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服饰美学的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
——以传统服饰色彩纹样为例

2023-01-31王玉萍

流行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纹样服饰美育

王玉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美的创造力需要美学孵化,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审美教育。作为中国文化和东西文明交融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与纹样是传统文化及美学的重要组成。蔡元培先生早年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培养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即培育其内在精神信仰养成。“审美实际上是我们价值观的外化表现”,近年来,“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与纹样的载体倍受到广大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审美价值取向的转变伴随着国民国潮的持续高涨,具有中国风的色彩与纹样有力地折射出文化的本土力量,印证了“审美背后的文化价值观的内在养成远大于外在说教”。

一、创新与传统服饰的色彩纹样美学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亟需具备传统文化基因当代性研究的能力。多样化的传统服饰色彩纹样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基因主要载体之一,传承了诸多祥瑞寓意的美好祈愿,对其进行传播和应用是实现审美经验当代价值的重要路径。大学生对创新的诠释,可以充分借助其对服饰祥瑞文化的溯源以及对民族精神美学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通过对传统色彩与纹样的认知和演绎来体现本土主体生活美学。

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与传统服饰色彩美学。围绕祥瑞文化将色彩造型等元素解构重组,在认识和创作的过程中将服饰精神美学要素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可以推动年青一代的民族文化自觉,从而提升民族审美主体意识。例如,中国传统十二色被当代人亲切地尊崇为老祖宗的色彩审美,贴切地反映了本土共鸣的色彩人文情怀。作为植物染料的花青色与作为矿物染料的石青色,两者都是中国国画颜料的主要色系之一,分别表达了中国画风的透气滋润与艳丽厚重两种美学品质,共同衍生了文人写意或写实的创作意境,随着时代更迭愈发历久弥新。传统服饰色彩美学中蕴含“天人合一”自然主义精神以及吉祥、祈福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件吉祥寓意的坎肩(图1),简洁而不简单。金色勾边的绿色如意纹样居中装饰,以黑色、紫色做间隔,与前衣片面料大面积的绿色形成大呼应,与领子露出的后衣片里料的小面积红色形成小对比,色彩与纹样整体和谐地传递出如意祈愿的美好祝福。超出器物本身以及地理、时间的限制,可以传递对祥瑞的共情与共鸣。

图1 清代青色底镶边女式马甲

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与传统服饰纹样美学。传统服饰纹样彰显着生生不息的造物情怀。寓意财富的几何式的“铜钱纹”与连续纹样的绣花(图2),采用中长调冷暖色彩对比,体现服饰宽衣文化下的织造技艺,能工巧匠成就了丰富的色彩、宽博的廓形、精细的材料、繁复的细节,设计的智慧与善意中呈现着对祥瑞寓意的传递。其中蕴含了迭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信仰、礼教制度,是礼乐思想和文明秩序的延伸。

图2 彝族“铜钱纹”背扇

关于传统服饰美学基因,有人说意象的优雅,有人说是中庸的和谐,有人说是感性的直觉。囿于一直受到民族主体意识层面上的根本限制,我国民众一直参与他者艺术文化意识形态的“在场”建设。为了树立本土价值判断意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尤其需要更多接近传统色彩纹样美学,以民族文化的存在优先为前提来反思文化自觉性。传统服饰审美经验沉淀了本土原创精华和语汇,象征着自周以来的华夏礼制,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以及文化的进步[1]。

二、创新与传统服饰色彩纹样的美学哲学

正如蔡元培所提出的“审美”是“可超越功利性而促进天下大同”,美育是情感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我国传统服饰色彩纹样展示了东方美学哲学,传统服饰美学随着通俗美学艺术哲学(黑格尔美学)理论在20世纪进入中国后的逐渐形成,成为文人阶层演绎中国美“意境说”的重要语言。康德美学提出审美认识论上的理性与感性二分的表达,契合了传统服饰色彩纹样所表达的“中庸”且优雅的“通情达理”美学哲学。

