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能否抵御全球衰退的冲击?
2023-01-31余向荣
余向荣
2022年12月5日,在江苏连云港等待装运出口的车辆。图/IC
外需可能是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变数。过去几个月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已见颓势。2023年全球经济可能进一步陷入“滚动式衰退”,除中国外,全球经济实际增长预计将从2022年3%左右放缓至1%不到。欧洲2022年四季度就已开始衰退,北美则可能下半年步其后尘,期间基本面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亦或接连倒下。在中国三大出口目的地中,2023年仅有东盟经济增长有望略微改善。也许外需名义增长不会太难看。全球通胀回落,但预计仍将高位运行。全球经济(除中国)名义增速仍可能超过7%,不会像2009年或2020年那样出现负增长,但价格效应不能掩盖外需走弱的现实。
地缘政治对贸易的冲击还在发酵。最为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对华芯片制裁的后续影响。美国2022年10月发布新出口禁令后,台积电和SK海力士等芯片大厂都获得了一年期豁免。但在11月贸易数据中,我们看到芯片及相关产品进出口增速大幅下降。除却疫情影响和高基数效应,芯片禁令的初步影响或正显现。芯片占中国进口15%,芯片及相关产品也占出口15%。制裁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不容小觑。
外部因素不确定,但可以说中国出口部门自身韧劲依然足。直到最近,出口表现都是超预期的,是疫情期间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并且经受住了中美贸易及科技战、武汉疫情冲击、2021年煤荒电荒以及2022年上海封控等一系列挑战。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从2018年13%的低位回升到2022年的14.4%。2022年前11个月出口同比仍然增长9%。这种韧劲至少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深度融合、多元化的贸易网络,“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2022年对美出口剧烈下滑,但是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强劲增长,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发挥贸易创造效应。二是完整复杂、多元化的产品结构。2022年,汽车和新能源产业链以及与户外活动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抵消了电子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放缓。这些积极因素还在。
在政策层面,笔者有一个观察:中国在解决工业供给侧问题上要比提振需求(尤其消费)更加有力,得心应手。在新的一年里,制造业生产和物流条件有望保持总体稳定,不会出现大规模冲击。第一,政策导致的供应链损伤基本得到修复。运动式减碳已经纠偏。在更加务实的能源政策下,电力和能源供应一时不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瓶颈。防疫政策调整后可能带来的短期冲击主要落在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或者拉低了基数或者发生在淡季,对全年贸易影响较为有限。较为成熟的稳链保链政策也将使得疫情相关冲击短期化。第二,中国产业竞争力仍在。受能源危机以及劳动力市场趋紧等因素影响,成本通胀是目前欧洲和北美等制造业中心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果看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指标,欧元区通胀目前仍保持在30%以上,而中国已进入通缩区间。这种成本压力分化仍将延续,有利于中国出口保持比较优势。第三,产业链向外迁移在延续,但短期内不会加速。疫情政策一度是产业链“去中国化”的重要催化剂,现已快速调整。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超大的国内市场对跨国企业仍有强大吸引力。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信号强烈,若转化为行动,有助于提振外资信心。
对于出口,笔者对需求端不确定性的担忧要多过供应端条件。中国出口部门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依然处于有利地位,而外需走向不可控。笔者预判出口可能出现低个位数下滑,但不至于出现全球金融危机时那样突然崩塌的情况。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可能还会继续扩大。多地政府组团包机出海“抢单”,应有助于维护现有贸易渠道和开拓新市场。
当然,对外部门的压力不仅来自于产品出口的回落。随着经济重启和内需恢复,2023年进口表现应会显著好于出口,保持正增长。房地产支持措施也可能会和疫情政策调整形成共振,伴随放开后居民信心修复,开始传导到住房销售和投资上,助力行业企稳。投资企稳对于大宗商品进口将形成进一步支撑。货物贸易顺差收窄是比较确定的。出境游在疫情后恢复将显著放大跨境服务贸易逆差。毕竟,在疫情前旅游逆差一度占服务逆差80%之多。笔者预计进口和服务贸易正常化将使得经常账户盈余从2022年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2.5%腰斩到1%左右。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将拖累GDP实际增速接近1个百分点,与过去三年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也许能够经受住全球衰退风险的冲击,但是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亦需全力以赴。
(編辑:张威、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