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布局与手段
2023-01-31苏德金杜启霞
□苏德金 杜启霞
(1.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 南京 211815;2.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一重要论述明确指出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形式是三全育人。因此,作为高校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布局与手段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近年来,一些学者分别从教师视角培育教授能力[2-3]、从课程视角挖掘思政元素[4-5]、从课堂教学视角构建教学方法[6]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仅依靠授课教师的“单打独斗”、课程思政内容的“单门独户”、课堂教学的“单枪匹马”,依然无法实现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良好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所强调的,“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7]。可见,课程思政建设应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行动。基于此,一些学者提出高校应主动开展课程思政类教学团队建设[8],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9-11],建构协同建设的内涵[12],引入协同育人的理念[13],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效推进。然而,这些研究仍未回答谁来引导协同机制的建设、协同组织内部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为此,在科层治理、市场治理、融合治理等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引领型协同共建理念,尝试从理论上丰富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在实践中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一、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的理念阐释
科层治理与市场治理是较为传统的治理理念。前者主要应对公共领域的问题,如公共品的供给;后者主要解决经济领域的需求与供给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强调去中心化、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融合治理理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面对复杂程度高的环境污染、疫情防控等综合性重大问题,不论是科层治理、市场治理,还是融合治理,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14]123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引领型融合治理理念,即突出政党统筹引领作用,通过精细的制度安排,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实现预定的治理目标。[14]124引领型融合治理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既解决了“谁来建设”的问题,又回应了“如何建设”的关切,能够有效应对抽象程度高、涉及面广、政治敏感度强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换言之,作为一种创新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与模式,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发挥党政引领,多主体在任务引领下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实现合作共建,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并最终实现育人效果的转化,培育新时代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回应新时代需求。
宏观层面上,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应紧密围绕党的大政方针,这是因为要实现课程思政达到立德树人的良好效果,就必须坚持党政引领,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素质与文化素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十四五’ 时期,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5]在具体行动上,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是授课教师,因此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以教书育人为目标,以设置课程思政元素为任务,引领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此外,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背景下,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虚拟教研室,探索基层教学组织创新,打造课程思政建设的“陪练场”。跨学校、跨区域、跨时空的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是教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探索。与传统教研室不同,虚拟教研室的成员来自不同院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其行政管理职能仅限于本校团队,对校外成员主要靠共同的目标、兴趣和使命感凝聚在一起,以项目、课题为纽带,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为目标,开展协同创新、实现共建共享。[16]
微观视角下,各协同主体应如何发挥作用呢?首先,应该探究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以任务引领决定如何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最终目标是培育新时代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回应新时代需求。德行是个人价值观的基础,可滋养出深刻的家国情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必将有新坐标、新抱负、新作为,这是课程思政建设最终的出口。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7]把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于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应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培育有机统一,以实现在德育中增能的理想效果,培育新时代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回应新时代需求。
新时代人才应该是“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人才,即在知识、能力、素养上都应有所锤炼,这离不开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等环节与场所。第一,学校是育人的核心基地,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在知识培育上,应充分利用学校与教师在知识创造、知识传授、知识整合、知识再造的优势,挖掘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思政元素,提炼知识中蕴含的思政价值,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第二,社会与企业是育人的主要陪练场,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载体,应引导学校与社会、企业共建“虚拟教研室”,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实践场地,以培育学生实践实习技能训练场的形式开展校企合作或校社合作,最终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
