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转型社会企业的分离式模式研究
2023-01-25王宇凡
摘 要:部分非营利组织由于资金不足且来源单一、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难以维持生存,社会企业的出现缓解了非营利组织的困境,非营利组织通过向社会企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非营利组织转型社会企业的分离式模式,以成都市L服务中心为例,深入探讨组织转型采用分离式模式的原因,研究转型的过程及转型前后组织发生的变化,剖析组织成功转型的经验,以期为之后组织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转型;分离式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6-0077-03
收稿日期:2021-08-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企业成长的路径选择与绩效转化机制研究”资助(19YJAZH08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的模式研究”资助(20KY0327)
作者简介:王宇凡(1996-),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企业研究。
一、研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和商业企业已无法满足大众对于公共物资的需求,而非营利组织弥补了政府和市场供给的不足。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1]。它的出现弥补了前述两大组织在公共福利和供给上的不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逐渐在弥补市场失灵、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2]。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补助或企业、民众捐赠,然而近几年,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不景气,股市发展疲软,政府缩减了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补助,同时企业自身发展困难以及社会失业率的提高,使得来自企业和民众的捐赠也相应减少[3]。在这种形势下,部分非营利组织面临着资金不足难以长效生存的困境,亟待转型。
社会企业兼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使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标,在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创新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本文以成都市L服务中心为例,探讨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的分离模式,分析了L企业选择分离式模式进行转型的原因、转型前后企业各维度的变化以及转型后企业实现的业绩,深入分析其成功转型的经验,从而为更多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非营利组织转型社会企业的案例分析
(一)非营利组织转型社会企业的模式
多个国家的学者对于非营利组织转型社会企业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设想,主要是围绕社会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与非营利组织的公益目标如何进行融合展开研究,对于非营利组织转型社会企业这两种组织形式的融合发展,主要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转型模式,分别是分离式模式、内含式模式、合一式模式。
1.分离式模式。即在保持原有非营利组织不变的基础上,另外设立社会企业,两者均为独立的法人组织,相互分离,独立经营[5]。在分离式模式中,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在先,社会企业的建立在后。社会企业的建立是为了用商业手段支持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开展,实现其社会宗旨和使命。
2.内含式模式。即非营利组织部分机构转换为社会企业,但社会企业仍然内置于非营利组织中。社会企业是非營利组织的一个部门,并非独立的法人机构,其采购和生产、销售和运营仍受非营利组织控制[5]。
3.合一式模式。是指整个非营利组织彻底完成向社会企业的转型,转型之后不再有非营利组织,只有社会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非营利组织完全融合成为社会企业[5]。采用合一式的转型模式,可以将全部资金和资源投资创办社会企业,减轻企业的创立负担。
(二)L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型的分离模式剖析
1.L企业简介。早在2009年,社会公众对于养老问题还不太重视的时候,身处不同行业的L企业联合创始人朱庆海、刘英、曹毅鹏等人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于2010年创立了成都市L服务中心。2012年L公司管理者们在工商局注册成立了成都L产业发展有限公司[6]。2018年成都L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被第六届中国慈展会认定为成都市首批社会企业。作为一家社会企业,L企业成功地将商业运营和社会使命完美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商业向善。
2.L企业分离式转型前后各维度比较。一是发展目标。转型前L托老所的企业使命是给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养老环境,转型后其价值观有了更新的定义,L企业作为中国金牌社会企业,旨在运用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立足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核心业务。转型前L组织主要是以社区养老作为机构核心业务板块,采用多种方式在社区中建立微型社区养老机构,还依托于机构完善的社区养老站点布局,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向站点周边辐射,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养老产业信息咨询策划、社工中心等业务。转型后L企业以适老化改造为其养老的核心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为个人家庭、单位机构、城市公共三类服务对象进行适老化的定制改造。三是消费群体。转型前组织的消费群体集中在托老所的老人们以及部分社区老人中,以线下消费为主;转型后不仅线下受众数量增加,企业还积极开拓了线上业务,为来自个人家庭、单位机构和城市公共等三类客户提供独家定制的养老服务,将消费人群范围从托老所,拓展到社区,再拓展到每一户人家。四是员工来源。转型前组织的员工来源主要是社会志愿者和部分社工,大部分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给予老人有效的养老看护服务;转型后企业可从人才市场上招聘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参与企业运营管理,同时招聘专业的护工团队为老人们提供更科学舒适的服务。五是融资渠道。转型前L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和外界捐赠。转型后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一方面是主动在资本市场中寻找伯乐助力企业发展,于2018年4月获得北京亿方公益基金会千万级天使轮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获得融资。六是管理制度。转型前L组织采用的是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的管理较为宽松,财务方面也未能建立清晰的运作流程。转型后企业学习商业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规范管理[7],融合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制度,制定了适合企业的细致化、尺度化的养老服务管理制度。七是营销方式和市场推广。