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背景下《工程流体力学》新形态教材开发研究

2023-01-28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侯涛高欣吴盈盈

内江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形态教材职业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侯涛 高欣 吴盈盈

由于科技进步,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工程流体力学》新形态教材开发需要与时俱进,研究科学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适应当代大学生需要的融媒体新形态教材的开发。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前进,抗击疫情的胜利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中国制造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制造业亟需大量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已快速进入数字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职业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基于新理念、新技术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进一步明确了三教改革目标和实施路径。其中“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是一项创新型工作,需要学校企业等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需要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传播新技术的应用,同时还需要深入研究专业领域技术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多元性、灵活性等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教育新功能。

1 新形态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短短几年,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爱课程、清华在线教育平台、智慧职教云大批教育平台开始普及,微课、慕课等多种媒体手段成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材不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表现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理论抽象深奥、实践环节薄弱,与现在学生的认知方式脱节,满足不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要求,亟需开发与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融合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育手段的融媒体教材,三教改革教材改革是基础,通过教材开发一方面可以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材开发过程中,教师了解行业新动态、新技术,分析学生特点与学情,学习数字化表达手段,思考多元化可视化表达,同时与多种教学手段相衔接,推动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总之,开发新形态教材是做好三教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保障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发展的重要内容。

2 新形态教材开发的着力点

2.1 《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开发要以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

首先教材开发要突出就业教育理念,在教材素材中反映行业新动态和新技术,重视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基础课把握好必需、够用的尺度,满足不同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工程流体力学》是能源动力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与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构成核心基础课程,主要教授电厂中热力设备所需的流体介质的运动规律。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电力行业发生重大调整,以风电、垃圾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形式快速发展,煤电等传统发电形式发展受到限制,教材开发中要反映与流体力学相关的新能源最新发展方向和新技术成果。例如风电技术、抽水蓄能发电技术、地热技术等,反映技术节能等国家政策,在项目学习中引入工程安全、工程技术规范、职业素养、创新思维等全面提升职业能力的训练内容。在内容选择中重点添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习题库中相关题目,配合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合、书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其次教材开发要践行实践教育理念,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基础课理论性偏强,传统高职教材简单模仿本科教材,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是本科教材的简化版,没有考虑实践环节的内容,无论是《方案》还是《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强调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适应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要求,注重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教材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原则以电力生产过程中典型流体设备和流动系统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教材开发引入电力生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成员共同开发教材,更准确把握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

2.2 《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开发要符合当代学生认知特点

以00后为代表的学生习惯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移动互联网成为他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手段,他们熟悉互联网新技术、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探索欲强,但学习缺乏自主性、自律性差,对枯燥无味的学习不感兴趣,新形态教材要注意选择生动活泼,形式新颖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教材专门开辟身边的流体力学拓展内容,介绍诸如负压救护车、体育运动中的流体力学等寓教于乐的科普知识,通过扫描二维码以短视频、微课、动画等直观生动地加以展现。新形态教材以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式互动模式加以呈现。

2.3 《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开发要充分利用融合多种新兴媒介

教材开发要结合课程资源库开发,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媒体教材,以教材为媒,把教师、学生、资源、平台整合协调起来,实现双向互动、多元开放的交互功能智能化新形态。现在信息技术已经进化到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融媒体教材可以将纸质教材、互联网融为一体,通过二维码等形式可以把教育平台、课程资源库等加以整合,教师、学生通过教材共享信息、共创资源、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开放交互,利用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跟踪了解班级、学生详细动态的学习数据,及时作出调整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掌握知识的程度,可以随时参加测评,得到反馈,实现个性化学习。

总之,《工程流体力学》新形态教材开发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表达形式、媒介载体、教育平台、大数据管理等等是一个复杂庞大、需要多方参与、整合师生校企资源,需要综合各方力量进行较长时间开发研究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人员、资金、技术的较大投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探索新形态教材开发的方式与路径,尝试搭建初步的新形态教材框架,研究教材内容、学习项目与媒体表达、教育平台的融合共通,为高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新形态教材职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陶德麟先生“辩证法的新形态”思想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职业写作
新形态西装
张建五:深化改革 着力打造混合制经济新形态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