2022年5月末,特斯拉在全球拥有超过800个销售点,包括展示门店、结合零售和服务功能的Service Plus等。与传统汽车公司开在郊区的4S店不同,特斯拉的门店大多选择人流密集的购物中心,并提供产品体验、定制、充电等多样化的服务。

直销模式有利于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在电动汽车还未被大众广泛接受时,采取这种模式有助于特斯拉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完成市场教育,提升品牌形象,并获取消费者的直接反馈。此外,直销模式也避免了库存积压和经销商“赚差价”,消费者在购车时可以面对透明、统一、标准化的价格,获得更好的购车体验。

在特斯拉的引领下,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大多都选择了直销模式,大规模在商圈开设体验门店,一些传统车企也开始探索销售模式的转型。特斯拉不仅凭借几款电动汽车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重构了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

完成核心产品的布局和基本商业模式的建立之后,特斯拉开启了在全球的扩张。

2013年,Model S开始进军美国之外的市场,在挪威、荷兰、中国、日本等国家发售。到2013年11月,Model S在全球20个国家或地区发售。其中,中国迅速成为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占比达到14.9%,已经接近美国的1/3。

2016年,价格更亲民的Model 3发布后,特斯拉如愿收到了大量订单,但新的问题很快显露——特斯拉的产能远远不够,难以進一步扩大销售规模。

另一方面,国家间的贸易争端也影响到了特斯拉的跨国生意。2018年,中美发生贸易摩擦,中国对产自美国的进口车提升关税至40%。据路透社报道,2018年10月,特斯拉在中国仅售出211辆汽车,同比下降了70%。财报显示,当年,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占比仅为8.1%,不到2017年的一半。

扩大产能成为特斯拉进一步扩张的第一要务。特斯拉开始筹备在美国之外的市场建立生产工厂,而第一站它就选定了中国这个最大的海外市场。2019年1月,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上海超级工厂开始建设,并于一年之后顺利投产,生产Model 3和Model Y。

在中国建厂不仅保障了特斯拉的供应链,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按照特斯拉的说法,与美国工厂的Model 3生产系统相比,上海超级工厂每单位产能的资本支出减少了65%。

上海超级工厂因此迅速成为特斯拉的核心生产基地。2021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达到93.6万辆,其中上海超级工厂交付了48.41万辆,占比超过一半。2022年,特斯拉再次对上海超级工厂升级,扩产后年产能超过75万辆。建成不到3年的时间里,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已扩大了3倍。

不仅如此,上海超级工厂还成了特斯拉的出口中心,生产的汽车不仅供应中国市场,也出口到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0.2万辆,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9.7万辆,占比达到48%。

与此同时,特斯拉在欧洲的超级工厂也被提上日程。2019年年底,特斯拉宣布了在德国柏林建设第二家海外工厂的计划,该厂负责生产特斯拉汽车使用的电池、电池组和动力系统,并组装Model Y。2022年3月,柏林超级工厂正式投产,到10月产能已达到每周2000辆。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已建成五大工厂,包括上海和柏林两大海外工厂及美国加州、德州和内华达州的三大工厂。全球工厂的建设和升级带动特斯拉产量不断提升,从2017年第四季度到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季度产量从约2.5万辆提升到36.6万辆,5年里增长超过10 倍。

不同于一些依靠不断推出新车型刺激销量的车企,特斯拉保持着3至4年一次的推新频率,采取大单品策略,专注于几款核心代表车型。随着产能的扩张和销量的提升,这一策略有利于摊薄采购、生产制造、研发等成本,特斯拉的规模效应也逐渐显现。

数据来源:特斯拉官网

数据来源:特斯拉2022Q3财报

注:宝马、奔驰、奥迪为2021年全年数据,其余为2022Q3数据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近年来特斯拉汽车毛利率呈上升趋势,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

数据来源:特斯拉财报

随着2020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投产,特斯拉的股价也开始一路飙升,从当年年初的每股28.7美元涨到了年末的每股235.2美元,一年增长了7倍。这一年,特斯拉也终于在IPO 10年后首次扭亏为盈,录得净收入7.21亿美元。2021年,特斯拉股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11月到达历史高价,突破每股400美元;公司净收入也打破历史纪录,达到55.19亿美元。

除了扩建工厂,特斯拉也不断探索着电池性能的提升,并进一步压缩成本。特斯拉采用松下的圆柱电池,这种电池的生产历史悠久、工艺成熟,且成组灵活、成本低。特斯拉的第一款车Roadster使用18650钴酸锂电池,到Model S推出时,特斯拉将18650电池的正极材料改为了价格更低的镍钴铝(NCA)电池,提升电芯能量密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2017年,特斯拉与松下研发出21700圆柱电池并应用于Model 3。该电池采用NCA+硅碳方案,能量相比此前的18650提升了50%,系统成本则从每千瓦时185美元下降到了每千瓦时170美元。2020年,特斯拉发布4680电池,预计能使整车续航里程提升16%,功率提升约6倍,特斯拉亦表示有信心将4680的单位成本降低56%。

