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准混合教学提升大学思政课人才培养质量
2023-01-24王小美刘玉超莫维兰
王小美 ,刘玉超 ,莫维兰
(1.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生处,四川 成都 610000)
2019年教育部提出打造“金课”倡议,要在全国建设1万门金课,其中就包含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把新媒体新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和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网络在线课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精准混合教学的开展。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质性融合,将传统思政课教学“面对面”优势和线上教学“键对键”结合起来,落实好精准混合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的正效应,使思政课教学更有情怀、更有温度、更具思想性与理论性,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一、高校思政课实施精准混合教学的价值意蕴
精准混合教学受“精准扶贫”启发,并在思想政治理论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精准混合教学,能更好实现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式教学,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精准混合教学能更好实现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式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新时代背景下,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单一、机械的思政课教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大多数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不是教师心目中的理想课堂”[2],取而代之的是灵活、多变,既有理论的“灌输”又有实践检验的新型思政课教学更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因此实施精准混合教学既符合当下师生对思政课的要求,也为时代变革下高校思政课注入了新鲜“血液”。清华大学教授于歆杰曾说:“混合式教学是我国特有的名词,意指教师经过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发生了混合式学习行为[3]。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4],精准混合教学能更好地对传统思政课教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将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更好地融合起来,使高校思政课活起来。精准混合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对大学生思政课进行课前知识了解情况调查、课中实施精准混合教学、课后收集学生反馈意见,精准了解学生知识获得诉求,更适合思政课这种人数多、专业背景不同和大班教学的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要求,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知识、思想、情感和成长获得感。
(二)精准混合教学是未来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8年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质性融合,打破线上线下教学隔离状态,将线上学情调查与课堂上教师教学改进相结合,将线上学习资料与课堂上教师教学重点相结合,将构建线上学生智能画像与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更利于学生的成长,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与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教学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精准思政”、“精准思维”和“精准教学”,更符合当代师生的需求,“精准思维是一种注重务实、具体、准确、精细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5],三者结合才能更有针对性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高校思政课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才能精准地提升思政课获得感,高校思政课要精确找准学生需要,瞄准学生问题焦点,科学把握受众特征,精准整合内容,高效整理繁杂信息,精准推送信息,着力增进深度认知,精准评估效果,切实优化评估反馈。调整教学模式,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热爱的课程。
二、精准混合教学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实境遇
精准混合教学在现阶段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第一,互联网突破了课堂、学校和知识的传统边界,使学生对思政课要求更高;第二,思政课教学既要追求抬头率,还要提高点头率和回头率;第三,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质性融合,回应其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一)互联网突破了课堂、学校和知识的传统边界,使大学生对思政课要求更高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6]。没有理论思维,就像一根没有思想的苇草。因此,不仅要有思维,更要有精准思维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树立精准思维,并利用精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是在精准思维的指导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重要探索,满足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要求,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互联网突破了课堂、学校和知识的传统边界,对思政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准混合教学要面临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3个创新:
第一,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混合思政教学,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精准化、多样化。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了解学生多方面需求,不再是传统的培养人才模式,而是结合时代的发展、现实的条件和学生实际的成长和成才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青年。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在学生学情收集与教师教学改进间构建动态调整系统,教师可根据学生即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学习需求体系与教师内容供给体系的动态平衡,避免教师内容供给与学生学习需求不符的情况,更能精准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
第三,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精准混合教学是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线上利用中国大学慕课和超星学习通等在线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料、收集学情资料、实施多元评价,以及开展一些理论学习。线下课程教学重点讲授教学中的重难点,组织学生讨论,对线上课程进行实质性的补充,实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最后,面对新时代学生更多的需求,国内许多高校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实施精准混合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根据美术学院的专业特色构建了“艺术化”的精准思政教学模式[7],上海师范大学通过“人生导师”系列专题沙龙实施精准思政[8],电子科技大学基于信息应用平台构建了“实施‘精准思政’教学模式”[9],等。在大数据时代,精准混合教学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
(二)思政课教学既要追求抬头率,还要提高点头率和回头率
精准混合教学要把传统思政课“面对面”优势和线上“键对键”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线上教学快捷、海量、互动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好信息技术的正效应,又能兼顾线下教学的传统优势,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质性融合。高楼思政课教学要有情怀与温度,更要有思想性与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从而增强大学生获得感,进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探索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混合思政教学改革创新路径,要以学生课堂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重点,更多地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只有参与到课堂,才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构建学生学情数据库和学生多元评价系统,可以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一定的指导,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比如学习背景、专业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置思政课情境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不仅是在课堂上,还有在课下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探索,也可为大数据时代教师的教学积累一定的经验,更好地去完善自身的思政课教学,提升思政课质量。
