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染料用于陶瓷染色的研究
2023-01-24朱宇迪
唐 刚,朱宇迪
(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14001;2.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茶染作为植物染的重要分支,相对其他植物染料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属性,近年来逐渐成为植物染色的重点关注和研究对象[1]。染色原理是茶多酚元素与棉、麻等织物中的纤维素和蛋白质结合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对不同的织物着色,根据茶叶种类和媒染剂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颜色。目前针对茶叶染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茶叶染色还原和茶染应用研究,针对植物染的应用载体主要以织物为主[2-4],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茶染创新应用的发展[5-8]。茶叶染色本身色彩呈现较弱,通过媒染剂中的金属离子介入可以使其呈现不同色彩,媒染剂中的金属离子在高温时变色为染色载体跨界延展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9-10]。本实验以茶叶染料作为染色材料,在媒染剂的介入下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对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染色进行探究,尝试茶叶染料在织物以外的材质染色,以期扩大茶染的跨界应用范围,同时为扩大其他植物染料的染色应用范围提供研究参考。
1 染色实验
1.1 材料与仪器
材料:福鼎白茶(寿眉)、铁观音、明矾(硫酸铝钾)、绿矾(硫酸亚铁)、瓷土成型素坯等。
仪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粉碎机、量杯、陶艺电窑等。
1.2 瓷土素坯预处理
将瓷土进行拉胚形成特定的器型,并将成型的坯体进行特定温度烧制,形成素坯,以便于茶叶染液和媒染剂的浸入。
1.3 茶叶染料染液提取
将适量粉碎的不同茶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采用恒温水浴锅加热,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30,温度为90℃,时间为30min,提取后过滤得到茶叶染料染液。
1.4 实验设计
根据前期针对茶叶染料对织物染色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茶叶染料种类、媒染剂介入的顺序对染色效果的呈现都有较大的影响[11-12]。经过处理的素坯能够较好地吸收茶叶染料染液和媒染剂溶液,并且在晾干之后还可以进行二次染色,瓷土很好的吸水性为染液和媒染剂溶液的浸入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条件,为了能更好得出茶叶染料对陶瓷染色的结果分析,根据前期染色经验和染色对象的特性进行方案设计。
为了对方案进行明确性设计,下文将福鼎白茶(寿眉)茶叶染料染液用A 表示,铁观音茶叶染料染液用B 表示,明矾媒染剂溶液用C 表示,绿矾媒染剂溶液用D 表示。首先设置无任何茶叶染料染液和媒染剂的介入为对照组,可以直接将素坯进行烧制;其次设置茶叶染料染液和媒染剂溶液浸染对照组,茶叶染料染液A 和B 分别对素坯进行染色形成染液染色对照组,媒染剂溶液C 和D 分别对素坯进行浸染形成媒染剂浸染对照组;最后是通过媒染剂介入的顺序形成三组实验,媒染剂溶液在茶叶染料染液染色对素坯染色后进行浸染;媒染剂溶液和茶叶染料染液混合对素坯进行染色;媒染剂溶液先对素坯进行浸入,然后再用茶叶染料染液对素坯进行染色。除去无染无媒对照组,一共有16 种染色方案,并对每个染色步骤的坯体进行编号,整体方案设计如表1 所示,另参照组编号为0。
表1 茶叶染料染液对陶瓷染色方案设计
以上媒染剂溶液浓度为5%,茶叶染料染色和媒染剂浸入对照组溶液等量,有媒染剂介入时媒染剂溶液和茶叶染料染液为1∶1,并且相加之和是对照组的2倍,染色时间以素坯将茶叶染料染液完全吸收为准。在媒染剂介入时,要将媒染剂溶液和茶叶染料染液吸收完全并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将所有的方案浸染后晾干置入到陶艺电窑中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高温烧制。
2 结果分析
2.1 染色后烧制前对比分析
在染色过程中为保证茶叶染料染液和媒染剂的充分吸收,统一在陶瓷素坯的内部进行染色操作,在倒入茶叶染液和媒染剂容易时通过轻微旋转素坯使茶叶染料染液和媒染剂充分地吸附在陶瓷素坯内壁。在染色过程中,将茶叶染料染液、媒染剂或两者混合的染液倒入坯体后均要进行轻微旋转晃动,直至被坯体内壁完全吸收,操作完成后晾干并进行拍照,染色效果如图1 所示。
图1 茶叶染料染液对陶瓷素坯染色效果
