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中央苏区县南雄飞跃发展

2023-01-29涂运发

源流 2022年10期
关键词:珠玑南雄市美丽

■涂运发

1.珠玑镇灵潭村

南雄市是广东省唯一的原中央苏区创新发展示范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雄市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圆满实现了高标准、高质量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开局良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老区苏区面貌焕然一新。

2021年,南雄市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乡村振兴局获评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珠玑镇获评第二届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全省六强镇”。

产业基地遍地开花

南雄市传统种植产业和特色种养产业渐成规模化现代化。该市各镇坚持把产业扶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积极落实“以奖代补”政策,以及搭建最美乡贤反哺路。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镇级农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创建丝苗米、南药、丝苗米产业园(扩容提质)三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千亩镇级特色产业基地26个,创建200亩村级基地217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规模达到9.9万亩。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示范合作社27家、示范家庭农场54家,农业协会2家,成功申报粤港澳菜篮子基地5个,全国地理标志产品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粤字号品牌28个。

2.南雄市雄州街道新迳村黄金香印葡萄产业园

在传统种植产业方面,全安镇天润丝苗稻米种植面积达3000亩,古市镇黄烟种植面积达4800亩,邓坊镇达5500亩。在特色种养产业方面,湖口镇种植大棚辣椒约3000亩,联农带农助农种植辣椒达到上万亩。

如邓坊镇引进由乡贤经营的叁来汇农业科技公司,在茶头背村建立溪黄草加工厂,目前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湖口镇承平村和雄州街道荆岗村的嘉宝果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1.2亿元,计划分三期开发建设3131亩集种植生产、科技示范、培训带动、学农教育、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公园。珠玑镇三佳村、古市镇丰源村发展稻虾共作产业,其中丰源村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200亩。

南雄市新能源产业势头强劲。全市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如古市镇丹布农光互补项目。该项目是华电广东公司“百万光伏”重点项目之一,是韶关公司实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迈出的第一步。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同年11月30日全容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30MWP,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1.3亿元,预计年产值1500万元,实现税收195万元。

又如百顺镇朱安村风电项目于2020年12月28日动工,于2021年12月18日完工并网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49.9MW,安装建设17台单机容量为3MW的风力发电机组和一座110KV升压站,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

镇村宜居水平明显提升

宜居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底色。南雄市以美丽乡村和“139+”美丽圩镇建设为突破口,全域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一是以雄州街道、珠玑镇、湖口镇、邓坊镇、水口镇等5个镇为中心打造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以示范片串联每个乡镇,形成5条具有南雄特色的示范带。加快推动圩镇与村庄一体化发展。

二是按照先整治,后提升,先建设,后奖补,全域推进的原则,围绕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的要求,各镇积极参加南雄市举行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擂台赛”。目前已有18个村在擂台赛中脱颖而出,进入最终建设名单。目前已完成江头镇、珠玑镇、全安镇等7个美丽圩镇建设,建成53个干净整洁村,125个美丽宜居村,30个特色精品村,四小园6492个,美丽庭院11159个。

三是用乡村运营理念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以及资源资产等串点连线成片,打造“古巷新街”“红层沃土·缤纷湖珠”和“粤赣驿道”三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共计71公里,发展32间农家乐和民宿,带动沿线6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到30万元以上、农户年均增收超1万元,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3.南雄市黄烟产业基地

4.南雄市邓坊镇溪黄草产业基地

5.南雄市老促会领导到邓坊镇溪黄草加工厂调研

在美丽乡村方面,如澜河镇的赤谭村、上白云村,古市镇的湖罗坵村,成功争取到上级建设资金;主田镇水头、石头背、新村片成功申报美丽宜居村;帽子峰镇的洞头村、河背村、伴源村4个村小组成功争取奖补资金200万,用于旅游公路洞头村路段的村道提升、外立面改造、健身广场改造等项目,连片打造特色精品村。又如江头镇争取上级资金780万元,开展S516沿线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改造工作,已完成农房风貌改造4个村361栋,沿线风貌带打造成为统一的青砖白墙,文化气息与底蕴扑面而来。

在美丽圩镇方面,邓坊镇、全安镇、古市镇、主田镇此前已经完成了镇街特色风貌营造,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提升以及除人形道外的道路整治提升工作。帽子峰镇结合镇域发展定位,规划完成沿凌江绿道环线建设、文化公园改造提升、农贸市场提升、省道乡道断面整治等18个项目。现已基本完成S342省道沿线圩镇段“六乱”整治,争取2022年底完成“139+”美丽圩镇建设项目。完善的基础设施,宽阔整洁的街道,街道两侧的建筑都穿上了“新外套”,不仅外立面重新进行了装饰,而且每个镇都有特属的色调和风格。既充满现代气息,又有着浓厚“乡愁”味道。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南雄市抢抓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交通、水利以及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如全安镇推进16个自然村通过以奖代补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自然村121条33.5公里村道建设;实施水利重点工程2项,解决2.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澜河镇投入190万元用于澜河镇政府至锅坑温泉旅游点6.3公里村道拓宽项目,投入10万元用于上澜村丝苗米及香芋基地水渠建设,投入105万元用于上澜村委会至上矽村东亨社15公里“单改双”路基拓宽。

帽子峰镇投入185万元用于坪山村和洞头村修建水渠三面光共计3.8千米;投入1180万元对Y436线山塘坳至上田坑乡道进行“单改双”道路拓宽建设。在组团帮扶单位市老促会争取下,市水务局投入68万元,修建坪山村乾村排灌泵站,改善农田灌溉总面积达到500多亩等。

又如江头镇,使用乡村振兴驻镇帮扶资金400万元,推动武岭村凹子头至村委会4.9公里路基建设项目、江头镇章山凹至鱼仙村上东坑路基建设项目。

以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南雄市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市各镇街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积极修建农村文娱场所,充分发挥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以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以珠玑镇为例。珠玑镇深挖红色资源,突出“赓续传承”,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该镇推动学好、用好、传播好《南雄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大力开展红色革命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的“五进”活动,将这一成果转化为全镇人民的精神动力。在市老促会的指导下,该镇积极挖掘本镇红色革命历史及相关佐证物件,如以陈毅在梅岭的革命斗争史为线索,挖掘灵潭村红色革命史,建成钟蛟蟠纪念馆;广东珠玑乡村振兴讲习所已完成二期综合楼主体建设,灵潭村展馆设计与布展项目已完成建设。在过去的一年中,灵潭村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6万人次,有效推进了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南雄市古市镇姚塘新农村

南雄市湖口镇“139”提升工程

又如乌迳镇大力挖掘宣传一个情报救了“朱毛红军”,红四军乌迳脱险重大史实,大力弘扬老区苏区精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水口镇大力弘扬中央苏区保卫战南雄水口战役“跟我上”的精神,用“跟我上”精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最近,中共南雄市委提出“三个下沉”工作机制,真正让党员干部沉下去,群众幸福感升上来。市领导班子下沉到行政村,镇领导班子下沉到村民小组,村“现两委”干部下沉到农户去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相信在中共南雄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雄市人民定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大的决心举措,全面推进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猜你喜欢

珠玑南雄市美丽
王亚平
书法作品
诗学会即兴(新韵)
我们创造美丽
谢氏宗亲对珠玑巷情有独钟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香港爱心人士蔡惠玲捐助南雄贫困学生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南雄市老促会发放革命烈士后裔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