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航天梦 成为一颗星

2023-01-30浙江省平湖市关工委独山港镇关工委

中国火炬 2023年1期
关键词:科普馆两弹一星中国航天

浙江省平湖市关工委 独山港镇关工委

在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镇赵家桥村,有一座中国航天科普馆。是的,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里,藏着一个“国字头”、综合性的航天科普馆。

每逢周末节假,一批批的青少年来到这个航天科普馆参观学习。在各式各样的火箭、导弹、卫星模型前,一位和蔼可亲的老教师正带着孩子们参观,为孩子们讲解航天知识。“两弹一星”工程、国防尖端科技、航天员“天外”生活……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小小的心灵开始对浩瀚宇宙充满无限遐想。

这位讲解者叫姚爱英,今年72 岁,是平湖独山港镇黄姑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这个“国字号”航天科普馆的建立,还有平湖浓厚的青少年航天科普氛围,都与她有关。

姚爱英与中国航天的缘分,还得从30 多年前说起。

不追歌星追“科星”

20 世纪90 年代,“追星”之风在年轻人中刮起。看到有学生把歌星影星视为“偶像”,对着明星海报又哭又笑崇拜不已,姚爱英忧心忡忡:“这样下去不行啊。”

1992 年3 月22 日,中国运载火箭“澳星”发射失败。1992 年8 月14 日,中国航天人顶着压力,凭着为国争光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发射“澳星B1”。“我们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精神不正是孩子们所需要的吗?”作为少先队总辅导员,姚爱英觉得自己找到了引导学生走上崇高理想轨道的途径。通过媒体,她得知航天科学家每个月只有50 元至100 元奖金。“我们的航天工作者为了国家甘守清贫。他们才是民族脊梁,才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征得学校同意后,姚爱英组织开展了“不追歌星追‘科星’”活动。

姚爱英给孩子们讲航天故事,讲述航天人的拼搏和坚持、崇高与伟大。她发起“歌星与‘科星’哪个最亮”大讨论,提出“不追歌星追‘科星’”的口号,发动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支持国家航天事业。全校336 名少先队员你一角、我一元地攒了一笔181.2 元的慰问款,连同一封信,一起“飞”向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姚爱英在神箭幼儿园给孩子们讲火箭发射的故事

这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收到的第一笔捐款。一个遥远的农村中学竟然寄来了慰问款,“那是祖国浙江的红领巾们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心。情义无价!”院党委立即给孩子们回信,并寄来有关航天技术的资料、图片。

当姚爱英在班里宣读这封回信的时候,学生们情绪高涨,许多孩子都高兴地跳了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航天科学家啊。

1994 年1 月,受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邀请,姚爱英带着一名学生代表奔向北京,进火箭组装车间、导弹总装车间,与著名航天科学家谢光选、王德臣、于龙淮等进行交流。同年12 月,研究院院办副主任潘昭汉等3 位航天专家,带着火箭模型从北京赶到姚爱英所在的黄姑中学。在一个星期里,学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听科学家们作报告,看科普录像,打开了一扇航天知识的大门。

那时的盛况,姚爱英至今仍记忆犹新,近千人的剧院,过道都挤满了学生。

1999 年,“两弹元勋”钱学森委托办公室人员给姚爱英写信,请她代为嘱咐孩子们:希望将来的“钱学森”在学识、人品、思想和情操等方面,都超过当今的钱学森。

从此,“不追歌星追‘科星’”成了学生们的自觉行动。

航天英雄杨利伟与到北京参加航天科普交流活动的姚爱英师生团队合影

从此,乡村学校与中国航天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31 年来,姚爱英带着学生30 次北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参观学习,与张履谦、龙乐豪、钟山、陆元九、杨宝奎、姜杰等众多院士及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面对面交流。杨利伟及几十位航天科学家35次应邀而来,向平湖青少年科普航天知识,热忱地培育科技新苗。

2022 年6 月5 日10 时44 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姚爱英带着孩子们收看直播,第一时间向航天员中心发送了贺信。贺信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第一任大队长申行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原副书记李光亚的回复。

尊敬的姚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申行运,相信此时此刻大家都在观看神舟十四号的发射,同学们知道神舟十四号是干什么的吗?它是送航天员上天与中国空间站对接的。那中国的空间站是什么样呢?中国的空间站又叫天宫,他有何用场?两个实验舱,一个载人飞船,一个货运飞船,构成核心舱,又叫天和。第一个实验舱叫问天,第二个实验舱叫梦天,送人的飞船叫神舟,送货的飞船叫天舟。是不是听糊涂了?简单形象地跟大家说一下,中国的空间站由“两室一厅”、两部车组成,一厅就是核心舱,两室就是两个实验舱,送人的神舟就是客车,送货的天舟就是货车,这样是不是好记多了?同学们在姚老师的带领下,不追“明星”,追“科星”,已经取得了很多荣誉。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爱科学,爱航天,爱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同学们,加油。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第一任大队长 申行运