一方面是企业营销方式的变化,转型前L组织采用的是线下交易和社区服务;转型后企业不仅在线下已面向数百万人群服务,每年开展推广活动达数百次,同时企业也致力于拓展线上营销渠道,利用网络为客户独家定制养老改造服务,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的营销方式增加了L企业的消费人数。另一方面是在市场推广上,转型前组织主要是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借助良好的口碑吸引消费者;转型后企业采用线上、线下的方法拓展业务:线上企业已经与抖音、今日头条等各大APP合作,即将入住京东、小米等电商贸易平台成为其供货商;线下企业通过与政府合作,积极参与其他基金会举办的公益活动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3.L企业转型后的业绩。一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转型,L企业在保留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开拓出了新的业务板块。一方面,针对原有的养老院和社区的孤寡老人,企业依托更专业的团队为社区的老人提供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可持续的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开拓出适老化改造板块,针对个人家庭、单位机构、城市公共等三类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定制养老服务。L企业将产品和养老服务整合为其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推广[6]。二是扩大企业的消费人群和服务范围。自2012年,企业开始进行社会企业转型,通过提供专业服务的模式提升了服务质量,拓展了消费人群和服务范围。截至2019年,L企业已服务人数达125万,拥有36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106个小区,入驻城市20个[8],适老化改造家庭30 000户。企业转型后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营销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收入,而且也为其提供了更多与其他基金会和公益组织合作的机会,便于更好地开展公益项目。三是热心公益事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L企业在获得投资的同时也公开承诺,未来企业将从税前利润中拿出20%捐赠给国内相关行业公益基金会以支持公益事业发展。2018年10月,企业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并成立了“适老宜居暖巢计划”全国大型公益活动,捐赠了首批100万元的种子基金。计划将于2019年,预计在全国10个城市落地执行,给予符合贫困条件的空巢老人每家2 000元的养老扶助基金,L企业的公益行为给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9]。
三、非营利组织分离式模式转型社会企业的启示
(一)密切与政府的合作,巧用政策红利
非营利组织转型要及时了解政府出台的支持政策,利用政策红利进行顺利转型。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如《公益事业捐赠法》《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和条例[10],鼓励社会公益捐赠和支持企业参与更多的公益事业。同时,地方政府针对社会企业的认证和发展也出台了部分适用条例,这为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本积累
无论是社会企业的运营还是非营利组织开展活动都需要资金支持,企业必须尽快拓宽融资渠道,进行资本积累来维持生存。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原来的融资方式,获得政府的资金补贴和外部捐赠,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或者从其他基金会及金融机构获得投资。
(三)联系社会公众,增进认可理解
由于社会企业在我国起步较迟,发展缓慢,政府及社会公众对其缺少了解,可能认为非营利组织的转型是为获取营利而放弃了公益。为了消除民众对组织转型的误解,非营利组织一方面在转型前后要对原有的消费者介绍社会企业,让群众了解转型只是通过商业手段来实现公益目标,企业的初心与使命仍保持不变;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在转型后热心公益,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品牌口碑,让更多的人了解其所做的公益事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其中。
(四)保持社会目标,增强凝聚力
非营利组织选择转型是由于资金缺乏难以维持生存,通过转型成为社会企业后利用商业手段营利从而继续开展公益活动。社会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使命,非营利组织转型为社会企业之后,虽然增加了商业使命,但其本质上还是要实现公益目标。社会企业必须坚持社会目标,保证企业性质不发生改变,增强企业凝聚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11]。
(五)解决文化冲突,增强员工使命感
非营利组织文化和社会企业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前者主要强调公益,强调无偿地为社会作贡献;后者则是强调盈利和公益,用企业盈利来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公众服务。非营利组织转型为社会企业之后,需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和教育,不仅要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12],还要使员工了解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使其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和使命感,愿意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祝建兵,陈娟娟.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动因与风险规避[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6):73-77.
[2] 闫福增.非营利组织影响力规模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4):54-57.
[3] 赖奕志,潘昭荣.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转型困境与实践[J].海峡科学,2016,(5):120-123.
[4] 严中华.社会创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王世强.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模式转型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5):83-88.
[6] 李丹.中国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管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9.
[7] 劉婷.NX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转型研究——一种社会工作视角[D].南京:南京大学,2016.
[8] 白露.社会企业WX和LL的制度逻辑演变案例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8.
[9] 徐胥.“适老宜居暖巢计划”在北京启动[EB/OL].百家号,2018-10-26.
[10] 李静毅.中国民间公益事业发展与财税政策选择[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11] 祝建兵,陈娟娟.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动因与风险规避[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6):73-77.
[12] 于文.扁平化组织结构存在的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