当前,全国各所高校均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并在课程思政教材、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忽视了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思想认知与心理状况,课程思政过于“生硬”,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甚至逆反心理。作为大学生的主体,大部分本科生刚成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而授课教师以“填鸭式”灌输方式向学生传授课程思政内容,往往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课程思政不是开设一门新课,也不是增加一项课程活动,而是要在教学和改革过程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18]第二,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仍然有待提升。专业课教师往往只关注本学科甚至本课程的知识,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必要性知之甚少,难以在引导学生观念、端正学生态度、塑造学生品格等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第三,割裂了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等之间的关系,难以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的。这些问题关系到“最后一公里”的落实,是制约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原因。[19]为此,有必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布局与手段。
二、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布局
笔者根据自身授课经验与思考,总结出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的布局: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考量育人主体、育人效果与效果转化等要素。即在宏观上充分发挥党政引领指导、微观上以任务引领为原则发挥育人主体优势的作用下,达到所期望的育人效果,并实现效果的转化。
如图1所示,建设布局分左、右两个部分。左边为“输入”主体要素,右边为“输出”效果。前者以主体协同育人为结构设置、以教学设计为切入点、以社会实践为延伸线、以创新创业训练为拓展面、以专业建设为立体化。具体而言,在结构设置上,打造校校、校企、校地、校所组成的“虚拟教研室”,以立德树人为任务引领,挖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育人要素;以“整体型”课堂教学设计提升知识水平、以“沉浸式”社会实践项目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造血式”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立体化”专业建设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打造“顶天立地”式专业人才。右边“输出”效果总体为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具体而言,包括学生课堂教学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实践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专业素养整体提升等微观目标。中观上通过育人效果的转化,达到培养观念更新、人才质量提升、专业内涵发展等目标。最终在宏观上实现培育新时代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回应新时代需求等目标。
图1 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建设布局
引领型协同共建理念贯穿于布局的始终。在思想上,课程思政建设需与新时代党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应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党的方针政策,增强政治觉悟性与思想免疫力。在行动上,应充分发挥教师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标杆党组织,通过教师党组织与学生党组织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活动,形成示范引领作用。首先,学校是育人的主要活动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应当以知识培育任务引领发挥教师优势,守好课堂教学“责任田”。其次,社会与企业是育人的主要陪练场。学校应通过与社会、企业共建“虚拟教研室”,作为课程思政实践场地,以能力培育任务引领开展校企合作—校社合作训练场。最后,以素养培育任务引领,培育“顶天立地”的“四新”专业人。
三、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建设手段
在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布局的基础上,应当从结构设置、立足点、延伸线、拓展面、立体化五个方面论证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建设的手段。
1.结构设置: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要求决定了其建设结构设置应该是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以“润物无声”为特色、以“盐溶于汤”为手段。如图2所示,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校校、校企、校地、校所的多主体结构,以实现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从育人要素结构角度出发,实现课堂教学育人要素与实践教学育人要素的协同构建。主体结构与育人要素结构之间是一个循环互动的关系,即可全员、全程、全方位挖掘育人要素、开展育人行动。这种活动既存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存在于实践教学,二者的育人要素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图2 多元协同育人结构设置
应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体结构部分的优势。具体而言,学校是育人的主要活动场,通过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绩效改革等方式激励教师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以赛促教,打造课程思政“金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一方面,社会与企业是育人的主要陪练场,学校应通过与社会、企业共建“虚拟教研室”作为课程思政实践场地,以训练场的形式开展校企合作—校社合作。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育人要素是基础、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育人要素是补充,以此构建育人要素的协同布局。教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课程思政,通过挖掘育人学科思政元素、课堂教学思政内容,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想信念。此外,还要加强对实践教学育人要素的挖掘,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推进学生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等项目中长知识、增才能、提志气。
2.立足点:“整体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程思政的起点,也是立足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首先要回答的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依据授课经验而总结的“‘一体三度三结合’整体型”教学设计可给出一般范式,如图3所示:课程内容讲授“点—线—面”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效果广度、深度、温度相融合,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等教学理念。
图3 “整体型”教学设计框架图
