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剧“泸州河”文化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探究

2023-01-24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川剧泸州服饰

牟 旭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表演体系。川剧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之一,蕴含着巴蜀地区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巴蜀地区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四川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张名片。

川剧将艺术流派称为“河道”,简称“河”,主要是以水系江河流域状况或者擅长的“声腔”来划分的,其中“泸州河”是以泸州为中心的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水系贯连的广大地域,以擅长高腔著称[1]。川剧“泸州河”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颇具艺术性及巴蜀地区区域特色,2007 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更深入透彻地了解川剧“泸州河”相关文化内涵价值,课题组成员赴“泸州河”川剧艺术博物馆,走访当地戏剧文化传承人,挖掘其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等特色文化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以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认知度,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使更多富含营养的文化资源创造被大众接触和喜爱[2]。

1 川剧“泸州河”文化元素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无疑为川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川剧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泸州河”为川剧重要河道之一,戏剧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始于汉代,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复苏,在历史长河发展中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泸州河”风格[3],有其多元的文化艺术内涵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着很高的学习价值,是巴蜀地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

1.1 脸谱文化元素

脸谱作为戏剧表演造型的重要方面之一,经历了从民间业余演出到专业戏剧舞蹈表演,由简到繁的过程。脸谱的图案元素各具特色,绚丽多姿,根据角色的时代、年龄、性格等方面进行图案塑造,有着独特的图案设计和色彩设计风格[4]。

演员脸部化妆会根据表演人物角色的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图案,各行各角,因人而异,形成了各个角色各自的风格造型,相对其他剧种而言,川剧“泸州河”脸谱文化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在脸谱的用色方面同样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清代以红、黑、白色为基调,民国时期增加了点缀色彩,增加西绿、佛青、金粉调菜油涂脸,现今多用油彩,色彩丰富。颜色是角色的标记,以颜色可以区分角色性格和特征,在色彩的运用上是遵循中国传统戏剧文化长期形成的惯例,即红色表现性格激烈、忠勇义烈;黑色表现刚毅正直、坦率、铁面无私;白色多用来表现奸诈、狠毒、狡诈;绿色和蓝色多用来表现暴躁勇猛、桀骜不驯;金色表现神圣威严等。

1.2 服饰文化元素

戏剧服饰俗称“行头”或“戏衣”,俗语说“穿过舅子像个舅子”“宁穿破不穿错”。戏剧服饰根据人物塑造特征与性格在服装色彩、服装款式和服装图案上也有独特的区别。在服装色彩上分为主色和辅色,主色有红、黄、绿、白、黑,辅色有紫、蓝、粉红、湖色、古铜、香色,主要用作点缀或者修饰性色彩,根据戏剧人物的性格和地位进行颜色的区别,烘托角色人物性格特征[5]。服装款式上,戏剧服饰款式繁多且复杂,款式主要根据明清传统服制,比如旦角常常用到清朝著名服装款式“云肩”,服装款式多达几十种,变化多样,极具艺术表现力,比如蟒服、褶、靠、帔、水袖等。服装图案上,传统戏剧服饰一般使用手工刺绣而成,图案繁多,秉承“图必有意”的思想,在服装面料上绣上精美的图案,如龙、凤、鸟、祥云、兽、花草等传统纹样图案,以示戏剧人物特征。一般情况下人物身份地位越高,其服装纹样相对复杂和绚丽;地位越低的角色人物,其服装图案越简单。戏剧的图案纹样同样具有超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2 在现代服装开发设计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和“灵魂”。川剧“泸州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当地的物质精神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元素,比如脸谱文化元素、服装文化元素、剧本文化元素等。将文化特色元素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使舞台艺术经过创意转化进入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文化经济价值。

对传统川剧“泸州河”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的共性关系进行探讨,将传统川剧文化特色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进行紧密结合,不仅要提取文化背后的特色元素,还需对其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共性存在进行分析组合。这一探究将有助于为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播与发扬提供支撑,丰富文化的多元化创新与传承方式,有利于推动本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川剧文化的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运用到当代时装设计开发中,补充了当地文化输出的传承方式,培养人们对川剧艺术的认同感,加深对其川剧艺术的兴趣。川剧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了文化素材,还能为我国的时装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也对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3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融合方式探究

川剧“泸州河”文化元素富含底蕴深厚的图案纹样、五彩斑斓的色彩、行云流水的线条以及雅俗共赏的剧目文化等等。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宝藏,将其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需要对其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再融合和再创新,使其在传扬戏剧文化魁宝的同时又能顺应服饰时代的潮流,体现出戏剧文化元素的精神内涵和视觉美感。