传统服饰色彩与纹样可被设定为“无声的美育课本”。传统服饰美学哲学“连接审美思想史与审美器物史”,受儒家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化影响颇深,体现了“中和论”美育思想。正如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在代表作《谈美感的教育》中所提出的“美育事关民族复兴大业”,国潮和汉服的持续兴起被各行各界所津津乐道,学者们一致认可这种复兴是“中国设计开始走向主体向建设的必要阶段[2]”。传统服饰色彩美学与纹样形制,以其独特的天地和谐理念阐释本土美学哲学,最直接构建了美学生活的“物体系”。庄子言:“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本土传统服饰的形与色包含了“情感化”(情)、“自然化”(性)、“文化化”(文)[3],象征天地的上衣下裳时刻地顺应自然的和谐统一。传统服饰的色彩、纹样成为与天地对话的一种方式,达成“日用之物在它的使用过程之中反复阐述其价值观和审美理念”。因此,传统服饰美学哲学的形制、色彩纹样等秩序观,是与大自然的融合,是对人类道德情感的感悟。传统服饰的色彩、纹样和形制本身传递了深层结构主义人类学对于人类文化中所蕴含的权利与信仰,承载了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在这一层面展开传统与当代的思想信息交流,即体现了年青一代对礼仪和规范的尊重。

三、创新与传统服饰美学造物

传统服饰色彩美学是传统服饰美学造物的灵魂,传统服饰纹样造物是美学的呈现者,也是美学的阐释者,更是美学教育的集大成者。我国自古被称作“上冠之国”“礼仪之邦”,朝代更迭过程中服饰的色彩寓意不断地被赋予神秘的属性,连同“物之兴”纹样组织布局规律构成器物的象征系统。例如,从传统服饰造物的色彩特征来分析,除了相应季节而变的色彩智慧,还有显示身份的尊卑色彩象征,即受到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学说影响下的“正色”与“间色”。所谓正色即象征高贵的颜色,是指赤、青、白、黑、黄,用于礼仪祭祀等正式场合。正色之外的颜色皆为间色,且复色越多等级地位越低,常被作为便服或平民穿着。传统服饰造物中的十二章纹被赋予身份和权利的象征,连同被称为首服的冠、收敛的立领、宽大的衣袍上宽博的连身袖,以及翘起的鞋履一同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优雅精髓的东方意境审美解读。传统服饰色彩与纹样这种具有落地的生活特质,蕴含鲜明的社会伦理、秩序观念,利于大学生在普适的认知熟悉中,渐进式地进阶式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可潜移默化感受本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带来的精神愉悦,从容面对与时俱进的创新和革新。

四、传统服饰色彩纹样美学与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内容

以服饰为载体的传统服饰色彩纹样美学,以独特的支点夯实美育基础。以美育为主线,将大学生创新素养与传统服饰美学结合,可高质量地拓展美育的落地性,避免将思想研究与实物研究分离、传统与当代割裂,达成系统化的整合研究。在大学生进行创新行为中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不断锤炼大学生发现美、融入美、创造美的能力。

首先,强调意识形态层面的创新素养培养。一方面,从对传统服饰色彩纹样的美学解读中传承中国传统服饰礼俗文化;另一方面,从对传统服饰色彩纹样审美当代转化应用中升华本土美学品质。例如,我们以服饰色彩纹样为基础的服饰礼仪教学为例,以色彩和纹样为主线的服饰穿搭礼仪,如何可以充分展现人的文化身份、生活仪式感,如何体现“以礼服人”,这种中国人处理人、社会和天地关系的文化逻辑如何在当代生产、生活中融合创新。避免创作不再是闭门造车,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创新意识超越了网络与现实情境,在文化旅游、影像叙事等路径上都可以强化创新能力培育。

其次,强化文化再生产层面的创新素养培养。依据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文化重构始终处于不断调适的过程中,是一种有意识的动态的再生产过程”,将传统服饰的色彩和纹样作为传统文化美学品质的具体载体和表达方式,赋能“文旅融合”、形塑地域产业、赋能在场角色。既然传统服饰在人类学角度上是传统“人伦物序”的生产与传播者、诠释与创新者,那么随着时代的更迭,我们在当代更要突破其传统意义上的实用,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转型可持续化升级。例如,我们把手作的盘扣融入高级定制装饰技法和高定手作材料,加入科技工艺进行后整理,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创新作品。