通过对染色坯体的染色方式和呈现效果进行分析,根据此次试验的纵向对比和茶叶染料对织物染色的横向对比,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第一,受陶瓷素坯材料、色彩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不同的染色方式和步骤,茶叶染料在陶瓷素坯上所呈现色彩相对在织物上的染色所呈现色彩较难辨别,如10 号和12 号坯体,绿矾媒染剂溶液分别和白茶、铁观音茶叶混合后对陶瓷的染色呈现基本类似;如7 号和14 号坯体,采用铁观音和明矾以不同的方式对陶瓷染色的色彩呈现基本类似,不经过仔细辨别比对,很难进行区分。
第二,受陶瓷素坯材料的影响,在混合染色时素坯表面附着较多的颗粒状物质,9 号素坯表现较为明显,11 号素坯表现较弱,染色过程中由于轻微旋转晃动的原因,络合物在侧壁上附着较多,杯底较少,原因是在染色的前期络合物已经附着到侧壁,混合溶液中后期渗透的过程中络合物减少。
第三,染色顺序对陶瓷素坯的色彩呈现影响和在织物上的染色影响有所不同,织物染色中先媒后染呈现出的是茶叶染液的色彩,呈现茶叶染液的暖色,先染后媒呈现出色彩较冷,而在陶瓷坯体上的色彩呈现稍有不同,如5 号坯体和13 号坯体色彩呈现符合茶叶染料染液在织物上的色彩呈现特征,6 号坯体和15 号坯体、8 号坯体和16 号坯体所呈现的色彩特征和织物染色特征相反,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与陶瓷材质密度较大,离子较难渗透有关。
第四,在媒染剂介入的情况下,大部分的陶瓷坯体底部染色相对侧壁较弱,原因是在染色过程中,轻微旋转晃动使媒染剂中的金属离子和茶叶色素物质充分混合形成络合物,快速附着于侧壁,剩余溶液中络合物、金属离子、茶叶色素物质较少,再加上水分渗透到底部,会在底部对附着络合物进行稀释,从而形成水渍形状。
第五,颗粒状附着物和液体在陶瓷素坯上的流动性增加了茶叶染料在陶瓷上的肌理表现,在实验过程中因为人工晃动方向和力度有差别,所以在坯体内部形成不同的图案,而且颗粒在液体流动的基础上形成了流沙状肌理,并且富有层次感。
2.2 染色素坯烧制结果分析
将染色坯体晾干后置于电窑中统一烧制,烧制时间为8h,烧制温度为1280℃,烧制效果如图2 所示。媒染剂和茶叶染料染液混合发生反应较为复杂,以下仅从媒染剂的介入顺序、媒染剂的物质属性、茶叶所含物质属性等方面对染色素坯烧制色彩进行分析。
图2 染色素坯烧制后色彩效果呈现
茶叶染料染色对照组烧制后和无染无媒对照组区别不大,茶多酚、儿茶素等在高温后不会有任何显色,微量的矿物质不会对颜色产生根本性的改变;素坯浸染明矾的和无染无媒的颜色类似,基本呈现素坯烧制颜色,素坯浸染绿矾的会呈现淡红褐色。明矾介入染色的烧制色彩基本和无染无媒对照素坯烧制成品类似,和媒染剂的介入顺序无关。绿矾介入染色烧制都呈现出红褐色,铁观音茶叶染料染液和绿矾媒染剂染液混合(12 号)染色坯体烧制后呈现的色彩较深,白茶茶叶染液和绿矾媒染剂染液混合(10 号)染色坯体烧制后呈现的色彩相对12 号成品色彩较浅,但具有较强的颗粒感,相对绿矾媒染剂介入到两种茶叶中的染色烧制成品变化较大,6 号和15 号、8 号和16 号的色彩差别不大,对照8 号烧制成品来看,茶叶染液在染色过程中能使绿矾溶液均匀浸入到陶瓷素坯之上,且能够形成一定的色彩和肌理效果。通过对染色坯体烧制后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瓷土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和三氧化二铝(Al2O3),高温烧制后呈白色。茶叶中含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多种维生素,而且含有铁、钙、镁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用茶叶单独染色的素坯烧制后无变化。
第二,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合盐,高温下会失水变为白色粉末,绿矾为硫酸亚铁晶体,高温分解为三氧化二铁,颜色为红褐色,所以在明矾媒染剂介入的染色坯体中,基本均为色彩呈现,有绿矾媒染剂介入的染色坯体中,均呈现出红褐色的色彩。
第三,绿矾和茶叶染液混合后能够在陶瓷上形成不同于单独媒染剂染色的色彩,并且在烧制后能够保持一定的肌理形态,绿矾媒染剂在染色过程中的介入顺序会使烧制后的色彩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差别没有烧制前明显。
3 结语
通过茶染对陶瓷素坯的染色和染色后的烧制色彩对比和分析,可知茶叶染料染色在陶瓷素坯上的染色吸附性较强,且能形成较为丰富的色彩和肌理,在媒染剂的介入下,不同的染色方法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肌理,媒染剂的介入顺序对茶叶染料在陶瓷素坯上的色彩和肌理有较大的影响,但是染色陶瓷素坯在高温烧制之后,由于受茶叶染液和媒染剂本身特性的影响,明矾媒染剂所介入的染色素坯相对无染无媒的素坯没有明显的变化,绿矾媒染剂所介入的染色素坯在烧制后基本呈现与绿矾单独浸染素坯烧制后的色相,大体呈现为红褐色,而且媒染剂的不同介入顺序对红褐色明度和肌理均有不同的影响。由于陶瓷在高温烧制下染料染液和媒染剂的化学变化复杂,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染色材料、媒染剂、釉料等介入,使其产生较为丰富的色彩和肌理变化效果,在陶瓷素坯染色上的染色效果较为丰富,扩大了茶染的染色载体,为拓宽茶染艺术的创新应用范围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