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川崎病护理体会

2023-01-25祖凤侠任燕晓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1022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3期
关键词:川崎服药出院

祖凤侠,任燕晓(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 1022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婴幼儿多见的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易累及冠状动脉,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球结膜充血、唇充血皲裂、草莓舌、手足硬肿和掌趾红斑及猩红热样皮疹、颈淋巴结肿大等[1]。发病年龄以6月龄-5岁为主,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2],是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可导致冠脉病变、心肌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我科于2021年1月-12月收治川崎病患儿21例,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护理方法,提升了川崎病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体会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021年1月-12月收治川崎病患儿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3月-6岁,符合小儿川崎病诊断标准,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真实。

2 方法

2.1 建立一个6人团队,医生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负责指导医疗诊查工作,定期出专家门诊,主治医师2人,负责患儿住院期间医疗工作;护理人员3人,其中护士长(主任护师)1人,负责患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护理协调工作,主管护师1人,护师1人,负责患儿住院期间护理、出院后随访及协助出院后检查等。每个病人建立一个档案,制定护理实施方案,住院期间给予舒适护理及加强专科护理,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

2.2 住院期间给予舒适护理

2.2.1 环境舒适 安置单人病房,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室温20℃-22℃,湿度50%-60%,为患儿营造舒适、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及时调整室内温度、湿度以及光线。

2.2.2 生理舒适 ①发热护理:川崎病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呈弛张热或稽留热,体温38℃-40℃,协助家长让患儿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严密监测体温变化,每4h测体温1次,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及时用干毛巾擦拭汗液、更换衣被,保持皮肤黏膜干燥,鼓励患儿少量多次饮水,观察有无脱水症状,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②皮肤护理:患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斑丘疹,手指、足趾硬肿、手掌面皮肤多样性发红,应采用柔软的布料定时清洁患儿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柔软、舒适的衣服,剪短指甲,避免出现患儿将皮肤抓破的情况;如患儿的皮肤出现半脱痂状的死皮,可用无菌剪刀将其修剪。③口腔护理:评估口腔黏膜病损情况及进食能力,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继发感染。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口唇皲裂者,遵医嘱口腔护理选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3次/d,动作轻柔,避免人为损伤。口唇干裂时涂石蜡油保护。④眼部护理:患儿出现畏光、流泪、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嘱多闭目休息,减少用眼时间,不要揉眼睛,避免强光刺激、保持眼部清洁,预防感染。⑤饮食护理:给予流食或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宜,少量多餐,食物温凉,避免辛辣、过咸、过热及煎炸、质硬的食品而引起口腔黏膜机械性损伤。川崎病大部分患儿血小板较高,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风险较高,协助患儿多饮水以稀释血液[3]。

2.2.3 心理舒适 ①患儿因年龄较小,常会出现哭闹、躁动以及抵触等行为,酌情留2人陪护,以亲切和蔼态度与患儿及家长交流、沟通,采取抚触、轻声安慰等方式对其不良情绪与行为进行安抚。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因其为血清制品,而且用量大、费用高,需向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工作。③川崎病临床表现较重,持续高热、皮肤黏膜改变、潜在的冠状动脉病变以及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不适等,会使患儿及家长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家长可能出现不满情绪,及时给患儿家长提供心理支持,耐心倾听、耐心讲解,介绍本病临床特点、病程、治疗、护理和预后等,介绍成功治疗的病例,帮助家长树立信心。

2.3 住院期间加强专科护理

2.3.1 病情观察 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认真观察,对其心率变化情况严格监测,每4h监测1次。将川崎病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护理要点及预后等相关知识向患儿家属讲授。

2.3.2 静疗护理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使用中应单独输入,不能与其他药液配伍。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静脉留置针,选择外周粗直静脉穿刺,用生理盐水先行静脉穿刺,待确认穿刺成功后再输入丙种球蛋白,保证药液顺利输入,防止渗漏,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开始输注的速度25ml/h,30min后若患儿无不适,速度可调至50ml/h ,在滴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面色、神志、呼吸、血压、心率情况,以及尿量、末梢循环状况,观察有无皮疹,并做好记录。若患儿不适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注,待症状消失后再缓慢输注。

2.3.3 用药护理 阿司匹林是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为减少胃肠黏膜刺激,应在饭后或喂奶后服用,服用阿司匹林时,鼓励患儿多饮水,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注意观察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便血等出血现象,密切监测患儿大便的色、量及性质。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可预防冠状动脉损害或减轻损害程度,告知家属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2.3.4 潜在并发症护理 川崎病诊治不及时将增加循环、呼吸、神经、消化等多系统病损发生率,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严密监测血压、尿量,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末梢循环变化,注意有无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及胸、腹疼痛等症状,加强护理。

2.3.5 出院指导 向家长详细介绍出院后注意事项;指导家长病情观察,讲解规律服药、按时复诊的重要性。为患儿建立档案,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制订随访表。

2.4 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

2.4.1 建立微信群,及时解决家长问题、提醒按时复诊等。

2.4.2 出院1周内随访,内容包括:患儿身体状况、体温、皮肤、大便、尿量、精神状态,规律服药情况及复诊预约等,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和护理技巧宣教。

2.4.3 出院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由副主任医师负责,1名主管护师协同,掌握患儿回家后身体状况、服药情况,进行健康知识和护理技巧宣教,完善康复档案,协助患儿抽取静脉血及超声心动检查等。

2.5 观察患儿家长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按时复诊等。(1)治疗依从性分为:①完全依从:患儿可完全配合医生及护理人员实施治疗和护理工作;②部分依从:患儿偶尔存在不配合情况;③不依从:患儿抵触行为明显;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2)家长满意度:以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价,分为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3)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6个月内有无冠状动脉并发症。(4)出院后6个月内按时复诊情况。

3 结果

3.1 患儿家长治疗依从性 完全依从19例、部分依从2例、不依从0例,依从性100%。

3.2 患儿家长满意度 非常满意18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100%。

3.3 21例患儿无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且全部按时复诊。

4 讨论

4.1 儿童川崎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容易合并多种临床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并且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存在特殊性,不能及时将需求、病情正常表达,因此选择有效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我科选择舒适护理加专科护理相结合方式,舒适护理是伴随现代护理学科、护理理念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的,属于整体、个体化以及创造性护理模式,坚持以患儿为核心,从患者的舒适度着手,为患者提供较舒适的护理服务,通过多种方式使患者生理、心理等均达到愉悦、舒适状态,进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能够使患者早日康复[4]。本科在患儿住院期间给予舒适护理,更能满足患儿、家属实际需求,从环境、生理、心理以及专科护理等多个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使其身心处于舒适状态,改善家长不良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5],提升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4.2 川崎病患儿易并发严重心血管疾病,因多数家长对疾病知识缺乏足够认知,对并发症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患儿年龄较小、服药依从性差,导致出现漏服药物现象,本文2例漏服药物发生,患儿高热,服药时哭闹不配合,家长予以妥协,发生漏服药物。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及时协助按时服药,出院后提供延续性护理,提高川崎病患儿家长疾病认知,重点讲解规律服药重要性,确保规律服药和患儿按时复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1例患儿出院6个月时复诊全部痊愈,无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川崎病患儿在住院期间采取舒适护理及加强专科护理,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达到了提升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目的,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川崎服药出院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