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肇庆本土文化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肇庆学院为例
2023-01-26温笑杰
尚 冉,陶 媛,温笑杰
(肇庆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课程思政”指高校所授课程均带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解惑等功能,承载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的重要职责。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谈及,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016年12月7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纵观近年来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舞蹈教育教学之间绝缘效应攻破,将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至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体学生中,是新时代高校舞蹈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肇庆学院作为地方院校充分挖掘肇庆本土文化,将肇庆本土文化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以立德树人为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目标,构筑育人大格局,实现肇庆本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发挥舞蹈课程思政效应的最大化,从而提升课程思政在舞蹈专业教学中的实效性。
一、肇庆本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
肇庆,枕南岭,扼粤桂、控苍梧,制南海,是两广咽喉,西江的水运枢纽,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赋予肇庆一个特定的方域标识“岭表南来第一州”,明朝著名文学家徐渭感叹:“古来谁不重端城。”从汉代到清代,肇庆历来为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肇庆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包公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勤政爱民、崇高信念等精神体现,不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体现。
(一)包公文化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于公元1040年到端州任知州,主政端州3年,主要政绩有二:其一,治理水患为民兴利。他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其二,储粮备荒兴文办学。他创办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星岩书院”,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包公在端州的政绩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官员的特点:一,为政清廉;二,勤政爱民。“不持一砚归”而形成的砚洲岛、包公井等都是包公曾在此为政并至今为人纪念和称道的证明,由此也产生了以“廉政”“勤政”为中心的包公文化。
(二)端砚文化
唐代(618-907)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辉煌时代,亦是端砚发展的启蒙初期,唐朝初年的端砚尚处于初采阶段,还未形成独特的工艺艺术,砚面无任何纹饰而显得简朴粗陋。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至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位于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陆续开始出现采砚与制砚的专门劳动人员。依托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端州陆续出现开采出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坑等多处著名的端砚名坑。经过劳动者精细开采和加工生产的精致端砚也慢慢成为了肇庆地区独有的实用工艺佳作,直至宋朝端砚被列为“贡品”,广受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进而风靡中外[2]。端砚取之于山,而成之于艺,这既是端州人杰地灵的表现,更是肇庆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砚石的开采过程和端砚的设计特点都无不显示了肇庆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情。
(三)龙母文化
龙母——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一,是珠江流域民间信仰中至高无上的女神。据传,龙母姓温,秦时人,自少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助,人称神女。传说一天,温氏在西江边洗衣时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能为温氏捕鱼。长大后五物竟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他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此建庙,名曰“孝通庙”。龙母文化,正是由龙母传说而派生出来的次文化,在珠江流域起源并发祥,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成为肇庆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之一。龙母文化的精神内核即仁道、孝思、良俗,是两千多年来肇庆乃至岭南社会的道德基石。
上述文化集物质性、精神性和故事性、形象性于一体,是舞蹈设计的重要素材,也是舞蹈课程中的重要思政元素。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肇庆本土文化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音乐剧《青天之端》重铸包公形象
“课程思政教学重在凝聚政治向心力,重要责任就在于价值引领: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促进民族精神的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形成”[3]。舞蹈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应多维度引导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和舞蹈专业教育融合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好专业课堂的“主渠道”,在专业教学的“主战场”上发挥着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肇庆学院舞蹈教学部从专业实践课程着手,以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科学性和特色化着眼,建立了一套以美育人,以美思政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使教师在思想上统一,在能力上提升,让学生真正用心、用情去感受思政教育带来的舞蹈魅力,促使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肇庆学院舞蹈专业学生通过舞蹈实践课程全程参与了原创廉政音乐剧《青天之端》的舞蹈排演工作。该剧以包拯治端为蓝本,通过包拯兴学教化、只征贡砚、排沥垦荒、挖井除疾、归顺僚族、建设新城、惩治贪官污吏、不持一砚归等故事,展现了包拯以国为重、以廉为先、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塑造了一个清正廉明、勤政爱民、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敢于担当的包青天形象。舞蹈专业学生通过该剧的学习,深入领会包公在端州廉洁奉公、惩奸除恶、勤政爱民的执政事迹,努力学习包公铁面无私、公正廉洁的政治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进行传承和发扬。
庆历元年包拯调任肇庆端州,刚上任不久便为端州破了一件朝廷贡砚失窃的大案。包拯在端州一边断案一边呕心沥血治理端州,他作风雷厉风行、办案明察秋毫,为人刚正不阿,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百姓誉为“青天”,包公青天之名即始于肇庆端州。为官三年,包拯所留下的文化品质和精神风貌对肇庆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与规范作用。
