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改善全身麻醉腹腔镜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观察

2023-01-31李爱兰

循证护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胃动素胃肠功能艾灸

李爱兰

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江苏225500

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病人由于术中建立的气腹、麻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术中器械的牵拉等导致病人胃肠功能蠕动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病人出现术后肛门不排气、腹胀腹痛及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而影响病人术后康复[1]。胃肠功能紊乱是全身麻醉腹腔镜术后病人常见的症状,积极预防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病人胃肠功能紊乱对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有积极的意义[2]。中医疗法在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穴位敷贴及艾灸均属于常用的中医疗法,穴位敷贴通过采用改善胃肠功能的膏药贴敷在与胃肠道相关的穴位上可起到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有利于病人营养吸收,从促进病人术后康复[3]。艾灸通过灼烧施灸材料,熨烫体表部位,通过药材温热刺激相关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通畅气血及调理气机的功效[4]。本研究为了能更好地改善全身麻醉腹腔镜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紊乱情况,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病人采取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治疗,并获得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的11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纳入标准:①病人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②均为全身麻醉手术病人;③术前血常规正常及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④病人无精神类疾病,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意识清晰;⑤病人对本研究内容知情,愿意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病人;②中转开腹手术者;③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者;④术中出血量>500 mL者。观察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22~70(45.12±3.48)岁;手术时间60~195(110.25±4.89)min;术中出血量60~120(82.25±4.89)mL;手术类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7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中专18例,专科及以上22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22~68(45.36±3.89)岁;手术时间60~190(111.10±5.88)min;术中出血量65~128(82.56±5.98)mL;手术类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中专18例,专科及以上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由同一组主治医生完成手术,术后为了避免两组相互沾染,将两组病人安排在不同的治疗区,其中对照组安排在外科一区,观察组安排在外科二区。对照组术后行腹腔镜常规性护理,包括:①术前禁食;②围术期采用抗生素静脉治疗;③术后6 h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协助其采取半卧位,在确保各引流管固定良好的前提下协助病人翻身活动;④术后前3 d指导病人服用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穴位敷贴联合艾灸,具体如下:①穴位敷贴。参考文献[5]制备穴位敷贴,敷贴所用药方均由本院药房提供,包括大黄、木香、甘遂、牵牛子、枳实、厚朴、吴茱萸、冰片等按比例混合,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后加入蜂蜜调制成药膏。病人术后30 min选取双侧足三里穴、天枢穴、神阙穴作为敷贴穴位,将调制好的药膏敷贴在相关穴位上,每6 h更换1次,直至病人排气为止。②艾灸。术后6 h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艾灸师对病人进行艾灸治疗,病人取仰卧位,在3孔艾灸器内插入艾条并点燃,置于病人腹部,对准双侧天枢和神阙穴位,每次艾灸20 min,早晚各1次。操作期间观察病人皮肤颜色变化,并询问病人感觉,以防烫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动素分泌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①胃肠功能:记录两组术后胃肠恢复蠕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②胃动素: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 d、干预5 d时抽取病人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10 min,留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胃动素情况。③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④满意度:采用自拟的腹腔镜外科手术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康复效果等4方面,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25~100分,>90分为满意。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1,信度系数为0.836,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 单位:ng/L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因其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腹部外科手术治疗中[6]。然而腹腔镜手术会导致病人术后胃肠蠕动功能障碍,引起病人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不排气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病人肠梗阻,影响病人术后康复[7]。因此术后如何有效改善腹腔镜手术病人胃肠功能对促进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既往临床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病人主要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8]。近年来中医疗法在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方面起到较好的效果,中医学认为术后胃肠紊乱属“腹痛”“腹满”“肠痹”范畴,其根本病机为六腑不通、气机不畅[9]。研究指出,穴位敷贴足三里穴、天枢穴、神阙穴等穴位可起到和胃健脾、升降气机、理气止痛、通腑降浊等功效[10]。本研究采用大黄、木香、甘遂、牵牛子、枳实、厚朴、吴茱萸、冰片等药材作为敷贴药方,其中大黄具有通便、清热解毒、凉血消瘀、止痛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和胃、健脾、助消化的功效;甘遂具有消肿散结的功效;牵牛子具有利水消肿、泻下通便功效;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的功效;厚朴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吴茱萸具有行气消滞的功效;冰片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11-13]。将上述药材配伍入药并敷贴在足三里穴、天枢穴、神阙穴等穴位上能有效调理脏腑、疏通气血,起到健脾理气的功效[14]。艾灸是中医学传统疗法,通过燃烧艾条,让艾条产生热可起到散寒止痛、温经止血、调经活络的功效[15]。艾灸主要成分为艾叶,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艾叶中含有酸性多糖、黄酮类物质及各种挥发油,这些化学成分能调节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打破炎症反应与胃肠功能障碍的恶性循环,从而起到改善机体内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功效[16-18]。

本研究为促进全身麻醉腹腔镜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在穴位敷贴的基础上对病人行艾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胃肠恢复蠕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穴位敷贴联合艾灸能有效改善腹腔镜术后病人胃肠功能。这与两种治疗方法起到协同作用有关,即发挥了穴位敷贴对腹部及胃肠道的调理功效,减轻了外科手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同时艾灸能更好地巩固穴位敷贴效果。胃动素是促进胃肠蠕动的主要胃肠激素之一,胃动素水平可反映机体胃肠收缩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3 d、5 d时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穴位敷贴联合艾灸能促进腹腔镜术后病人产生胃动素,起到有效调节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因此术后能有效改善病人胃肠功能,降低病人腹胀、腹痛、恶心等胃肠不适症状。

4 小结

综上所述,穴位敷贴联合艾灸能有效促进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病人术后胃肠相关并发症,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然而本研究纳入对象病例数较少,且缺乏大样本,导致研究存在一定偏差。另外,本研究未对穴位敷贴及艾灸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在今后的研究未还需要扩大样本量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穴位敷贴联合艾灸的治疗机制。

猜你喜欢

胃动素胃肠功能艾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夏天怎么做艾灸
降逆理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