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质量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023-01-24黑龙江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戴明清
■黑龙江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 戴明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应用型高校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重要组成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类新型院校。虽然目前此类高校的定位与发展已经基本成熟,但其适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还处在各自探索阶段。应用型高校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落实专业知识教育,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未来职业所需的各项技能,还应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成为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建构应用型取向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拓展“实践思政”要素内涵
应用型高校应认真研究自身“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放并拓展育人场域,突出实践育人地位,从强化和深化实践主题、内容,到细化和丰富实践载体、形式,建立“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完整运行机制,凸显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指向性意义。
在“第二课堂”运行上,要以“应用型”学生为本,注意“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和个性化、差异化,针对学生职业素养习得、兴趣爱好培养、身心健康锻炼、意志品质养成等需要和目标,通过教学组织、学生管理、自主选择等方式,搭建校内实践活动平台。既从专业延展角度的学科竞赛、“大创”训练等学习实践活动入手,又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的社团活动、素质拓展、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校园实践载体切入,并强化其在学生群体中的感染力、吸引力,不仅拓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涵养职业品行、践行职业追求,更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的情绪管理、沟通和表达等可塑性、竞争力,提高自觉自律能力和坚韧不拔的耐力,锤炼品格修养、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等大学生基本素质。
在“第三课堂”运作上,要始终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必须紧密结合,搭建以社会参与、社会观察、社会调研、实习实训为实践要素的校外实践育人平台,基于学生应用型技能与素养在生活中的再现、迁移与应用,利用“第三课堂”所具有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组织、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在“三下乡”活动、公益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特别是实习实践、生产实践、劳动实践、就业创业实践实训等与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所创设的职业道德、意志品质养成情境中,通过亲手做、亲眼看、亲身体验和实践,让学生在看、学、思和环境情境介入中学习提高,感知、体验和理解职业与生活,丰富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拓展工程素质。同时,学生在实践中看到、听到,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技术能够改造世界,能够给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让自己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地位,会使学生获得职业自尊、自豪和自信,从而对职业未来充满期待。
二、搭建应用型取向的“企业思政”+“行业思政”的育人共同体,突出“产业思政”要素
应用型高校与产业是互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要想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就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同,实现高校与产业一体化育人模式新生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实施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对传统育人渠道、场域、内容的深化和变革。
实施“企业思政”。应用型高校要精心谋划产学合作、产教融合,各方不仅在专业技术领域,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实现协同育人。建立企业引入机制,引入企业优秀人才,以特聘教授身份进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环节,把企业成功发展案例、企业先进文化内涵、企业优秀职业精神等,直接或间接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使教学环节呈现浓郁的产业色彩,激发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和积极性;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并发掘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考察、调研等实践环节中,组织他们与企业精英或劳模进行交流互动,使他们更多接触企业的先进理念、发展价值,以及企业与高校产生职业衔接的实践基础,在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关联企业进行的专业实习中,要与企业携手,改变以往专业实习单一注重或过于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教育被边缘化的传统,把企业管理、操作工序、企业文化中涉及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养成,作为共同的、并行的实习目标,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熏陶。
实施“行业思政”。应用型高校要着重建设由行业领导干部、企事业优秀管理者、科学家、行业先进模范、技术骨干以及名师大家等组成的“大思政”队伍,将企业、行业、产业、市场等作为思政要素提取的有效载体,深度挖掘并梳理产业行为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操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深化思想引领;搭建展示平台,宣传行业成就和行业中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成绩,强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引导学生认同并融入行业发展,建立行业从业荣誉感,激发在行业中实现个人发展的使命感;强化人文关怀,与行业协作建立养成机制,贴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从教育取向上教会他们认知职业、了解行业、把握产业发展形势的能力,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就业亲和力和吸引力,强化他们职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信心。
三、挖掘应用型取向的“文化元素+精神元素”,强化“文化思政”要素
应用型高校要坚持和强化富有取向性、针对性、创新性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要素,紧密贴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工程文化、区域文化的熏陶。
注重企业文化熏陶。与行业、产业合作,利用应用型高校特有的产教融合机制,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触角,搭建“以文化人”的特色应用型校园文化平台,助推企业文化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既“走出去”,组织学生走进行业、产业进行实习、实践活动,又“请进来”,开展企业精英、模范、成果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尽早感知优秀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凝练、形成的先进的企业愿景、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等企业文化,使学生增强对优秀企业文化乃至企业本身的认同和向往。同时,促使学生根据企业文化需求,明确自己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有意识地打造自身适合企业文化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注重工程文化培养。应用型高校要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定位取向,积极引入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工程实践体现的工程文化现象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积极构建针对工程文化的课程教学、现象研究、基地建设、环境塑造、活动开展、文化传播等“六位一体”的工程文化育人体系,使学生明确工程活动作为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现象,不止于技术维度,还有经济、管理、生态、社会、伦理、历史、哲学等多个维度;也不止于技术要素,还有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知识和文化等诸多非技术要素,懂得从文化的角度完善工程的运作,并学会自觉运用关于工程的工程思维、决策程序、设计规范、建造标准、管理制度、施工程序、操作守则、劳动纪律,甚至环境和谐、审美取向、习俗习惯,更好地为未来的工程决策、规划、设计、生产、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服务。以此,引导学生聚焦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文明所需的勤劳、勇敢、专注、细致等品质,形成对工程文化、技术理性应有的敬重与追求;启示学生在注重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强化一丝不苟和敢于担当的工程态度、固化精益求精和精雕细琢的工程理念,以及对事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并将其在职业化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内化成个人品质,成为工程技术人才自身的主观精神状态和人格特质,从而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能够自觉地成为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注重区域文化感召。应用型高校要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向,注重发挥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强化区域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开发利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或特色文化资源,既侧重区域文化的教育与影响,使文化熏陶体现本土特色,将其与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又积极汲取区域文化所蕴含的精髓和特质,以及其传达的正向的理念、价值、方法,将其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形成紧密关联。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区域文化相关选修课、开展系列区域文化讲座、举行大学生区域文化知识竞赛和地方文化品牌创意大赛,特别是组织丰富多彩的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民意调研、实践采风、文化交流等活动形式和渠道,突出省情、社情、民情中的地方特色,彰显地域魅力,使浓郁优秀的区域文化,包括具有典型地域特质的革命精神、典型人物,以及热情、淳朴、友善的民风,乃至具有独特地域和民族风情的历史、风俗、景观、非遗、音乐、艺术、美食、节庆、传说等,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和影响,从文化感召角度,提高学生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立足地方,为区域社会积极贡献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