肇庆学院舞蹈专业教学在知识讲授常态化模式下,通过音乐剧《青天之端》舞蹈实践教学,将思政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在舞蹈实践的同时与思政观产生共鸣,通过运用舞蹈艺术形式亲身感受包公清心廉政、勤政爱民的伟大形象,在对正面人物塑造宣传中突出对反面人物的鞭笞反衬,给舞蹈专业学生的情感教育起到震慑作用。
(二)原创舞蹈《砚魂》重现采石场景
课程思政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价值和信仰,用心、用情、用爱去教书育人,才能切实有助于育人目标的达成。如何通过舞蹈课程达到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近年来肇庆学院舞蹈专业教师积极思考的一大问题。舞蹈教学部从舞蹈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从学生关注的文化艺术视角切入,挖掘肇庆传统文化精髓,大胆进行实践和改革,创作出了经典舞蹈作品《砚魂》。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唐代诗人李贺用极具浪漫与想像力的笔法描绘了砚工采石制砚的情形。端砚作为端州天然的物质资源,在舞蹈的精神追求上显得纯粹质朴。舞蹈《砚魂》是以简单的弯腰曲背的动作形态体现砚工艰苦劳作的形象;用“攀爬”的姿态贯穿始终,将砚工劳作中的质朴无华体现得恰到好处。但是,纯粹质朴并非这一舞蹈的唯一气质体现。由于端砚石脉走向曲折,依石脉走向而形成的端砚洞坑也曲折难行,增加了砚工开采端砚石的艰难程度,在此环境下砚工们攀山寻坑,汗血浸透衣裳,展现了端州民众不惧艰难的坚毅品质,促使了舞蹈《砚魂》无形中包含了“纯粹质朴、坚毅豪迈”的独特风格。
2020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如何有效地抓好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政意识贯穿于舞蹈实践教学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让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更符合文化引领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思人的核心思想。
从思政角度来说,学生在舞蹈实践中将自身角色塑造成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砚工形象,与砚工产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进而被激发去深挖这个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对舞蹈实践课堂起到了较好的补充和延伸作用,同时,也促使舞蹈专业教师在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坚持正确的引领方向,以科学的理论引导学生,以崇高的精神塑造学生。
(三)原创舞蹈《母仪天下》展示龙母文化
原创舞蹈《母仪天下》是肇庆学院音乐学院舞蹈教学部经典代表作之一,该舞蹈充分挖掘舞蹈艺术中特色德育资源,创造性地将其转换为生动的舞蹈作品,自然且顺理成章地融入舞蹈专业知识之中[4],使学生学到舞蹈专业技能的同时感受龙母文化带来的仁道、孝思与良俗,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首先,“仁道”精神的展现。《春秋纬元命苞》云:“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传说中的龙母,素怀好生之德,她惩恶扬善、践行仁道。大量文献记载龙母江边拾卵、折足惩鹿、疏浚河道、治理洪水、庇佑百姓等乐善好施、利泽时人的故事,生动体现龙母故事所传达以人为本的仁道精神。其次,“孝思”精神的展现。《广州记》载:“程溪浦口有浦母养龙,列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龙子种种德行,正是知恩图报的孝思精神。《礼记》云:“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龙子这种孝思精神附于龙母文化,随着龙母文化的传承而深入肇庆乃至岭南社会。学生正是通过舞蹈《龙母》的演绎感受着孝思的熏染,从而让学生们凝聚起一股以孝为德的强大力量和德育熏陶。最后,“良俗”的体现。《礼记》云:“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学期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龙母传说诞生于周秦时代,迄今二千多年,对于肇庆乃至岭南社会的影响深远,从而形成诸多与龙母传说有关的风俗,如“舞南龙”“船掘尾”等习俗,这是龙母传说与中国人民“尊亲至孝”“望子成龙”等传统观念巧妙结合,从而形成的科学、开明、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良俗。龙母文化本身蕴含的道德观念,通过舞蹈《母仪天下》舞姿神韵、音乐服饰,潜移默化地传播到学生的思想中,润物无声地感化着学生。用舞蹈这一实践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舞蹈课程中学以致用、舞以悟思,以舞蹈艺术表现形式高效地显现舞蹈专业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三、肇庆本土文化在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一)舞以悟思——有利于培养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舞以悟思,正是通过高校舞蹈专业技能教育与肇庆本土文化的思政教育相结合,让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在舞蹈教育教学实践中体悟与思悟并重,感受优秀本土文化传达出的崇高理想、顽强意志和高尚品格,弘扬社会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校舞蹈专业课程中,如音乐剧《青天之端》中的舞蹈《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烘托包拯的清正廉洁、重教兴文的精神,重现清耿好官何书办(人物角色)官复原职的故事,表达端州百姓对包大人一心为民的感激之情,舞蹈中男舞者手持象征着生产生活的蒸蒸日上、农家丰硕果实的模拟道具,女舞者手拿象征着夫妻生活红红火火的红灯笼,结合跳转翻等舞蹈技巧,以舞蹈的形态动律展现舞段《新官上任三把火》,形象再现了唱词中所表达的“包大人为民清污浊,后代求学得其所,暖风催开花朵朵,咱们端州喜事多”的祥和场景。学生通过这段舞蹈的演绎更能够对人物情感感同身受,从而达到精神升华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品读历史、照见自我,从舞中悟出作品中的理想、精神、价值。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舞蹈专业实践教学更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打破理性教育中以舞蹈本体、舞蹈形式为重点的教育目标,深入挖掘舞蹈作品背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将理性与感性合二为一,突出艺术的“真”“善”“美”[5]。
(二)以舞思政——有利于丰富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资源
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渗透肇庆本土文化,不仅有助于肇庆本土文化资源的传播、传承和发扬,更体现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与活力。将肇庆本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舞蹈课堂教学,让高校舞蹈专业学生了解本土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也加强了德育、美育以及文化传承意识。包公文化所体现的清心廉政、勤政爱民的崇高精神,端砚文化所体现的质朴无华、不惧艰难的优秀品质,龙母文化所体现的仁道孝思等为高校舞蹈专业的作品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课程思政教学奠定了基础。
首先,肇庆本土文化为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深厚的肇庆本土文化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生活,为舞蹈实践教学提供了创作灵感,也让肇庆学院舞蹈教学部创作出诸多如《砚魂》《母仪天下》等优秀的舞蹈原创作品。其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舞蹈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肇庆本土文化具有跨越历史的感召力,彰显出自身的教育价值和艺术特征,通过舞蹈教育教学方式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以舞思政”的教化目的,不仅有助于肇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舞蹈教育教学平台中得以良好的传承,更有利于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性和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