以南京审计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创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为例。课堂教学内容引入需要有一个切入点,为此教师采用了“案例引入+问题”导向的形式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如在“创业动机”章节授课中,第一步通过引入“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具体案例来回答创业者“为什么创业”的问题,这将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从书面理论到现实社会的广度;第二步以串点成线的方式加入创业动机的相关理论,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最后一步将所学知识提升至学科层面,强调为什么要在教学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对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做有温度的专业人。在教学理念上,首先,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创业管理”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也很容易使学生陷入悬浮于实践之上的“创业空想”。因此,需要在注重基本原理讲授的基础上,借助最新的情境资料和典型案例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数字经济产业诞生的大量新创企业,阐述机会型创业动机如何推动创业者成功创办企业。其次,要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未来的历史。“创业管理”课堂教学理论也需从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的维度出发,通过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的历史与现状,增强学生对开设“创业管理”必要性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课程的思辨能力。最后,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南京审计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缺乏专业认同与专业自信,而课堂教学理论性强、教学内容略显枯燥;同时,也有个性化的问题,如一些学生对创业不感兴趣,认为“创业管理”课程与自身关系不大,导致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因此,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解答困惑,以培育学生的专业自信,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
3.延伸线:“沉浸式”社会实践
课程思政要做到融盐于汤、润物无声,不显得“生硬”与“枯燥”,应在课堂教学之外考虑社会实践这一重要育人训练场。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不对称,遑论课程思政的内容设置,单纯地以理论内容而进行课程思政授课,依然走不出理论内容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的怪圈。社会实践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延伸,应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沉浸式”体验活动,达到“三全育人”的理想效果。高校应紧扣国情社情教育,结合国家战略方针政策,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任务引领下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夯实社会实践取得的育人效果。具体来说,一方面,应通过依托校社、校校、校研合作的“虚拟教研室”,成立社会实践基地,以建立常态化课程思政育人训练项目、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应邀请学生代表分享社会实践的所得所感,带动更多学生团队参与。这既能形成良好的外部互动循环系统,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水平,又能在学生中树立标杆榜样、发挥激励效应,带动更多学生行动起来,在“沉浸式”体验中维持育人成果。
4.拓展面:“造血式”创新创业训练
课程思政培育下的青年学生必将有新坐标、新抱负、新作为,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口。课程思政培育新时代人才、回应新时代需要,是其拓展到最终结果层面的目标。“造血式”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能够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效果,可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叠加的新时代背景下,应加强学科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20]学校应重视学科交叉,尤其是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为课程、教师、专业服务。教师应打破传统学科藩篱,走出单一学科“舒适圈”,强化学科交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培训。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理论热点,将国际国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应依靠“虚拟教研室”,发挥高校双创导师与企业人才双创优势合作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帮助学生突破技术难点,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5.立体化:“顶天立地”式专业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立体化建设的契机。专业立体化建设既涉及专业内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等系统性优化内容,又包含不同专业的有效联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与专业立体化建设目标不谋而合,即学生的德行与专业的建设都应该做到“顶天立地”:既能探索理论前沿,又能解决社会需要。因此,这也对专业内部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单元,应发挥高校思政示范课对常态课的示范引领效应[21],并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系统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以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精品课程、“金课”作为专业优化的基础。其次,应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打造一流专业、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形成课程育人、专业塑人的有机结合。最后,应通过打破传统教研室、院系的“行政”框架,开展校内合作、校校合作,构建课程思政专题教研室,研究课程思政内涵建设与实现路径,发挥示范性、辐射性作用,带动课程思政建设力量的整体联动,以此实现院校内部专业与校校合作专业的整体优化,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与专业整体影响力。
四、教学效果
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从理论上解决了“谁来引领”“如何建设”两个关键问题,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指导成效。以近年颇受重视的“创业管理”课程为例,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思政元素“盐溶于汤”。首先,课程负责人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方针,挖掘思政元素。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向和重要内容。课程负责人申报了基于TOPBOSS软件的“创业管理”校级实训课程,探究学生创业创新实训能力的培养模式。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负责人提出“创业管理”课程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想信念与理论素养。其次,“创业管理”课程建设需要结合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升实践技能,引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加各种创业创新比赛等。并邀请创业企业负责人根据自己创业的亲身经历开展交流,分享创业中的收获与挑战。最后,发挥人才培养对专业建设的重要作用,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创业实训→人才培养→专业建设”链条式培养环节。
就教学效果而言,“创业管理”课程负责人的学生评教成绩优秀,获得过校级教学质量奖,指导在校生积极参加多项创新创业类竞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创青春”大赛国家级铜奖、江苏省金奖等。此外,多名修读本课程的毕业生踏上了真实创业之路。
五、结语
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实施方法、实施目标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战略要求。为此,本文基于科层治理、市场治理与融合治理等理论,提出了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发挥党政引领,多主体在任务引领下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实现合作共建。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的布局在于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考量育人主体、育人效果与效果转化等要素。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建设的手段立足于结构设置、立足点、延伸线、拓展面、立体化五个方面。简言之,通过引领型协同共建课程思政,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