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3-01-24张姝颖陈晓娇陈鹏
张姝颖 陈晓娇 陈鹏
(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咸宁 437100)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创新的空前活跃,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趋势中逆势增长,带来新的动力。201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关注农产品电商及发展问题。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同比增长2.8%,“ 数商兴农”深入推进,农村电商“新基建”不断完善[1]。国内外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内容、物流和电商模式的发展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及阐述,各方面的研究都在不断深入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电商也在飞速发展。在国家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政策、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的背景下,湖北省如何推动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1 湖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1.1 湖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水平分析
1.1.1 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倍速增长
近年来,湖北省电商交易额在中部六省屡次位列第一,持续领先。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产品种类繁多、产量大、资源丰富,农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发展前列。天眼数据显示,湖北农村电商约有3万家,其中仅2021年就新增注册1.2万家,占湖北省现有农村电商数量的40%。从湖北省2021年统计公报可以看出,湖北省农产品电商交易额从2015年的110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00亿元,增长了近3倍。
1.1.2 农村电商发展相对滞后
由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阿里研究院编写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2018—2020)研究报告可以看出,乡村经济数字化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性,湖北省乡村经济数字化水平相对落后。从乡村经济数字化指数排名前100县的省域分布来看,2020年东部沿海地区入选数量较多,其中浙江省最多达到18个,中部地区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分别有12个、4个、3个县域入选,湖北省没有县域进入2019年和2020年乡村经济数字化指数前100名,落后于中部其他省份,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较大。受新冠疫情影响,湖北县域乡村经济数字化指数前300名数量从2019年的15个降到2020年的9个[2-3]。虽然湖北县域乡村经济数字化指数前300名有一定的数量,但经济数字化指数前100名中没有湖北省县域,说明湖北省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1.1.3 农村电商示范基地良性发展
2014年以来,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湖北省政府也下发《关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了湖北农村电商的发展。从湖北省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来看,2014—2021年共有55个示范县,其中2014年有7个示范县入选,2015年有8个,2016年有7个,2017年有7个,2018年有7个,2019年有4个,2020年有9个,2021年有6个县城入选。新冠疫情期间,湖北不少农村农民不断开拓电商渠道,在抖音、快手等热门平台上直播带货,线上销售农产品,促进了城乡双向流通,推动了农民创业就业,在助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大批示范基地及企业大量涌现,良品铺子、安琪酵母等企业在省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作为休闲食品行业三巨头之一的良品铺子,于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上市,对其自身和处于抗疫一线的湖北省意义重大,既能加快湖北省经济恢复,又能对其他企业起到更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其发展积极性。
1.2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1.2.1 网络基础建设情况
发展电子商务要有良好的网络和技术环境。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在湖北省内的覆盖率,才能使农产品电商发展更加迅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全球的60%以上,5G用户数达到3.55亿,千兆用户规模达3456万,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2020年5月,湖北省已建成5G基站1.3万多个,居中部第一,还有更多的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中,都为湖北省农产品电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2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够有效保障农产品顺利完成配送,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成败有直接影响。农产品流通一直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短板,农村末梢的交通运输网络未得到很好地完善,农产品物流水平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要求。湖北省快递行业量及收入规模处于中国第一方阵、中部领先。2021年湖北省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湖北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达10.81亿件,同比增长18.67%;行业业务收入达173.89亿元,同比增长26.66%,排名全国第11位。虽然物流体系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也促进了农产品电商无接触式物流配送的发展。在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的带领下,物流模式不断创新,盒马鲜生、京东到家、无人机送货等配送方式备受推崇,农产品流通在时间、空间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1.3 政策支持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和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政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发展阶段(200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从流通方式、交易方式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要求。200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发布,明确提出了国家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八条重要意见,确立了我国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六大举措,随后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蓝图。同期,湖北省政府也出台了支持电商发展的配套政策。201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4]21号),加快促进全省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推进五大工程建设、完善六大支撑体系及加强政策支持和组织领导”等电商发展意见;201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鄂政办发〔2016〕75 号),布署湖北省未来农村电商发展的重点是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网络体系、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构建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扎实开展电商扶贫工作等。
第二阶段,专业化发展阶段(2016—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大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布署力度,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出了农村电商发展的方向。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及支持涉农电商载体建设和新模式。湖北省商务厅、财政厅和扶贫办联合发布《2016年度湖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方案》,推出了《湖北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和《湖北省农村电商工程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工作,加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电商扶贫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第三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2021年以后)。2021年,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为建设数字中国的总体要求,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表明农村电商进入新的阶段。202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特色高效现代智慧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发展标杆建设工程。
