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空间特色化营造路径探索
——以南京市浦口区美丽乡村长江精品线为例
2023-01-31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颜五一赵文杰
文/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 洵 颜五一 吴 婧 赵文杰
0 引言
乡村道路是对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线性脉络,是交通出行的重要载体,而线性空间的连接属性决定其具有生态保育、休闲游憩、景观美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丰富的功能。当下对于乡村道路的研究大多关注道路本身的交通职能[1],而缺乏对片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文化彰显等多元价值的研究[2]。随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乡村道路空间已由“绿色通道”演变成“复合廊道”。本文以南京市浦口区美丽乡村长江精品线的规划实践为例,基于多元价值目标导向,探索一种整合乡村资源,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融合、乡村生活重塑等多元功能的规划设计范式。
1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道路空间的认知
城乡融合时代,需从城镇化体系角度考虑乡村道路空间价值,除连接城乡的交通功能外,在文化、生态、旅游、教育等方面均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产生作用[3],具体如下。
1)城乡物质要素流通的重要空间通道 乡村道路空间缓解了城市压力,激发了城郊乡村全域公园化,释放近郊乡村空间价值。同时,由此形成的交通网络体系成为乡村资源回馈城市的通道。
2)整合资源要素实现空间复合价值 结合线性空间打造可实现农业、水利、林业、土地要素的整合与优化。空间上通过连接村庄、旅游区、资源点,将线性廊道扩展到面状区域,带动全域乡村整体发展。
2 乡村道路空间特色化营造范式
基于城乡融合背景下对乡村道路空间多元价值的认识,梳理出乡村道路空间特色化营造的范式。
1)连接周边资源要素 通过乡村道路空间串联特色村庄、农园、景区景点等资源,从城乡空间整体发展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评估,提出优化提升策略,赋予鲜明的主题定位,将分散的资源要素串联成整体形成联动效应。
2)梳理道路周边环境 除道路本身外还需要考虑沿街视线范围内面状空间的控制与引导,彰显乡村整体的乡土风貌,展现田园风情,并基于人的行为感知与需求,配置沿线设施。
3)彰显乡村地域文化 挖掘乡村片区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通过沿线标识、节点景观、设施小品等空间载体的设计,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承载乡愁。
4)植入旅游要素带动乡村发展 结合地区特色策划旅游体验活动项目,丰富乡村道路空间的游憩功能,带动片区活力并沿线预留未来建设发展空间。
5)整合片区基础设施 结合道路建设设置沿线游览服务设施,衔接村庄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盘活乡村建设用地资源,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
3 浦口区美丽乡村长江精品线实践探索
3.1 建设背景
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辐射苏北和皖南,属于典型的大都市近郊乡村地区。以往的乡村建设多倾向于营造美丽乡村“点”,缺乏“线”与“面”维度规划,系统性不足,且不具备战略统筹意义。因此,2019年浦口区委区政府从全域视角谋划5条浦口区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代表着浦口乡村地区的滁河圩田、老山生态、山贡里人家、苗园景观、滨江风光5种乡村特色风貌,以期成为乡村规划建设的抓手和凸显浦口乡村总体特色的重要空间载体。
3.2 项目特点
长江精品线位于浦口区最南端,包括周营、林浦2个社区的25个自然村。线路主题为“春江十里”,意在打造集滨江风光、农业景观与人文资源为一体的总体风貌,展示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清江绿农的黄金水道。线路主要特点如下。
治疗前两组KPS评分相近,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为(62.4±6.2)分;治疗后试验组 KPS 评分为(85.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片区拥有长达7km的沿江生态岸线,是南京一江两岸地区唯一纯生态段,是江豚的集聚地。近年来响应长江大保护要求,原先的十里造船工业带陆续搬迁,岸线生态逐步恢复,对于滨江多元生态系统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2)片区内呈现“长江-江堤-圩田-村庄-缓丘”的江畔乡村风貌,广袤的农田地景呼应浩瀚的长江,形成大江大田园的大美意境。
3)乡村人文资源丰富,包括小营村的渡江红色文化、江坂村林散之书法文化、乌江口项羽自刎典故和东龙山张籍读书台的历史传,以及桥林地区茶干、油布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选线思考
