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01-24林于良
林于良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这一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深刻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必将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切实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一、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充分表明,高质量发展不但契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共同特征,更彰显现代化的鲜明中国特色,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一)契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共同特征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人类逐渐走向文明的理性化过程。从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看,西方较早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并逐渐向全球扩展。时至今日,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高度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已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共同特征。
就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向好发展,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和稳定器,但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人均收入水平同发达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意味着,以往靠要素驱动和投资拉动的高速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新征程上必须推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平稳换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产业体系而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与较高人均收入水平相伴随的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工业化。以第一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例,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和农村人口占比均较低,而我国在这些指标上则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这意味着我国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经济增长的质量等仍有待提升。就科技创新能力而言,发达经济体一般具备先进的科技水平,是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在关键领域可以实现自立自强,从而确保人均收入水平持续领先。例如,一些拉美国家在历史上曾处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之后却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增强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有效释放发展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彰显现代化的鲜明中国特色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总有统一的发展方向,这是就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而言的,但作为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规律,没有也不可能具象化地规定通达这个方向的唯一道路〔2〕。也就是说,不同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世界上没有也不应该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3〕。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内在地决定其必然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鲜明中国特色进行了深刻阐述:一是人口规模巨大。中国人口总量已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1〕,这无疑给中国实现现代化增加了艰巨性和复杂性,因而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劳动者一无所有,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促进了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却给无产阶级带来极端贫困,因而根本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将共同富裕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资本主义现代化在较短历史时期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生产力解放,但其阶级剥削本质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难以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部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给世界带来至今都难以化解的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以西方生态危机之困为鉴,更加自觉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殖民掠夺、侵略扩张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平是社会主义最突出的价值取向,更何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就“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4〕。中国没有也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扩张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是实现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的现代化。因此,在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让中国式现代化继续为世界现代化发展作出引领性贡献。
二、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团结带领人民,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国家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经济发展理论实现新飞跃
新时代10年,世界之变前所未有,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战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重大方针,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等〔5〕。
(二)经济现代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新时代10年,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现代化进程迈入新阶段。一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新时代10年,我国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1的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9 800元增加到81 000元〔1〕。新时代10年,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等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效提升。新时代10年,我国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 2012 年的 10.1%〔6〕下降到 2021 年的 7.3%〔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45.3%〔6〕下降到2021年的39.4%〔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大幅提高,从2012年的44.6%〔6〕上升到2021年的53.3%〔7〕。三是经济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新时代10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推进,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不断降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产业发展协同性、区域和城乡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效。新时代10年,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显著提升,从2012年的10 240亿元〔6〕提升到 2021年的 27 864亿元〔7〕,创新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理念深入人心,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显著提升。
(三)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跨越
新时代10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共享发展,把增进民生福祉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跨越。一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新时代10年,国有企业稳健成长,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021年底比2012年底增长2.6倍〔8〕,民生保障和民生供给能力不断加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数量10年间翻了两番,成为稳就业、稳经济的重要支撑。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新时代10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10年,党和政府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的指标约束,不断加强对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支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34.4%,单位GDP水耗下降了45%,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9〕。
三、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宏伟目标。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循环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也是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性问题。为此,一是要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以内需为主导且可以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普遍经验看,以内需为主导是世界现代化大国的重要特征,如果一个经济体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势必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当前,世界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部分环节断裂的风险激增。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重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动供给能力提升和需求结构升级,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资源优势,打通内循环的堵点、痛点,让各种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循环的各环节畅通流动,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二是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打造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以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并不是要降低对外开放程度,而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多元合作新格局,坚持以现代化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促进国际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外部动力。三是要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新发展格局强调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整体循环,不能割裂和孤立,要充分发挥“双循环”体系的组合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发展活力。
(二)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强调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10〕116,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10〕212。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对实体经济研究的视野,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方略。实体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是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和引擎,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发展。因此,在新征程上,要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以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物质技术根基。
一是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制造业事关国家经济命脉,在世界现代化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步建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尤其是受逆全球化思潮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当前遭遇的芯片、光刻机、航空发动机等“卡脖子”问题,都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或同制造业密切相关。因此,在新征程上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制造业发展的创新融资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等,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世界高端制造业发展高地,真正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
二是要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但并不意味着只发展制造业就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都是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新征程上,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新的发展动能。具体而言,要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延伸,在融合发展中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要着力提升研发设计、数字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活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壮大;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长期激励作用,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新征程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必须在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深耕细作,不断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提升我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巨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数字消费优势,推动数字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要以数字技术为相关产业赋能,特别是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增强产业链韧性和战略资源保障能力,以综合创新驱动实体经济供给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四是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特别是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贷款利率,支持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创新融资成本。要提升金融服务绿色产业发展的能力,为实体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金融支持。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新时代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坚定方向、聚焦主题,不断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一是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特别是新时代10年的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优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才能将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此,要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我国研发投入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基础理论和基础学科研发经费投入占比相对较低,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新征程上,要继续加强对基础理论和基础学科的创新扶持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
二是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从现实情况看,受资源禀赋、空间区位、虹吸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集中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国民经济供需之间发展不平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不平衡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进一步缩小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城乡差距,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在防止返贫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最后,要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要坚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破除抑制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阻碍,实现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三是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新时代10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短板。因此,要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抓手,促进生产要素在畅通的经济循环体系中自由流动。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逐步完善促进市场体系科学运行的制度体系,营造公平、透明、稳定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绿色发展,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解决好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绿色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增进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因此,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要着力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相协调的制度体系。首先,要继续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初次分配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实现,是分配制度中占比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最深的分配方式。在社会分配中,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市场对部分生产要素的贡献和报酬的评价还不够科学等,导致可能出现收入与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切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提高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切实保障初次分配的公正性。同时,要依法保护高收入群体的合法财产权,激励他们不断发展致富,引导他们“先富带后富”,更好地回报社会。其次,要进一步健全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再分配制度。要根据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完善以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为主要内容的再分配制度。要进一步加强税收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减税降费;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愁难盼问题;进一步探索科学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最后,要充分发挥道德力量,以第三次分配激活财富分配的社会力量。第三次分配主要以公益慈善方式进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社会道德力量为支撑的自觉自愿性分配方式,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益增强,志愿服务也在快速发展,第三次分配方式正在成为我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现行慈善法制还不够健全,致使慈善组织运行质量不高、资源动员能力有限。因此,要尽快完善《慈善法》,完善慈善主体和慈善行为规范制度、慈善监管制度、慈善促进制度等,对公益慈善事业进行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扎实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第三次分配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根基工程,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要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技能培训、终身学习等结合起来,加强劳动者“全生命周期培训”,提升劳动者素养以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就业主渠道作用,同时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增强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低收入群体、脱贫不稳定群体往往由于外部突发风险或自身“缺能”等因素陷入贫困,而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既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也能激励他们增强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因此,要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优化,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扩大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将低保边缘户纳入制度空间,形成相对贫困人口生活“兜底网”。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反贫困功能,探索在社会救助制度中逐步增加就业激励因素,促使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尽快实现劳动致富。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群体的全覆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四是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是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所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要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在全社会树立大健康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升爱国卫生运动整体效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等,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