2022 年6 月5 日

尊敬的姚老师、同学们:

作为你们的老朋友,在神舟十四号飞船即将发射此际,我特别想表达的心情是:感谢你们多年来对国家航天事业的热爱与支持和对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衷心祝愿航天科技与航天精神的灿烂之花,在你们的校园里和你们的心灵里持续结果,更加丰硕,更加耀眼!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原副书记 李光亚

2022 年6 月5 日

通过姚爱英这座“桥”,数万名农村孩子的心和三代航天科学家跨越空间阻隔,紧紧连在一起。姚爱英和孩子们一起仰望的星空发出了热情的回应,孩子们成功追上了科学之星!

航天精神从娃娃抓起

2006 年退休后,姚爱英更忙了,她加入了平湖市关工委薪火讲师团。2013 年,姚爱英担任浙江省少先队辅导员导师,深入学校、社区,开展航天精神和航天科普宣讲工作。

2015 年,在嘉兴市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嘉兴市“姚爱英星星火炬工作室” 成立了。姚爱英担任工作室导师,指导嘉兴市五县两区20 多所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的科普工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每年,工作室组织各校少先队员开展学“科星”、航天科普、学航天英雄、学航天精神等系列活动。宣讲成为姚爱英退休后的主要工作,也是她钟情的事业。

姚爱英住在农村,每次讲课都要转好几趟车,由于晕车的缘故,下车时都很疲惫。但每次走进校门前,她都会调整好自己,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孩子们渴望的目光。学校提出派车接送,提出给报酬,姚爱英都婉拒。

为了把航天科普报告讲得更加生动,姚爱英专门学习制作PPT,并根据每所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完善。有次不小心按错电脑上一个键,课件没有保存,前功尽弃、从头再来。那天,她一直做到凌晨3 点,只睡了两小时就出门了。渐渐地,其他地区的学校也慕名邀请她担任校外辅导员。十多年来,姚爱英在学校、部队、机关、社区、老年大学、文化礼堂等作了400 多场科普讲座。

为使学生能更多更好地了解科学家的成长历程,感悟科学精神,姚爱英通过搜集素材、采访,编写了《铸造神剑的人》。她把这些科学家的事迹写好后,一个一个地给科学家寄去,让他们本人过目修改。之后,她又编写了《科星最亮——两弹一星元勋故事》、《丰碑》等8 本关于航天人和航天科普书籍,免费赠送给各个学校。

在姚爱英的推动下,嘉兴、金华、温州、平湖等地先后建起11 个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其中4 个被中国宇航协会评为“中国航天特色学校”。2018 年,在姚爱英的牵线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神箭幼儿园与独山港镇中心幼儿园合作办园,平湖市航天神箭幼儿园正式成立,实现了航天精神教育从娃娃抓起。

村里的中国航天科普馆

2009 年,姚爱英曾提出想在平湖建个“两弹一星”功勋馆,得到了相关领导和专家们的支持。“当时相关领导回复我,中央表彰的23 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浙江就有6 位,这个馆建在嘉兴红船旁是最有意义的。”姚爱英说。研究院立即做方案并考察选址,她和专家一连走了几个地方,最终敲定在独山港镇赵家桥村建馆。

2021 年6 月,全国首个位于乡村的综合性航天科普馆——中国航天科普馆开始运行,成为对青少年和党员干部开展航天精神和航天科普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中国航天科普馆1800 平方米的展厅,仿佛搭乘遨游太空的飞船:在航天发展成就展厅,仰望中国空间站的模型,感受火箭发射场景,近距离观看各类卫星模型,中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前沿科技和辉煌成果让人震撼;在航天清风馆展厅,23 位“两弹一星”功勋塑像诉说着“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在沉浸式互动体验区,人们聆听天文学知识,体验太空之旅,感受宇宙奥妙。

姚爱英担任科普馆的讲解员:“结合科普馆展品给孩子们讲述我国航天史和航天成就,更能打动他们。浓厚的航天氛围可以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梦想和科学的种子,让他们在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上勤奋学习、勇敢追梦。”2021 年至今,中国航天科普馆已接待参观研学团队520 多批,参观人数5 万多人次。

31 年来,有5 位毕业于黄姑中学的学生在航天部门工作,还有多名同学正在航天大学里学习。在姚爱英的努力下,航天文化、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深深地植入了平湖青少年心中。

姚爱英点亮了无数孩子的航天梦。她把自己,化作一颗闪耀银色光辉的星。

猜你喜欢

科普馆两弹一星中国航天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是谁帮汽车停下来
汽车的大动脉
来势汹汹的肺炎
飞机“长脚”只是为了站在地上吗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中国航天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