3.1 服装图案设计探究

根据实地调研,川剧“泸州河”图案元素可以根据戏剧服饰纹样、头饰、道具以及脸谱纹样等分类进行提取,对于图案的提取和再设计可采用写实性、抽象性和趣味性等方式进行设计。写实性图案转接方式,即提取戏剧服饰中的动物纹样、花鸟纹样,在不改变大块面形象前提下,通过色彩配比将其应用到服装图案设计中;抽象性图案转接方式,即提取脸谱中的纹样,提取主要的线条,进行抽象性的绘制或者重组结构,形成新的图案,主要表达事物本身所传达的概念性的意义;趣味性图案转接方式,即对提取图案进行一个Q 版或者趣味化处理,传统、严肃的图案经过趣味化处理后,更贴近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丰富图案的多样性,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如图1 所示为相关处理案例。

图1 戏剧元素的处理案例

笔者在服装图案系列设计中以“泸州河”川剧博物馆内的脸谱为例,提取脸谱特色文化元素,进行了图案元素提取、图案重构和提炼设计。本次图案的设计灵感素材源自黄永清戏班手绘作品(据“泸州河”博物馆记载)。图案设计上,首先提取脸谱的主要线条纹样和特色标识纹样进行打散重构,运用较多的曲线进行组合设计,从写实性图案设计转换到意向性图案设计,以此表达川剧文化元素超高的转化价值;色彩设计上,主要选用了蓝、红、灰、黑、黄作为主色,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视觉效果,给人一种色彩冲击感,以此表达川剧人物性格鲜明、强烈的特点,如图2 所示为相关设计处理示例。

图2 脸谱图案提取及再设计

3.2 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探究

服装款式造型既有外部结构,也有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可以传统戏剧文化中的宽袍阔袖大廓型、平稳直线型为主,给人一种较为正式、典雅的感觉;内部结构可以脸谱文化中的自由灵活、线条走势的曲线造型为主,比如可采用脸谱文化的“左右对称脸”“块脸”“左右非对称脸”以及“斜脸”等线条形式,整体上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蕴含平衡和稳定之美。传统的戏剧服装款式大都来源于明清时期,可将特色型的服饰造型沿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比如云肩的造型线条、马蹄袖的简化设计以及褶的装饰等元素。笔者根据收集的元素进行了现代休闲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服装造型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戏服的宽袍大袖、立领领口、云肩装饰、服饰分割线等。女装款式造型主要体现戏剧服饰的曲线和柔性美,男装款式造型体现稳重和平衡,如图3 所示。

图3 服装款式设计系列

3.3 服装色彩设计探究

服装视觉传达的要素之一是色彩的表达,在设计中尤为重要。传统的戏剧服饰道具色彩丰富而艳丽,对比性较强,有主色和辅色之分。现代服装色彩设计需要注意搭配性和流行性,并不能完全地照搬传统的色彩配比,需进行整合和再设计。色彩的设计包含整体服装面料色彩和图案设计色彩的搭配。在色彩选择上可选择传统川剧的代表性色彩,比如主色红、黄、绿、黑,辅色紫、蓝、粉红、湖色、古铜、香色,特别是在图案设计中,可选用对比性较强的色彩,比如红与黄、红与蓝等。在主色调统一的前提下在细节部分加重色彩的多样性,比如在服饰的袖口、领口、底摆以及图案纹样等细节部分上,既显得统一又具有服饰色彩细节,如图4 所示。

图4 色彩选择

4 结语

本文以“保护、开发、继承、发扬”为主旨,立足于当地“泸州河”川剧文化艺术,提炼出其川剧特色文化元素,比如脸谱文化、戏服文化、剧目文化等元素,进行服装的图案设计、款式造型设计以及色彩设计的探究,探索川剧“泸州河”文化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方式。本文一方面形成川剧“泸州河”特色文化元素服饰设计,提出传统戏剧文化与现代服饰设计的融合方式,将当地戏剧文化元素与服饰设计进行融合,对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和升华其形式,并应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文化元素和服饰设计造型元素、图案元素和造型元素等的规律和准则的融合,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一种探讨和研究。另一方面开发传统川剧文化元素,丰富高职教育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增加素材的丰富性,并引入相关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猜你喜欢

川剧泸州服饰
泸州老窖
动物“闯”入服饰界
川剧版画传四方
泸州油纸伞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近现代川剧改良运动中的武戏改良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坚守川剧的后现代主题
泸州顺庆起义是南昌起义的一次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