2 湖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上看,湖北省电商发展水平在中部六省地位偏低,与发达地区县域相比更有巨大差距,尤其是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农村公路里程26.1万公里,虽然居全国第二位,但湖北农村山区比例高,许多乡镇及村组之间路网连通度低,出现了很多“ 断头路”,乡村路网建设落后,覆盖面小。
2.2 物流体系不完善
湖北农村物流网络不健全,物流成本偏高。乡村路网和信息网建设滞后,村级服务站点覆盖率低,导致多数物流公司只能到乡镇,无法延伸到村。农村交通不便,农产品生产体量小、单量分散,当地企业与物流公司议价能力不足,导致物流费用居高不下[4]。冷链仓储设施建设滞后,缺乏专用的冷链运输技术设备,鲜活产品难以保存,物流过程损耗大,销售半径小。
2.3 农村电商供应链体系落后
农村农产品生产以小、散为主,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设施投入不够,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意识及品牌意识较差,缺乏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市场主体层面,电子商务业态的观念落后,缺乏产品开发思想,产品包装简陋,品牌意识差;产品网销竞争力不强,经营意识还停留在产品层面,多数产品靠低价竞争,网络营销推广手段落后。
2.4 电商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电商产业需要有完善的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支持、培训咨询、网络通信、金融融资、网络营销等。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支撑,湖北农村地区人口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农村电商发展亟需网络技术、网络通信、网店设计和装修、专业摄影剪辑、网络直播等技术,虽然农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提供了相关培训,但普及范围及力度远不能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5]。湖北农村缺乏网店设计制作、技术培训、专业摄影服务、网络营销等配套服务体系。湖北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金融机构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电商经营者融资困难,民间融资风险大。农产品网上营销竞争力大,大规模品牌宣传推广及品牌营销成本高,令大多数农村中小型电商经营者难以为继。
2.5 电商人才匮乏
目前,湖北农村地区人口流失严重,大部分农村青年选择外出务工,农村生产者文化水平大部分处于初中及以下学历,难以接受新的经营理念、运用新技术能力弱,空心村现象严重。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因年龄较大、缺乏电商知识和技术,无法引领村民电商创业,虽然已有部分城市电商人才到农村创业,但农村生活教育工作环境无法满足其需求,导致很多人才流失。农村存在“难育、难引、难留”困境,农产品上行电商经营人才严重不足。
3 湖北省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对策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贯彻落实《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政府需要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重点进行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加快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持续加强光纤到村建设,完善4G、5G网络在农村的覆盖面,在部分地区推进“百兆乡村”建设和配套支撑工程,改善乡镇家庭用户光纤接入覆盖情况;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提升其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数字化控制;支持和引导大企业、大资本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建设帮助;对传统的流通网点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拓展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逐步向农村偏远地区进行物流配送网点覆盖;建立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加强枢纽型或公共服务型生鲜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中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枢;引导农产品新业态发展,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加深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借鉴菜鸟驿站、京东等物流的优势,对本省物流系统进行改进,促成无接触物流配送等新兴物流模式的出现。
3.2 加快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建设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供应链各利益方之间的平衡机制。大力培育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入推进农村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农村数字化生态体系[6]。实现全触点、全渠道、全场景、全球链、全客群的数字化转型模式研究,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个节点运作高效、安全、健康、绿色、智能、生态的产销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的顺畅,降低农产品电商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供应链的稳定。利用电商平台的特点整合庞大的消费群体,集聚土地和非技能型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形成具备特色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合理将数字技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
3.3 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第一,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充分发挥“邮快合作”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共享,引导各方面的资源,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两级物流体系,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第二,加大农村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力度,总结和推广农村三级物流体系经验,推进农村三级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第三,加强对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的指导、培训,规范台账制度,增强网上代卖、电商创业、快递服务、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功能。第四,合理规划物流网络,实现相关服务网络、信息和设备等资源和业务的共享与整合,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第五,加快区块链、物联网及智能设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第六,要加大农村电商经营者新技术和网络安全培训工作。
3.4 强化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县(区)电商服务中心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应统筹规划农村电商服务点建设,通过减免税费、场地租金优惠等措施,加大电商服务中心场地、设施等改造力度;建设省市县一体的网上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超市,集成法务咨询、品牌推广、产销对接、双创孵化、金融支持等综合服务功能;依托优势产业大力培选行业专业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发展位置服务、视觉识别、数据应用、电子票据、创新研发等基础服务平台,赋能产业集聚高效发展;探索采用“电商服务券”形式鼓励电商企业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向专业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脱钩,面向市场化发展。
3.5 加强数字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内部人才培养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在政府的支持下,努力推进高校电商相关专业课程的实施和建设,充实电商教师人才储备库,强化优质师资力量,教育部尝试增加电商有关竞赛活动举办的频率,为人才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政府注重倡导相关人才返乡创业,为创业者提供优越的政策扶持、资金援助,提高创业积极性,减少人才流失[7]。继续实施“农村农业的远程教育培训工程”等相关活动,在乡村政府的参与下成立专项培训小组,对农民进行电商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培养全方面发展的新型农民。通过对农村居民电商知识技术的提升及高校在校生电商专业知识技能的指导,才能实现电商人才的可持续。人才引进方面,要提供更多政策保障,从落户、住房、薪资、社保多个方面完善专项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加强相关创业培训指导,为农村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吸引有专业才能的人返乡就业创业,带动电商企业在乡村建设发展,实现“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市民下乡”的目标。深化推进“三乡”工程,引领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返乡下乡,在农村进行创新创业和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