作为大都市近郊乡村地区,选线首先考虑的是加强片区与江北新区、桥林新城的联系,充分衔接S124省道、沿江快速路、桥林新城规划路网和高家冲地铁站,以便导入外部资源要素。同时优先利用现状道路,完善片区交通体系,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出行。通过分析片区内的各类资源要素,串联特色村庄、驿站、景园景点,展现长江、圩田、湿地、村居的特色风貌。
规划线路全长23.80km,其中现状道路连接线7.12km,线路主线10.60km,田园游步道6.08km。主线江堤路采用人车混行的断面形式;田间游步道以自行车和人行为主。沿途形成农趣原乡、江堤观景、江畔水乡、田园漫游4个主题体验段;重点打造4个主题公园;结合村庄改造提升,形成2处主题驿站;结合绿道入口形成4个主要景观节点,依托山体形成1个空间至高点,如图1所示。
1 长江精品线选线
3.4 多元复合价值的营造路径
3.4.1 筑底:构建滨江圩田农耕的生态本底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长江精品线作为复合型生态廊道,将单一的农田生产空间、滨江生态空间、村庄生活空间有机整合,以长江精品线规划为平台整合片区内各类资金和项目,形成具有滨江特色的乡村生态本底。
1)自然生态本底——落实“长江大保护”理念,营造多元江野生境。落实上位规划对滨江岸线的管控要求,结合长江岸线复绿工程和船厂遗址公园规划项目,重塑多维江滩,恢复江豚生境,实现人类与长江生物和谐共生。部分区域适当引入游览、科普教育等低干预性活动,作为特色旅游节点,展现滨江生态风光。
2)农业生产本底——形成连续的农田景观肌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从整体出发,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准则,规划过程中除线路两侧的设计范围之外,划定景观控制范围和视觉引导范围,对范围内的农田、林地进行清杂和梳理,借助线路将破碎化的斑块状农田整合成规模化的完整农田肌理,建议减少农业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通过梳理水系,形成以水系为脉络的生态廊道,恢复水乡圩田的特色地景。
3.4.2 整合:串联资源要素,形成“四景园-两驿站-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用线性廊道串联片区内分散的资源要素。将地域特色文化植入空间,提升形成特色化主题亮点。
1)四园融合——注入文化的特色体验空间 利用沿线的“东龙山—造船工业遗迹”策划船厂公园延续工业记忆;结合现状已打造的草圣书乡珍珠村提升形成书法主题公园,彰显林散之书法文化和国学文化;结合岸线湿地保护要求打造江豚生态公园,展现长江生态文化;融入项羽乌江口的典故策划乌江口公园,展现历史文化。通过特色公园的植入,变单调的江边观景为参与性的活动体验,包括生态科普教育、儿童活动、湿地休闲运动、观鸟观豚、国学文化体验、历史典故重现等丰富的游览内容。
2)驿站联村——整合村庄用地资源,提供旅游服务配套 遴选出沿线具有特色的村庄作为服务驿站,为游客提供旅游配套服务,同时激活村庄的闲置空间,带动村庄发展和村民就业。规划提出对小营村和沈云村进行重点打造:小营村位于线路北端,村庄两面环水,是片区内距离长江最近的村庄,因此将村庄定位为江畔渔村驿站,整合闲置空间形成特色渔村美食街,作为桥林地方美食、传统手工艺的集中展示与体验空间,带动村民增收就业。梳理村旁闲置的水塘空间,植入渡江红色文化的设计元素,形成主题化特色活动场地,作为游憩节点,为船厂遗址公园提供旅游后勤服务;沈云村位于线路的南端,与林散之故居江坂村相对,村庄具有典型的滨江圩田特色,因此将村庄定位为江畔水乡驿站,与江坂村和书法公园联合打造,利用特色田园空间,将书法艺术与稻田空间结合,策划丰收艺术节等活动。利用圩田水系,策划水上游线与路上游线,构成完整的游览体系。
3)节点点亮——通过微介入的设计方式形成主题亮点 采用微介入的设计手法,梳理沿线农田与道路闲置土地,植入野炊营地、垂钓平台、采摘园等微田园体验空间,丰富活动内容。农田沿线植入休憩亭廊和停靠点等设施,并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手法,形成农田基底视觉亮点,结合东龙山的地形优势打造沿江的至高点。景观节点设计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展现滨江风情。
3.4.3 联动:提升片区村庄人居环境,带来发展机遇
1)沿线村庄界面整体美化 重点对沿线村庄界面进行美化提升,凸显主题特色。界面美化主要包括:对沿线建筑立面推陈出新,拆除危房、辅房等,清理杂草,增加环卫、停车场等共享设施,以及提升水系、林带等景观。
2)片区村庄基础设施整体提升 精品线规划建设与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同步进行,通过线路规划对沿线村庄价值重新评估,反馈到新一轮村庄布点,按照4类进行优化调整,作为分类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依据,明确各类村庄建设重点。
3)带动片区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线路凭借交通区位优势和特色,将吸引更多的城市客流,随着开发运营的不断成熟,未来其他村庄也将融入整体片区发展,增加村民就业与创业的机会;带动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型,提升农业附加值。
4 结语
正如《人民日报》时评所说:“城市绿道不仅是一条路,也是城市规划的思路,思路一变天地更宽;它对接了现代城市人的心路,让田园诗意可望可即;也预示着整个国家的出路,绿色发展没有休止符。”
本文以浦口区长江精品线规划实践为例,总结了“构建生产生态本底-串联资源要素-提升联动村庄”的乡村线性空间多元复合价值营造路径。目前长江精品线已建设完成,未来对于村庄片区的综合带动效应还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