最后,延伸文化传播层面的创新素养培养。在《论语•雍也》篇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传统服饰色彩与纹样在文化传播维度上,可以发扬“学而优则仕”的古代教育信念,传承“道”“学”“治”三位一体的治学思想。当代新媒体平台对传统色与纹样的当代传播,助力实现了传统文化无限量的视觉呈现和多元流动,从而促进当代新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并在一次次时空交汇时促进大学生创新力不断蝶变和新生。

五、传统服饰美学与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路径

1.文化复兴:传统服饰美学之于创新力提升

立于传统肩上,再次整装出发。传统服饰的色彩与纹样传递美学规律,大学生可以在生活穿着中凝练学人的审美和价值判断。据笔者相关美育内容的220份有效问卷(发出220份)调查数据显示,大约60.18%的大学生及家长了解一点,6.79%的不了解,只有33%的表示了解。以上说明,虽然国风日渐盛行,然而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还待进一步深耕。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审美文化仍然占据主流,表象繁荣不如美学品质的把握和主题价值观的确立更为本质。以西方审美观念为主流意识层面,往往会约束了大学生在意识层面的创新。年青一代应对未来定制消费主义,梳理民族主体价值观,倡导惜物爱物和有兴味的生活方式,参与时尚体系在场建设,以实际行动来传播本土美学品格。

2.文化重塑:文化再生产与文化传播之于创新力提升

(1)汲古探新

从造物智慧中提炼创新的辨识度。不同的区域和历史时期,传统服饰有不同的造物特色和智慧。按照服装构成要素这条主线,分析典型案例造物的形制特征及历史影响,从中认识服装的形式、结构、色彩等外在。在这一过程中,由物质本体研究向造物本质的研究转向,从形而上的思想探索向形而下的生活实践研究。例如,同样具有东方美学精神的日本传统服饰,其当代嬗变的服饰色彩折射着诡异多变的独有气息,其当代作品结合褶皱、相对合体的宽衣来阐释禅意,总体具有主体文化性很强的高辨识度。

(2)衣以载道

从文化精髓中延伸创新的特质。文化思想反映在服饰艺术领域,便出现了贯穿古今的“衣以载道”说。中国传统服饰美学中重要的礼乐思想成型于西周,各种等级严格的程式化礼仪、服饰、礼器等外在构成礼乐文化,仁、孝、忠、信的道德政令等构成礼乐思想内核。例如,清代朝服男穿一件朝袍,女穿朝裙、朝袍、朝褂三件,色彩规范为黄色系为皇族专用,其余人以青色或蓝色为主,具体还有细分。礼为内容、乐为方式、德为基础、和为境界,如果说礼乐文化成就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学情境,那么传统服饰审美文化诠释了中国人的优雅生活美学品质。

(3)批判重构

从服饰美育中夯实创新的生活化。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媒介——服饰,具有“由外向内”的传播方式。“以乐化人”,由物质媒介和生活习得上演绎、传播、延展全域式“意境”感的生活方式,不失为一种时代价值观重塑的“意境”。审美的标准问题上,孔子追求的境界包含着对穿着、服饰、礼仪规则的讲究,在他看来,自身内容的纯正与外在形式的华美,缺一不可。“吉月,必朝服而朝”体现了圣人对“视朔之礼”的重视,“恐其礼废”。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重塑色彩纹样中“文”与“质”的统一,是对传统文化中言、行、举、止的风雅美的尊重,体现着时代美育价值(图3)。

图3 美育普及、参与程度调查结果

3.融通古今,协同共进:传统服饰美育促进创新能力培育实践路径

传统服饰美育促进创新能力培育实践路径上,我们尝试以传统服饰审美为支点融通古今,促进艺术与科学结合,达到跨学科融合;以学校教育为主,探索社会、家庭美育沉浸式协同发展。一方面,对文理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来讲,以服饰色彩纹样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审美教育,避免填鸭式的无趣课堂讲授带来的负面抵制情绪,使大学生在生活的“衣”实践中逐渐养成自己的审美理念。另一方面来讲,对非文理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来讲,以“交叉融合”的方式展开色彩纹样美育,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技巧教学带来的思维固化,使大学生更乐于拓展跨学科思考的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纹样服饰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