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中华大地上的丹霞故事
——评郭福生等著《漫话丹霞》

2023-01-30李廷栋

地质论评 2022年5期
关键词:丹霞地貌漫话丹霞

李廷栋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公众的科学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技工作者应该把科普工作看作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丹霞”一词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词,起源于地质、地理学家们对以丹霞山为主的丹霞地貌区的科学考察。12年前,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龟峰和浙江江郎山组成的“中国丹霞”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旅游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下,丹霞一词进入了普通大众视野。在我国1100多处丹霞地貌景区中,有10处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29处国家地质公园,200处获得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在内的其它保护性名称。这些景区建有良好的交通设施,方便近距离观察,红色岩石在崖壁上层层堆叠,地质现象丰富多样,因而是理想的地质科普教育场所。同时,大量的科学研究,为丹霞地貌的科普提供了扎实的学术基础。然而,针对大众特别是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丹霞地貌科普著作却很少。

东华理工大学郭福生教授等著的《漫话丹霞》一书,对丹霞地貌的定义、研究历史和现状、中国代表性丹霞地貌景观及其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景观照片精美,文字通俗易懂,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专业人士和山水旅游爱好者均可受益。这是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在丹霞地貌科学研究与广大公众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

该书最大的特色是,对丹霞地貌的介绍方法上采用“发生学”教学法,即重构丹霞一词来源和丹霞地貌各种知识产生的环境和基础。把读者放到当时的情景中,重演整个丹霞地貌词汇发展的过程,介绍了“丹霞”一词从文学辞藻转为地质用语的过程。在这样的逻辑系统中,首先是科学家的故事让丹霞地貌知识变得形象鲜活、生动有趣,其次是情景融入能引导读者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把知识灌输转变为思维启迪。

作者团队基于对丹霞地貌的长期研究,把握了科普教育两个平衡。一是在科普性和科学性上把握了很好的平衡。既确保资料来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语言上又保持生动性,尽可能避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对于无法绕开的专业词汇,也做了详细的注释。创新性开辟了特色板块“延伸阅读”,让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读者可以阅读到更多文献的原文。二是在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之间把握了很好的平衡。丹霞地貌因其明艳的红色和崖壁林立的地形影响着先民的生活,从而产生了独特的文化现象,作者从地貌视角对“丹霞文化”进行了阐释,文理渗透,引人入胜。

丹霞地貌是我国学者命名并在我国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山水旅游的前沿阵地。丹霞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讲好丹霞故事,也是地质人在讲好中国故事。

LITingdong:TelltheDanxiastoriesonChinaLandwell:Commentson“DanxiaRamblings”authoredbyGUOFushengetal.

猜你喜欢

丹霞地貌漫话丹霞
漫话“虎词”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岁月有痕,最美丹霞——陕西波浪谷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漫话“秤”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
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