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持续深化南充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索

2023-01-28杜晓菊钟小建周萍

内江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技体制南充科技

杜晓菊 钟小建 周萍

①南充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②南充市科学技术局

当前,新任务伴随着新形势和新变化给科技体制改革带来了新挑战。南充作为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科教大市和国家明确定位的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更大力度的探索实践和突破突围。本文以持续深化南充市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为导向,重点在深化科技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地方科研院所制度改革、深化创新主体培育制度改革、深化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改革上寻求突破,为南充区域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进行改革探索研究,并提出解决路径。

科技体制改革一直与国家科技战略发展变化同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破旧立新、保驾护航的作用。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核心在于协调科技内部以及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激发和释放人的创造性。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四个大的阶段性发展,在体制、机制上一些瓶颈得到了突破,总体来讲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较大成效。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深化推进科技管理和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以,持续深化地方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1 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趋势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三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最终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新任务伴随着新形势,新变化给科技体制改革带来了新挑战。

(1)在科技组织体制方面。虽然目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企业研发中心仍然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但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今天,各种新型研发机构应营而生,不断涌现,快速发展,成为了科技创新队伍的“急先锋”,刷新着我们对科技组织的新认识,催动着科技组织体制予以变革。

(2)在科技投资体制方面。风险投资、私募基金、众投众筹等新兴投资形态蓬勃发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保利租赁、票据融资等科技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彰显,各种科技创新成果将通过社会组织以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各组织间的协同创新更加重要,必将催动着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加快变化。

(3)在科技人才体制方面。在人工智能、5G、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存在着人才紧缺,人才将加速向创新策源地聚集。要打造人才高地,获取人才红利,必须打破体制间隔,促进身份自由转换,在人才流动中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价值,不断刷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政策导向。

(4)在科技成果体制方面。多领域跨界融合的创新型经济正在快速孕育发展,技术汇聚、学科交叉、产业融合的趋势明显,创新型企业、互联网众创平台等成为新一代的重要策源地。传统的从高校院所到企业的成果转化模式转向复杂互动、开放协同的生态系统网络模式。要更多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和转化收益分配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2 南充市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概况

纵观近五年来南充科技体制改革情况,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从专项切块调整到项目评审不断创新,到监督机制不断健全,到项目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从启动科研院所改革,到出台创新创业十八条政策,到开展市级科技创新成果评审奖励;从支撑“嘉陵江英才工程”,到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到完善人才配套政策。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在全社会基本形成了广泛共识,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创业的气候基本形成。三是培育科技创新要素改革。主要是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知识产权发展、促进企业增大研发投入,以及向高新区、农科园区等集成布局科技创新资源的探索实践等。四是科技金融结合改革。开展省级科技金融结合城市试点,组建科技银行,实施科技贷款贴息补偿“微改革”等等。这些改革措施一点一滴、聚沙成塔,共同推进了南充科技创新能力的大踏步提升,共同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水平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面临着部门利益掣肘严重、财政体制形势制约、顶层设计过于宏观、落地细化研究不够、行政管理脱离实际等问题,造成我们整体上科技体制改革的成效仍然不明显,距离改革的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

3 南充市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路径

南充作为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和国家明确定位的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迫切需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行更大力度的探索实践和突破突围。

(1)在深化科技产权制度改革上寻求突破,打造成渝地区科技成果高质量转移转化基地。积极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赋予成果发明人所有权、长期使用权和利益分配权,推动职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并产业化。持续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加大科技成果奖励、认定、登记力度,形成更加适应市场要求的成果库存。推进驻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立从成果形成、到发明公开、到专利获取、到交易撮合、到技术许可或转让的完整链条,促进科研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培育壮大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支持行业组织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果转化服务标准,支持“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发展,不断繁荣和壮大技术交易市场。

(2)在深化地方科研院所制度改革上寻求突破,打造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力量体系。依照中、省对于科研事业单位采取的章程管理、规划管理、自主运营、三方评估的改革思路,确立市、县两级科研机构的完整法人地位,赋予自主权限,调整发展定位,保障章程权威,科学开展绩效评价,为科研院所开展市场化创新活动开辟空间、释放活力。瞄准围绕地方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引导重点实验室面向市场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培育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科研“生力军”。

(3)在深化创新主体培育制度改革上寻求突破,打造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群体。坚持“一切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和“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前瞻一代”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引导科技型企业打造创新团队,与名校院所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在计划项目立项、人才智力支持、实验仪器设备共享、科研平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创新资源向骨干企业的高度集聚,培育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发展局面,打造一支规模大、结构优、效益好、业态新、带动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群体。

(4)在深化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上寻求突破,打造面向成渝双城经济圈开展竞争与合作的科技金融影响力城市。认真落实激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科技投融资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推动财政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认真执行落实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的激励政策,完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的培育、筛选、辅导机制,逐渐让上市融资成为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支持科技银行面向科技型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打通资金链。积极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大力培育科技小贷、科技担保、风险投资等科技准金融业发展。大力推广“盈创动力”等科技金融新模式,积极搭建科技金融相结合的新平台,积极发展科技孵化、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等科技金融关联产业,努力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融资机构来南充投资,不断丰富科技金融渠道,努力将南充建设成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颇具影响力的科创投资枢纽城市。

(5)在深化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改革上寻求突破,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将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完善“一区两园多点”的科技园区体系(“一区”:即南充高新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动力,打造高端科技新区;“两园”:即中法农业科技园、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打造三产相融、山水田园的农科新城;“多点”:即在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等产业功能区布局特色科技园区,实现错位发展、广域覆盖的科技园区体系),打造“一城四圈多带”的创新集聚区群落(“一城”:即“南充大学城”,建成集高校教育、产研开发、科技创新“三位一体”的智慧城;“四圈”:即环四所驻市高校建设知识经济圈,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创新文化群落;“多带”:即围绕科技职业学院、技师学院以及省蚕研所、市农科院等其它高校院所建设“一校一带”、“一所一带”创新型经济带,带动周边具有创新特色的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通东向西向贯通临江新区的科创开放合作廊道,全面布局科创孵化器、特色小镇、创新创业街区和科技示范片等创新载体,形成主题突出、错落有致的区域创新空间体系。坚持加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布局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积极引入名校名院来南充设立分支机构,促进驻市高校院所与地方发展“双线合一”,加快科技与经济、文化、健康、城建、安全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坚持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创新顶层对话机制,积极争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落地南充。创新科技行政管理体制,提升基层科技部门管理能力,继续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倡导科研诚信,加大科技普及,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让创新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科技创新为南充大城崛起注入重要的战略动力。

猜你喜欢

科技体制南充科技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TheDifferencebetweenOrientalandOccidentalThinking PatternsinTranslation
科技助我来看云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以人才创新为主导推动科技体制创新
南充市委书记为什么夸玉皇观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