随着订单量的增长,特斯拉还引入了宁德时代、LG新能源作为电池供应商,绑定中国、日本、韩国的三大电池巨头,构建起全球电池供应体系。在保证电池稳定供应的同时,提升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探索降低采购成 本。

在核心技术迭代和产能持续扩充的推动下,近年来,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顯著提升,从2019年的21.2%提升至2021年的27.9%,并拉动了特斯拉整体毛利率的提升。不论是与传统车企相比,还是与其他新能源车企相比,特斯拉的毛利率都要高出许多。特斯拉由此也实现了从上游生产到下游销售的全球布局。

尽管销售电动汽车是特斯拉业务的核心,但它并没有止步于卖车。围绕电动汽车,特斯拉构建起了从电池、芯片,到充电、软件服务的完整生态。

续航和充电问题是阻碍消费者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的最主要障碍。2013年,《消费者报告》在满分100分的框架下给特斯拉的Model 3打出了高达99分的测评分数,当时负责汽车测试的员工表示,如果Model 3可以3分钟内在任何一个加油站充电,他将给这辆车打110分。

于是,在研发电动汽车的同时,特斯拉也开始研究充电技术并布局充电网络。2012年,特斯拉推出了超级充电技术,该技术采用480伏直流快速充电,充电15分钟最多可行驶250公里,Model S及后续车型均可使用。截至2022年9月底,特斯拉已经在全球设立了4283个超级充电站和接近4万个超级充电桩。

除了超级充电站,特斯拉还与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等合作布局目的地充电站,充电速度比超级充电站要慢,但覆盖了更多充电场景,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终端的充电服务之外,特斯拉也向上探索更加核心的芯片技术研发。在自动驾驶方面,大多数主机厂商选择采用英伟达的芯片,特斯拉早期的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的主要芯片也来自于英伟达。而从2016年开始,特斯拉启动了全自动驾驶芯片(Full Self-Driving Chip,FSD Chip)的自研,并于2019年正式推出搭载FSD芯片的Autopilot 3.0,应用于部分Model S、Model X和Model 3汽车中。

最近两年,饱受全球芯片短缺困扰的车企们已经意识到,相比使用外部芯片,自研芯片有利于摆脱供应商的掣肘,同时只需针对自己的车型研发,无需考虑芯片通用性,有利于进一步控制采购和研发成本。

以FSD芯片为基础,特斯拉开发了FSD软件系统,开创了“预埋硬件+软件付费订阅”的新模式。FSD软件包含了自动变道、信号灯和停车标志识别、城市道路自动驾驶等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车主可以选择一次性付费购买,也可以按月订阅。

除了FSD软件,OTA付费升级和高级车联网也是特斯拉软件业务的核心。OTA即空中下载技术(Over the Air Technology),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升级系统,提升车辆的性能和配置。尽管特斯拉发布新车型的频率较低,但它通过OTA付费升级不断优化和提升驾驶体验。此外,特斯拉还通过付费车联网服务提供实时交通图、流媒体影音、网络浏览器等服务。

在2021年年报中,特斯拉表示,未来希望让软件业务成为主要利润增长点,驱动公司整体利润率。其中,FSD软件将是公司业务的首要焦点之一。

然而,随着软件价格的不断提升,愿意花高价购买软件的车主可能并没有特斯拉预想的多。目前,FSD软件在美国的一次性购买价格为1.5万美元,按月订阅费用为每月199美元。根据追踪特斯拉数据的服务商Troy Teslike的统计,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购买FSD软件的车主比例不断下降,已经从46%跌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7%。

近年来,特斯拉的服务等业务的营收占比保持在7%左右,也没有明显增长。2022年第三季度,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16. 45亿美元,占比7.7%,软件业务能为特斯拉带来多大的增长空间仍是未知数。

而作为一家从倡导交通能源转型起步的公司,特斯拉更大的野心不在于交通,而在于能源。2015年,特斯拉成立子公司特斯拉能源;2017年,特斯拉将“Motors”(汽车)一词从公司名称中删去,也是为了凸显其在电动汽车之外更大的业务范围。

资料来源:特斯拉官网

数据来源:特斯拉财报

數据来源:特斯拉2022Q3财报

目前,特斯拉的能源业务涵盖储能和太阳能发电,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屋顶、家用储能电池Power wa l l以及大型储能电池Megapack——虽然比竞争对手比亚迪晚进入光伏行业,但它却率先布局户用光伏市场。2022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安装了功率总计为4.08吉瓦时的储能产品和248兆瓦的太阳能系统。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能源生产和储存业务的营收达到11.17美元,占总营收的5.2%。

特斯拉能否再度引领能源产业的变革还不得而知,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动车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比亚迪一度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它开始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力,这至少显现出,特斯拉一直在布局未来。

实习记者何昕晔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马斯克特斯拉电动汽车
特斯拉Model S Plaid
马斯克打脸简史
梅耶·马斯克的“育儿经”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电动汽车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马斯克预计“猎鹰”9可在12月复飞
只因他是马斯克
专注:电动汽车背后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