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2023-01-24宋庆森

奋斗 2022年24期
关键词:沃土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

■ 宋庆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三条就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既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科学把握。在新征程上,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一、深刻领悟守正创新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所强调的守正创新,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根基;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土,生动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植根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沃土,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要求,充满高度的历史使命感。

(一)守正创新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回望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守正创新”一直是其中的精神内核。先秦时期已经频繁出现“正”和“新”字。商汤《盘铭》箴言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宣扬“日新之谓盛德”,《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孔子言“正”,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老子主张“以正治国”。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东汉班固《汉书》中“君子独处守正”等,强调要坚守正道;南北朝时期魏收所著《魏书》中提出“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主要指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创立,随后守正、创新被后人广泛使用。

(二)守正创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土

对于守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精神,赋予守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对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深刻阐述和重要论断,指出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大命题,并将创新与发展范畴相结合,提出创新发展的概念,指出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这里的“创新”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已经转化为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关于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这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融为一体,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开放性的本质特性。

(三)守正创新植根于当代中国实践发展沃土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将固本培元和守正创新相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创造性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核心问题,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二、深刻认识守正创新的重要价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百年党史特别是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昭示,党领导人民在坚持和践行守正创新中开创了历史伟业、赢得了历史主动、得到了百姓拥戴,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党才能永远朝气蓬勃,战无不胜。

(一)守正创新是创造历史伟业的关键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守正创新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二)守正创新是赢得历史主动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守正创新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们在守正创新中全面深化改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在守正创新中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提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我们在守正创新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我们在守正创新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

(三)守正创新是得到百姓拥戴的关键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守正创新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我们在守正创新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化,我们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我们在守正创新中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们在守正创新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我们在守正创新中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时代强音持续奏响。

三、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原则方法

守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一)始终坚守“三个不动摇”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源”,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真正做到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要不断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要始终以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在发展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努力践行“两个结合”

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共产党人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深刻领悟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主张的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猜你喜欢

沃土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只要关注,所有的生活都是沃土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沃土
沃土
浅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