(三)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质性融合,回应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新媒体的应用逐渐覆盖我们的生活,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尤为关注,这就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好精准混合教学,融合新媒体技术和传统思政课优势,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利用线上学生学情分析和问卷反馈,精准把握学生关注的时事政治、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并在教学中解决相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此外,对于部分学生认为比较有难度的问题,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才能建立起学生对思政课的信任度。“只有青年学生对思政课上的‘实际得到’有清晰感知和明确判断、实际获得和自身期待相契合时,价值认同才会生成,进而转化为获得感”[10]。
三、精准混合教学如何提升大学思政课人才培养质量
精准混合教学要提升大学思政课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现“务实教”和“有效学”的协调统一;其次,完善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解决思政育人难以“入脑入心”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最后,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互联互通,不断增强思政课时代感和吸引力,要“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11]。
(一)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现“务实教”和“有效学”的协调统一
截至2021年初,全国高校已免费开放包括1 3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0余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2.4万余门在线课程,这些在线开放课程覆盖12个本科学科门类、18个专科高职专业大类。与此同时,在线课程平台和各类基于大数据的软件开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技术已经不是制约教学的关键,而如何利用技术带来的变革才是真正的挑战。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学生的在线学习已涵盖了数以亿计的数字资源,如何利用这些数字资源、更好地改进教学,需要借鉴成熟的发展模式,实现“务实教”和“有效学”的协调统一,这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要改革,更多的是要符合大学生的需求,使大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而不是一味地推陈出新,脱离学生实际,这样,改革的效果也不明显。思政课教师要用好各类在线课程平台,不要过分依赖。技术变革对于思政课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当前阶段,线上线下精准混合教学是应对特殊情况的有力举措,思政课教师要钻研专业知识,用好在线学习系统,及时反馈,落实“务实教”。此外,学生要认真学习网络在线课程,做到用心学,及时向老师反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好地融合,增强思政课获得感,争做时代新人,树立远大抱负。
(二)完善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高校思政课育人难以“入脑入心”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在于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思政课应从数据收集(教与学大数据采集系统)、教学改革(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思政教学操作系统)、教师发展(教师培训与教学管理系统)3个环环相扣的层面构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思政混合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解决好思政课程难以“入脑入心”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基于备课中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基础、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构建基于学生需求的教育资源精准供给,使教师的备课更有针对性。基于线上线下授课过程中学生视频观看、资料阅读、材料分析、观点讨论、习题练习、作业提交、智能批改等产生的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和思想观念,并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实现授课过程的精准监控,解决思政课程难以“入脑入心”难题。基于多方收集的数据分析,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并进行记录,最后多方评价汇总,这样就能改进传统单一的结果评价,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健全综合评价等。基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教学反思和教学改革研究,以深入探索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价值道德思维情感特征,更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教学,解决思政课程“最后一公里”难题,完善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和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三)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互联互通,不断增强思政课时代感和吸引力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混合思政课教学模式,是当下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的方式方法,积累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和资源共享经验,推动和深化“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切实做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互联互通,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混合思政课教学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流程,目的是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思政课教师授课单纯依赖教材和课程PPT,教学过程缺乏动态调整;二是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师教学供给不匹配,精准混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三是思政课统一性与多样性,它由数据采集系统、学业监测系统、学情分析系统、教学改进系统、综合评价系统五模块和精准备课、精准授课、精准评价和精准改进四过程构成,集中体现了“学生中心、数据驱动、精准供给、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精准混合思政课教学模式使教学做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互联互通,师生共同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达到互学的良好状态,教师教有所成,学生学有所获。
四、结论
“大学生的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试金石,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源泉和关键所在,因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12]。从源头解决问题,首先,高校思政课程要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的需求;其次,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引导作用,扎实专业基础,把握时代契机;最后,通过精准混合教学提升大学思政课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要紧跟时代发展,将思政课传统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度融合,构建学生学情数据库和学生多元评价系统,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一定的指导。